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看,饮酒到底是“好”,还是“坏”?喝多少合适?
导语:有这样一本杂志,名叫《柳叶刀》,这是一本与西医相关的学术杂志。在这本杂志中阐明了一种看法:喝酒对身体是有坏处的,西医认为酒精存在致癌因子,无论喝多少酒都会伤害身体。
由于这是西医的一些看法,所以很多人选择相信了,于是纷纷开始戒酒。小李就是一个例子,因为他的父亲生前研究西学,所以小李十分信任西医的看法,由于之前喝酒成瘾,身体出现了许多坏毛病。小李在听取西医的看法后,戒掉了酒,现在生活生龙活虎。
但是酒对人体真的是毫无用处吗?现在来看一下中医对于酒这一种物质的看法。
从中医角度看,饮酒到底是“好”,还是“坏”?喝多少合适?
集结于中医的普遍观点,纷纷认为酒可以治病。在《本草纲目》记载:“酒性温,味辛而苦甘,温能驱寒,辛能发散,行气和血”。
此话怎讲,古人认为酒是可以驱寒的,可以顺筋活血,尤其是高寒地区,酒仿佛成为了他们抵抗寒冷的实用饮品。酒喝完后身上会发热,所以可以畏寒。
中医认为:白酒可以帮助人体祛除寒冷,使人体的热量被大量的吸收出来,有效的抵挡严寒。并具有开胃消食的功效,饮适量的白酒可以增加人的食欲,但是不要过量,过量饮酒会导致胃肠不适。
另外白酒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对于皮肤起到良性的促进作用。还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舒筋活血的功效。
所以,由此可见,中医认为适量饮酒对人体还是有好处的。
即便是中医认为酒对人体有着众多好处,但是也不能多喝,酒喝多了对身体还是有坏处的。
古人所言的酒和现代西医所抵制的酒,有什么区别?
古人喝了酒能写诗,古人还认为酒是一种良药,但是这样现代人就有理由多喝酒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古代的酒和现代的酒的材料是不同的,古时候的酒大多是用粮食发酵而成。但是,现在的酒会添加一种物质,叫做人工乙醇,这种物质对身体的肝脏会造成负担,少量饮酒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西医所说的酒就是那种人工合成的酒,这种酒化学物质多,所以会给人体产生一些化学物质,让人喝起来很爽。这些物质如果经常在体内堆积,患有癌症的风险会大大提升。
另外,古代的酒以养生为主,古时候的酒大多可以治病,达到良好的驱寒效果。但是现在的酒就不一样了,大多数人为了应酬,喝酒成堆,结果使酒成为了”要命“的物质,这样对身体是不利的。
根据古代中医的经验,现代人饮酒应该注意什么?
1、当面对应酬不得不喝时,最好用甜食、蛋白类食物“打底”,缓解酒精对人体的损害。
同时,喝酒时间最好选在晚上。因为中午喝酒,乙醇不容易被代谢掉,对身体的伤害也较大。
2、一般来说,中年男人平均每天饮用100-150毫升为宜。
此外,应避免空腹饮用,佐餐时饮用更好,这样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减少对酒精的吸收。
3、在喝大酒的时候,不要吃肥腻肉类、海鲜和动物内脏,特别是熏腊的肉类鱼类,平时建议大家少吃油腻食物多喝水注意休息对身体好。
结语:虽然在西医的观点上喝酒对身体有害,但是在中医的角度上则认为“酒是双刃剑”,所以喝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养生的同时做到保护身体,杜绝过度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