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的网络红人,为何能一个个风生水起,名利双收?
从20年前,互联网在国内普及开始,一代代“网红”(网络红人)就如“长江后浪推前浪”般,一朝成名,众人皆知,在这个时代留下了各自不同的印记。
最早接触互联网的那批网民,怀着探索知识的饥渴,通过和国内外无数同好的交流,获取全世界范围的海量讯息资源,在巨大的惊喜之下,亦将把所知所感大胆表达,公注于众,其中那些才识过人的佼佼者们,拥有了第一批忠实拥趸,具有相同喜好的人们汇聚一堂,畅所欲言。
不论是《亮剑》原著小说,还是刘慈欣《三体》系列,最早都是通过互联网传播而广为人知,获得了大批支持和空前的讨论度,而后逐渐进入传统主流圈视野,并给作者带来了不菲的经济利益,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
此前的传统媒体,被誉为“无冕之王”的从业者们,只需一张纸一支笔,便能在很大程度上引导舆论风向。在网络时代早期,他们跨界而来,迅速掌控了各个平台的话语权。
连同大批的明星与名人,也纷纷在网络开设博客,发布文章,他们的流量和点击数据,由之带来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也是寻常普通网民所望尘莫及的。
于是,先后有几位女星被打造成了“文艺女神”“博客女王”“微博女王”,靠着明显出自艺人团队之手、兼具知性与优雅的文字,在平台的包装和热捧下,一度风靡一时,获得万千追捧。
于是,几乎所有的年轻艺人也相继跟风,纷纷开通微博等个人网络账号,亦让各个平台获得巨大流量和关注,拥有了以亿为单位的用户数,甚至得以愈发熟练地操控网络舆论,引导大众思维,在传媒领域的话语权与日俱增,逐渐取代了传统纸媒。
在当时,除了“术业有专攻”、专业素养甚高的专业人士,寻常“草根”网民,是并不怎么受重视的,他们对名人言论的质疑,往往会被其他网友群嘲和围攻,并迅速湮没,悄然无声。
他们精心撰写的文章,绘制的图画,剪辑的视频,往往都被其他网友去天经地义地无偿共享,是单纯的“用爱发电”。
确实也有个别人,别出心裁,通过极限的搞怪、卖丑来“博出位”,虽然也能获得大量的关注,成为了初代网络红人,但也是被举国公众群嘲和恶搞的丑角:【芙蓉出水、玉凤冲天】。若非有极限的心理承受力,相信并没多少人愿意当类似的“网红”。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从2013年开始,智能手机的全民大普及,数亿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层面的用户蜂拥加入,“网民”不再是对上网群体的特定称呼,“网瘾”不再被保守的老一辈视为心理疾病,一个全民网络时代开启了,更直接改变了此前的网络众生态:
每个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向全世界来发出自己的声音:键盘下敲击的每一行字,声麦里说出的每一句话,理论上都可以被迅速被数以亿计的其他人,在第一时间便能知晓。
人们上网的目的,不再是因为单纯的知识渴求欲,不再是单纯的娱乐需要,或者彼此交流。
那些铺天盖地的看似无用的碎片信息,那些他人的生活日常点滴,亦如海洋潮水一般,无边无垠,波涛翻涌,同样能时不时吸引人们目光的刹那停留。
作为“草根”的普通网民,亦终于获得了和各类知名人士、专业人士、传媒从业者们,在同一个舞台、同一个标准下去“平等竞争”的机会。
近年来,每一次的网络和社会热点事件,都成为了新一批网红们脱颖而出的良机。
用内容吸引流量,用流量支撑变现,直接带来的巨大经济利润,远胜普通工作薪酬,也吸引着无数人争相恐后,怀着“我要成名”的执着,加入到自媒体和流媒体时代的竞逐。
相比于传统的平面图文,那些声形并茂、节奏明快的短视频,显然拥有更明显的优势,因为能更能高效抓住人们碎片时间,因此,不论对年轻一辈还是对老一辈,都是更老少咸宜的内容输出。
理论上,一个人只需要一台智能手机,有基本的后期剪辑和修图技术,就能参与到这种“流媒体”时代的竞争。
当然,真想要脱颖而出,一夜成名,那么能幽默会搞怪,言谈犀利,反应迅捷,巨大的知识储备或专业能力为基础,都是成为一名网红的基本素质要求。
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巨大脑洞容量的创意,快速抓住当前最新的热点话题,精心剪辑出广受欢迎的内容,展示自己特立独行的个性,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自然就有机会获得了大量的点击,关注,点赞,转发,
从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到成为粉丝众多的红人,也许只要短短几个月、几个星期,甚至几天时间。
据行业内部人士透露,所谓的“头部ip”网红们,每支短视频的广告植入价位,至少都在50万甚至100万元以上。
而能让一线知名明星也争相结交,请求帮忙宣传作品的顶级网红,更是万千商家争相追捧的宠儿,实际收入远远胜过了需要被经济团队大量提成,被后台公司巨额分成的顶级流量明星。
当然,这同样亦是“大数据时代”下,各个竞争激烈的平台,根据每个网民的各自不同喜好,无孔不入的渗透,铺天盖地的造势,精心挑拣的灌输,潜移默化的营销……所共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