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的回忆

(2012-11-15 05:52:46)

作者: 随风遗忘

又是一年地瓜丰收时,热心的邻居从汤头老家捎来了地瓜,送与我家,遂做了一锅地瓜粥,吃起来感觉还是那样香甜,并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一直涌上心头。

吃着这香喷喷的地瓜, 引起了我儿时许多的回忆。

对于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在我刚记事的时候,地瓜就给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日三餐几乎少不了它。那时,记得每年收秋的时候,最忙活人的就是刨(起)地瓜了。其工序是:将地瓜从地里刨出,把地瓜切削成片,晒干成地瓜干儿后,收回家。说起来挺简单,其实干起来挺麻烦。那时候,不知是什么原因,生产队里种的大部分都是地瓜。有春地瓜和麦茬地瓜两种。春地瓜生长期相对较长,产量较高。麦茬地瓜生长期相对较短,产量低些。据我分析,当时之所以种地瓜较多,原因有二:一是地瓜产量高,二是地瓜不喜水、肥,投资低。地瓜一般亩产3~5千斤,按3斤鲜地瓜晒一斤瓜干计算,一亩地大概要收1千多斤瓜干。那时生产队里向粮田里的投入以土杂肥为主,化肥极少,再加水浇条件又不好,小麦作为细粮产量一直上不去,也就3~4百斤左右。交完公粮,留下种子,小麦已所剩无几。每年分到社员户里的小麦多则百十来斤,少则几十斤,极少。平时根本舍不得吃,只有逢年过节或打墙起屋及家有喜事时才舍得吃。有时盖房子或办喜事细粮不够吃,落下饥荒就得用明年的细粮还。地瓜和瓜干自然成了社员的主食之一。由于地瓜种的很多,刨地瓜,晒瓜干,就成了漫长的农事。每天生产队里根据劳动力的工作量,刨(也叫起)一定数量的地瓜,当天就将新起的地瓜按人口分到各户。人口少的一次能分到几百斤,人口多的能分到1千多斤。各户收工后连夜用収子将地瓜収(切削)成鲜地瓜片,再运到地里撒匀开,晒几天,干后,成了瓜干就再捡起来运回家。由于种地瓜很多,收晒瓜干得好些天才能完成。为了不耽误生产队里出工,各家收晒瓜干一般都在生产队收工后或上工前进行。为此,人们总是晚上干的很晚,早晨起的很早,用来休息睡觉的时间很短。有时摊上天气不好,半夜被大人叫起来拾瓜干,边拾着瓜干边打盹,那时,觉得睡个安稳觉是最大的愿望。

地瓜作为主食,老百姓琢磨出了好多的吃法:煮地瓜、烧地瓜、地瓜(干)粥、地瓜(干)渣豆腐、地瓜干煎饼、地瓜面窝头等。最费事的要数将瓜干磨成糊,烙成煎饼了。一般都是鸡叫起来推磨,天明推完磨上工,那时各家人口都多,吃饭也多,推磨一般是隔天的事。每次被大人从熟睡的被窝里叫起,真是一百个不情愿,没办法套上磨棍被大人拉着转呗。转起来还不时打着瞌睡。有时跟不上趟,磨棍摸了糊子,被大人骂一通,还得继续推。那个时候太想上床睡觉了!

在那个地瓜渣豆腐的年代,吃上一顿面饭成了奢望。小时候,老是眼巴巴盼着过年,因为过年能吃上一顿饺子或其他好吃的。“怎还不过年的哈?”,是当时小伙伴中经常说的话。那时过一年好像及其漫长。除过年吃的饺子外,我印象最深最好吃的饭就是五六岁的时候,母亲在渣豆腐锅里,用小布袋装上大米,煮的米饭了  。特别香!可以说是香喷喷,特别好吃。可能是因为我小,又是家里唯一的男孩,父母偏疼吧,每次只煮一小碗,只给我一个人吃,家里三位姐姐是捞不到吃的。那时村子里还没种水稻,可能是从城里买来的,家里穷,买的也很少,只能吃个稀罕了。记得在我吃米的时候 ,有好几次三姐跑到我的面前,很馋很羡慕的问我:好吃不?记不清当时分过给她吃没?有也挺少。一般的母亲都把她支开了。其实三姐只比我大两岁,也就七八岁的样子  ,她就没享受着吃大米的待遇。至今想起来这事,还深感内疚。小时太不懂事了,觉得真的对不起姐姐们。虽然三姐没捞着和我分享好吃的,但她依然疼我爱我,小时候我有点乜斜 ,犯了错母亲打我两下,就哭起来没完,于是母亲看我老是哭气不过,就还要打我,这时三姐一般都向前护着我,把我拉向她的身后,以免继续被打。长大后,三姐出嫁在本村,我们的承包地合伙一起收种,劳力才勉强够用。十五年前,考虑孩子上学方便,我搬到单位家属院居住,地还照样种着,但回家的时候少了,好多农活都是三姐代劳帮着干了。由于太过劳累,她的身体不是太好。不知何时能从这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也好让他的身体恢复健康。

那个年代,吃好是谈不上,吃饱有时也是奢望,地瓜、渣豆腐、糊饾不是每顿饭都能吃上。有时回到家里,锅里没有饭,煎饼盖顶也空了,就得饿半天肚子。这时问母亲吃什么饭时,母亲往往将过去更苦的故事讲给我们听,听完故事还是解决不了肚子问题,有时候还要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记得有一天晌午,家里没饭吃,母亲又安排我和四妹到大街上拣杨树的落叶,好烧火做饭用。我们俩每人提着一个小篮子上了街,也许是没捞着吃饭委屈的吧,我将小篮子狠狠向树身摔了一下,四妹也学着我的样子将篮子朝树身狠狠摔了一下...... 现在想起这件事来,觉得当时的我们既可笑又可怜。

在那个老是吃地瓜的年代,菜肴在饭桌上极其罕见。 让我印象极深的美味佳肴是和父亲一起吃过的一盘大肠。大约是我七八岁的时候,一次和父亲一起到临沂赶大集,置办完毕,到了吃饭的时候,父亲领我进了当时临沂最好的国营饭店——人民饭店。花五毛钱买了一碟子猪肠,用带来的瓜干煎饼卷上,吃起来感觉味道好极了。那时进趟城吃上五分钱一碗的大烩菜就是最高享受了,花五毛钱吃饭真的不敢想。那一碟大肠被我吃了一多半,父亲只吃了我剩下的一点点,至今想起来那大肠的味道还回味无穷,无法形容。以后长大成人,参加了工作,也吃过不少的山珍海味,但再没感觉到有胜过那次的佳肴了。如今父亲已去世十多年了,每每想起那次一起赶集吃过的大肠,更深层的感受到父亲的真爱。愿父亲的在天之灵,在天国里能够享受锦衣玉食的幸福!

自从土地承包到户以后 ,粮食产量猛增,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并奔向小康。米面成了餐桌上的主食,但再也吃不到往日的香味。只有地瓜偶尔吃上一回,还是感觉那样香甜。相信如今的年轻人吃着地瓜不会再有更多的感慨和回忆。

希望地瓜不要消失在今后的餐桌上。

(0)

相关推荐

  • 乡土散文:地瓜飘香

    又闻地瓜飘香 冬日后的雨天,下班路过山东省钢城区艾山街道北城子坡大集,在路北边的摊点上传来一阵清脆亲切的叫卖声:"烤地瓜,红壤烤地瓜,香甜美容养颜的烤地瓜--".停车循声望去,只见 ...

  • 鲁北情思:地瓜记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题记 时间在不经意间轻轻地从身边滑过,岁月的年轮上,恍惚间我已步入中年.闲暇时,案头放一杯清茶,细细品味,往日的时光又从脑海深处流淌过,一些熟稔的印象涌动起来, ...

  • 拦地瓜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的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地瓜还用得着"拦"吗?这个"拦"不是阻拦的意思,"拦"是我们当地人特有的一种说法.在农村,有一种情 ...

  • 青未了|地瓜干里的记忆

    地瓜干里的记忆 文/张宜芹 "地瓜干,甘甘甜,摊个煎饼圆又圆,地瓜干,甘甘甜,换盅咕螺解解馋--"秋已深,北风动,又到了切地瓜干的季节了. 如今种地瓜少了,也很少见切地瓜干的,老爹 ...

  • 那些与地瓜为伍的日子

    作者|李玉红 地瓜,学名红薯,是一种适合在沙土地或丘陵地区生长的农作物.因其产量高,故在七十年代,家里除了种玉米.小麦外,地瓜是栽种量最大的农作物.与地瓜有关的记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畦瓜苗.清明过 ...

  • 再忆推磨

    真的是年龄大了,偶尔闲着的时候,老是喜欢回想小时候的事情.今天突然又想起推磨这事,指头戳手机屏打出"推磨"二字,那段似甜却涩,似涩又甜的回忆穿越时空一般,来到眼前,转动的磨盘与流转 ...

  • 五莲牌饼干,镶红边,地瓜干

    关于地瓜干,与我有最深渊缘的莫过于切地瓜干.晒地瓜干.拾地瓜干.摸地瓜干.落地瓜干.吃地瓜干等等. 生产队里的大洋铡那是切地瓜干最大的帮手. 那个笨重的铁制品,两个大大的圆被一根转轴连接着.张着大口能 ...

  • 赵仁昌:关于地瓜干的记忆(下)

    切瓜干 要说活路最多.劳力最集中.时间最紧迫的阶段,就数切地瓜干了. 当时我不明白,种植为何这样单一,除了种地瓜还是种地瓜.一年到头吃地瓜,一天三顿饭,除了瓜干煎饼还是瓜干煎饼,再无别的饭食.为此我曾 ...

  • 姜广富:俺们队的老队长|散文

    补世成:前妻复婚记|小说 文/姜广富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队长,要按级别,应该是十一品(县为七品,公社为八品,管理区为九品,生产大队为十品,生产队为十一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级别最 ...

  • 新中国第一家国营百货公司 我们自己的商店 里面有上海人满满的回忆

    与共和国同龄的上海第一百货,无疑是南京路步行街的地标,也被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称为"我们自己的商店",也是新中国的第一家国有百货公司.曾经第一百货里售卖的各式各样新奇现代的商品不但令 ...

  • 公社的山公社的水,青山绿水满满的回忆~

    ▶一部被埋没几十年的抗美援朝老电影,百看不厌! ▶一部被埋没几十年的抗美援朝老电影,百看不厌! 展开

  • 梁德新‖回忆我看“禁书”的经历

    回忆我看"禁书"的经历 文/梁德新 1966年秋至1968年秋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的初期.全国学生停课闹革命,破四旧,揪斗资产阶级当权派,红卫兵大串联,有些地方还发生武斗,全国乱哄哄 ...

  • 吃货美食:佛手炸酱面、红薯酸球、糖浆地瓜的做法

    佛手炸酱面 1.蒜切丁. 2.锅内倒油,炸香蒜丁. 3.倒入猪肉馅煸炒. 4.倒入甜面酱. 5.翻炒至肉末熟. 6.下入葱花7.翻炒均匀. 8.佛手瓜擦丝,胡萝卜去皮擦丝. 9.面条煮熟过凉水,摆上菜 ...

  • 一位自称前世是亚特兰提斯的人的回忆

    修行居 相较于现代人,亚特兰提斯人心灵的能力是被重视的,甚至具有人体功能,能与动物沟通:现代人重视的是聪明才智,知识的灌输.传递,却忽视内在力量. 像古代中国的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遥视等人体功能都 ...

  • 【经典分享】那些年我们听过的经典俄文歌曲……满满地都是回忆

    俄语歌曲«山楂树» 另外还有俄语歌曲«白桦树».俄语歌曲«Я люблю тебя».俄语歌曲«Три танкиста»等明天再发送. 感谢微友赵鎰康提供的资源.因只能发三个视频,因此先选择大家熟悉 ...

  • 崔介回忆山东八路军进军鲁东南、进入莒日诸山区、开辟滨海根据地

    自党中央派郭洪涛同志率领大批红军干部来山东以后,成立了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后改称山东分局),统一了山东党的领导,建立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任务提到日程上来了,省委立即分配和调整干部到各地区加强或开辟工作. ...

  • 回忆起你的校园生活

    同学的情谊是很重要的, 也是很纯洁的, 我们在工作的竞争中想起这份友谊, 心里都会觉得暖暖的, 都想回到校园生活, 和同学们一起继续进行快乐的学习. 我们怀念同学怀念校园,怀念老师,就是怀念我们的青春 ...

  • ​新人驾到:回忆母亲【李玉婷】

    近了,近了,渐渐地我的家近了.   门外的月季还在恣意地开着,紧闭的铁门在风雨的洗礼中又落了一些儿漆.又回到了久别的小院,我梦中的家.人们常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对我来说,这些年里,每每入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