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篇  少数民族对我国文化发展的贡献(三)

X
上图为首都博物馆展品。
(续)
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更是丰富多彩的。它们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了许多优秀作品,也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风格。每个民族都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又都是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一部分。少数民族都有用文字书写的或口头传诵的优秀文学作品。例如,藏族的《文成公主》、《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传》、《云游僧的故事》、《嘎达梅林》,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色梅捷》、《猎人佐克拉申》,维吾尔族的《乌古斯传》、《福乐智慧》、《阿凡提的故事》,彝族的《勒俄特依》、《阿诗玛》、《阿细的先基》、《梅葛》,白族的《创世纪》、《望夫云》、《蛇骨塔》,哈萨克族的《萨里哈海与萨曼》、《考孜库尔帕与巴彦苏鲁》,傣族的《召树屯》、《俄并与桑洛》、《葫芦信》,壮族的《布伯》,苗族的《仰阿萨》、《爬山涉水》、《古歌》,纳西族的《创世纪》、《游悲》,土家族的《张古老制天地》、《洪水登天》、《塔铁侬》、《布索侬》,侗族的《起源歌》、《祖公上河》,黎族的《甘工鸟》,傈僳族的《逃婚调》,赫哲族的《依马坎》,仡佬族的《开荒辟草》,瑶族的《盘古》、《盘瓠 传说》、《密洛陀》,佤族的《司岗里》,景颇族的《穆瑙斋瓦》,独龙族的《创世纪》,拉祜族的《牡伯密帕》,布朗族的《顾来亚》,满族纳兰性德的《侧帽集》、《饮水集》、曹雪芹的《红楼梦》,达斡尔族的《蝴蝶花的荷包》,东乡族的《梅拉朵黑》、《白羽飞衣》,土族的《拉仁布与且门索》,保安族的《保安花儿》,裕固族的《黄黛成》、《萨娜玛可》,锡伯族的《离乡曲》,羌族的《开天辟地》、《羌戈大战》等等。在上述优秀的文学作品当中,《红楼梦》已成为我国乃至享誉世界的名著。《格萨尔王传》、《江格尔传》、《玛纳斯》也名扬世界,被称为中国三大史诗。《格萨尔王传》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不仅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有很高的艺术和史学价值。它通过对英雄人物事迹的描述,反映了藏族人民的古代社会生活和习俗。《江格尔传》被称为蒙古族古典文学的三大顶峰之一,是在卫特拉蒙古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在歌颂英雄人物的同时,也描写了蒙古族人民的古代社会各个方面,表现了他们保卫故乡反抗敌人的战斗性格。《玛纳斯》长达20万行,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它产生于19世纪,反映了柯尔克孜人民反抗统治者的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福乐智慧》是11世纪维族诗人尤素甫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共82章,12000多行,是维族划时代的巨著。它的内容包括宗教信仰、修身处世、治国安民等各个方面,是一种劝喻性质的史诗。《阿诗玛》是彝族劳动人民正直勇敢的象征。《召树屯》描述了召树屯与南婼娜曲折的爱情故事,并且成功地塑造了英雄人物的形象。
我国少数民族的绘画艺术也是形式多样,内容十分丰富。我国很多民族的先民,给我们留下了原始时代的宝贵岩画。我国已发现的这类岩画,分布于15个省区,70多个县市,有数百个遗址。其中比较有名的和重要的,有内蒙古阴山岩画、白岔河岩画、新疆岩画、四川珙县岩画、广西左江流域的岩画、云南沧源岩画等。阴山岩画是古代猎人和牧民的艺术创造,属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杰作。白岔河岩画也是游牧民族的创作,与山戎、东胡有关。新疆北部阿尔泰地区、塔城地区、博尔塔拉地区的岩画,内容有动物、行猎、放牧、舞蹈等图象,为我国西北地区游牧民族所绘。广西左江流域的岩画,其规模之大、画面之雄伟,在国内外都是少见的。它是壮族先民的创造,内容反映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宗教和图腾崇拜。云南沧源岩画年代古老,形态粗犷质朴,内容有剽牛祭祀、狩猎、放牧、出征、丧葬、舞蹈、居处等等。由于它处于云南佤族地区,并且有些画面又与佤族的生活习俗接近,因此一般人认为它为佤族先民所绘。
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我国少数民族的绘画艺术有了很大发展。闻名遐迩的敦煌石窟,共有洞窟570多个,有壁画达6万平方米。它历时千年,自东晋至宋元,是我国氐、羌、匈奴、鲜卑、汉、吐蕃、回鹘等族共同创造的。新疆库车地区和吐鲁番地区的千佛洞,成于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其中许多高水平的壁画是由当地民族绘制的。(36)东晋和南北朝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少数民族的墓壁画。如河西走廊酒泉、嘉峪关十六国墓壁画、北燕冯素弗夫妇墓壁画、北魏司马金龙墓木板彩画、吉林集安高句丽墓壁画、北齐高润墓壁画、尧峻墓壁画、库狄回洛墓壁画、娄睿墓壁画等,都有许多优秀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唐时于阗人尉迟乙僧以民族风情绘画,驰名长安画坛。他的《本国王及诸亲族图》歌颂了于阗与汉族的友好关系。辽代画家在我国绘画史上也占有一定的位置。阿保机长子东丹王耶律倍就很擅长画本国人物,如射骑、猎雪骑、千角鹿图等,都被宋统治者所秘藏。现存的《射骑图》(载《中国历代名画集》卷2),人马神态生动,比例结构准确,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辽无名氏的《番骑猎归图》、《平原射猎图》、《平沙卓歇图》(前载《宋人画册》,后两幅载《中国历代名画集》卷2),都如实地反映了契丹人的游牧生活。“山后契丹人”胡瑰,也是当时著名画家。他善于描绘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特别善于画水草放牧、驰逐狩猎、荒漠和冰天雪地的大自然景色。成书于北宋时的《五代名画补遗》评价他的作品“能曲尽塞外不毛景趣”,是“当时之神巧,绝代之精致”。他的作品很多。现在被定为他的作品的还有《回猎图》、《还猎图》、《蕃马图》、《卓歇图》。在辽代契丹人的墓壁上,也有优美的绘画作品,如庆陵墓壁的《秋》。内蒙古有克什克腾旗墓壁的《契丹放牧图》、《契丹族营盘图》,敖汉旗白塔墓壁的《出行备车图》等等。这些优秀的作品,从题材、形式和技巧都表现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特征。西夏墓木板画《引马图》、《备行图》、《侍奉图》,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金代女真族也出现了一些书画家,如海陵王完颜亮、世宗完颜雍、章宗完颜璟和完颜等。他们的作品深受宋的影响,但仍可看到草原画派的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