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白手起家挣到100万?
不瞒各位,我年轻时是一个对金钱超级渴望,对成功很有欲望的人。
跟绝大多数浮躁的人一样,我每天躺在床上整宿整宿地睡不着时,就一直在琢磨到底有什么挣钱的法子。
譬如,在毕业季找不到工作,学生怨声载道,企业又埋怨没人才时,我琢磨过校企联合;
譬如,在一天奔波了三家公司面试,大量时间被浪费在路上时,我琢磨过视频招聘软件;
譬如,在写字楼上班每天被打电话叫外卖困扰时,我琢磨过互联网订餐(没错就是美团)。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我琢磨过的这些挣钱法子,都确确实实是从“需求”和“痛点”出发的。
但为什么我最终没去做,又或者做了之后但失败了呢?
原因很简单:
1
这些所谓的痛点和需求,都是我幻想出来的,又或者干脆就是我自己个人的需求。
2
即使这些需求真实可靠,能够形成足够大的市场,我又是否具备满足需求的能力?
但当时哪会考虑这么多,纯粹就是觉得“钱比人多,人比项目多”,只要找到好项目,人和钱那都不是个事儿,实在不行,咬咬牙和爹妈借个20万。
知乎上的热门话题《如何白手起家挣到100万?》,排名靠前的回答,大抵就是类似这样的套路吧:
走在路上灵光一闪----立刻投钱马上开干----遇到困难咬牙坚持----终于成功收获百万。
但是从来没有人说过,这个所谓的灵光一闪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如何判定这个灵光最终会成功,启动资金从哪儿来,遇到困难时为什么能够坚持,又是如何咬牙坚持的。
大家的关注点从来都是放在了如何发现机会,如何“快速”地挣100万,而不是放在了如何培养挣100万的能力上。
于是那些被跌宕起伏的英雄故事鼓舞得睡不着觉的年轻人,就天天红着眼睛找风口,找机会,找资源,找需求,而全然不管机会真的降临的时候,自己是否有能力,有资格去抓住它。
所以今天,我主要想跟大家聊聊如何培养挣钱的能力,而不是跟大家讲述我如何挣到100万的故事,那样没意义,不外乎就是听个爽。
一、告别穷人思维
我年轻的时候去吃自助餐,为了不吃亏,走的都是“扶墙进扶墙出”的路线,结果又因为暴饮暴食生冷不忌吃坏了肚子,这其实就是一种穷人思维。
所谓“穷人思维”,指的是对某一种稀缺资源过份看重的思维。
尤其是当这种稀缺资源已经不再是你真正的稀缺,而仅仅只是一种“拥有”小于“需要”的感觉时。
它主要有如下几个特征:
1
不懂得先舍后得,一味要求稀缺资源的正向增长。
2
基于“损失规避”心理,会对自己手上资源的价值过度高估。
3
不懂得用富余去交换稀缺。
穷人思维是普遍存在的,譬如:
1
你现在一家已经到达发展瓶颈的小公司,月工资是5000。
你去应聘另外一家大公司成功了,对方给跟你描述了一条很完整的职业规划道路,但当前只能给你3000的工资。
你权衡了一下,说不去,接受不了这个工资的降幅。
这个案例就是一种穷人思维,不懂得先舍后得,一味追求薪酬的正向增长。
2
你手上有20万元存款,一直想着要如何通过投资让这20万元增值。
买股票怕跌,买基金怕亏,公司邀请你入股做有限合伙人也不干,最终还是选择了放银行吃定期利息。
这个案例也是一种穷人思维,把手头上的钱看得比天还大。
3
我小区楼下路边的停车费是8元/晚,收费员一般6点上班。
我有时候为了躲避收费,早上5点多就起床开车走人,结果因为睡不够我一整天都没精神。
这个案例也是一种穷人思维。
没看到金钱已经不是我的稀缺,时间和精力才是,更不懂得用金钱这个富余去交换作为我稀缺的时间与精力。
所以总的来说,穷人思维就是害怕付出,担心风险,不愿意分享,尤其是那些现在或曾经是自己稀缺资源的东西,例如钱。
而与之对应的,就是“富人思维”了。
什么是富人思维?简单来说,我认为就是投资未来。
其在心理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延迟满足”,指的是为了将来更有价值的成果而甘愿放弃当前利益的一种选择。
举个简单的例子:
A公司5000元工资,B公司3000元工资,但A公司只是一家几个人的小公司,天花板肉眼可见;
而B公司则是中国500强,起步虽缓但后劲十足。
假如我放弃A公司而选择B公司,这就是一种延迟满足。
但是,许多人在理解投资未来的时候,出现偏差了。
譬如我有一个朋友, 从大学起就一直在投资他心目中的未来:“圈子”和“人脉”。
课他基本是不怎么上的,整天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认识各种人,抓住一切机会递名片。
美其名曰“人脉就是最大的资源”,“投资人脉就是投资未来”。
然后还时不时地搞一些输送学生去派传单,做模特,做家教之类的工作,生活确实也过得很滋润,只不过后来搞到差点毕不了业。
我认为这不是投资,而是投机。
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说:投资是以低于价值的价格买入的过程,而投机则是在预测未来与趋势。
按照我的理解,投资是收益、成本和风险可控的,而投机则是赌一把,“赢了会所靓模,输了下海干活”,它是不可控的。
人脉这种东西可控吗?那要看你怎么理解“人脉”这个词。
互相交换过名片叫人脉吗?一起吃过饭叫人脉吗?
这种说法,和拥有一份记录着几千个客户联系方式的Excel表格,就说自己拥有几千个客户资源一样好笑。
在百万及以下的级别,我认为投资未来=投资能力,扎根长在自己身上的能力,而不是游离于外部的资源,否则即使哪一天资源到了你身边,你也没有能力去交换,去控制。
那么,要投资什么能力呢?
在《我那么努力,为什么还是那么穷》这篇文章我说过:
以我目前所能够接触到的,赚钱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靠勤奋努力挣钱,例如每天准时上班,老实加班,像老黄牛那样勤勤恳恳,不管是打工也好,创业也罢,用体力交换报酬。
第二个层次,靠聪明才智挣钱,例如找到某个市场痛点,设计出某个商业模式,具备可复制的专家经验,写写文章做做培训干干咨询,用脑力交换物质。
第三个层次,靠核心资源挣钱,例如市场狂追指尖陀螺的时候,你刚好掌握了指尖陀螺的第一手货源;例如你有1000万,就算是存银行一年利息也有15万,用资源交换财富。
根据这三个层次,我们要投资的,自然是能够与社会交换到资源,且能慢慢沉淀自己核心资源的能力。
二、绝大多数人这辈子都不可能创业成功
说到白手起家,大家的第一个反应都是创业。
也对,创业确实是交换社会财富最快的路径,没有之一。
即使是一家几个人的小作坊,甚至一个人单打独斗的soho,年入百万也是常有的事。
例如我在第二年创业的时候,年收入就已经和世界500强事业部总经理级别的岗位持平了(当年虚荣啊,特意去打听过的)。
可最大的问题是,大家只看到了这一小部分创业成功(姑且就算是成功吧)的人表面的风光,却看不到他们背后的辛酸,路径的不可复制,以及掩盖在光芒下,创业失败的更大一片人的哀鸿遍野。
不说别的,商场里的店铺,大街边的餐馆,一年之后你来看,原来的还剩多少?
相比年收入100万的小老板,成为年收入100万的公司高管所需要的时间确实更长,但这条路径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可复制。
我在之前的文章曾经说过一句这样的话:成功各有成功的理由,失败的原因才是最具有普遍性的。创业成功,有时候并不是我们做对了什么,而是没做错什么。
创业作为一件三分靠打拼,七分天注定的事情,带有非常强烈的个人色彩和命运味道,成功是偶然,失败才是必然。(感兴趣可以翻一下我过往的文章《我失败过的项目,比你创过的业都多》)
但是职业经理人路线不一样,它是可规划以及可复制的,只要你没有入错行、选错公司跟干错岗位,并且能够在迷茫和犹豫时,坚定信念地干下去。
以我自己为例,我毕业时的职业路线,其实就是非常明确的:
行业:家电行业。
企业:中国500强。
岗位:海外销售。
不管是行业还是企业,都拥有足够高的天花板,至少十年之内不会出现瓶颈,那么我所需要做的,就是在岗位能力上深挖就足够了。(事实上,假如我当年没有离职创业,我相信现在担任事业部总经理一职应该问题不大)
这也意味着,职业经理人路线,我们可以大大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因为许多的不确定性风险都被企业能力给覆盖掉了。
正如同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企业也是大多数人才的起跑线,这就是背靠大树的力量,何必非要去“白手起家”?
对于普通人来说,选择一家好企业,然后老老实实打工,会比来回折腾找所谓的“风口”要踏实得多,尽管它慢,但是稳,且适合99%的人。
三、风口到底是什么鬼
自打雷布斯说出那一句著名的“风口上的猪都会飞”之后,一大帮狂热的创业迷们陷入了整天找风口的狂热。
从假发到婚纱到平衡车到无人机,从跨境电商到O2O到共享经济到人工智能,大家厮混在一起最经常谈的一个话题就是:现在有什么生意好做?
大家都希望能够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领域,然后迅速把其他人甩在身后。
根据“风口”程度,我们可以把不同的行业简单比喻为高铁、汽车和单车。
毫无疑问,在高铁里,你的前进速度是最快的,能够比其他人更快到达目的地,但与此同时,你也可能只是在随波逐流,没有办法掌控什么。
假如下一段路程已经没有高铁可以搭乘了,你可能就只能走路了。
而骑单车的话,固然你可以掌握自己,不管是穿越大街小巷,还是奔走在城市人流当中,可最大的问题是真的太慢了,慢到最终都要别人呼吁“文化遗产保护”的程度,慢到再过几年都找不到继承人的程度。
就好像前段时间有个开印刷厂的朋友谈起招人,大抵说法就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想干这行了。
所以我还是喜欢汽车,我既可以自由操控,速度又不至于太慢,反正只要方向正确,我知道自己总有一天可以到达目的地。
但这个道理,在当前这个浮躁的社会,许多人即使知道也不容易做到。
想象一下,在你的身边,到处都充斥着“某某某发大财了”,“某某某公司C轮融资了1个亿”,“某某某干了三年就当上了年薪百万的总经理”,你还能耐得住性子?(吐槽一下,我家乡的这种风气就特别严重)
你只会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是正确的;只会焦虑自己到底真的是在沉淀,还是只是在浪费时间;只会想着,我换个行业,换家公司是否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我超级理解,因为我也曾经浮躁过,在工作第二年的时候,就对着我的主管说“我可是明年就要挣200万的男人”,尽管现在回头看时觉得好幼稚,但那确实就是我当时最真实的想法。
风口、机会、或者绝佳的想法到底重不重要?
我的观点是,不重要,或者至少,没那么重要。
在我创业之后,发现所谓的机会真的是太多了,今天有个朋友过来告诉我有个绝佳的项目要不要投资一下;明天自己又发现了市场上某个需求还没有人能够满足;后天又在展会上发现了一个自己好喜欢的新产品。
可问题是:我到底具不具备抓住这些机会的能力或资源?想做的事情有很多,能做的事情有多少?
个人认为,抓住风口,或者将想法变成现实的具现化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假如我们将想法/风口等列为X轴,具现化能力列为Y轴的话,我们就可以做一个这样的二维矩阵出来:
还是最一开始谈的那个观点:一味想抓风口是投机,构筑个人能力的护城河才是投资。
四、个人能力的护城河
大家觉得收入的高低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
给开工资的老板吗?
能力出众的员工吗?
其实都不是,薪酬的高低并不由老板决定,也不由员工决定,而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
企业有多需要你,市场有多需要你,你的护城河有多高,不可替代性有多强,你的薪酬就有多高。
什么是护城河?简单来说就是核心竞争力。
根据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中的阐述,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如下三个特点:
1、可以给客户感知价值起到显著贡献。
2、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抄袭的。
3、可以用于复制到其他的领域。
这也意味着,当我们在投资未来,在沉淀能力的时候,关键要判断我现在积累的能力,对社会有明显价值吗?容易被替代吗?可以复制吗?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前段时间新闻上“我今年36岁,除了收费啥都不会”的收费站大姐;
在微信QQ上一口一个亲的客户问什么就答什么的客服小姐姐;
每天的工作不是搜索客户就是按询盘报价的B2B外贸业务员。
假如我身处在这些岗位上,我拼了命也会逃离。
因为就算我成为了“世界第一收费员”又如何?哪天收费员这个岗位都不见了,我到时候顶着世界第一的名头能干嘛去?
时代一直在发生着变化,曾经让大家趋之若鹜的职业,可能几年之后就要变成明日黄花。
但是请注意了,我并不是告诉大家“这份工作迟早会过时你还做来干嘛”,而是“你在这份工作上所积累的能力到底具不具备可迁移性”。
就像一个USB盘一样,今天插在win7上能够打开,明天插在win10上也一样能用。
例如我,我在销售岗位上所积累的能力,在我后来担任采购岗位、运营岗位、管理岗位也一样用得上。
假如不能,要么这个能力不具备投资未来的价值,要么你尚未掌握这个能力的底层逻辑。
到底什么是能力的底层逻辑呢?
就好像计算机语言都是由0和1组成的一样,每一种实际应用到某个场景的能力,其实都可以进行再次分解。
譬如销售能力,就可以分解为:
营造信任的能力;
探寻需求的能力;
设计方案的能力;
方案呈现的能力;
沟通谈判的能力;
………………etc。
设想一下,这些分解之后的能力,难道仅仅只能组合应用到销售场景?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去应聘一份工作的时候,让对方能够迅速信任你,并且很快确认了企业的真实需求,并良好地呈现自己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匹配性,最终还在薪酬谈判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这难道不是应用了上方所描述的能力?
能够分解并重新组合并应用到大多数其他领域上,这个就称之为能力的底层逻辑。
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才能称之为实现了个人能力护城河的构筑。
五、小人物也需要战略观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说:
大家下班回家的时候,我正赶往下一家工厂验货。
请一个助理真的能够分担我的工作吗?
我觉得不行,对于质量问题我踩坑多次,我连自己都快信不过了,更没办法信任别人。
听上去很有道理,大家肯定也感同身受,一个不靠谱的下属,每天都能让人吐血三升。
但很遗憾,这种想法是错的,而且错的离谱,最大的问题就是:战略观的缺失。
对于百万级以下级别的人来说,我们讲投资未来培养能力,并不是像把零钱投进小猪存钱罐一样,投进去之后就可以不用管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拿时间去做交换,不管是花费时间读书还是实践,这就是一个叫“时间率”的概念。
但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固定的,当你把时间放在A上时,就一定意味着放弃了B,那么到底是选择A还是B,就和我们的战略有很大关系了。
所谓战略,就是一种对未来和全局的设计,并反推我们当前所要完成动作的过程。
假如刚刚所说的这位朋友,假如他的“战略”是未来五年依然单打独斗下去,那么OK,他可以继续这样下去。
可假如他未来并不想过这样每天累死累活的生活,他也想挣更多的钱,或者坐着甚至躺着挣钱,他就必须招助理了,即使这个助理可能会让他吐血。
假如现在自己一个人的累是100分,招了助理之后,每天要教他要帮他擦屁股要咽回吐出来的血,累是120分。
但半年之后假如一切顺利,累可以降到80分的话,那么这就是一项不错的投资了。
因为在半年之后,你就可以腾出精力,去做对于未来更有价值的事情了。
否则,就会让自己一直深陷在低价值的漩涡里。
这就是战略观了亲爱的同学们,今天的“果”都是由过往无数个“因”组成的,历史无法改变,所以我们改变不了现在,我们能改变的只有未来。
所以你可能会发现,无论自己再怎么努力,都有一种被命运掐住了喉咙的感觉,无法呼吸,也无法逃离。
譬如不管再怎么努力工作,依然还是那么穷;
不管再怎么勤奋找客户,对方还是不理睬你;
不管再怎么用心出作品,上司依然一脸嫌弃;
不管再怎么运动减肥,依然都还是那么地胖;
还有我,辛辛苦苦写文章5年多,至今都还没有红。
可当我们把时间轴拉长,3年、5年、10年之后,你今天的这种用心,真的就没有产生正向的影响吗?
所谓战略观,就是要帮助我们看到未来的景象,然后立下一个目标,并从今天开始,朝着这个目标发力。
改变未来,而不是沉溺在日复一日的“现在”,即使要牺牲今天的什么,也在所不惜。
而不是像个怨妇一样,整天埋怨自己的老板傻逼,工作辛苦,客户难缠,但又不去做什么改变什么,一味幻想自己出来创业之后,突然一切都会变得豁然开朗。
最后回到今天的主题:如何白手起家挣到100万?
只要你能够深刻理解今天所说的这五点:
1、投资未来。
2、背靠大树。
3、具现化的能力。
4、可迁移的能力。
5、不要改变现在,去改变未来。
即使你不创业,即使你只是一个平凡人,10年之内,你大概率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