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切问致广知——《素书》悟读之【22】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求人之志章第三》悟读【5】
【原典】
博学切问,所以广知。
【译文】
广泛的学习,多思考恳切的发问,所以见多识广。
【悟读】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语自汤之《盘铭》,传商汤把这一名言铭刻在自己的洗澡用具上,以便自己每天洗澡的时候要看见这句箴言,时刻提醒自己要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
“知”,从矢从口,矢声,“矢”指“射箭”,“口”指“说话”,表示“说对了话就像箭中靶心”,本义是一语中的;“识”更多的是指辨别是非的能力。现实生活中,有知未必一定有识。
“学习”应该是让自己日新月异的有效途径之一。一般而言,学习包括“学什么、向谁学、怎么学”几个方面,涉及到学习的内容、对象和方法等。
梁启超先生是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学习和育儿理念是,“毕生所学,对生命亦有涵养、充实、扩大的作用”。所以,他曾书信对在美学习建筑的梁思成说:“你所学太专门了,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门,稍微多用点工夫”;他还建议学习生物专业的女儿思庄,“专门学科之外,还要选一两样关于自己娱乐的学问,如音乐、文学、美术等。”
“业师易得,人师难求”,任何时候遇到一个名师都是人生之幸,得之当惜;曾国藩“一书不完,不读它书”,可以算是学习方法中的一个很好的借鉴。当然,于学习而言,学习的精神还是最重要的,古人强调“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读文章”,这种孜孜以求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会学还须会问。博学是接受信息,切问是处理信息,博学切问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好比中国古代的乐器钹,钹有两片铜片,如同两个草帽,两个一拍就响起来了,很好的配合着敲鼓。
佛家中有个过江罗汉,身负经卷,东渡传经,跋山涉水,普渡众生。江有两岸,一岸是学,一岸是弘,亦类此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