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乡文化印象:西递古村
《 幸福阳光驿站 》每日经典,良师益友
第二次来西递。西递和宏村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自然有它的特别之处,它们是徽州几千古村的代表,徽州文化的典型,想了解徽州文化必来此地。
西递古村落
西递位于黟县东南8公里,黄山市西北50公里处,是典型的徽派古村。宏村看水,西递则主要看建筑,西递建筑上的徽派三雕,砖雕、石雕、木雕,花纹枝桠精细得仿佛一捏就断。而来此写生的美院学生又是另一道风景。
西递村中的居民多姓胡,相传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后裔,为躲避战乱而改姓胡。村子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当时西递腰缠万贯的徽商将自己的故里建设得舒适气派,现在我们看到的明清建筑依然保持着昔日的堂皇。
西递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居民三百余户,人口一千多。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西递村始建于北宋,迄今已有950年的历史,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
整个村落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串村而过,村中街巷沿溪而设,均用青石铺地,整个村落空间自然流畅,动静相宜。街巷两旁的古建筑淡雅朴素,错落有致。西递村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包括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等,都堪称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到了主入口,西递村头的三间青石牌坊建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四柱五楼,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牌坊通体采用当地的“黟县青”大理石雕筑而成,顶上有五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精美石雕。牌楼边是明经湖,可以拍摄徽派建筑的倒影。
村中有座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充满书香气息,厅堂题为"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家根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显示出"儒商"本色;村中另一古宅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为临街亭阁式建筑,原用于观景。门额下有"作退一步想"的题字,语意警醒,耐人咀嚼。
进入村子,来到位于横路街口的瑞玉庭,这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徽商住宅,建于清咸丰年间。里面最有意思的是一幅幅对联,比如全是走字底的字组成的对联“迎送远近通达道,进退迟速游逍遥”,再如“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讲述经商道理的同时,也蕴藏着处事哲学。
西递村中各家各户的宅院都颇为富丽雅致: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镂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壁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是徽派民居中的一颗明珠。
向东走,过前边溪,东岸的敬爱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年间重建,是村中现存最大的祠堂。敬爱堂以前是胡氏家族议事、举办婚事、教斥不肖子孙的场所。屋内悬挂的大大的“孝”字最让人印象深刻,“孝”上的“土”字右半边像作揖的人,左半边像猴,意思是守孝道方为人,反之就如猢狲一般。
沿前边溪接着向东北走,上游的尚德堂距今有400年历史,是村中现存最古老的明代屋子。从入口一路走来,你还可以参观西递唯一住宅与书馆相配的建筑桃李园;徽派庭院西园、东园;清代西递首富胡贯三晚年的居所惇仁堂,后来还是在西递创办黟县第一所“崇德女子学堂”的大家闺秀黄杏仙的故居。另外,走马楼、绣楼和追慕堂等,也是西递极有特色的明清建筑。
西递的商业化程度比较高,不少当地人家开出了农家乐,也有挑着担子在街边卖小吃的,你可以品尝到徽州特色美食,有腊八豆腐、烧饼、竹笋、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里介绍过的毛豆腐、臭鳜鱼等。
村南面可以看看西递古村落田园风光,南面的山坡上有一观景台,适合看村子全景和拍照。
放松心情调整心态,每次游览西递,都能发现不一样的美,获得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