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怀古】从驻马溪走出的国军中将胡德骧

△驻马溪自然村(向家舟摄)

清江一级支流芦溪,源于湖北长阳磨市镇玉宝村龙洞湾,径流全长12公里,流经磨市、芦溪两村,于三口堰村下溪口汇入清江。上游约3公里一段溪流,又名穿通湾。穿通湾边,有一个著名的古村落,传说“猇亭之战”时,刘备部将马良在此处驻过兵马,因而得名为“驻马溪”。参加过武昌起义的国民革命军中将——胡德骧,就出生并长眠于此。

胡氏之先,原籍江西,后迁枝江、长阳。据《中华胡姓通谱长阳分谱·寿祖卷》记载,胡氏始迁枝江始祖寿公,为江西始祖德武公次子,约明永乐年间,由湖广辰州府徙居湖广荆州府宜都县董滩口(今枝江市董市镇)。七世祖文旻,明末由董滩口移住本府长阳县县城。八世祖士贞,再迁平洛胡家龙落业。十一世祖胡暹公,于清代乾隆初期由胡家龙分居驻马溪,是为驻马溪胡氏分支祖。胡暹玄孙胡大桂,字益三,配刘氏,继娶向氏,生子三,其三子即为胡德骧。

△胡德骧将军像(图片来自《中华胡姓通谱长阳分谱》卷首)

胡德骧,字龙章,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农历七月十九日亥时出生于驻马溪自然村。父亲胡大桂是驻马溪富户,为人开明,乐善好施,为胡德骧接受新式教育提供了保证,也对他日后走上民主革命道路产生了影响。胡德骧少年时,先在长阳接受初等教育。青年只身到武汉求学,22岁在武昌陆军小学读书时,参加了武昌起义。1914年8月,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学习。1916年8月毕业,分发到湖北陆军服务。民国著名人物白崇禧、张治中、蔡廷锴、何键等人,都是胡德骧的同期同科同学。其后,胡德骧因参加北伐战争有功,被授予国民革命军中将军衔,后任黄埔军校第八分校军事教官。

1931年8月,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在上海被捕。邓演达被捕后,胡德骧带兵前去营救未果,反被蒋介石囚禁,幸张治中、李宗仁等人保释而保全性命。1933年7月至1936年6月,胡德骧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期第一总队战术教官。后来,胡德骧退居故乡,1944年病逝,葬于老家,享年55岁。

△横跨芦溪的益三桥(向家舟摄)

胡德骧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由他出资在驻马溪自然村修建的石桥——“益三桥”(以其父字号命名),周边民众曾受益近一个世纪,至今仍保存完好。近年来,因乡村公路改道和安全管理考虑,有关方面在此桥旁新建了钢筋混凝土石栏杆桥一座,延续了益三桥的历史使命。而益三桥作为历史文物,也得以休养生息,得到保护。

胡德骧先后娶三位夫人,共生育一子四女。其子必振,现居宜都市。长女必塋,亦居宜都。次女必芳,定居美国洛杉矶。三女必英,居武汉,武汉教育学院退休,主持编写的《学前教育丛书》,填补了当时幼儿教材的空白。四女名必惠。另据《中华胡姓通谱长阳分谱·寿祖卷》记载,胡德骧次兄德骏次子胡必祥,字正中,为国民党军官,少将军衔,黄埔军校第四期教官,曾任蒋介石秘书,1949年去台湾,其子芳本住上海;三子胡必定,字格非,黄埔军校毕业,其子芳泽住武汉,为小学高级教师。

△胡德骧将军及夫人周远芳女士合葬墓(向家舟摄)

1944年胡德骧去世后,被埋葬在驻马溪益三桥旁的山包顶坪。此地,可环顾驻马溪自然村,远望马鞍山、云台山、二墩坡等群山。2010年,胡德骧子女将其母、胡德骧第三任夫人周远芳女士的骨灰从武汉移回长阳,与父合葬,并新建墓碑一所。墓碑上,简要介绍了胡德骧先生的生平事迹。墓联“为国育才曾尽序;一生事业永留芳”,是胡德骧为国尽忠、为乡造福一生的真实写照。

【长阳碑刻】荣超殉国纪念碑

【长阳旧影】1907年,高家堰杨氏民居及人物

【长阳古民居】郑家老屋

【长阳旧志辑补】盛弘之《荆州记》佚文

古路碑,天齐寺,天生桥——郑家榜村访古寻幽散记

佷山访古公众号

古主微信 : ycroman198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