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南师讲贯休禅师的公案(故事)-南禅七日8(基金会版本)
剪辑、文字仅供学习、参考,难免有误,请以《南禅七日》全集视频和为准!
(相关音频也会同步喜马拉雅,请检索菩提路)
视频文字整理:
唐代的高僧,这是你们同学啦,贯休禅师,那还得了啊,唐朝的名画十八罗汉,那个古怪的就是他画的。他是大和尚,诗好、文学好、画好。他在浙江,五代的时候。五代时候,浙江一个人,做盐贩出身,称王的叫钱镠,在杭州称王,所以叫越王。杭州西湖上那个越王庙还在,现在,现在不过变成财神庙了,另外一个东西。贯休禅师那个钱王是在浙江一带称王,这个钱镠父子,在江南称王,可是都很信佛。我们最有名的一位大师,禅净双修,又是禅宗悟道讲净土的,这是哪一位啊宋朝?哪一位?都是你们老同学呀,永明寿禅师,就是钱镠的部下、将领,后来出家了就是大师,钱镠父子都很敬重他。贯休禅师那诗也好、画也好。
有一天,钱镠啊请客,招待我们这个“政协委员”、“国大代表”、“立法院”,社会名流都来,把贯休也请来了。酒吃完了,饭吃完了,叫贯休写两句诗,贯休写诗给钱王,他是他护法大老板嘛,有权又有地位,也有钱,当然写啰。两句名诗“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光寒十四州。”那真是好!把当时他的钱王,这个越王的威风也写出来了,“满堂花醉三千客”,孟尝君门下三千翁,讲他的威风,这个威风“一剑光寒十四州”,好啊!大家全体叫好,这个和尚的名句。越王钱镠看了也叫好,不过拿到看,“一剑光寒十四州”,师父呀,可不可以改一下?他有野心哦,他想统一中国啊,只是在浙江称王,不干,但是不好讲的,看这个和尚师父“一剑光寒十四州”,师父呀,可不可以改一下?贯休禅师的文人的毛病,出家人修道的人毛病来了,习气来了,不改!不能改,你要怎么改?这两个字换一换好不好?怎么换?“一剑光寒四十州”,贯休和尚说“不改”,站起来走了。他想讨这个出家的师父一个口气,“一剑光寒四十州”,可以统一中国了。结果老师父只给他写“一剑光寒十四州”,只能偏向于东南一省了。
这贯休禅师就走了,走了就走到四川,年纪也大了,那个时候,五代时代浙江是钱镠称王,四川是王建称王,王建,四川是王建称王。王建一听到唐宋时代一个和尚一位高僧来了,那真是现在请到世界的权威的大科学家,比那个还要威风哦,不得了。然后他到了四川见王建,王建一听到贯休大师到了四川来,愿意住在……,也不要他海关报到,也不要办入境证,也不要什么入台证啊,返台证都没有,就赶快请进来,然后,师父呀,您的诗很高,那贯休的名句又来了,“一瓶一缽垂垂老,万水千山的的来。”就是他的名句。你看,这些同学们,这一边同这一边不同,好像文学都很有兴趣啊,“一瓶一缽垂垂老,万水千山的的来。”所以贯休有一个外号叫的的和尚,就是这样来的,万水千山的的来。
贯休禅师是个高僧、诗僧,画也好,诗也好,样样好。悟道没有呢?那就“莫知啊”,就不知道了。有一次,贯休师傅去看一个禅师,他就给这个禅师写了两句诗给他,这个“禅客相逢唯弹指”,大家都是参禅的人,彼此修道相逢这么一弹指,也不说话。“此心能有几人知”呀,换句话明心见性悟道了有几个啊。这是我给他加注解,他的本句“禅客相逢唯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所以文学家的笔下,好像看起来大彻大悟,那个词章之美文字之好说的都差不多,其实都不差,差得太远了。文学跟禅分不开,可是差得太远。这位禅师一看,贯休这个禅师是……他晓得他没有悟道,他一看诗真好,好像大彻大悟了。很好,他说我问你,这个禅师是讲真实见地修持的,不跟他来谈文学。你这两句好得很啊,禅客相逢……此心能有几人知啊。我问你,这一边贯休老和尚说,“请问”。如何是此心呢?你说此心能有几人知。古文叫如何是此心,怎么叫作这个……这个心呢?贯休就愣住了,答不出来了,就愣在那里半天。这个禅师哈哈一笑,佛法你差得远了,他说你问我,贯休也同样问,如何是此心呢?能有几人知,进去了,还是他的话,到一个禅师手里用法就不同了。那看起来是悟道的话,此心能有几人知?这个禅师拿到手里就问他,如何是此心呢?他答不出来了。你问我吧,他问他,如何是此心?能有几人知,拂袖进去了。扯了半天,扯到文学上去,不能听啊,文学是魔障,不过希望你们要入魔,把文学搞好了嘛佛法也就高明了,结果文不能文,武不能武,佛法不能佛,结果学了半天都成了活佛,活佛啊,西藏话叫做“浮图克图”,糊里糊塗,那就糟了。所以要真正学好,文学也重要,佛法也重要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