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颠的幕后英雄(1)——浅谈英国重巡洋舰,设计与发展

在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皇家海军时,我们通常会想到其勇敢的驱逐舰队、标新立异的装甲航母、提起裙子时还是能跑的老女士等等,而皇家海军的重巡洋舰则是星光黯淡。

论火力,她们比不上武装到牙齿的'妙高'和'高雄'

论防护,即使是加装了装甲带后也还是比不上'扎拉'和'阿尔及尔'

论战绩,她们也比不上自家的'贝法'和'谢菲'

就算是论外观,高干舷+平甲板+三烟囱的造型也不是主流审美

但神奇的一点在于,就是这些看起来弱不禁风的英国重巡洋舰撑起了一整支皇家海军,从北冰洋到地中海再到太平洋,她们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地;无论是击沉'施佩'、'沙恩'还是'俾斯麦',她们都在战斗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接下来的几篇文章里,我们就来说说这些不列颠的幕后英雄。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这些重巡洋舰是用来干什么的?

巡洋舰的任务包括通过猎杀袭击舰来保护海上贸易、通过侦察来为主力舰队提供支持、为主力舰队提供反雷击支持和维持海上力量的存在,尤其是大英帝国的边陲。而这些重巡洋舰正是为执行这些任务而生的。这些战舰所扮演的角色类似于现代皇家海军中的护卫舰,虽然其外观和行动方式已然不同,但其存在的意义在几个世纪以来都不曾改变。

现在我们在皇家海军官网上仍能看到其中一些职责,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护贸易

设计与发展

事实上,早在1921年的帝国会议上(Imperial Conference),海军部就曾提议围绕8寸主炮来建造一型新的战后巡洋舰。他们已经注意到美日两国在巡洋舰设计上大型化的趋势,而英国人也不甘落下风。而危险也显而易见,所有的缔约国都会按照条约所规定的上限来建造战舰。这意味着以前所不存在的8英寸主炮巡洋舰,无论你喜欢与否,都将成为各缔约国舰队中的一部分。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重巡洋舰'(Heavy Cruiser)这个词还没有被创造出来,它的诞生要等到30年代。现在她们只是被称为8英寸主炮巡洋舰(8-inch cruisers)。

因此,早在《华盛顿条约》签署之前,海军部就已经在考虑建造一系列大型巡洋舰,每艘排水量在7500吨至10000吨之间,配备4、5或8门8寸炮。条约仅仅意味着这些新巡洋舰的设计可以继续进行,像其他国家的海军一样,英国海军部也会按照条约所规定的上限来设计战舰。

与任何战舰一样,英国人的设计也需要在防护、火力、续航力和航速之间取得平衡。当时的设想是,这些新型巡洋舰必须可以抵御大多数巡洋舰装备的6寸炮——但这却使她们无法抵挡其它8英寸主炮巡洋舰的攻击。此外人们还设想,海战将在近乎最大射程的地方展开——大约20000码。因此将装甲集中在要害处,作为保护战舰免受灌顶攻击的手段,要好于将防护重点放在舰炮和轮机舱上。

“肯特”级的装甲布局,可以看到装甲主要集中在主炮弹药库和副炮弹药库。

续航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些战舰需要有长途航行的能力,尤其是她们中一大部分将在远东地区服役。因此,她们需要能够航行超过6500海里而不需要补充燃料。当海军造船总监(DNC,Director of Naval Construction)开始研究这个问题时,他意识到这些舰艇不应仅仅是'霍金斯'级的升级版本。其设计必须是独一无二的,以满足海军部的所有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国家的海军会选用不同的办法来解决相同的问题。美国人和日本人建造了具有装甲带的巡洋舰,这表明他们计划使用这些巡洋舰进行近距离的战斗。日本人选择了双联装炮塔,美国人则偏爱于更加紧凑的三联装炮塔。意大利人的装甲带更薄,他们更加注重航速,而法国人则完全放弃了装甲。英国人的解决方案更像是一种折衷之道,但续航力和可靠性优先于火力和防护。

'肯特'级(Kent Class)

在20年代早期,DNC是尤斯塔斯.坦尼森.戴因科特爵士(Sir Eustace Tennyson d'Eyncourt ,1868-1941)。他设想了一种有着平甲板和高干舷的巡洋舰——有点像他在同时期设计的'纳尔逊'级战列舰(Nelson Class)。在他看来,装甲应集中在水线附近的单层甲板,用来保护战舰的弹药库和轮机舱免受灌顶攻击的威胁。从理论上讲,巨大的无装甲船体可以在不降低船只航行和战斗能力的情况下吸收大量的伤害,而船内如此低的装甲甲板也降低了重心,使其不太容易因进水而倾覆。但不幸的是为了满足对航速和火力的要求,即使是这最低限度的防护也不得不相应缩减。当然,这一级新式战舰也处于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之下。

DNC将这些新式巡洋舰的大部分细节设计交给了他的下属,查尔斯.斯威夫特.利利克拉普(Charles Swift Lillicrap ,1887-1960,曾于1944-1951年间担任DNC)。利利克拉普起草了方案,并于1923年1月提交给戴因科特审查。戴因科特本人坚持要进行一些改动,但除了一些细节外,其基本设计已经敲定。最终方案于10月提交给海军部。事实上,戴因科特提交了3份方案,装备6门或8门8寸炮或是用更小的推进系统换取更多的装甲。这是必要的,因为这些新型的、基本上没有防护的巡洋舰在速度、火力和防护三者的平衡上是一场赌博。最终,海军部批准了利利克拉普的方案,并将这些战舰列入1924-25财年的造舰计划中。

“肯特”号,摄于1941年9月于朴茨茅斯接受改装后。此时的她涂着不常见的蓝灰色/浅灰/中灰/深灰色涂装,一直到1944年她都保持着这种涂装方案。这段时间里她大多数时候都在负责支援北极护航船队。

海军部算出他们需要70艘巡洋舰来满足其战略需求,但是也意识到建造工作将延续数年,而且在战后政府的'吝啬'也意味着海军部很难在这样一个充满紧缩和削减的时代里推进项目。最终的结果是批准建造5艘巡洋舰,此外还有2艘会服役于皇家澳大利亚海军,并由澳大利亚政府掏钱。这5艘英国巡洋舰事实上组成了'肯特'级(Kent Class),她们和她们的后辈被非正式地统称为'郡'级(County Class)。

造船合同于1924年春签订,该级中的第一艘'萨福克'号(HMS Suffolk)于当年夏天在朴茨茅斯海军船厂开工,而其余4艘——'贝里克'号(HMS Berwick)、'康沃尔'号(HMS Cornwall)、'坎伯兰'号(HMS Cumberland)和'肯特'号(HMS Kent)也都于当年开工。随着建造工作的进展,设计方案做出了进一步的修改。例如,主机功率由100000匹马力减至80000匹马力,这意味着航速将些微减少,但省下的重量可以增加一点点装甲。最终,这些战舰的舷侧将有1英寸厚的装甲保护,在动力舱附近加厚到2英寸,弹药库则有着4英寸厚的装甲保护。至于水线附近的装甲甲板,覆盖在动力舱上方的只有1英寸厚,弹药库上方为3英寸。这样的防护只能勉强抵挡6寸炮,更不用说其他8英寸主炮巡洋舰的主炮。虽然在华盛顿海军条约失效后其防护略有改善,但是'肯特'级在其服役生涯中仍然保持着较差的防护水准。她们的防御依赖于航速和火力,而不是装甲。

“诺福克”号,摄于1937年末,此时她有着白色的舰身和上层建筑,浅黄色的烟囱以及在中国站服役的英国战舰所拥有的旧式桅杆。在战争爆发前夕她返回了本土。

虽然由于劳工纠纷和供应问题建造进程有所拖延,但所有5艘战舰都于1928年夏天服役。她们被派往中国站,她们宏伟的身型和超长航程(12节下超过9000海里)使得她们成为在远东服役的理想人选。虽然她们对于舰队来说是有用的补充,但也不是没有问题。实际使用中发现烟囱中排出的烟会萦绕在舰桥周围,所以她们的烟囱不得不增高来减轻这一问题的影响。随后她们也进行了改装,比如增加航空设施和控制防空火力的高角度火控系统(HACS,High Angle Control System)。在二战爆发前,她们又加装了4寸炮和装甲。'坎伯兰'号和'萨福克'号于1935-36年间进行了大规模改装,她们的尾部甲板被切下一块以节省重量。但这是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而不是海军自身原因,因为她们的排水量已经超过了条约限制。但从本质上讲,到1939年时,这5艘巡洋舰与十多年前首次服役时相比变化不大。

“萨福克”号在1935-36年间接受了大规模改造,和她的姐妹舰“坎伯兰”号一样,她的舰尾甲板也被切下,这使得这两艘战舰有着与众不同的外观。这张照片摄于1937年,而她于1939年接受了战前的最后一次改装。

在“肯特”级设计之初就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其巨大的方形火控塔,前烟囱排出的烟气会萦绕在开放式舰桥周围。这张战前拍摄的“康沃尔”号的舰桥用帆布天蓬盖住了。

'伦敦'级巡洋舰(London Class)

1923年末,戴因科特退休,威廉.J.贝里(William J. Barry)接替他的位置,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海军设计师,曾领导过8英寸主炮巡洋舰的设计团队。他监管了'肯特'级的建造,并且指示利利克拉普为另一批8英寸主炮巡洋舰的建造制定计划。贝里和利利克拉普考虑对他们的设计进行一些大刀阔斧的改动。他们研究了在舰上安装三联装炮塔的方案的可行性,这会增加400吨的重量,但是可以通过削减装甲来满足重量限制。这一改动几乎可以推行下去,但他们发现在不缩小动力舱空间进而牺牲动力的情况下没有足够的空间留给额外的弹药库。

最终这批打算在1925-26财年建造的巡洋舰与前辈们十分相似。而'伦敦'级与'肯特'级最大的区别在于防护。'肯特'级上的防雷突出部被取消,但为操舵装置增加了装甲保护。取消安装防雷突出部也意味着为了维持航速,其舰体要些微拉长,并减少宽度。节省下来的重量也使得利利克拉普在初始设计中可以加上一具飞机弹射器。此外,该级舰的舰桥后移了15英尺,来为A、B炮塔提供更好的射界。

1941年8月,停泊在斯卡帕湾的“什罗普郡”号。她躺在几乎空无一人的主力舰队锚地,由一防鱼雷网保护着,这些防鱼雷网由几艘蒸汽船维持着。两个月后,她被送往肯特郡查特汉姆进行整修,1943年初,她被移交给皇家澳大利亚海军。

该级舰的另一个改进在于轮机舱的重新布局,这使得他们可以为战舰增加细分的水密隔舱——如果战舰被鱼雷击中的话,这是至关重要的,减少了战舰的推进系统因一次命中就瘫痪的风险。海军部批准建造4艘新型巡洋舰,这就是'伦敦'级。该级首舰'伦敦'号(HMS London)于1927年初开工,虽然由于财政问题有2艘战舰的建造推迟了1年,但该级4艘舰都于1929年秋天前服役。

尽管这4艘战舰都计划在30年代进行改装,但除了增加HACS、次要武器的变动和安装弹射器系统外,只有'伦敦'号于1939年前接受了大规模改造。战争爆发时,她已经在查特汉姆接受了大规模改造,到1941年的时候,她的面目已经焕然一新。其中一个烟囱被拆除,舰桥大幅度扩建,其武备和航空设施也进行了小幅度修改。但这次改造难言成功——额外增加的重量增加了船体的负担,在投入作战行动前,她不得不接受第二次战时改造。在接受了这些改造后,她看起来更像是同时期建造的'斐济'级轻巡洋舰(Fiji Class,或称为殖民地级,Colony Class)。而她的姐妹舰们仍然保留着'郡'级的外观。

在间战期,“伦敦”号与同级的其他战舰相似。这张照片摄于1937年,朴茨茅斯,在她接受大规模改造前(1939-41)。在这次改造中,她的面目焕然一新。

这幅画作描绘了“伦敦”号于1942年1月结束第一次整修后的样子,在这一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她都在北极负责护航任务。

'诺福克'级巡洋舰(Norfolk Class)

在1926-27年的财政计划中,海军部计划再建造3艘巡洋舰,其中一艘是小一号的8英寸主炮巡洋舰,只有6门主炮。其余2艘则打算重复'伦敦'级的设计,为了使巡洋舰计划如期进行,投标必须在1926年秋天之前进行。新的战舰使用了改进型的炮塔(Mark II),同时新的钢铁生产方法也使得额外一点点的重量可以被用于增强装甲防护。1926年夏天,设计师们考虑了多种装甲结构,但没有一种令人满意。从本质上讲,如果战舰在华盛顿条约规定的10000吨的限额内建造,就不可能在面对6寸和8寸炮时有足够的防护。因此,'郡'级的最后2艘战舰与前辈们有着同样的防护,只做了微小的改进。

“诺福克”号代表着A类巡洋舰/郡级/8英寸主炮巡洋舰的最终产物。这张战前拍摄的“诺福克”号展现了其舰桥上方现代化的DCT。早期的8英寸主炮巡洋舰有着更小的方形指挥塔。

这2艘8英寸主炮巡洋舰成为了'诺福克'级。该级2艘战舰——'诺福克'号(HMS Norfolk)和'多塞特郡'号(HMS Dorsetshire)都于30年代接受了小幅度改装,加装了HACS、防空炮和一具新的飞机弹射器和改进型舰桥。尽管该级舰都在舰桥上方加装了现代化的指挥仪控制塔(DCT,Director Control Tower),以取代早期'郡'级上更小的方形指挥塔,但从外观上看,她们与'伦敦'级十分相似。

“多塞特郡”号,她于1941年1月到至少1942年初都保持着图中展示的涂装。左舷的涂装与右舷相同,木制甲板则没有涂装。

B类巡洋舰(Class B Cruisers)

1925年初,贝里指示利利克拉普以'郡'级巡洋舰为基础设计一种更小的6英寸主炮巡洋舰。但其舰体外形必须得到修改,更像是'霍金斯'级,利利克拉普拿出的是一个6000吨巡洋舰计划,相比于'郡'级而言更快、造型更加优美。基于他的设计,这将是一种装备4座双联装6寸主炮的巡洋舰,但他也考虑了另一种方案,装备6门8寸炮。

最终,是政治原因而不是海军方面自身的考虑促使海军部考虑利利克拉普的小型8英寸主炮巡洋舰设计。英国政府承受着削减帝国防卫开支的压力,因此,海军部发现自己手中的资金对于实现70艘现代化巡洋舰的目标来说简直杯水车薪。利利克拉普的设计为昂贵的'郡级'提供了更便宜的选择,1925年12月,海军部批准了B类巡洋舰的计划。事实上这将是一种3炮塔版本的'郡'级巡洋舰(现在被分为A类巡洋舰)。利利克拉普最终拿出了一个8200吨巡洋舰方案,她们有着与大型巡洋舰相同的速度和航程,但在防护方面要稍好一些,动力舱侧面有着3寸厚的装甲,弹药库装甲则为4.375寸厚。用来保护要害部位的水线装甲甲板则与'伦敦'级的相似。除此之外,B类巡洋舰将前2根烟囱合二为一,但着却形成了一种不太优美双烟囱布局,其中一个烟囱要更粗一些。

“约克”号,这副画作展示了她从1940年2月直到1941年5月于克里特岛苏打湾被最终摧毁期间的外观。她左舷的涂装和图中所展示的右舷涂装一模一样。

B类巡洋舰的首舰'约克'号(HMS York)于1927年开工,3年后服役。该级共计划建造2艘,而另一艘'埃克塞特'号(HMS Exeter)由于经济方面的限制不得不推迟到下一个财年进行。在此期间,海军方面对设计做了一些修改,包括改进弹药库周围的保护,换装一个流线型的舰桥和一个允许携带2架飞机的改进型飞机弹射器。在30年代,'约克'号拆除了弹射器,并加装了一座防空炮。'埃克塞特'号也加装了防空机枪,但是两舰在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看起来与服役之时并无两样。

和先前服役的“诺福克”级巡洋舰一样,“约克”号的前两座主炮也配备了现代化的指挥仪控制塔,而指挥仪控制塔正是为了提高炮术表现而生。这张照片摄于1930年,但与1941年3月战沉时相比,她的外观几乎没有变化。

虽然B类巡洋舰并没有其他英国8英寸主炮巡洋舰那样宽阔的舰体,尤其是在她们采用了艏楼船型的情况下,但她们仍然是优秀的战舰并且对于舰队来说是极为有用的补充,她们在和平时期的职责就是在西印度群岛(West Indies)和地中海宣示存在。

结语

这些8英寸主炮巡洋舰非常适合用来'宣示存在',尤其是有着令人难忘的高干舷、平甲板和威风凛凛的外观的'郡'级。她们是间战期大不列颠治下的和平的完美守护者,只是她们如何在作战行动中拿出好的表现仍有待探索。

但在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军的作战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U艇和飞机已经成为显著的威胁,而这些上了年纪的英国重巡洋舰很容易受到来自空中和水下的攻击。奇怪的是,使得她们可以完美胜任最初角色的因素——长航程、适航性、作为舰队旗舰的功能性和令人畏惧的强大火力确保她们在6年的苦战之中仍有着一席之地。她们对于海军来说仍是有用的——为舰队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直至战争结束。

河口之战中的“埃克塞特”号,此战中3艘老旧的英国巡洋舰凭借着良好的战斗素养和正确的战术达成了作战目标

参考资料:
《British Cruisers: Tow world wars and after》 Norman.Friedman
《British Heavy Cruisers 1939-45》 Angus.Konstam
《Nelson to Vanguard》 David.K.Brow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