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员是怎么考上“公务员”的?(1)

推荐热点视频图片娱乐科技汽车体育财经军事国际时尚

现代社会想要当官,必须通过考试,对于全世界来说,中国的官员选拔制度是非常公平的。那么古代的官员是怎么选拔的呢?你也许会说:科举制选拔。但是在科举制出现以前呢?认真看,以下是重点。

世袭制西周初年,周王分封宗室和功臣,册封了一千多诸侯国。小编的家乡曲堤镇曾经就是一个诸侯国的都城,不过那是在夏朝时期。册封了诸侯国,那么大的地方需要人去治理,则进一步册封“卿”为治国的官员,光有“卿”,官员还是太少,在“卿”的下面又册封了“大夫”,读dafu,不是医生的那个daifu,“大夫”以下是“士”。这些官员是有 封地的,他们只对自己的上级负责,在自己的封地享有世袭统治权。

但是在《尚书》立政篇中记载,周公对选官的方针是: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乂我受民。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我们要谋求贤德的人,来治理我们的子民。可见,此时选拔官员的标准是有德,这也应该是周王室选拔官员的手段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对地方的逐渐失去控制,地方诸侯国的大权被卿大夫掌控,成为事实上的诸侯“王”,卿大夫死后,自然被自己的儿子继承,这就成了世袭制。世袭制是有时限的制度,在社会极度愚昧的时期,是先进性的。秦统一六国后,基本废除。

还有一种选官方式:养士。大家都知道“鸡鸣狗盗”吧,《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这里的“食客”就是齐孟尝君养在身边的有能之士。养“士”是一种独特的选官方式。国君和贵公子,把有才的,有德的,或是某些方面比较特殊的人才,招揽起来,养在身边,在合适的时机,从中挑选,委派官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因其四人都是礼贤下士、结交宾客之人(注:除春申君以外,其余三人皆是君王后代),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亦称战国四君)。战国时期的秦国的选官方式比较特别,下期小编会讲到。好了,这是小编了解的先秦时期的官员选拔方式,下期小编要讲秦汉到隋唐的官员选拔方式。一点浅见您有什么不同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分享!非常感谢阅读!转发

@松岳寺杂谈:中国古代官员是怎么考上“公务员”的?(1)0/2000字

转发举报文章问题广告重复、旧闻格式问题低俗标题夸张与事实不符抄袭侵犯名誉/商誉/肖像/隐私权其他问题,我要吐槽取消确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