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安稳的,是一场轰烈的毁灭
Dec.
24.2020
▽
▽
最近,疫情又赶在岁尾复燃了,附近的几所学校、工厂,表面上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然而暗地里却汹涌着“逃离”的氛围。尤其是在大学的校园里,赦免之风尤为显著。
复习周的压力至今还令人记忆深刻,可想而知,当这些在校生听闻立即放假的通知时有多么兴奋。也正因如此,昨晚的堵车才那么壮烈,一群群拖着行李箱的学生们,俘虏返乡似的,满脸重获自由的喜悦。
如此氛围里,让人突然想穿回曾经的上学时光,于是我也兴致冲冲地在通讯录里找到了几个仍在上学的大学生,不假思索地畅聊起来。
在我记忆里的小孩子,如今一转眼也到了快毕业的年纪。当我问她们对未来的计划时,得到的答案却和我那时的想法完全不同。于是我才发现,她们或许比我成熟,因为尽管还没有踏入社会,但已经感受到了现实世界里的失望,她们知道逃避,就像非洲大草原上被豹群围堵的羚羊。然而,我在她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却那般充满幻想,不知畏惧,满脑子的迎难而上。
很难得,她们对待校园外面的世界,是充满规避和推搡的,不像我,整日想着挣脱,以至于对最后的校园时光也没有珍惜感,胸怀总是向外,最终只将背影留在了象牙塔的枫林路上。
回想自己曾经莽撞的奔逃,其实并不是每一次都为了理想,有时候只是挂着理想之名,寻求一种状态罢了。我们自以为每一次崩溃都是因为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事,例如不称心的专业、不理想的工作、不精通的爱好……然而真正让我们觉得厌烦的,其实并不是这些事情本身,而是面对它们时,我们自己的状态。
记得在酒店实习的时候,我每天都见不到阳光,匆忙地游走在公司与学校之间,拥堵在城市里的公交车上,夜幕下形单影只的我,只剩下了狼狈的外壳。那时候,我以为自己不适合酒店宣传的工作,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或许我只是没有找到自己适应的状态。
记得那时候,有个和我一起工作的小姐姐很聊得来,她刚刚毕业,就住在酒店的集体宿舍里。那个宿舍我去过一次,和工作环境一样,也是在地下。关上灯,就伸手不见五指,日夜游走在那里,我觉得有种让人窒息的压迫感。然而她却不以为然,对工作依旧上心,对生活依然热爱。
曾经还觉得不可思议,然而,这不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寻觅的一种归属感吗?
这个城市,到处都栖息着梦想破碎的人,只是我们把心事藏得很好,以至于每个人看上去都很安稳。归属感这个词,其实并不代表着一种实现理想的圆满,而是意味着一种对环境的依赖。
回想那些曾经驻足过的地方,至今仍怀念的,也不过是一种那时候满腔热血的状态。
现如今的我们,遇到的很多事情都是没有秩序的,一头莽撞地接过来,又一塌糊涂地结束,甚至来不及回味自己到底有没有尽心尽力地做好。
我们在找寻一份热爱的生活方式时,竟也像找工作一样,考察公司背景和实力,然后思考自己能否得以发展,最终确定入职。但是,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大多数在入职以后,才发现原来这份工作需要加班,公司人员流动大,同事间尔虞我诈。这些事,都是我们走进这个环境之前无法预知的,然而最后却成了我们离开的主要原因。生活也是如此,殊不知当初信誓旦旦的承诺和意气风发的壮志,竟会被细节打败得如此彻底。
如今,在仔细甄选过各种生活方式后,我才突然明白,原来我们真正的热爱不是一件事、一项工作、一种爱好,而是沉浸在这些事情里的我们的状态。任何工作,其实都可以因为它所涉及的人和波及的环境而成为你的挚爱,当然任何一种生活,也都可以凭它的温度将你融化彻底。我们最终想要的,其实不过是一种慢慢投入的状态,至于那遥远的梦想,其实也本该随时间破碎。
雨萌小站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