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看台1457 | 汕尾的春节*许宇奈:年礼的变化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年礼的变化
●许宇奈
春节是一年当中最为盛大的一个传统节日,所以在礼物的层次上比较考究。国人讲究好事成双,送礼也如是,这从历代帝皇送的国礼的清单就可以看出来,数字不外就是2、4、6、8。这些通过礼物来表达美好祝福的传统,海丰人也一直严格地遵循了下来。
海丰人过年送的礼物一般都送四样,俗称“四式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普通人家过年送的礼物大概就年柑(寓意大吉)、发粄(寓意发财)、甜粄(寓意步步高升)、猪肉,人称“老四样”。这四样礼物中,如果非得分个高低上下的话,那么最耀眼的莫非猪肉所属。在当时物资匮乏的年代中,猪肉是一个普通人家过年唯一最拿得出手的高档礼物。
一些有养猪过年习惯的人家,年终时在杀猪分肉,是为年猪。作为年礼的猪肉取的是上乘的五花肉,切成长约30公分、宽约4、5公分,重约3斤左右一块,然后用精盐抹匀放大缽中存放,待到大年初一再和其他三样凑成年礼。其他的三样年礼,除了年柑要购买之外,发粄和甜粄都是自家做的。每年的年终,普通人家都是从蒸制发粄、甜粄和马鲛鱼丸这三样应节食物拉开年的序幕的。甜粄要求结构精密而富有弹性,这是上乘年糕的标准。海丰人对于发粄的要求既简单又严格,唯一的标准就是要“发”。所谓的“发”就是发粄中的面粉在泡打粉的作用下使其表面发生开裂,形成3至5瓣,状若莲花。但是要达成这种效果也是非常的不容易。单说市面上的泡打粉质量就参差不齐,加上制作手法和量的掌握,很难保证发粄的质量。一笼好发粄的形成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里面,运气不好,一整锅“坎头狮”绝对会影响整个节日里的好心情。把两对状若莲花寓意发财的发粄送给亲人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反之,送去两对“坎头狮”,不知亲戚心里怎么想。所以说,七八十年代的年礼它代表的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传统和普通人家的淳朴。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年礼的组成开始发生变化。市面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以国产为主的包装饼干悄然代替了传统的发粄和甜粄,连原本高、大、上的猪肉的地位也变得岌岌可危起来。持续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末期,猪肉这种年礼才最终被刚刚兴起的桶装食用油代替了。从此,年柑、饼干、桶装食用油这三种礼物成了普通人家过年送礼的标配。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新千年伊始这段时间里,摩托车是道路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由于年礼的变化,礼物的分量也增加了不少,按照一天最少走拜访几家亲戚的行程安排来算,这样礼物装驮就成了问题了,这在当时也成了不少人的烦恼。于是乎,一部小小的摩托车除了要坐上一家几口人,车后架还要捆上一个大纸箱,车把上还要挂上几袋子,这成了海丰春节时街头上的一大风景线。可以说,这个年代的年礼代表是从传统到现代的一种过渡,是新旧传统文化的碰撞。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千年过后,普通家庭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加上一些广告的鼓吹,年礼不再一成不变,也渐渐变得多样化起来,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方式。经济好起来的人们开始有能力根据受礼方的不同身份不同需求来精心准备过年的礼物,土特产、茶叶、烟、酒、补品、饮料、服饰、奢侈品、保健品、精致糕点,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相应的,小车也成了一些普通人家的标配,宽敞的后备箱俨然成了一个移动的小仓库,人们再也不用为年礼的装驮问题烦恼了。相反的,现在过年,人们反而以“多”为荣,不厌其烦地提着大包小包拜访各自亲戚家。
有人说,现在的年,味道淡了,再不像以往那般具有人情味、有年味。其实,短短三四十年间,年礼的变化折射的何尝不是时代的变迁。并不是年的味道淡了,而是每个时代都有着属于它自己的年的特别味道。而礼物,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