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冰教授谈谈【061】— 唇腭裂手术能不能从模仿作到创新
唇腭裂手术能不能从模仿作到创新
医患朋友们一定很奇怪,今天我怎么会谈这个。其实这个问题在各行各业都有所谈论或者争论过,例如早在1934年,胡适先生就连续在三论“信心与反省”的文章中提出“模仿到极致就是创新”的观点。他认为世上本无创新,只要虚心和埋头苦练的模仿到极致就是创新。为此引发了不少反对者的声音。在这里我仅想就自己前半生的学习经历,特别是唇腭裂手术实践的历程,谈谈我对模仿与创新的认识。
最早引起我关注“模仿能否实现创新”的问题是我的童年时代,那时正是十年浩劫刚刚结束,百废待兴,我们几个同龄的孩子一起开始学绘画。最开始大家都是从临摹开始,我的学习方式是父亲教我用画“等比例放大工程图纸”的方法,很快我就能将一个很小的样画放大,最终画到十分大,栩栩如生与样画一样逼真,我的成就感十足,父亲也很自豪的说,先让小孩有了成就感,就有了兴趣,以后慢慢就越画越好了。我也认同,并坚持下去。
但我的邻居小朋友的学习方法是,在临摹画的初期,很快就开始凭直觉创作了,虽然开始他的画,无论是比例还是效果都很难看,但他也如此坚持不懈,一两年以后,他已可以为学校创作壁报了,而我始终只能临摹,一旦自己创作,就头脑一片空白。由此,我深深体会到,学习,光靠模仿,无论怎样认真和坚持,都不会改变和创新。
以后在唇腭裂手术的学习中,很多同行也都是从模仿现成的手术方法开始,一步一步的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但我始终牢记,在基本原理搞清楚的基础上和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条件后,一旦有机会,我就会去尝试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去改进。当然最初的效果是不尽如人意的,但因为改进的理由是合理和科学的,所以我不畏别人的冷言,坚持边作边改,常作常新,逐渐摸索出新方法的最佳条件,实现了对单侧唇裂修复中,从崇拜和模仿Millard的旋转推进法到自己最终建立新旋转推经法;从模仿Sommerlad先生的腭帆提肌解剖法到创建兼顾Furlow法优点的SF法。
现在归纳起来,如果认为模仿到极致就是创新,终归是实现不了创新的,因为创新不是在熟练的重复性动作中,而是在有准备的头脑中。模仿中我们只会不断告诉自己“应该这样做”从而使自己做得惟妙惟肖;而创新的思维会不断问自己,“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去做”,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在兴趣和习惯的引导下,才能最终实现创新。
我在此只是借胡适先生的文章阐述我的观点而已,绝无非驳。胡适先生在世时,虽然很多观点备受争议,但这并不影响他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思想家和教育家,愿读者也能正确理解我的本意。
读完本文我们再来温习下其他知识的文章:
★石冰教授谈谈【058】— 心血管病患儿做唇腭裂手术的那些事
爱心修复 笑语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