谷歌应用市场缺位五周年:它到底有什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前,当时的Android系统虽然没有今日那般红火,但触屏式的操作方式加上比常规键盘手机强得多的机能使得“多媒体应用”已经初现端倪。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正版多媒体内容的需求,Google推出Play Store 取代了 Android Market,在原有的应用和游戏之外,还整合了音乐、电影、电子书等娱乐内容。
五年过去,Google Play Store已经成为全球Android生态的权威分发渠道:
它不仅面向全世界的Android用户提供正版内容,更重要的是使得Google的搜索、广告以及对于Android规范编程的影响力遍布全世界……
不过……相信大家也都想到了……至今为止,中国(大陆)地区的Android手机用户依然被不能正常使用Google服务,Play Store也自然被排除在外……因为用不到,所以大众对于“谷歌市场”也没有什么印象: 它真的不适合中国国情么?
▼
让我们看看Google在Play Store五周年之际发布的应用榜单,虽然是美区,但是游戏榜的前五位(糖果粉碎传奇、 地铁跑酷、神庙逃亡 2、神偷奶爸(就是小黄人)、部落战争)其实都是在国内也人气颇高的知名手游.
电影销量榜单里,除了首位的《采访(就是干死金三胖那个)》没有引进之外,其余的《冰雪奇缘》、《星战7》、《银河护卫队》也都是国内票房大热。
乃至于音乐榜单里的泰勒·斯威夫特(霉霉)、畅销书榜单里的《饥饿游戏》、《冰与火之歌》……
可以说,老外的“口味”与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而Google的应用市场里也同样有微信、淘宝、支付宝这些国内的热门应用,它看起来丝毫没有“不接地气”。
不仅如此,作为Google官方的正统Android内容商店,Play Store还有些国内应用商店望尘莫及的好处。
譬如说对于盗版、山寨应用的“严防死守”,对于新系统、新技术更好的兼容性,还有几乎没有的通知栏广告。
甚至,从Google市场下载的淘宝、微信,耗电量都会比国内市场发行的版本要明显更小,因为登陆到Play Store的它们使用的是Google规定的唤醒机制,而非国内的“全家桶”…
总的来说,Google的Play Store相比国内的各大应用商店都要内容更多、更“干净”、甚至本身提供的应用整体水准也高出一截,为什么至今中国数量庞大的Android用户群体却不能享受到它的种种好处呢?
▼
刨除某些无聊至极而又不可名状的因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Google Play Store实在是做的太大太全太好,由此成为了诸多国内内容提供商的“眼中钉”……
首先,Google自身的软件分发渠道(Play商店的软件和游戏板块)审核较严格,也没有弹窗或者通知栏广告——这显然大大地阻碍了国内泛滥的山寨手游的推广。
同时,Play Store限制开发者必须遵循Google的官方编程规范,减少了软件的关联唤醒,不利于国内“全家桶”软件的生存。
再加上,Google官方市场并不积极开展付费广告推广业务,对于志在“一举成名”的那些开发商来说,Google的市场不仅不是好选择,反而还可能将自己的广告拒之门外,会忌恨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只是软件商店,Google经营的多媒体内容商店(如Google Vedio、Google Music、Google Books)全部无广告、允许免费试看、试听…
时不时地还有各种限免和优惠活动——一旦进军国内,显然会令“xx视频”、“xx音乐”压力山大。
不过,虽然中国的手机用户暂时还无法正常使用Google Play Store,但这并不表示中国的Android生态没有从中受惠。
事实上,Google这几年对于规范中国的Android开发环境一直很上心:
先是改善了中国开发者在Play Store上的结算机制,后来又几次来华召开技术论坛,向中国开发者介绍最新的Android技术改进,鼓励企业按照规范的Android编程标准编写App,并“出口”到外国去赚取利润。
当然,这些更先进、更“干净”的开发者和他们的软件,最终也使得国内的手机用家从中受益。
应该说,目前国内的Android生态如此混乱:盗版、山寨、“全家桶”、窃取用户隐私之辈横行无忌,和Google官方市场的“被迫缺位”不无关系。
当用户没有更好的选择,也没见过正统的“干净应用环境”,他即使是被迫接受国内手机厂商或是第三方应用商店,照样也只会觉得甘之如饴,不是么?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