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同归于尽的男人,一封等了52年的信,和四个女人的泣血家国史

中华民国空军少尉飞行员陈怀民,1916年12月25日出生在江苏省镇江市白莲巷的一个富人家庭。父亲开了家武馆,母亲经营丝绸生意,家境优渥,衣食无忧,却在国难当头弃笔从戎,成为空军少尉,独自击毁日机3架,协作击落12架。

▲抗日英雄陈怀民

1938年4月29日惨烈的武汉空战中,年仅22岁的陈怀民,击落一架敌机后受到5架敌机围攻,飞机油箱着火。本可跳伞求生的他毅然驾机撞向敌机,与日军著名“红武士”高桥宪一同归于尽。碧血洒蓝天,青春铸忠魂。

▲陈怀民和他的座机

父亲英雄儿好汉,陈家一门可谓忠烈。

陈怀民的父亲陈子祥,原本是个被后母欺压而离家出逃的流浪儿,在流落到山东之后,受恩师收留并传道授艺,成为一名武艺高强之人。1902年东渡日本,进入著名的士官学校步兵科学习。后追随孙中山参与反清革命,成为同盟会骨干成员。

▲父亲陈子祥 同盟会成员

陈子祥求学期间,因日本学生坂垣征四郎多次恶意挑衅,不得已出手教训,让坂垣的耳朵留下残疾。日后坂垣任侵华“中国派遣军总司令”,授大将衔,也拜陈子祥所赐,成了“残耳将军”。

▲陈怀民年幼时在镇江与父亲合影

陈怀民上有兄姐、下有弟妹,自幼皆随父亲读书习武,锻炼出强健的体魄,培养了军人的气质,报国的精神,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陈怀民,少年时就在武术大赛中夺冠。

▲青年陈怀民

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陈怀民走出常州中国工艺专门学校的大门,毅然投笔从戎。为了表达爱国怀民的信念,将名字从陈天民改成了陈怀民。

▲弟弟陈天培(左)和哥哥陈天和

大哥陈天和,从美国回来参加抗战,兄弟们一起参加十九路军中的学生义勇军,在上海吴淞一带抗击日本侵略者。后来,在母亲的支持和鼓励下,陈怀民决心以航空为报国之途。1933年1月,他考入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刻苦训练成绩优异,被美国教官称赞为:“陈怀民将来无疑是中国最优秀的飞行员。”

毕业时“恳亲会”那天,蒋介石对其父陈子祥说:“你们家真是父亲英雄儿好汉。”

▲陈怀民军装正照

1937年8月14日在杭州笕桥上空陈怀民第一次参加空战,随后他多次参加空战,战功赫赫,有“空军勇士”之称。

1937年9月19日,南京空战中,陈怀民以一敌四,英勇迎敌,击落一架日本驱逐机,被击中的油箱起火,为了保全战机,他不得不迫降,最后身受重伤,经村民解救得以身还,且夹道欢送往南京中央医院,经过三个多月治疗,在他21岁生日之后,重返战场,鹰击长空,历经生死,屡立战功。

▲1938年日军空袭武汉

1938年,陈子祥一家已从镇江流亡到武汉。4月28日晚间,陈怀民回家看父母。陈怀民在家和父母坐了两个多小时。临走出门时,他掏出一块银元,对母亲魏静诚说:“妈,这几天日军常来武汉,我们部队24小时都处在临战状态,我随时都有可能升空作战。这块银元给你,你喜欢吃什么东西,自己上街去买。”随后回到部队。 因为一位战友4月30日要结婚,想在29日作些准备,希望陈怀民顶一下班,陈怀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父母望着儿子出门的身影,他们没有料到,这是生死之别。

▲陈怀民的“霍克Ⅲ型”战斗机,抗战初期中国空军主力战机

也许是对自己身上使命的重视, 4月28日夜,陈怀民写了一篇类似“遗言”的日记:“对不起,爸爸、妈妈,我对你们未尽孝道。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如果我不在,照顾爸爸、妈妈的任务就落到你们身上了……”

因为他知道还流传这样的说法:

“如果一名空军能在不断的空战中活六个月,就是“高龄”了。每一次驾驶飞机冲上蓝天,都有可能是最后一次战斗。”

▲中国战鹰翱翔在武汉上空

1938年4月29日,8年抗战中最激烈的空战在武汉展开。

日本天皇的生日,当天下午,日军54架飞机偷袭武汉,他们企图以一场胜仗为天皇祝寿献礼。中苏空军出动战机拦截,在武汉上空展开激烈格斗。

战斗一开始,陈怀民就率先击落了一架敌机,随后,他被5架敌机包围,在猛烈的扫射中,陈怀民的战机起火,他本人也中弹受伤,在这生死关头,他本可以跳伞求生,但他却突然180度翻转,猛地撞向一架日本战机,上演了惊天动地的一幕。

▲随时准备为国捐躯

“四二九”武汉空战中,在陈怀民及其战友的英勇战斗下,共击落日机21架,击毙敌军50人,彻底粉碎了日军的献礼计划,这也是抗战以来最辉煌的空战胜利,但我军战机亦被击落5架,5名飞行员壮烈牺牲。陈怀民也成了世界空战史上与敌机对撞的第一人。

▲“空军之母”宋美龄在慰劳将士们

他的牺牲,让一位中国的母亲失去了爱子:母亲魏静诚在等待儿子返航归来的希望落空后,手捧着用陈怀民孝敬的一个银元买来留给他吃的四个柑橘,痛失爱子的魏静诚哭瞎了双眼。

▲陈怀民牺牲后,母亲魏静诚哭瞎了眼睛

他的牺牲,让一位悲痛欲绝的女友投江自尽:1935年,陈怀民随中央航空学校篮球队到浙江大学比赛,邂逅了女大学生、富家千金王璐璐。她是杭州银行家的独女、篮球迷也是啦啦队成员。陈怀民球场上的优异表现,她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渐渐地,两人开始了恋情。

▲富家千金王璐璐

可是军人的天职是守家卫国,1936年1月,陈怀民告别王璐璐离开杭州,驻防南昌。两人虽然关山阻隔,但有鱼雁传书。就在七七事变之后,陈怀民将要调任北方作战前夕,王璐璐千里迢迢赶到南昌,送来一套景德镇的茶壶,并叫工艺匠在上面烧制了下面几个字:“天民吾兄惠存妹璐璐敬赠1937年7月27日”。(天民,是陈怀民的原名)

聪慧的王璐璐以寓意“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定情信物,与陈怀民私定了终身。此后,两人天各一方,彼此牵挂。

▲武汉上空的激烈空战

半年之后,王璐璐得到陈怀民受伤住院的消息,难耐担心,赶到湖南湘雅医院,又错过,再次赶赴武汉,得以此生最后4天相聚。陈怀民买了件心仪的旗袍送给她,作为纪念。

仅仅一个月之后,没想到一语成谶。王璐璐从报纸上得知陈怀民壮烈牺牲的消息,当即昏厥。随即以未亡人身份赶赴武汉奔丧,精神大受刺激,于5月的一天夜晚,穿着陈怀民赠送的那件旗袍,纵身跃下滚滚长江,生不能同寝,死同穴。

他的牺牲,让一位妹妹失去了亲爱的哥哥。

▲陈难与哥哥陈怀民在杭州

妹妹陈难和哥哥陈怀民感情很深,从小都跟随父亲习武,有着共同的志向:精忠报国。于是,一个很女性化的名字“陈兰”,为纪念哥哥殉难,将名字改成了陈难,变成了共赴国难的“陈难”。

▲陈怀民生前用过的手套,送给了妹妹

1935年,年仅17岁的陈难被宋美龄看中,成了国民党“第一夫人”的贴身警卫,更是被宋美龄认作“义女”一时间风光无限。可是,陈难引起外界关注的,并不是她的宋美龄贴身警卫头衔,而是她坚持近60年超越国度的大爱。

▲陈难原名陈天乐、陈兰

他的牺牲,让一位日本女子失去了亲爱的丈夫。

清理战场时,在被陈怀民撞击的那架飞机上,发现了飞行员高桥宪一的遗物。高桥在日本空军中素以勇猛彪悍,战无不胜著称,也因此成为日本数十位“红武士”之一。

在他的衣服口袋里,有着一张端庄、柔美的女人的照片和一封家书,那是他的妻子美惠子的照片和书信,信中有她对丈夫的关心和思念:

▲高桥宪一遗孀美惠子的信

这封写于4月19日,高桥宪一刚刚收到,也许还没来得及回复的书信,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展现在他人面前。

国恨家仇之下的妹妹陈难,原本对日本充满了仇恨和厌恶,但当读到这封信的时候,陈难仿佛看到一位同样悲戚的女子,在等待亲人的归来。想象着如果她得知丈夫已经战死沙场,该是多么的悲伤。就像她的母亲失去了儿子,就像她的嫂子王璐璐失去了爱人,也就像她失去了亲爱的哥哥,陈难的内心被一种特殊的情愫触动了,对美惠子产生了怜悯和关怀之情。

▲ 日本空军遗骸回国

于是,在1938年5月,陈难给美惠子写一封信。但因为战乱原因,信件并不能寄到日本,而是刊登在《武汉日报》上。信中表达了对美惠子的同情和关爱,也表明了对日本侵略战争的坚决抵抗的态度,更有对世界和平的美好向往和期待。

▲《武汉日报》刊登美惠子信件摄影

1987年4月29日陈怀民烈士牺牲49周年纪念日,陈难再次提笔给美惠子写信,但这封信,由于年代久远,失去联系方式和地址,依然没有被她看到。

▲为纪念民族英雄 武汉的陈怀民路

直到1990年,陈难委托《湖南日报》一名到过日本的记者帮忙寻找美惠子,几经辗转,陈难终于如愿收到了她尚在人世的消息。美惠子也是与高桥宪一初婚即分离,未有孩子,后改嫁他乡。

美惠子在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才读到1938年的那封信,感慨万千的她,忍不住泪流满面。

▲83岁的陈难

这两位因为战争,因为同时失去亲人而曾经倍受关注的女子,跨越半个世纪的时光,终于有了联系。

▲陈难用哥哥的抚恤金购买简陋住宅自建纪念堂

她终于了却了这桩从青春到暮年的心事,一直到85岁那年离世,陈难从未停止过对哥哥的怀念,也从未停止过对美惠子的挂念。

随着时间线的不断反复出现,看着陈怀民和四个女人命运的交替进行,我们也能感受到,我们都渴望伟大。但伟大需要苦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