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苏炳添背后的世界顶尖教练,原来他的做法里竟藏着这些教育真谛

文丨Kandace    编丨Travis

东京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但关于奥运健儿们的讨论一直在持续。
其中,又以“亚洲飞人”、无冕之王苏炳添尤为瞩目:从“苏炳添创造历史”、“好想给苏炳添一块奖牌”、“苏炳添理性分析自己比赛中的短板”等热门话题的讨论热烈程度就可见一斑。
今年东京奥运会,苏炳添在田径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以9秒83的成绩刷新亚洲纪录,以小组第一的成绩进入决赛,也成为奥运会百米决赛跑道上的第一位中国运动员。在决赛中以9秒98拿到第六名,在世界田径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且,这一年,他已经32岁,早已过了运动员的黄金年龄。
正是这股子人定胜天的气势,让苏炳添的“飞人之路”汇聚了更多值得探寻的教育智慧。
苏炳添
尤其是他身后的那位传奇教练兰迪·亨廷顿(Randy Huntington),一系列“神操作”让人不由感慨:成就伟大,远不止一句万金油式的“天赋+努力”就可以的。
兰迪·亨廷顿是中国田径队的外籍教练,曾带出8位奥运选手、7位世界冠军,其中包括男子跳远世界纪录保持者迈克尔·鲍威尔和前三级跳世界纪录保持者威利·班克斯。被USATF(美国田径协会)评为大师级教练”,在美国,仅有5人获此殊荣。
兰迪·亨廷顿
今年,他的两位中国弟子苏炳添和王春雨,又先后创造了中国田径创造了短距离跑和中距离跑的新历史。
得意门生遍布全球,还接连培养出书写历史的顶尖运动员,这位传奇教练兰迪·亨廷顿究竟做对了什么?
拒绝埋头苦练
找到最佳状态是关键

“他每天的训练计划都不多,一天最多跑三个全速”

“我们以往冬训都是练得非常苦的。那时候我觉得,哎呀这次冬训练得不多,后来夏天跟他练,发现冬天已经算是练得多的了”

“我一直就是练得多嘛,练少了自己都不踏实,比如现在放大假,兰迪说一点儿都不许练,身心都要完全放松。”

在2018年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苏炳添提到兰迪的训练方法,毫不讳言其感受“轻松”。
兰迪是在2013年受邀加入中国田径队的。那时,他还只是跳跃组教练,但他对每个项目都很关心,总给短跑组提意见,所以后来,苏炳添在冬训时就跟着兰迪。
意料之外的轻松,让苏炳添对兰迪教练的态度“就是尊敬、配合,但也完全没有更多想法,那时候我对下一步没有太多寄望,这是真实的想法。”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意味着超乎常人的刻苦和努力。这不仅是大众对竞技体育的偏见,就连苏炳添本人在一开始也不踏实,总想着是不是应该跑一跑。
2017年10月,苏炳添结婚,没有随队去美国训练,原本的主管教练就把他交给了兰迪,从此时起,兰迪正式成为苏炳添的主管教练。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苏炳添进步神速,在各大赛中频繁刷新记录——

2018年2月,以6秒43夺得国际田联世界室内巡回赛男子60米冠军,并刷新亚洲纪录;

3月,他跑出了6秒42,再次打破男子60米亚洲纪录;

6月,在国际田联世界挑战赛马德里站,以9秒91的成绩平了男子100米亚洲纪录。

变化之显著,令苏炳添本人也感到惊喜。队友韦永丽看过了他的比赛后说“哇,看你比赛,感觉像换了个人一样!”
实验成功的关键,正是兰迪执教的第一个秘笈:科学训练取代埋头苦练,以“性价比”最高的方式取得进步。
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兰迪会以训练前评测结果和运动员的主观感受调查结果为依据,确定运动员当天的速度、耐力、爆发力等各项技术训练的负荷量度,以保证运动员在避免损伤和过度训练的前提下获得最佳的训练效益。
在专项的素质训练过程中,兰迪也会通过多种科研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监控,以确保训练负荷量度和运动技术的最佳化。
这种执教思路,放到教育语境下也再合适不过。
太多活生生的例子在证明,没完没了刷题式“鸡娃”,不仅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边际效应逐渐递减,使孩子早早地被局限住,而且这种不科学的方法日积月累,还可能在未来爆发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对于刷题、补习的讨论再次成为焦点。补习能对学生起到多少实际效用?在不少家长看来,多学一点是一点,至少比不补要好。
然而,我们既没有看清这种逻辑下的投资产出比有多低,也同时忘了教育的本质:考满分、进名校都不是一个孩子的终点,他有没有能力过好自己的人生才是。

兰迪会在评测运动员时以运动员的主观感受为重,而对更需要关注身心健康的青少年,我们却鲜少关切他们能否适应、喜不喜欢当下的学习方式;

兰迪不会为了某场世界大赛而给运动员疯狂加训,因为一位好教练往往比任何人都更加珍视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和长期发展,但一个孩子却常常被不停地刷题......

直接鲜明的对照下,我们才能看清教育的困境:所谓“鸡娃”,可能只是教育者在偷懒罢了。

找到“冠军模型”
成功是成功之母
在论文《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中,苏炳添提到,兰迪和另一位美国教练拉纳·莱德(Rana Reider, 谢震业和韦永丽的现任教练)都属于“科研型”教练,他俩的整体思路就是:

以“冠军模型”为指导,通过高科技仪器和设备对运动员体能、技术、恢复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

据此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制订个性化的训练方案,进而恶补短板,全面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所谓“冠军模型”,其实跟我们平时说的找到一个目标榜样同理,区别在于,“冠军模型”不是另一位运动员,而是通过科技手段拟合出的一个模型,由一组全面的量化数据组成。
在合作之初,兰迪就先参照“冠军模型”对苏炳添的体能和技术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
分析结果发现:苏炳添体能方面存在股后肌群和踝关节力量不足、发力速率偏慢等问题,技术上有起跑姿势不合理、前7步步长偏小、扒地技术不合理、全程呼吸和速度节奏不佳的情况。
事实上,这种思路在所有领域几乎都是通用的,先观察这个领域中那些“最优者”是如何做的,他们的关键方法论是什么?然后再回过头来对照自己,找差距、找原因、找方法。
然而这种方法对标在教育领域,往往又会演变成牛娃的故事进一步加剧焦虑。
为什么?我们只是看到了差距,却没有看到原因,更遑论方法。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天赋能力也是不同的。
和现代教育哲学提倡的一致,兰迪培养运动员的答案是:个性化。
在发现差距和问题后,兰迪给苏炳添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训练方案,让苏炳添配合针对性的专项需求,尽最大努力扬长补短,建立神经肌肉系统在更高竞技水平时的动力定型。
同时,兰迪仍然强调避免过度训练。他联系运动专家给运动员做3D模型,让运动员随时在电脑上调出相关视频和数据,动作的规范性与放松程度一目了然,并通过大数据算出改进挖潜的途径。“连晚上的睡眠也有监控,教练员能够精确及时地掌握队员身体状况。”
教练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教育工作,因而在这种角色中,兰迪也更加关注一个运动员的综合发展,在他看来,中国运动员太小就开始专攻某个领域不是一件好事。
“由于许多学校体育教育的缺失和体育教育过早的专业化,运动员的综合运动能力比过去少了很多。”兰迪说,“身体对运动的综合适应能力越强,实现某个方面的突破才越容易。我们许多运动员的运动经验有限,所以他们的身体很难学习新东西。”
这样的教育理念并不陌生,那就是“全人教育”
但比起我们理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兰迪其实更诠释出了全人教育的精髓:在多个领域的学习中,训练强化那些可迁移的关键技能,从而形成一个孩子的核心竞争力,在学习新东西时也能很快适应和胜任。
为了实现这种“全人教育”,兰迪同样强调培养一位运动员时,分管不同方面的人应当形成合力,而不是“各管各的”。
“我在中国听到的最多的吐槽,就是体能教练不看运动员的训练,这真的是一个问题。如果你不知道运动员跟运动教练在一起时做什么,你又怎么知道如何安排他们的体能训练呢?”兰迪说,我们必须要改善运动教练组、体能教练和运动医学人员之间的交流。
这同样能在孩子的教育中找到映照:学校、家长甚至课外补习班各自分管孩子的几个小时,后果只能是一个个不堪重负的、疲惫的稚嫩面孔。
许多强调全人教育的学校都曾对外滩君提到,作为“全人教师”,他们必须事无巨细地了解学生,学习有什么困难?擅长什么?家庭结构是怎样的?和父母的相处情况?喜欢玩什么游戏?
只有这样全方位地关注学生,他们才能在发现问题时“对症下药”,或者,在问题爆发之前如何科学引导。
即使别人不相信
我也相信TA能成功
除了苏炳添,兰迪的另一位中国弟子王春雨也在东京奥运会田径女子800米决赛中拿到了第5名,这也是目前中国田径中距离跑在国际赛事上的最好成绩。
事实上,东京奥运会开幕前10个月,兰迪才开始“远程指导”王春雨的训练和比赛。
但对于这10个月,王春雨满满的都是感激,“奥运会推迟了一年,我在这一年中遇到了他,我超级信任他。他虽然没有在我身边,但远程给我出计划,各项数据我给他反馈,我相信他一定可以把我带到世界的水平。”
赛后,王春雨发文感谢兰迪这位伟大的教练,“我们带着所有人的质疑来到世界水平,虽然有遗憾,但是足以证明他的伟大,我们的选择没有错,他很执着,很信心满满,很自信,他会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从王春雨和苏炳添的成绩和反馈,都不难看出,这种精神鼓舞的意义之重大。
兰迪给运动员们的相信,甚至早于运动员们自己产生真正的自信,那时候,可能还会有人觉得他“自大”,但这其实都是兰迪非常希望中国选手拥有的自信。
兰迪·亨廷顿(左)与苏炳添(右)
2016年接受采访时,兰迪曾提到,“之前我教过多位世界级的运动员,在他们眼中,你可以看到那种自信和对胜利的渴望,而在中国运动员眼中,我找不到这个信念。奥运会上,一般都不是输在身体机能的问题,而是输在心理。”
巧的是,外滩君也从前上中国际部资深英语文学老师Mark Seeley那里听到过类似的话,“中国学生似乎总是不相信他们很好,也不相信他们可以更好。所以我总得激励他们,嘿,相信自己,说出你的想法。”
引导中国选手调整心理,一直是兰迪工作的重点之一,他希望帮助中国选手以最好的状态应对比赛和训练。
“体育心理学很重要,大家都用它来引导运动员面对各种压力、伤病,如果我们想往前更进一步,变得更强大更自信,必须做出改变,找到沟通的渠道。如果中国运动员想成为世界顶尖运动员,他们必须有那种渴望,有追求这个高度的心,才能达到这种水平。”
精神是支撑运动员在逆境中坚持的弹药,而过往在训练中挥洒的汗水,是在逆境中战斗时手握的那挺机枪,两者缺一不可。
正是这样由内而外的强大,让苏炳添和王春雨往前一步,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而这种始终不给自己设限的心理素质,也是兰迪这位世界名教给爱徒们的最后一个锦囊。
在苏炳添的东京奥运会决赛结束后,兰迪表示自责,他认为自己应该帮苏炳添准备得更加充分。然后,他对媒体说,“9秒83不是苏炳添的极限,他还能跑得更快。”
另一边,对成绩不甘的王春雨也表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因为在她心底,目标是站上领奖台。
“当别人都不相信我可以做到的时候,兰迪相信我,他一直鼓励我。”就在比赛开始前,兰迪还告诉王春雨,让她自信,以她的冲刺能力可以战胜任何对手。
如果说奥运精神意味着竞技体育上的更高、更快、更强,那么兰迪的执教则让我们看到了这群奥运健儿背后,和奖牌同样闪耀的教育哲学——你永远可以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
参考资料:

1. 后浪研究所:《没有奖牌却胜似冠军,32岁亚洲飞人苏炳添的封神路》,张隆锋、方婷

2.《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苏炳添

3.观察者网:《这个“多事”美国大爷,专挑中国选手“痛点”》,严珊珊

4.Training&Conditioning: Catching Up with Randy Huntington

5.南方人物周刊:《奥运百米决赛第六!半决赛9秒83破亚洲纪录!苏炳添实现预言》,徐梅

6.艾菲的理想:冠军模型:苏炳添逆势突破的关键方法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