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诗人郑孝胥,四体书法苍劲朴茂,书友:写字甚好、大义毫无

书法跟人品到底有没有关系呢?这个问题似乎自古有之,但答案却是不甚相同。有因人废书的,也有因人捧书的,总之就是“一念云泥”各有各的看法。比如远一点的“宋四家”中的才蔡京(襄),以及之后的元人赵子昂,包括近代的康生、郑孝胥等人。但无论对书法家的品行作何评价,毫无疑问的是他们的书法作品本身是非常优秀的。

比如课代表今天要分享的乃是晚清民国时期郑孝胥的书法,在彼时就颇享盛誉,但遗憾的是后来他出任伪满洲的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这也使得其声誉一落千丈、终为人们所不齿。清代以来碑学大兴,甚至“尊碑抑帖”,而郑孝胥算是正儿八经的“碑帖互补”的代表性书家。其早年受“馆阁体”影响很深,后来又取法何绍基、翁同龢、钱沣等,进而上追唐宋,取法于颜真卿和苏东坡,才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后来又极力贬斥“馆阁体”,力求楷、隶相参,学北碑以壮骨气,他在书法艺术的追求上是极具开拓视野的。所以,对于其书法与为人,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

民国诗人郑孝胥书法欣赏

郑孝胥(1860-1938),福建闽侯人。1882年清光绪八年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19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近代书法家、诗人,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

郑孝胥早年学颜真卿和苏轼,后学魏碑,并参以张裕钊之法,形成一种清苍劲朴茂、凝练的风格。他很注意笔画间的轻重对比,他的捺笔也很有趣,成一弯曲笔,酷似冰球运动员手中的冰球棒,凡此种种,都成了他书法中的特色,沙孟海对郑孝胥的评价较高,他说:'可以矫正赵之谦的飘泛,陶浚宣的板滞和李瑞清的颤笔的弊端的,只有郑孝胥了。他的作品,有精悍之色,又松秀之趣,活象他的诗,于冲夷之中,带有激宕之气',评价很高。

(0)

相关推荐

  • 如果他不当汉奸,或许会流芳书坛!行书苍劲朴茂,绝妙!

    他学问做得好, 书法尤其绝妙, 一手魏碑苍劲朴茂. "交通银行"这四个字, 出自他的手笔,沿用至今. 如果他不当伪满洲国总理, 本该家喻户晓,流芳书坛. 郑孝胥(1860年-193 ...

  • 解析郑孝胥八字(中国近代政治人物、诗人、书法家)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戡,中国近代政治人物.诗人.书法家.福建省闽侯人. 1882年清光绪八年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19 ...

  • 民国著名书法家郑孝胥,行书真迹欣赏,笔格超逸遒劲幽古,好书法

    前言: 声明:本文由清雅阁书画原创首发头条,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 谢! 对于书法的历史上总是不缺乏名仕大家的,也不缺乏忠实的欣赏者.但是在今天这个流量变现的年代,书法已经成为了 ...

  • 郑孝胥:民国书法市场红极一时,一字千金的书法名流

    福建位于东海之隅,山川清淑之气,郁为人文之邦.衣冠之盛,自古而然.据史书记载和传世书迹考证,福建书法兴始于唐,称雄于宋,繁荣于明清,迄于近现代,尤其蔚为壮观.在清末民国书坛成就显赫,能开宗立派的当数郑 ...

  • ​郑孝胥七律全集(上)

    郑  孝  胥 郑孝胥(1860-1938) 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 福建省闽侯县人.清末官僚,伪满洲国总理.改革派政治 ...

  • ​郑孝胥七律全集(下)

    郑  孝  胥 郑孝胥(1860-1938) 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 福建省闽侯县人.清末官僚,伪满洲国总理.改革派政治 ...

  • 郑孝胥七律342首

    郑孝胥(1860-1938) 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福建省闽侯县人.清末官僚,伪满洲国总理.改革派政治家,亦伪满洲国建国 ...

  • 郑孝胥[伪满洲国总理]

    郑孝胥父亲郑守廉,咸丰2年(1852)恩科进士.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宫中履历引见摺>记载,同治11年(1872),郑守廉年50岁,由庶吉士散馆引见,以主事用,签分工部行走,签掣吏部 ...

  • 郑孝胥《宜园记》楷书欣赏

    郑孝胥书法工楷.隶,尤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而得力于北魏碑版.所作字势偏长而苍劲朴茂.郑孝胥的书法是近代书家中很有个性特点的一位.郑孝胥早年学颜真卿和苏轼,后学魏碑,并参以张裕钊之法,形成一种清刚 ...

  • 郑孝胥的书法

    假设他晚节保住,不去天寒地冻的东北当什么伪满朝廷的"总理大臣",也许如陆润庠.刘春霖.潘龄皋一班人一样,只在书界占有一席之地,那么,人们想起他的时候,就会像想起那几位老先生似的,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