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梁思成、林徽因再走一次寻唐之路

在上个世纪2、30年代

西方对中国建筑的认知肤浅

认为中国建筑

是发源较早但没有发展的建筑流派

1896年起出版的《弗莱彻建筑史》建筑之树

此图为西方学者阐述世界建筑发展演变

现版本已删除该内容

国人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更是

放任古建筑被毁、被盗

而日本学者

早已走遍中国

寻找日本木构建筑的源头

关野贞

20世纪初活跃在中国的日本建筑学家

自1925年起

他们就完成了许多

中国建筑史著作

且学术水平颇高

如1925年

伊东忠太《支那建筑史》

关野贞、常盘大定《支那佛教史迹》

1929年

伊藤清造《支那的建筑》

伊东忠太、关野贞、冢本靖《支那建筑》

1925年伊东忠太《支那建筑史》

故而

日本学者断言讥讽

在中国没有唐代及以前的木料建造物

就算有

中国也没有能力进行科学的测绘

中国建筑史是日本人写的

要研究中国古建筑还需去日本

这一系列荒唐的事实

极大地刺激了中国学者

日本法隆寺五重塔

法隆寺建筑群的建造时代可追溯至7世纪

被评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木造建筑

在这样的背景下

梁思成、林徽因为代表的

一群接受西方建筑教育的

知识分子

纷纷回国

放弃高薪的事务所工作

投身于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1924 年

在父亲梁启超的建议下

梁思成和林徽因双双赴美留学

梁思成人物年表

林徽因人物年表

梁启超希望二人能

一边进修学业

一边培养感情

留学期间

梁思成也确实用才华

赢得了林徽因的芳心

梁思成林徽因在大学期间的合照

在赴美留学之前

林徽因已经打定主意

要攻读建筑学

梁思成受林徽因影响

也选择了攻读建筑学

梁思成(左)、陈植(右)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合照

只是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后

他们才得知建筑系不招收女学生

林徽因只好就读于美术系

但这却没有阻止她学习建筑专业的脚步

一份1926年的宾州大学档案上记载着

林徽因此时已经成为了

建筑系学生的助理教员

显然

建筑系不招女生的规定

并没有能阻止她学习建筑的梦想

林徽因,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毕业照

1925年

梁启超寄给二人一本《营造法式》

题字:思成、徽因,俾永宝之

梁思成一阵惊喜后

却发现这是一本「看不懂的天书」

此时的梁思成和林徽因未曾料想到

这本天书日后将陪伴他们一生

破译这部「天书」

也成为了梁思成梦寐以求的愿望

1925年刊发《营造法式》陶本

他们甚至还为第二个孩子

取名「梁从诫」

因为《营造法式》作者是李诫

取意「师从李诫」

1928年春

梁思成、林徽因

在加拿大举行婚礼

梁思成、林徽因结婚照

同年

他们接受父亲梁启超的建议

回国投身于建筑教育事业

在东北大学创立了

我国第一个建筑系

1931年梁思成(第1排右2)与东北大学建筑系师生合影

1931年

九一八事变爆发

30岁的梁思成回到北京

与林徽因一起加入

中国营造学社

一个研究中国传统建筑营造学的

私人学术团体

1931年

梁思成、林徽因加入营造学社后的合影

梁思成年轻时

因车祸留下腿疾

回国后林徽因的肺病

也一直反复发作

但抱着国内殿宇必有唐构的信念

他们在

1932-1937年

双双带着病体

以北京为大本营

对华北地区的古建筑

有计划的展开了

田野工作

1932-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考察路线示意图

因此前中国并无人研究古建筑

梁思成只好根据日本学者的资料

和各地县志

规划考察路线

1932年4月

梁思成看到日本学者关野贞

展出的蓟县独乐寺照片

便立即找清华大学借测绘工具

来到独乐寺门前

独乐寺观音阁(关野贞摄)

初见独乐寺观音阁

其立于石坛之上

高耸矗立

独乐寺观音阁

登檐测绘

发现脊作鸱尾

出檐深广

斗拱雄大坚实

乃后世罕见

梁思成手稿(观音阁剖面图)

内部中央的须弥座上

有一尊泥塑观音菩萨站像

高16米

三层通高

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泥塑佛像之一

独乐寺观音阁内部

梁思成赞其

上承唐代遗风

下启宋式营造

经查证

独乐寺重建于984年(辽统和二年)

而当时日本学者认为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建筑

是山西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建于1038年

山西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首次考察

就打破日本学者

对中国最古建筑的论断

这让梁思成欣喜不已

并在文章中称独乐寺为

「无上国宝」

梁思成在独乐寺考察

且独乐寺修建的时间

距离唐朝覆灭仅77年

首次出征

便有如此发现

让梁思成看到了

唐代木构建筑的希望

1933年梁思成受民谣的启发

沧州狮子应州塔

正定菩萨赵州桥

他们开始向

河北、山西的山区行进

先后考察了民谣中提到的

应州塔

正定菩萨

赵州桥

1933-1934年,梁思成、林徽因考察路线示意图

河北正定

林徽因穿着旗袍

爬上了隆兴寺的梁架

这是国内保存

时代较早、较完整的佛教寺院

梁思成手稿(隆兴寺转轮藏殿剖面图)

在山西大同

梁思成测绘了

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

木结构塔式建筑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

他花了整整6天时间

一根柱、一檩梁

一个斗拱、一个斗拱地

测量了几千根梁架

还不顾生命危险

爬上60多米高的塔顶

进行拍照和测绘

梁思成手稿(应县木塔外立面及剖面图)

另一边

林徽因则前往附近的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对刻在石头上的建筑细节

进行临摹和拍照

以取得北魏时期木构建筑的证据

林徽因在山西

此时日寇步步紧逼

越来越多古建筑

毁于战火

林徽因着急道:

现在唐代木构在国内还没找到

而宋代所刊《营造法式》

又还不能完全解释

中国建筑演变史至今依然是个谜

(引自:1933年10月7日林徽因发表在《大公报·文艺副刊》的《闲谈关于古建筑的一点消息》)

1934年

他们先绕道河北赵县考察赵州桥

梁思成手稿(赵州桥)

赵州桥

后又在山西沿汾水南下

骑着毛驴

考察太原到赵城的古建

返程时又考察了晋祠

我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

晋祠圣母殿

1935年

梁思成受邀请

调研测绘曲阜孔庙

以指导修复工作

同年

他们夫妇还为天坛

担任修缮顾问

梁思成、林徽因在天坛祈年殿上屋顶上的合影

1936年5月

修缮工作告一段落

他们又前往河南、山东

考察了开封铁塔、泰安岱庙等

1935-1936年,河南、山东的考察路线示意图

直到1937年夏

他们受敦煌壁画的启发

第三次考察山西

迎来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发现

建于857年的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它是寺庙的正殿

拥有巨大的屋顶

屋顶下藏着简洁、严谨的

七辅作大斗拱

檐角像大树般翼出

佛光寺东大殿檐角

殿内面阔七间、进深四间

建筑总高13米

总面积677平方米

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唐代木构建筑

梁思成手稿(佛光寺东大殿)

当梁思成、林徽因爬上梁架

才发现上面积存的尘土有几寸厚

踩上去像棉花一样

脊条被蝙蝠挤满

臭虫从他们衣服上爬过

梁思成、林徽因在佛光寺测量

前后花了五天时间

终于确认佛光寺东大殿

建成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

梁思成和林徽因

在兵来匪往的荒野中

用六年的时间

终于寻找到了

一座建造超过千年的木构殿堂

一座推翻日本学者言论的古建

一座接续唐宋建筑演变的寺庙

佛光寺东大殿木结构爆炸图

那一天是1937年7月5日

可是没多久

他们就从胜利的喜悦

跌入逃亡的绝望

「七七事变」爆发了!

湖南国民日报关于七七事变的报道

梁思成、林徽因携家人逃亡

在带不了任何东西的情况下

却抱着所有古建筑资料

赶往昆明

1937年梁家避战逃亡路线示意图

书生报国无他物

唯有手中笔做刀

梁思成(后)、莫宗江(梁的助理)在李庄伏案工作

最后在四川宜宾李庄

梁思成、林徽因

艰难求生

在昏暗的菜油灯下

完成32万字的著作

《中国建筑史》

这一论著不仅有力的驳斥了

「中国无建筑史」的偏见

还第一次把中国建筑史学

纳入了系统科学研究的领域

使中国建筑史从蒙昧走向科学

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向世人展示了一片崭新的学术天地

建国后

梁思成被任命为

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

为北京城做城市规划

梁思成向周总理汇报方案

1950年2月

梁思成先生和陈占祥先生共同提出

《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

规划方案建议:

1. 将北京建设成风景优美、高度绿化

不发展大规模工业的政治文化中心

2. 保存古城墙城楼

将其改造为世界上最特殊的立体环城公园

3. 在城西建设一个沿南北轴向的新政府行政中心

梁思成为北京构想的立体环城公园图

收到规划方案后

北京市长彭真告诉梁思成

毛主席希望有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城市

从天安门上看下去

到处都是烟囱

老北京城风貌

梁思成、林徽因没有因此放弃

又一起撰写了

《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还自费将规划方案印刷分发

希望得到公众的支持

然而苏联专家涌入后

在「向老大哥学习」的标语下

北京城墙轰然倒塌

北京老城墙

1953年他们夫妇

为保住永定门城楼不被拆除

痛斥北京副市长吴晗

表示:

你们一定会后悔!

到时候再盖的就是假古董!

1952年拍摄的永定门箭楼和城楼

夫妻二人痛哭

永定门城楼依然在1957年

因“妨碍交通”被拆除

2004年

永定门城楼

又成为北京第一座复建的城门

永定门城楼现状

一面为北京古城奔走

一面参与新中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

1950年,梁思成在病中与林徽因讨论国徽图案

清华营建系(林徽因参与的设计小组)提交的最终方案

二人先后病倒

1955年

林徽因病逝

享年51岁

梁思成备受打击

文化大革命中

梁思成被当作

“混进党内的右派”被批判

收藏的图书资料全部被没收

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最终

他于1972年1月9日逝世

逝世前仍在病床上画图纸

梁思成晚年伏案工作

如今人们谈起两位先生

多牵扯风花雪月的故事

然两人半生颠簸

于人迹罕见处追寻古建

逃亡于乱世

依然为沿途见到的每一座古建

停留、测绘

在政治风浪中

不畏权威

抢救民族建筑文化

1934年山西考察路上

两位先生作为建筑师

那份对古建的执着与赤诚

那份对民族文化的信心

那份以学术报国的初心

才最该被世人铭记与感动

下期课题由你来定!

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宝贵意见!

出品人:胡鹏飞

监制:苏 蔚

编辑:符 峰

制图:陈 璇

剪辑/动画:童 冲

模型:李文伟

校对:肖 鹏、吴宝善

参考文献:

[1]费慰梅. 中国建筑之魂[M].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2]赵炳时, 林爱梅. 寻踪中国古建筑[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3]梁思成. 图像中国建筑史 : A pictorial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M]. 三联书店, 2011.

[4]营造学社——在古建筑里发现中国[J].三联生活周刊,2020.03.

[5]营造学社汇刊[J].1931-194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