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临床医案细讲-感冒4(音频重录版)
这个例子是比较典型的。《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稍微熟悉《伤寒论》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我们把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这四个症状称作柴胡四证,也就是说它们是少阳病应用柴胡类方的典型症况。那我们看回咱们例子,其中有:“不欲饮食”,即条文里面的“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对应了本例症状“恶心”;“胸胁苦满”对应了本例症状“右上胸痛”。然后还有“咽痛口干”这个症状虽然不在柴胡四证,但是在263条,讲少阳病的总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那么本例子的“咽痛口干”就应对了咽干;同样,本例中的“头晕”对应了条文中的“目眩”;再加上弦脉是少阳病典型的脉证了。所以总体上看,这是非常典型的一个少阳病的例子了。
胡老开的方是小柴胡加石膏桔梗汤。他在小柴胡汤的构架基础上加两味药,桔梗和生石膏。首先是辩证,该病辨为少阳和阳明的合病。少阳我们已经分析过了,那阳明病的证据在哪?第一点,证据还是在,“咽痛口干”上。《伤寒论》97条说:“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一云脏腑相违,其病必下,胁膈中痛)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说的就是服柴胡汤已,还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也就是说你喝小柴胡汤完了以后,如果还渴,属阳明病。本例中,患者本身有咽痛和口干,再加上他的脉是“脉弦细稍数”的,虽然不严重,但有数脉即有化热倾向。可以看到阳明病的症况并不明显,但胡老依然用了一两半的石膏来镇痛清热,也对少阳向阳明传经起了截断作用,可谓一半治一半防了。
后面我们看看桔为什么放桔梗,因为放入了桔梗以后,桔梗和甘草就组成了桔梗汤。《伤寒论》311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与桔梗汤。”甘草汤那就是只是用甘草了,桔梗汤是在甘草的基础上再加桔梗。桔梗在《药典》上本就有宣肺利咽的作用,所以这里面应用它主要是在咽喉症状,当然,里边也有对少阴病的截断意义。
所以这里面,胡老搭配就是一个比较丰满的搭配。当然了,如果是个人意见,我可能不太会用石膏,后者说石膏的用量不会那么大。本例胡老石膏用量达到了一两半,用量是否稍微大了一点?这个留给大家去考虑了。。。
结果上药连续服三剂,口干咽痛好了,咳嗽也不明显了。但是,还有恶心,腰痛和下肢凉的情况。我们来看,口干咽痛好了,说明热像已经不见,或者说已经截断了病症向阳明病传经的倾向。反而,还有恶心,恶心,我们还是将其归为少阳小柴胡汤证,所以后续小柴胡汤是继续用的。还有腰痛,一种理解是有表症在,即身疼痛,而另一种理解就是肾虚腰痛。那么下肢凉是怎么造成的?我认为,与三剂石膏,每剂一两半的用量有关。对于病人来讲可能是重了,造成了下焦虚寒的情况。所以胡老在二诊变方的时候,由于咽喉不适的症状已经没有,所以去掉了桔梗;加入了桂枝、芍药各三钱,这相当于加了桂枝汤进去;同时,又加入生龙骨、牡蛎各五钱,这一下子就变成了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和小柴胡汤的合方。
桂枝汤就是有调和阴阳、调和营卫的作用。所以加桂枝汤好理解,因为患者腰痛、下肢凉,可能还有表症,或者营卫不调的情况,我们从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上,是不难理解的。那么为何还要加入龙骨牡蛎?
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8条:“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典型症况男子遗精、女子梦交,也可用于治疗多汗症。它既能调理阴阳以治本,又能重镇安神、潜阳摄阴以治标,临床用于治疗男子不育症、不射精症、阴冷症、癔症、神经衰弱、绝经前后诸症等疾病。可见,该方的适用于阴阳俱虚、脾肾俱虚,而又相火妄动,产生了一系列生殖系统、精神系统症状的人群。
胡老在本例应用该方,主要是针对病患二诊的“腰痛”与“下肢凉”症状。病患经过一诊之后,原有的症状减轻,但虚象显露。胡老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来调和应为,调理阴阳,潜阳摄阴以补虚。腰与下肢的症状,都与肾有着很大关系,加入龙骨、牡蛎固摄阴精,潜阳入阴,使阳气能固摄,阴精不外泄,心肾得以交通。
这个例子主要讲的是少阳病,同时有脉数和咽痛口干的症状胡老加味了石膏以及桔梗汤。好,本讲的这一例就讲到这。原音频有瑕疵,本音频为重新录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