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请远离线性努力

差距到底来源于哪里?

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到底来自什么?
2011年,当小米发布第一代互联网手机时,华为还在为运营商定制低端机。
尽管早在2003年,华为就成立了手机事业部,但并不顺利。以至于在2009年,任正非曾考虑整体出售手机终端业务。
直到余承东的入局,这成为华为手机事业的拐点。
他是一位1993年加入华为的老员工,时任华为欧洲区总裁。余承东刚接手终端业务时,内心近乎悲壮与绝望。
终端业务不仅仅对他而言是个生疏的领域,而且这是个烂摊子,发展很弱小也不赚钱,没有人看得上。
上任后不久,余承东大刀阔斧,砍掉运营多年的3000万部低端贴牌手机业务,专心研制中高端华为自有品牌。
内部转型,向来在争执中妥协前进。这个新战略在初期就受到重挫,遭到合作运营商的纷纷抵制,甚至一度要挟终止服务。
华为终端内部的元老,甚至闹到了任正非那里。
最后,这位创始人一锤定音,“不支持余承东的工作就是不支持我。”
余承东走的每一步都步步惊心,跌跌撞撞。
他时不时放出狠话“华为要在三年内干掉苹果,五年干掉三星”“未来五年只有两三家厂商能存活,而华为就是其中之一”等等。
没有人相信,送他一个称号“余大嘴”。7年后,余承东给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华为也因为一次次若干个余承东似的内部改造而更加强大。

不断找到新的突破点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多年前,张小龙还只是一个熬夜成瘾的普通程序员。独自研发出的foxmail差点以15万卖给雷军。此后,他随着foxmail被腾讯收购,也成了一名腾讯人。
在腾讯的前三年,张小龙的日子并不算太好过。
直到马化腾开始介入,与张小龙的团队来往1300多份邮件后,他们推出精简版QQ 邮箱,死而复燃,一度成为中国用户量最大的邮箱。
QQ已经火爆全国多年。随着移动互联时代来临,腾讯依然感受到一阵寒风,进入一个重要关口:是直接将QQ打造成移动版,还是另寻新路?
2010 年,41 岁的张小龙给马化腾写了一封邮件,建议做一个移动社交软件。他很快收到回复:马上就做。腾讯毫不犹豫地选择颠覆自己。
张小龙独自在广州率领10几人的小团队投入微信开发,内部还有2个团队在做同样的事情。互相竞争,赢家胜出。出人意料,最不被看好的他,最后成为一匹黑马。
2011年,微信上线,上线433天用户突破1亿。今年腾讯第三季度财报给出的答案是:微信月活跃达11.51亿。如今,微信撑起了腾讯的半边天。
江湖流传着张小龙的传说,这位“微信之父”甚至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是乔布斯中国接班人的风云人物。
而这位少年得志、大器晚成的技术天才,用6年时间走到了腾讯高层。
每一次突破都是长期积累的力量,而腾讯因微信找到了新的突破点,在互联网上稳固地占据着一席之地。

不要沉迷在过去无法自拔

必须不断颠覆自己

华为、腾讯,中国这两家互联网企业,一次次颠覆自己,完成了华丽的转身,但在商业史上,有太多沉迷在过去余晖中,而无法自拔的企业。
柯达、诺基亚、摩托罗拉、雅虎……一个个轰然倒塌的例子,已为我们所熟知。失败的背后原因可以用“管理哲学家”查尔斯·汉迪的“第二曲线”做解释:
如果组织和企业能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之前,找到带领企业二次腾飞的“第二曲线”。
并且第二曲线必须在第一曲线达到顶点前开始增长,弥补第二曲线投入初期的资源(金钱、时间和精力)消耗,那么企业永续增长的愿景就能实现。
在寻找第二曲线的道路上,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向死而生,另辟蹊径。
显然,这些巨头们没有及时找到自己的“第二曲线”。过去的优势反而成为未来的绊脚石,不可逆转地走向衰亡。
成功不易,基业长青更难。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增长,而连续性增长总会面临极限。如果想获得跨越式发展,企业就必须对熟悉的问题拥有全新的视角,以第二曲线式的增长方式取得快速增长。
亦如创新理论鼻祖熊彼特所言:
“无论把多少辆马车连续相加,都不能造出一辆火车出来。只有从马车跳到火车的时候,才能取得十倍速的增长”。

容易挣的钱,已经不多了

变已成为唯一的不变。
高速的、扩张的、强劲的经济增长,与企业扩张、布局、增规模的时代已成过去,一个慢增长的环境已经到来。
传统的线性办法已经不能应对这个挑战,思维模式必须完成由传统线性的思维向结构性思维的转变,从这些巨大的结构性中找到新机会。
曾鸣(阿里巴巴集团前总参谋长、湖畔大学前教育长)也在一篇文章讲到:
容易挣的钱,肯定是没了。企业如果跟不上变化,不进行创新,就有可能被颠覆掉。
而应对策略是看着一个,吃着一个,还得备着一个。
厉害的企业都不在最牛的时候吃老本。靠一种业务“从一而终”活下来的公司,已经不再常见。

如何找到人生的“第二曲线”

不断延展职业可能性

需要远离线性思维的不止是企业,还有我们每个职场人。走上了职场上升之路,但职场不可能一直向上。
大部人选择不断深耕领域,通过线性努力获得晋升。这没有错误,但背后有一个残酷的真相是:
在一个领域时间越久,越深入,越成为专家,越容易思维窄化,“手中有个锤子,看哪儿都是钉子”。
把自己太当回事,就容易忽略自己在其他领域完全是个小白、是个Nobody,不知不觉中自己就变成了一个陈旧过时,活在自己小世界的人。
不得不承认的另一个事实是:人过了40岁时,很难再长期忍受高强度工作时间,保持效率。职场人也有自己的职业生命周期,就容易出现一条类似企业增长的S型曲线。
 
被动改变是危险的。而所有职场危机的本质都是:思维和行动懒惰,没有提前考虑下一步的打算。有些人二十岁就死了,等到八十岁才被埋。
如何不断地找到人生的“第二曲线”,延展职业生命?猎头顾问景红的建议是:
1、要经常去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洗礼,跨度越大越值得学习;
2、关键是要主动求变;
3、学会不断思考:现在处在职业的什么阶段?工作可以让我的能力持续发展吗?我的成长是可持续的吗?
企业也可以进行类似的反思:
1、现在处在行业(职业)的什么阶段?是在快速发展阶段吗?这个阶段你的资源投入足够吗?足够让你的第一曲线向上吗?
2、已经超越同行(同龄人)了吗?如果没有,还应该做哪些投入和调整?
3、你到第一曲线的极限点了吗?如果你的企业(职业)失速了,你有多少资源用在新的领域(第二曲线)上?
4、第二曲线有没有破局呢?如果始终没有,还能做哪些调整?
成年人,请不要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成年人,请远离线性努力

再深一层讲,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寻找“第二曲线”的底层逻辑是具备危机感。
没有危机感,是企业、个人面临的最大危机。而所有的危机,也可能意味着新机。
在华为最如日中天的时候,任正非不断深思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他写下:
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在腾讯还没有微信的时候,马化腾坦言:
在互联网智能时代,腾讯如履薄冰,每一个明天可能就是腾讯的最后一天。
比尔·盖茨也常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厉害的高手从来不是按部就班做事的人,而是关注未来,与自己的思维定式作斗争。
他们不会停留在线性努力的惯性里,始终保持着危机感、饥饿感,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修屋顶,从而抓住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的“第二曲线”。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总是来自思维方式。
 
因此,成年人,请远离你的线性努力。
Reference:
1、猎云网,余承东做手机7年做到全球前3:在华为改造华为
2、书单君,腾讯张小龙、华为余承东:厉害的人,从不在最牛的时候吃老本
3、笔记侠,2019,1995
4、景红,你在职业发展的哪个阶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