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切问致广知——《素书》悟读之【22】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求人之志章第三》悟读【5】

【原典】

博学切问,所以广知。

【译文】

广泛的学习,多思考恳切的发问,所以见多识广。

【悟读】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语自汤之《盘铭》,传商汤把这一名言铭刻在自己的洗澡用具上,以便自己每天洗澡的时候要看见这句箴言,时刻提醒自己要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

“知”,从矢从口,矢声,“矢”指“射箭”,“口”指“说话”,表示“说对了话就像箭中靶心”,本义是一语中的;“识”更多的是指辨别是非的能力。现实生活中,有知未必一定有识。

“学习”应该是让自己日新月异的有效途径之一。一般而言,学习包括“学什么、向谁学、怎么学”几个方面,涉及到学习的内容、对象和方法等。

梁启超先生是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学习和育儿理念是,“毕生所学,对生命亦有涵养、充实、扩大的作用”。所以,他曾书信对在美学习建筑的梁思成说:“你所学太专门了,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门,稍微多用点工夫”;他还建议学习生物专业的女儿思庄,“专门学科之外,还要选一两样关于自己娱乐的学问,如音乐、文学、美术等。”

业师易得,人师难求”,任何时候遇到一个名师都是人生之幸,得之当惜;曾国藩“一书不完,不读它书”,可以算是学习方法中的一个很好的借鉴。当然,于学习而言,学习的精神还是最重要的,古人强调“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读文章”,这种孜孜以求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会学还须会问。博学是接受信息,切问是处理信息,博学切问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好比中国古代的乐器钹,钹有两片铜片,如同两个草帽,两个一拍就响起来了,很好的配合着敲鼓。

佛家中有个过江罗汉,身负经卷,东渡传经,跋山涉水,普渡众生。江有两岸,一岸是学,一岸是弘,亦类此理。

(0)

相关推荐

  • 内敛的,都是真正的万丈光芒

    蝉.mp34:28 来自古诗新说 蝉这种小小的.很难让人产生喜爱之情的动物,却是古典文学中一个大的意象.蝉的栖高饮露.鸣声悠长等自然属性,被文人们赋予了感情色彩. 唐诗中,有三首著名的咏蝉诗,被誉为& ...

  • ​“博学以知服”——(四)

    ​"博学以知服"--又及 <淮南·本经训> 今至人生乱世之中,含德怀道,拘无穷之智,钳口寝说,遂不言而死者众矣. 然天下莫知,贵其不言也. 故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 ...

  • 《中庸》日课039丨学习之道: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中庸>日课第39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择善而固执之,固然可以成事,然而具体需要如何学习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呢?这 ...

  • #每日学论语#19.6【2017-11-3】

    #每日学论语#19.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却又有坚定的志向,根据自己的实际提出问题又能就自己身边的事物进行思 ...

  • 道本中庸可致善——《论语》悟读【143】

    不偏不倚中庸致善, 勤俭勤劳厚德载福. <论语>第六篇第二十七章: [原文]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 ...

  • 放利而为多致怨——《论语》悟读【76】

    君子重义且轻利,放利而为多致怨. <论语>第四篇第十二章: [原文] 子曰:"放(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 ...

  • 惟其大道方致远——《论语》悟读【465】

    虽有小道亦可观,惟其大道方致远. <论语>第十九篇第四章: [原文]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阻滞),是以君子不为也." [译文] 子夏说:" ...

  • 《素书》:人不在力取而在谋划,患不在取缔而在预知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最大的智慧不仅仅在于问题出现时,能够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是在于在问题出现之前,就已经有足够睿智的眼光去体察问题,并且有效避免问题的发生. ...

  • 鉴古知今堪为俊——《素书》悟读之【15】

     知今必鉴古,无古不成今. <正道章第二>悟读[4] [原典]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译文] 品德高尚,则可使远方之人前来归顺:诚实不 ...

  • 酒色纵美知节度——《素书》悟读之【20】

    酒色纵然美,当知有节度. <求人之志章第三>悟读[3] [原典] 贬酒阙(quē,以--为错)色,所以无污. [译文] 不沉迷于酒色,可保持身心纯洁无污. [悟读] 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 ...

  • 素书

    原始章第一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 ...

  • 《素书》:人生有3条天规,一旦触犯,前途暗淡,越早明白越好!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痛惜的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是一个忠贞正直之士,他积极的帮助李世民改过迁善,君臣同心同德,共同开创了大唐盛 ...

  • 千古奇作《素书》30句,懂点谋略,人生顺达,收藏,细细品读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