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疼的心脏病
来源:医学科普与文艺创作
作者:杨秉辉
据说有一种病,会被周期性误诊。
心脏在横膈之上的胸腔中,其底部贴近膈肌,若发生心肌梗塞,有时会表现为腹痛、甚至呕吐。腹痛、呕吐是典型的消化病症状,但若以消化病论治,则误诊。心肌梗死被误诊事关病人的生命安危,一旦发生必定引起警惕,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肌梗死的必要项目,于是许多腹痛、呕吐的病人被多做了本不必要的心电图检查。过几年逐步淡漠了,对腹痛、呕吐者不再做心电图检查了,又遇到一次以腹痛、呕吐为首发症状的膈面心肌梗死......
一
张老师年七十,毕生从事教育工作,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任职于某市重点中学,教书育人数十年,自是桃李满天下,包括市教育局局长,都曾受业于张老师名下。张老师退休后曾被教育局聘为督察两年,旋又应邀任一本名为>的杂志副主编,仍是终日忙碌。不过张老师一生辛勤,并不为意。
张师母亦是毕生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小学校长多年。不过退休后即不再从事其他工作,在家欲与张老师共享清福了,只是张老师仍是闲不下来,张师母虽稍有微词,但仍努力操持家务,积极支持张老师退休后的工作。因此张老师心宽体胖,面色红润、精神抖擞。外人都说:“那里看得出是七十岁的老人”。若是旧时同事说起,张老师则会归功于夫人,笑曰:“多亏内人照料之功”。
其实张老师也并非没有健康问题,一是多年前、还是在职时,就查出有高血压病,不过也没有什么症状,也配过些“珍菊降压片”之类的药吃过,但后来张老师发现吃不吃药,血压并无多大变化,既然也并无症状,吃它做什么呢?于是基本上不吃药,许多年来到也相安无事。后来,在退休的那年又查出有糖尿病、血脂也高些,但血糖并不为过高,而且张老师查了医学书籍,书上说糖尿病人多饮、多尿、多食而消瘦,即“三多一少”,张老师逐一对照,觉得自己并无任何糖尿病症状,体重近年只是增加,并无减少。至于血脂高些之事,书上也没说血脂高一定会有什么症状,于是相信“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话,并不服药治疗。
张师母也有高血压病、血脂也高点,当然也没有多少症状,服些药也就控制了,不过需要常常去医院配点药吃。对张师母的实例,张老师并不以为然,认为“是药三分毒”,还劝张师母不要服药。
二位老师结婚四十余年,风雨同舟、琴瑟和谐,唯独在对于病的问题上,见解不同。
此外,张老师还喜欢抽烟,张师母劝过多次,还曾让女儿一并劝说,但毫无效果,大约这算是分歧之二了。张师母无法劝告张老师服药、戒烟,只能在饮食上下功夫。一是尽量清淡、少吃荤菜,二是决不吃甜食。为了张老师能接受,张师母确是在烹调上下了不少功夫,虽多蔬食,但菜式多样、鲜美可口。张老师心存感激,也无多话。而且张老师知道饮食控制也是治疗糖尿病之法,心想:既然饮食已经控制,那么也就是治疗糖尿病了。
二
却说一日是这本>杂志创刊20周年,编辑部请了历届同人在一家酒楼办了一个小型聚会,以为庆祝。张老师是副主编,也是杂志社的老人了,自然连张师母也一并请了去。聚会虽是规模不大,众人却是高兴,不免也多喝了几杯。热热闹闹到晚上八九点钟方才结束,自有年轻同事开车送二老回家休息。
二老回家又喝了点茶,吃了点水果,以为是有解酒的作用。不意十点不到,正准备睡觉之时,张老师突感上腹部疼痛,而颇剧,并呕吐了一次,吐出些酒菜之类,张师母大惊,料是吃坏了肚子。由于呕吐之后腹痛并无缓解之迹象,张师母决定要送张老师去医院治疗。尽管张老师不愿再麻烦同事,张师母还是打了刚才送他们回家的年轻同事的电话,年轻同事听说张老师“吃坏了肚子”,二话没说,开了车子过来,将张老师送进了市立医院的急诊室。
这市立医院的急诊室与中国各大医院急症室一样,岂是“人满为患”一词所能概括,形容为“难民收容所”亦不为过。虽已晚上十点多钟,仍是人声鼎沸,到处都是躺着的、坐着的病人,焦急的家属不断地叫医生、叫护士,急救车还不断送来新的病人。年轻同事将张老师夫妇送入急诊室,一看这架势,料两位老人难以应付,于是便陪伴在侧、协助料理。
护士问:“哪儿不好?”
“吃坏肚子。”年轻同事答道。
“我问的是怎么不舒服。”这护士挺认真,她在“分诊”,即考虑由哪一科的医生接诊。
“肚子痛,还呕吐。”张师母答得简洁明了。
“消化科,挂内科号!”护士也直接了当。
一般大医院的急诊室,依急症常见病分心脏科、肺科、内科、外科、骨科、神经科等。儿科急诊常常是另设的,妇科一般不派医生急诊,有产妇来,只要是足月的,便直接送产房处理,偶有阴道出血来诊的,护士会临时通知妇科病房医生前来接诊。这内科的急诊医生负责处理除明确为心、肺、神经科疾病以外的急诊病人,由于胃肠病的病人最多,故内科急诊大多由消化科派出的医生应诊。
却说当晚在急诊内科当值的王医生便是消化科刘主任的一位研究生,王医生大学毕业后在家乡县医院里当过几年内科医生,治疗常见疾病也有些经验。因为立志深造,考上了研究生,师从市立医院消化科刘主任,研究胰腺疾病。因为规定对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研究生,除研究工作外,也需提高医疗水平,故亦要求他们参加各项医疗工作。
王医生问了问张老师发病的情况,又听了心肺、量量血压,皆未发现明显异常,摸摸肚子,上腹部似乎确有些压痛。根据张老师晚宴后突然腹痛、呕吐的症状,尽管家属和陪伴的人都说是“吃坏肚子”,但王医生到底有些经验,并不附和。他认为若是“吃坏肚子”即食物中毒、同食的人也应该发病,可是只有病人一人发病,应不是食物中毒之类的问题,估计可能是急性胰腺炎,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办法是化验血淀粉酶,于是王医生医嘱给张老师注射一剂解痉止痛药,同时抽血化验血淀粉酶。
解痉止痛药注射之后,张老师觉得腹痛略有缓解,虽说仍有疼痛,但尚可忍受,不再想吐了。又过了20分钟,验血报告出来:淀粉酶正常。不过王医生说:这急性胰腺炎的淀粉酶升高有时较慢,再过几个钟头,也许会升高,所以希望张老师能留下观察。
医院急诊室病人实在太多,张老师夫妇只能坐在诊室外走廊上的一张椅子上,说是留下观察,也无地方安顿,只能继续在那儿坐着。陪同去的年轻人连坐的地方也没有,只好东站站、西站站,但站在那儿都觉碍事。张老师看在眼里,觉得于心不安,又觉得自己的情况似乎好了一些,乃决定回家休息。王医生也不反对,在病历上写下了个“腹痛待查:胰腺炎?”的诊断,又写了“好转回家”几个字。交待“有情况再来”。张老师夫妇便回家休息了。
三
不料回家后不到一个小时,张老师的腹痛并未消除,又觉心慌,憋气,出汗,自然无法入睡,只好坐在沙发上喘气,张师母给他捶捶背,也不济事。心想这胰腺炎果然发了,心慌逐步严重,张老师甚至觉得“身体正在下沉”,情知不妙,只好再去医院。由于已经夜深,不好意思再烦劳同事,张师母拨通急救电话,10分钟后救护车赶到,又10分钟已将张老师又送入市立医院急诊室。
时间已是凌晨2时,护士、医生都已换班。护士再问是何不适时,张师母告以心慌气急,下半夜病人少了些,见救护车送了病人来,不等护士招呼,即有医生前来接应,一位中年男医生用听诊器一听:心律紊乱,马上将张老师放在一张推床上推入抢救室,接上心电图仪一查:急性心肌梗死!于是告之家属病危,随即将病人转送导管室,作了冠脉造影,放置了支架,张老师的病情这才转危为安。
一夜折腾,张师母颇觉意外,明明“吃坏肚子”,最后却是急性心肌梗死。不过幸而保住了性命,总算万幸之事。
张老师住院一周,张师母日日陪伴在侧,得知张老师血糖、血脂皆高,明显未得控制,血压因心肌梗死方有下降,皆因平日未注意治疗之故,以致酿成此次之严重问题。张老师躲过此劫,对于健康之信念大变,遵医服药自不待言,吸了一辈子的烟也戒了。
却说次日王研究生又到急诊室上班,就有人告知昨晚所诊腹痛病人实为急性心肌梗死,“被你放了回去”,差点送命。后再来院经抢救方才保住性命。王大惊,惴惴不安直到月底,消化病科每月例会,刘主任指出:
“心肌梗死可有放射性痛,多放射于左臂内侧,但如系贴近膈肌的膈面心梗,则会放射至上腹部,甚至引发恶心、呕吐。貌似消化系疾病,医生岂能为假象迷惑?”
刘主任有点生气,又说:
“你们去看看书,腹痛的鉴别诊断一章中明明写着心肺疾病也可以引起腹痛的”。
王医生惭愧之至,始信学无止境,立起来做了个简短发言,坦承自己考虑不周,表示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理论,仔细诊察病人。
杨医生曰:
中医治病先问症状,再切(搭)其脉,望、闻、问、切,谓之“四诊”,即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这其中问诊、问有什么症状,是最重要的一项诊断依据。西医治病虽可验血、拍片以助诊断,但验什么血、拍哪里的片,也要有个基本的方向。也必须通过问诊,问出主要症状来加以判定。可以说病人的症状是医学诊断的基础,要得出准确的诊断,病人需要准确叙说症状,医生也要问清楚病人的不适。但有时仍不尽然。
明明是心肌梗塞却表现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虽不多见,但确实是有。心梗初发之时可无心律紊乱,因此心脏听诊也可能无异常发现,也不可能规定对腹痛的病人都做心电图检查、看有无心肌梗死,所以王医生的误诊也实在情有可原。不过从高要求来看,一位老人,如果再问出有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的话,由于糖尿病应视为冠心病的“等危症”(有相等危险的疾病),做个心电图检查,尤当查知血淀粉酶不高时,应是不为过多的。
张老师为中学特级教师,应属高层知识人士,只是对医学知识过于欠缺,对健康的关注又极不够,以致最终酿成严重病症,险些丧命。说明了医学知识的普及,健康教育的推广,实在是十分重要之事。
原载:杨秉辉著《财务科范得“痔”》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
#超能健康团##医师报超能团#
免责声明:转载本文系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已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请与小编联系进行处理。
我们对所转载文中的观点保持中立,所载内容不可作为诊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