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方言中的“类成语”
家乡方言中有许多类似于普通话成语的固定短语。它们又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口语色彩,且流传区域狭窄,往往“名不见经传”,与成语有着质的区别。类成语不仅朴实无华、直率、通俗易懂,而且简洁、精辟,包含了寓意深邃的哲理,在使用中能体现言简意赅的效果。
家乡人对不同品性、不同形象的人给予不同的描摹,除了戏谑诙谐的因素之外,自然也寄托了好恶、褒贬之情。诸如:
“逮天碰地”、“逮东碰西”、“逮七逮八”,讲一个人信口开河、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不负责任地瞎说;
“蹿足蹬地”,形容一个人十分恼怒、大发脾气的样子为;
“板板六十四”,形容某些人生性固执,做事死板,墨守成规,没有松动余地;
“阴功阳气”;“踢记擂(滚)记”,形容态度怪异、无精打采是是讽刺有些人做事没有主动性,像皮球一样,不踢不动,踢一下滚一下;
“看(读牵)眼相法”是讲一个人知趣、识相,善于看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处理事情;“离世滑界”、“离娘离爷”,讲一个人行为轻佻、不正经,或言语荒唐、辱没门庭;
“打门撞壁”是讲一个人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或者利用拐弯抹角、旁敲侧击达到骂人的目的;
“鬼天花锣”是形容一个人坏主意很多;
“忽天三七”是指一个人为人不实,尤其在经济上不讲信用;
“赚娘爷代”,干了连祖宗都挨骂的事;
“头五头六”是指一个人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地变来变去,暗指靠不住,或不堪委以重任;
“牛皮凿洞”;“切肉剐帘(片)”,形容一个人顽固不化或厚脸皮是是形容一个人坏事做绝,被人极端仇视或痛恨;
“做生做旦”,讲不肯安分守己,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狗皮倒灶”、“下搂脾气”是指吝啬而使人讨厌的言行;
“耻皮赖脸”,形容嬉笑不严肃的样子;
“度(大)头白眼”;“下卵塞口”,形容讲不切实际的大话、空话是是指嘴巴像被堵住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哑口无言的样子;
“张头望脑”是指伸头去探看,形容行为鬼鬼祟祟;
“打虎做棒”,形容孩子挥拳舞棒、过分顽皮;
“煞声碰气”是指表面顺从暗里不服的言行;
“勾头缩颈”是指形象萎蘼、神情猥琐,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的样子;
“粉红蛋穿”,形容一个人营养充分、面色白里透红为;
“细皮嫩肉”形容人长得娇嫩;
“黄胖亮胀”形容人长得面色黄而浮肿;
“空长白大”是形容一个人长得高大却力气单薄;
“眉花眼笑”指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咒天赖地”是指信口乱发毒誓;
“死争活赖”是指做了错事、坏事极力狡辩,不肯承认;
“灰桶狗脸”指面容污秽;
“糖霜嘴砒霜心”,比喻口头上说话好听,像蜜糖一样甜,肚子里却怀着毒害人的阴谋,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扌可(抓)日头影”是讲太阳的影子是捉摸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船系桨桩”是指依靠错了对象,就像把桨当作桩来系船停泊;
“打水望影”是指不能指望成功的事。
“等火落羹”是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等候不得;
“赶潮落水”是指因抓紧时间而匆匆忙忙的样子;
“一时三刻”是形容时间很短的意思;
“悬空跑马”是指用欺骗的手段掩人耳目、在暗地里活动;
“盎(旋转)门落臼”的原意是将脱臼的门复位(旧时的门都有门臼碗),这里比喻将事情处理得十分到位、完美;
“笔楞梢直”是形容物体笔直的样子;
“一角得出”是形容几样事物一模一样,就像从一个模字里倒出一般;
“查根问蒂”的意思是说,对事物的来龙去脉一查到底,问个清清楚楚,此语略带贬义,暗指人疑心重且啰嗦;
“牵丝带涎”和“粘根搭蒂”的意思相近,都是讲一件事扯不断、理还乱,很难一下子处理成功;
“正明道路”是指正儿八经的、值得去做的事;
“高坦下坎(读欠)”是指道路忽高忽低、崎岖不平;
“牵年逮代”是讲事情过去了许多年还要被提起,有时则指一人做的事株连到其他人;“各奇洋相”是指与常见的事物、现象大不一样;
“鸡马喊叫”,比拟人群密集、气氛热闹;
“天知地明”是指大家都知道的人或事;
“自道自能”,没有经过上级或有关方面同意,就擅自处置;
“清水横生”是指人两眼无神或黏稠的液体变稀了;
“清骑(站)白等”是指长时间没有结果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