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系列(49)—内外交困,新星正在崛起
天京事变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石达开越走越远,而洪秀全终于实现了他“主是朕做,军师也是朕做”的理想结局,他是整个内讧事件中的唯一受益者,他终于摆脱了永安建制时各异姓王实力坐大尾大不掉的局面,现在整个天国是他洪姓家族以及他认为靠得住亲信在把持,再也没有人可以凌驾在天王之上,再也没有人可以凭借民意威望左右他的意志,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
但此时太平天国的处境却很不妙,可以说是内外交困。
首先是朝中无人,军中武将。天京事变前作为统帅督师一方的主要是石达开,其次是秦日纲,韦昌辉后来也放出去督师,这3人是天国的高层领导,事变之后军队已无高级人员可派,造成短暂的军中无主将的空缺时期。
其次,清军利用太平天国内乱无暇顾及之际,重建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两营死灰复燃,继续围困天京。其中江南大营由钦差大臣和春负责,提督张国梁为主力,先后占领了溧水,句容和秣陵关;江北大营由德兴阿负责,攻占扬州后继续围困镇江和瓜州,清军切断天京与镇江之间的接济,并以大炮猛攻镇江各城门,镇江守将吴如孝将城墙加高数尺,固守待援,但因久困缺粮,将士只能多喝水以喝水充饥,吴如孝激励将士:喝两个礼拜的水,等待天京的援军到来。
再次,在西征战场,由于在天京事变中石达开抽调了武昌援军4万人参与讨韦行动,韦志俊独守武昌无力坚守,不得不弃城而走,湘军主力自武昌溯江而下包围了九江,九江守将林启荣勉力支撑,被围攻了几个月,也面临着镇江守将吴如孝同样的困境,缺粮。
但往往危机中孕育新力量,逆境中透露新希望,在这举步维艰的困难时期,太平天国后期新一代的卓越军事领导人开始崭露头角,脱颖而出。
李秀成,原名李以文,广西藤县人,参加太平天国后改名李寿成,他参加拜上帝会较晚,大概是1849年,他也没有参加金田起义,太平军向永安进军经过藤县时他才加入部队,加之他家族实力不大,和他一起加入的仅他兄弟李明存一人,所以尽管他岁数较大,比石达开还大8岁,但进入军队只能从大头兵做起,在太平天国前期也一直在中下游军官职位徘徊,没有太多机会出彩。他参加一破江北大营以及天京事变后职位还是副丞相。
1857年春,天京事变后李秀成调防驻扎在安徽桐城,他在这里招抚了当地和庐州的地主武装,更有甚者他做了件非常有利于太平天国事业的大事,就是通过李昭寿联络了淮北活跃的捻军黄旗张洛行,白旗龚得树,黑旗苏天福等部,使捻军统一表示接受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封赐,听封受职。有兵就有力量,捻军的整合,壮大了李秀成的阵容,他就是靠抓捻军发家,有足够的军事资本成为后期太平天国的一大军事领袖。同时紧接下来的解救镇江,二破江北大营,也为他捞足了政治资本,洪天王还特意为李寿成赐名为李秀成,秀这个字本因忌洪、杨的名讳其他人是不能用的,洪秀全独赐与他,也足见当时洪天王对他的青睐和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