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 039
长度预警:
本文长度为20000多字,谢谢您的阅读,抱歉,耽误您的时间了。
*给学生讲试卷。讲到文言文翻译时,不禁发生感慨,目前语文教学翻译文言文的做法,其实是让学生远离文言文的弊端。因为这种做法其实就已经假设文言文是另外一种语言了,然而真正的汉语传承并不需要去翻译,而是要去理解,而理解是可以有偏差的,如果给出标准译文这无疑是近乎在统一理解能力,这无疑是不可能的。目前我们这种做法,不但体现了文化的断裂,而是证明了我们现在的现代汉语受西化影响的严重程度——靠翻译而去理解文言文,无疑是使学生丧失感受文言文敏感度的做法;而正是外来的语言才会提倡对另一种语言进行翻译,我们一方面谈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传承关系,一面却用对待另一种语言的方式去对待古代汉语,这不是很有讽刺意味吗?
*摘录
人类在学校发生以前,主要在日常交往中,直接交流或传递社会生活经验。文字发生后,人们要识字,只能向识字的人学习,由识字的人教不识字的人。由了解典籍的人,教不明典籍的人。人们之所以必须识字,必须掌握书本知识,是由于文字是记录与表达语言的书写符号。鉴于以口头语言为媒介在具体场合的交际,有转瞬即逝的缺陷,文字把语言结晶化,可以脱离传播当事人而独立存在。从而比口头语言较少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通过书本知识可以大量保留与传播间接经验。正是文字的产生使教与学的活动成为必要与可能,导致学校的发生。所以,学校是“教学机构”。教与学是学校的基本活动。现代学校依然如此。
《常用教育概念辨析》 陈桂生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41-42页
*创新的基础是知旧,但这个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制约着创新行为,比如对创造性失败的认识,相应的物质条件,积极的教育制度等问题。您所谈到的是教育思想的转变方面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国内确实存在着僵化保守固步自封的事实,也存在着“唯我独尊”和互相吹捧的现象,这些都是目前教育改革中需要面对的问题,但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时间。
*人类并不是全知全能的,所以是人就会犯错误。当然,重要的是对“错误”的界定和改进,因为有很多人不顾事实而想当然地认为“这个应该是这样的”,“那个应该是那样的”。如果世界只根据我们的想象来塑造,那么这个世界将呈现出一种多么美妙的混乱状态呀。
*有感于《文汇报》2013.06.18“中文系又能培养作家了?”一文
最近看《写作教学内容新论》时也遭遇到了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本是在于“语文的基础是文章还是文学”。基本上承认文章的人,主张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而主张文学的则认为中文系可以培养作家(或应该可以培养作家)。而后者其实是延续了以西方文化为主的教育思路和视角,而西化的结果就是一切向西方的做法看齐。从这一点上来看,在举证时取材于西方写作课的成功案例不会鲜见,但要知道,学会了“八股”的形式,也可以是文章的产量提高——而且何止三倍呢。
*摘录
文章是聯絡許多句子組織成功的,句子是聯絡許多詞語組織成功的;所以詞語是句子的組織單位,句子是文章的組織單位。因此,我們要學習寫作技術,必須從學習選詞、造句人手,再一步步地深入’從這樣學習過程中所得到的技術知識,才能堅固而充實,才能真正的在實際寫作中獲得有效的幫助。如果跳過了選詞、造句,一開始就學習組織整段、整篇的文章,那是沒有經過初步學習,而就作進一步的學習,結果,只能得到一些不切實用的浮泛知識,甚至只是一種空無所有的議論,至多也只能懂得如何去構造一個空洞的輪廓,而它的內部機構,往往是不堅固、不適合、不健全的。這樣的文章,怎能完成傳達思想、發抒情感的任務呢?因此,學習寫作技術必須從學習選詞、造句入手,確是非常切合實際的。
谭正璧《习作初步》 第2页
*按照鱼牛的寓言能得出符合科学的研究成果吗?不要把文学隐喻当事实。
建构主义的理论只管过程是什么样的,从来不管结论应该如何。所以拿建构主义的理论根本无法集中分析和理解一篇文章。
对文章的解读当然要联系自身的经历,但那是在通过客观分析吃透文本内容的前提下,充分理解文本内容后,读者才能有所发明(而且也要受文本的限制),如果直接就从自己开始,似乎“万物皆备于我”,而实际上,只是在愚顽地拒斥文本而已。举例来说,看一部科幻小说,读者总是自我强调“这是假的,虚构的”(这是我们自身的经历),那他还用读这本书吗?
阅读是从外在文本吸收他人所经历的内容,不放下自己的成见,怎能学得到文本中的东西呢?不倾听对方的声音,只是自顾自地言说,能弄明白对方在说什么吗?
*摘录
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诬今不可以为治,诬古不可以语学。(清·魏源《默觚·治篇五》)
*课程的意义在于可操作性。但“这个味儿,那个核儿”之类的有吗?
*质疑是允许的,但质疑本身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对于质疑者来说,关键在于在事实面前有没有服善的勇气。如果对于每一个讨论都只是用不可知论来作为质疑的基础——尤其是在拒绝自己不相信的内容时候。如果不拿出具体的依据,“反对”作为一种姿态,永远不会有利于建设。也就是说,质疑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行为,一但没有后续的思辨与求证的过程,质疑者永远成不了建设者。
*感性的东西的确能鼓舞人,但正如赛场上的加油能鼓舞选手,但成绩的取得却要靠实力。
*直接把知识分子之外的族群定义为“XX的”,这其实已经放弃了“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当认为别人需要“自律”时,知识分子高喊的“自由”中又有几分“自律”呢?为了避免假想的极端状况而放弃“理解和尊重”的途径,更可能是或妄断是非或企图左右他人——因为这时的知识分子正在自傲的宝座上对他人颐指气使呢。
*摘录
1.思想、谈话、演说、作文,这四步一部比一步难,一步比一步需要更多的条理;思想可以独自随心所向,谈话和演说就得顾到少数与多数的听者,作文更得顾到不见面的读者,所以越来越需要条理。
《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 第34页
2.古人作一篇文章,他是有了浓厚的感情,发自他的胸腑,才用文字表现出来的。在文字里隐藏着他的灵魂,使旁人读了能够与作者共感共鸣。我们现在读文言,是因为时间远隔,古今语法不同,词汇差别很大,你能否从文字中体会古人的感情呢?这需要训练,需要用心,慢慢的去揣摩古人的心怀,然后才发现其中的奥蕴,这就是一般人觉得文言文了解的程度,比白话文实在是难的地方。再进—步,可以说,白话与文言固然不同,白话与口语,又何尝一致呢?在“五四”运动的时候,有人提出口号:“文语一致”。这只是理想而已。“文”是许多字句组织起来的,“语”则不然,说话的时候,有声调、快慢、动作等因素来帮助它,可以随便地说,只要使对方的人能够了解。总之,“语”确实是比“文”容易。
《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第186页
3.……诗里含着高尚的感情,要你多欣赏、多诵读,必能了解得更深刻。此外关于了解文章的组织,也是必须的,须得把每篇文章做大纲,研究它怎样发展出来,中心在哪里,还要注意它表面的秩序,这种功夫,须得从现在就养成习惯,训练这种精神。
最后。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关于写作方面,那你必须了解“创作”与“写作”的性质是不同的。自“五四”运动以后,许多人都希望成为一个作家,可是在今天,我们所能看见成功了的、出名的,确是寥寥无几。推究失败的原因,是到处滥用文学的感情和用语,时时借文字发泄感情,文学的成分太多了,不能恰到好处,反而失去文学真正的意义。
要纠正我们这些坏习惯,必须从报章文体学习。而我们更要学写议论文,从小的范围着手,拣与实际生活有密切关系的问题练习写,像关于学校中的伙食问题,你抓住要点,清清楚楚的写出来,即是有条理的文章。新闻事业在今世突飞猛进,发展的速度,可以超乎其他文体之上,因为它是简捷而扼要。这种文体,我希望大家能努力去学。与其想成功一个文学家,不如学做一个切切实实的新闻记者。《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第188页
*读姜广平《缪斯归来乎——关于当下中学文学教育的思考》一文的感受:
我个人感觉姜兄的这篇文章,依然有一种对文学的情怀在里面。既然是情怀,其中就免不了愿望。当然,愿望,可以是因人而异的个体愿望,也可以是众望所归的群体愿望。只要是合情合理的愿望都有一定的价值。然而,如果想深入研究中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还应该有更深入的研究工作,例如“缪斯”代表了什么样的认识前提,语文课中文学作品的作用,课本选文是为了突出经典还是为了方便认识和训练等一系列的问题。虽然展开行动未必需要等到上述问题都有了答案才进行,但如果这些问题均被忽略,恐怕行动的效率依然令人担忧。
*一般来说,政客总是怀着造势的野心去构建这个世界,他们何尝顾得了社会运动的规律?然而更不幸的是,凡是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无论是教育还是其他行业),稍有职权或影响后,往往生发出一些类似政客的展望。
*摘录
1.同许多人一样,我以前曾经对这样一个事实困惑不已:中国“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竟然到了发动一场诋毁孔子和贝多芬的运动的地步。这是因为他们的脑子里用来定义当时毛泽东思想为核心的中国的理论是依靠两个对立面的:中国的传统文明和西方文明,而孔子和贝多芬的形象正好完美地象征了这两个对立面。在这里,政治上的正确性被发挥到了极致,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受到了广泛的支持,而且因为它是由国家的上层所发起。
《为何知识分子不热衷自由主义》第41页
2.颇符合事实的是,那些自20世纪60年代起经各处造就出来的大学生人数迅猛增长,导致了那些曾经针对他们而制定的要求持续地普遍下降。因为,必须小心翼翼地就“学生(或大学生)不同的水准”而用“不同等级的要求”区别对待,不过这些要求非常容易观测,而学生的水准则难以把握。这两者的差别就在于,后者取决于学生(或大学生)个人的主动性而非教育体系唯一的有效性。
另外一个事实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发展导致了那些深奥的理论、那些需要通过长时间学习掌握的研究方法逐渐被放到次要地位,久而久之,它们便开始从常识中消失,这个过程首先发生在高等教育领域内,之后向下蔓延到了中等教育领域。这在那些本质特征上缺乏免疫力的学科上特别突出。
《为何知识分子不热衷自由主义》第71页
3.……正是那些在现如今充斥各处的言论——“一言堂”、“政治正确”——所试图诓骗大众而造就的。
黑格尔早已论述了这类机制的重要性。知识分子很容易试图将自己打扮得具有“高尚的灵魂”:自己在捍卫良知。他知道自己被揭穿的可能性非常小。他的那些潜在对手都得保持沉默,因为去摧残良知将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这么一来,这个知识分子便可以非常镇定地去发展他的分析,即便这些分析更多具有实用性而非真实性。批判则变得无可适从:它很可能消亡,即便没有如此,也很可能遭到漠视。这些过程解释了,那些错误的、违背生产力的思想何以被灌输——往往保持很长时间,何以必须要等到现实的裁决才能让其远离。
……
或许受帕斯卡所珍视的“对学问一知半解之人”一直都是存在的。不过,如今他们比以往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占据那些拥有知识影响力和权力的位置。这顺理成章地导致了近几十年以来各个地方,知识分子职业数量获得了极度快速的增长:尤其是在传媒、中高等教肓中的职业。
《为何知识分子不热衷自由主义》第74页
*阅读教学并不是让人聪明的过程,教师的作用仅仅在于:让学生学会正确理解文章的方法和过程。如果学生能理解——教师要验证他是否真的理解了;如果学生没有理解——教师要引导他通过对细节的揣摩达成正确地理解。
*读思
“还举上面提到的《背影》一文,若解析的结果是父子情深。这个认知定位,本来不需要教师来教的,学生自读也可以理解的。当出现教学活动在起点与终点的认知相同的情况,我们视为教学无增值。我们会看到,其实很多围绕课文意义的解读,其实是缺乏教学增值的。”
fenglong88按:上面这个叙述是在一种假定情境下展开的,而在实际教学可能有三种情况:
1、读不出“父子之情”的也会大有人在,所以教师要帮助他们由文及情,这是增值。
2、学生可能会有模糊的认识而无法表述,在教师的引导下,变模糊为清晰,这是增值。
3、学生能读出“父子之情”,这时的增值是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运思表达过程。
以上三种都是语文教学的增值性目标,但如果说另起一套非要放弃很明显的主题内容,而去追求文本内容之外的新、奇、特的内容,这不是增值而是放弃原有价值的另起炉灶,这是跑题行为。
*摘录
老师温和的人品以及丰富的见识所带来的包容性,能使学生的思想得到自由的发展。
仔细斟酌、筛选你的问题,用与人一决胜负的心情来提问,这样你将会在与学生你来我往的讨论当中得到更深入的知识。而负责营造出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正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教育力》第9页
理解的态度
令人头痛的是,有许多教师均表示,由于语文课只教授文学的部分,无法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逻辑表达能力,有人甚至可以脸教育力不红气不喘地在国语审议会上发表“文学对于培养逻辑的观念有害”的幼稚谈话。我在气愤之余,忍不住要强烈提出反驳。
为什么呢?因为文学对于培养感情的理解能力来说是很重要的,而那正是逻辑推理的基础!养成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是我们在学校的学习中最重要的-件事。无论遇到什么事,理解力都有定的重要性。总而言之,我想表达的就是:“喜不喜欢三岛由纪夫那是你的自由,但是你不能不懂他的作品!”
你怎么想都没关系,就算你认为进化论或遗传因子是不好的存在也无妨。但假如你不懂物竞天择,便不能算是21世纪的人类应有的态度。总而言之,我认为培养学生冷静理解事情的态度,才是学校教育的重大目标。
在语文课程方向,如何清楚地掌握隐含在文章内的作者“亟欲表达些什么”的心情,乃至他的情绪、愿望,或他的价值观,他所仇视与一心想打倒的敌人为何人,他有什么样的自卑感,他写这篇文章是基于怎样的愤慨,等等,才是学习的重点。
以提高对人性的理解程度来看,把文学作品拿来当作教材确实很有帮助。毕竟,阅读文学、解释文学,并不至于让学生因此变得非理性。相反,仅仅是接触实用性的文章,就指望学生可以因此养成逻辑推理的能力,也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所有的文章发展到后面的阶段,都会凸显当事人的意图。主角接下来准备怎么做?能够意会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由此看来,现代语文的题目怎么出,便相应地变得非常重要。
《教育力》第75页
*高一语文起始课
语文课,尤其是面对新高一的学生,教师应该讲些什么?有的教师可能直接开始讲新课,有的教师可能从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开始,还有的老师从提出具体要求开始,而我则是从三个问题开始的。
一、什么是语文?
从小学到中学的语文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语文课的内容?
在学生的回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生字、组词、造句、背诵、默写、作文……这些语文活动无疑是在学生进入学校学习以来九年来语文课上所学到的东西,但这些内容在学生那里其实孤立的。进一步让学生具体解释语文中的“文”的涵义,引导学生讲出文字、文章、文学、文化、文采。这些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接触到的内容,但以往的语文课并未让能建立其一个系统的可发展的框架结构。
所以学生应该知道,我们以往的学习其实只是学习了一些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而这些知识是静态的,而高中的语文要求则是一种能力的动态要求。从大的方面讲,对于语文的定义,最新的课程标准是这样描述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从我的角度讲“语文是一门研究并传授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的科目。”,也就是说,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经历从认识语言文字入手,逐渐发现并掌握语言文字在运用过程的规律,从而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使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
二、语文课为什么重要?
语文课所涉及的内容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使用的内容。一个人经历了学校的生活,在他结束了学生时代之后,他可能不再接触很多学科的内容,但他始终不能离开语文。因为语文学习是每一个人增长见识,完善人生的一种手段——而且这种手段一直保持者可增长性。
而相对高中学习目标来讲,高中生不应该只是学会诵读文章,还应该学会对文章进行客观分析;高中生不应只是学会阅读文学作品,还应该具备对文学作品的进行主观鉴赏;高中生不能只停留在欣赏有文采的语句,还需要能够通过联想、想象和相关的修辞知识使自己的文句具有文采……简单地说,高中阶段每个学生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客观分析能力”、“主观鉴赏能力”、“修饰语文句能力”,只有在一段时间内,充分学习并能够运用这三种能力,才能达到高中语文文化修养训练的目的。
三、如何学习语文?
曹雪芹曾经说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这句话很深刻,但要想做到“洞明”进而“练达”却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在语文学习方面尤其如此,所以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态度和方法,然后循序渐进,才能够有所收获。所以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在意识方面,一定要培养自己随时“对外关注,对内观照”的意识,只有具体了这种意识才能把生活中的任何事物转化为自己的语文素材,而在具体做法方面,一定要养成“认真学习,注重积累,学会梳理,定期回顾。”的习惯。
以上的内容对学生来说,也许比较抽象和枯燥,但是可以指出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方向和这种学习对学生一生所产生的影响。我知道我的这一堂课并不精彩,但我依然在会以后的教学中向高一新生做这番宣讲并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重申这三个问题。
*目前中国教育的倾向是:重“量”而不重“质”,重“名”不重“实”,重“利”不重“功”。
* 鼠笼式的话语(2013-10-4 8:13:00)
前些天,看到了这个样一个事情,某教师跟自己的学生说:你要认真考虑一下,即便是XX大师来做你的老师,你能对他们提出什么好问题,又能学到些什么?而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感觉是“困扰不已”。在这个学生看来,这是对他学习能力的批评。而实际上,这句话并不构成一种批评。因为批评要有具体的对象(哪怕是可以抽象表述的对象),而“学习能力”的提法过于笼统。那位教师说这样的话语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促进学生思考,然而这样的表述中其实已经包含了一种预设,即无论你说什么也不可能提出超越那位大师。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其中使用了“好问题”和“学到些什么”两个不确定的内容。
先说“好问题”,在这个表述中“好”是什么意思?在必须要弄清楚好的标准是什么之后才,我们才能判断一个人的提问到底是好还是不好,然而在这个虚拟的情境中并没有给出这个标准。再说“学到些什么”,“学”这个字其实就限定了提问者必然要是以学生的身份去仰望XX大师——而这种状态是不可改变的。从这个角度上讲,在某教师给出的这个虚拟假设中,要提问者(学生)是处在弱势的,而被问者(XX大师)是强势一方,一旦一个人被设定为弱势了,那么他已经输了,因为在这个假设中,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强势的,而且他的问题永远不够好(因为好的标准是不确定的)。
也就是说,在这个虚拟的设定之中,存在着不平等的对话情境。而这个情境,使得面对这个设定的人,面临的是一种类似鼠笼的困境——在一个封闭的环形鼠笼中,一只小白鼠一直在奔跑但一直跑不到尽头,但却无法离开——而结果就是:他永远达不到标准。
其实,这个虚拟情境还有一个更常见的版本,就是有的父母经常在教训自己的孩子时说:你看看人家孩子多好,你要好好跟他学一学。一般来说,听到这句话的孩子没有不反感的,因为孩子们能敏锐地感到自己的困境——自己已经被设定成为了弱势的一方,而且无论自己做什么都不够好。虽然我不敢保证所有的孩子中一定没有听到这番话之后,去反思自己该学什么的,但恐怕他去学的内容往往并不是父母所希望他去学的。
这个虚拟的情境,其实是语言的一个陷阱,如果简化一下的话,我们可以这样说:请提出一个你永远想不到的问题、请画下你永远无法想象的形象、请学习一下你不可能知道的内容、请进行一下不知道从何开始的比较…… 那么,如何跳出这个话语的鼠笼?首先要明确的是必须从评价标准入手,这样才能有一个平等对话的基础,这样才能有利于提出“好问题”。其次,要弄清楚具体对方能提供哪些内容,这样才能根据自己的状况来确定自己去学什么。否则,在一个虚拟的不平等的对话情境中,在具体内容不明的情况下,你只能承受困扰,而不可能提出“好问题”和“学到些什么”的。
*国文、国语、国语文、语文
国文与国语本是解放前的分法。这两种名称的存在,我觉得可能和它们对应的范围不同有关。“国文”其实要包含古往今来所有的文字材料,而“国语”应该是专指当时的通行的口语交际的内容。二者相加则是“国语文”。
单纯的“语文”这个概念是新中国成立后使用的,这一点可以看叶圣陶先生的有关文字和书信。从目前我对民国时期书籍的阅读经验看,解放前的著作大多强调“文”的发展,或可掌握的规律,而解放后的语文专著很少有涉及“文”的发展的,例如,在文言文这个问题上,民国著作大多谈到学生要掌握基本的文化发展脉络和学术源流,而解放后的语文教学大多没有这种整体观念,或者说这种整体观念极不明显。再有在侧重上,夏丏尊先生、叶圣陶先生所编辑的《国文百八课》明显地是按照以“文”为中心的思路展开的(记得似乎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不确)。现在的语文教学则过于侧重在简单交流的“语”上,甚至有很多研究者不承认“文”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大谈特谈西方的语言学,这实际上这些语言学只能作为理论上的参考,而汉语的教学经验(在传统教育)早已经在实践中经历了千锤百炼。对于西方的理论,民国时期的学人曾有过“照着讲”和“接着讲”的提法。我个人觉得,在语文教学经验上,我们与其照着西方理论接着讲,不如照着传统的理论接着讲,毕竟汉语的教学在中国没有间断过,毕竟从教学时间上来说我们的历史最悠久,毕竟我们对于汉语最有发言权。
此外,读民国的这些专著,给我的另一个感觉是,民国的学人治学,讲究“细致”和“切实”大多是在解决问题,而今人的论述大多“粗疏”和“空泛”大多是在论述问题。
*学会从情感的角度去理解作者表达的意思,如果只从字面和字典意义去理解文章,“人”就会消失,文章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了——因为白天不懂夜的黑。
理解一句话的意义,并不在字面上,而是在情意上。在传达意思上,本就不分文学或非文学的,因为表情达意才是最基本的,理解不了作者表达的情意,才是最大的问题。举个例子说,孩子有时会说:爸爸你真棒,但没有人会去推敲这个棒是什么东西,多长多短,或是什么质地。
*指导学生把作文写长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要把学生的精彩之处冲淡,不要过分追求字数而把文章抻长。其实文章不在长短,唯精彩不变则可,指导不在多少,唯适度点睛则宜。
*关于创作的虚构问题的对话
家有仙妈:
我在“掰”诗过程中最困惑的问题:我内心本就存在这样一个担忧——担心读我的诗的人会把我和诗中的人物混淆,造成一个虚假的形象。我想说的是,诗中的感情是真的,而且我相信只要是被它打动的人肯定心中也会存在这种真实的感情,但是诗中的情境是虚构的,一个人的经历再丰富也不可能亲历那所有的故事,否则不是太可怕了吗?还有什么真的可言呢?
至于真的感情也不是作者思想的全部,也许只是占据了回忆的一个很小的片段,但是它是美好的,作者想把它再现出来,也得到有类似情感体验的人的共鸣,那么他就要从众多思想、回忆中把这很小的一部分提炼出来,加以放大、润饰,形成了作品,再经过读者自己将其与自身的情感融入,还原,这才是一个文学作品创作的完整过程。……否则我真的有所顾虑,有的诗是写也不是,不写也不是,感觉有些无所适从,现在我说清楚了,我写的东西可不是我自己的经历,即使是情感也不一定就是现在进行时。好了,说完了。现在我可以放松的继续掰了。
文学作品的情感一定要真,不真怎能感人?不真又为何要表达?但情节可以想象,虚构。修辞可以商榷探讨。
作者只完成了作品的一半,剩下的一半由读者完成,我也认为是这样,这就是“受众”的含义,与作者有类似情感体验的人即为作品的“受众”,您认为是这样吗?
fenglong88:
读者不能尽会作者之意,这是必然的。但我不赞成一半一半这样的说法,如果从阅读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我们要尽量多会作者之意,起码一半以上。
你说的“情感一定要真”是非常准确的。这是表达时必须具备的前提,只有“情真”对自己对读者才是有价值的。我在置顶的那个“情书”的帖子里谈到了“情真意切”。在表达时,“情真”是基础,“意切”才是实质,直抒胸臆固然好,虚构其实也无妨,因为“情”本为虚,以语言表出时,就不能完全使用实打实的词语,所以必然要有“虚”的表述。正是这样,所以才能“白发三千丈”,才能“一江春水向东流”,才能“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因为如果不这样,根本不能表达出情感的厚重程度,而程度根本就是情感的虚处。以虚写虚,而不失其真,这才是艺术的真谛。
家有仙妈:
嗯,说的对,应该可以这样说——情实境虚。情是文学创作的灵魂,境则是它的载体。要是换做“境实情虚”或是“情虚境虚”都是不行的。
*关于诗歌鉴赏教学的答问
提问者:羊羊羊羊
答问者:fenglong88
1.你教诗歌鉴赏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答:我教诗歌的终极目的是没有的。因为教育本身不是一个能够达到终极目标的行为,具体到诗歌的鉴赏则更无法谈到终极的阐释。虽然说没有终极目的,但教学目的是有的就是设想中的“注重辨别创作过程和欣赏过程的不同”。
2.如此教学是否可以达到你的鉴赏目的?
答:因为目的是“注重辨别创作过程和欣赏过程的不同”所以并没有强调某一篇诗文的精鉴精赏,因为那样的鉴赏只是针对某一篇目有用,对指导学生“如何”读诗,“如何”写诗没有丝毫的作用,因为最后基本要统一到教参或固定的阐释,而在我看来这其实剥夺学生的自我感受过程。学生只要知道有这样的一个过程就可以了。毕竟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具备娴熟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以感悟为主的鉴赏,你以结构化组织,是否可以让学生接受你的理性协调?
答:感悟是一个行为,但感悟也是有基础有准备的行为,这种结构组织的剖析,其实就是要提醒学生,一个简单的行为背后其实含有非常复杂的接受过程。
4.趣味只能是培养,如果你让他们提并且让他们玩味,似乎是在要求他们交作业,他们玩给你的答复是否会是真实的"内心写照"呢?
答:我的要求是“列举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两句诗词并由此品味、审视自己的趣味”这个行为并不是一个作业,也不可能收上来令人满意的作业。因为现在学生还不具备鉴赏的能力,所以提这个要求只是在提示学生应该关注和培养属于自己的“诗词趣味”而已。这时候,学生的回答会千差万别,有好的可以鼓励,有不好的可以纠正,如我的学生在回答时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这两句熟。我提醒他要深入理解,仔细“品味”才能够说是属于自己的“趣味”。
5.你能写出"共鸣"两字,很大程度并非因为心灵如何与作者相通,而是因为学问功底好,读得出作者的味道.学生这方面功底基本为0,那样要如何能让学生们如何感受得到作者的意图?这里"共鸣"应该是鉴赏的一个主要环节.要如何把握?
答:共鸣固然有一部分来源于理性的阅读,但更多的是依据诗歌本身所透漏的信息。诗歌其实一大部分还是属于直觉的,那么作为文字的诗歌怎样和读者沟通呢?要通过文字。怎样通过文字?要通过带有诗人情感的文字。这种文字是直接呈现给所有人的。个人因为经历的不同所以会有共鸣上的差异,这不能够要求学生达到某一标准,而应该允许在理解程度上的不同。具体的做法不过是“源感析文,律感以则”而已。
6.对于文本的阅读和认识,一般有几种,至少有这么两种:一种是作者本身的理解,一种是读者对于文本的理解.鉴赏属于少字多想的情况,很容易发生大面思维辐射,且"共鸣"后面还有一系列"认知","理解"等过程,你要如何把握住让学生觉得可能没有方向的方向?
答:这方面其实应该遵守“由文本出发,以文本结束”的原则,其他的各种流派的纷争是学术上,而不是生活中的。在生活中,我们接触一个文本,通过“知”“解”“体”到最后的“用”根本不用考虑到底符合哪一个流派的解读习惯,这里面可能用错,也允许用错,更不可能避免用错,只要做到“错有错的理,对有对的据”就可以了。
*借讲《记念刘和珍君》的机会,跟学生讲了三条阅读散文应遵循的原则:
1、区分出散文中使用记叙、抒情、议论、描写、说明等表达方式的段落,在对应的表达方式中注意作者的态度、情感和思想。
2、要注意哪些反复出现的词语,体会它们是不是有言外之意。
3、要找到明显的能够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并弄清楚这些词语所针对的对象。
*回帖备份
看小说多了,容易走进虚幻的世界,这是学文的人的通病。我们在离开文学世界而面对现实的时候,当然会感受到诸多的不如意。但人类在迈步前行的过程中,总是在用丰满的理想去改变骨感的现实,所以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自身精神的世界而抵触现实的生活。
教师这个职业未必如以前宣扬的“工程师”那样高尚,但身为教师有责任引领学生学会正视现实的生活。既然如此,学生如何才能做到“正视”呢?这需要语文给他们打开一扇落地窗,如果我们不能教会学生如何理解,如何分辨,那么恐怕学生无论在生活实践中还是在文学欣赏方面都只能是浑浑噩噩地混日子而已。
从来没有人说过,教育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语文教育又占了不容易的一大部分,所以语文难教势在必然。然而“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亦难也。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也;不学,则易者亦难也。”
“考试成绩”不理想,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但考试成绩并不等于教学的全部,如果一名语文教师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获得很高的成绩的同时,却远离语文素养,这样老师难道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语文教师吗?这样的教师能完成为学生打开一扇窗的任务吗?
教学行为,是一门技术活儿,但它不是仅靠设想就能完成的,所以它也是一件辛苦活儿。技术要靠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逐渐掌握,而辛苦则是要靠自己的耐心和付出。
教育类的书籍要看,但正如兄台所言,有很多书的价值不多,有很多人的做法不值得借鉴。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学习、放弃实践,相信兄台在阅读过这许多书籍后定然会有淘金的技巧和耐心。
陈丹青的话(比起社会上的其他问题,教育问题算不上问题,但是所有问题都是因为教育失败产生的),其实只能作为参考,不能把它作为自己逃离现实的安慰剂,因为这句话实在是太笼统了。
*有一些教育论著,好似水果店,把各种诱人的水果摆出来,的确很诱人,然而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陈列得当和摆设整齐,而是在于果树的栽培和养护。
*摘录
我想,补救措施就是通过批判性思维来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兴趣和工作习惯。教师使学生确信无须迫使自己对任何所学内容都产生内在兴趣,这一点会对学生有所帮助。所传达的信息应该是:“看,不喜欢数学也没关系。我会尽力帮助你,我理解你。只要做到恰如其分就可以了。”当然,一名好教师不希望学生因为自己而更不喜欢这门学科。事实上,一直讨厌数学的学生如果知道他们的真正兴趣(以及缺乏兴趣)受到尊重,有时候他们也会对数学产生一点儿兴趣。如果学生不用假装专心致志于所学的内容,那么即使在一心二用的时候他们也能够学到恰如其分的程度。一心二用如果得到承认,那么一心二用甚至就会消失。他用不着声称有兴趣,就可以集中精力一心一意地快速完成任务。我对学生们的建议是:不要“任何事情都尽最大努力”。对所要求的事情做到恰如其分的程度,省下精力来做你所痴迷的事情。但教师应该在任何可能的时候都要帮助学生对所学习的东西产生热情。
如果学生从内在动机的期望中解脱出来,他们可能成为相对高效的学习者。但这样也有不利的一面,学生们也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学习某种东西的目的似乎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方式。例如,如果我学习某样东西是为了通过考试,那么考试之后我可能就迅速忘掉了,就如同我联系过要参加的聚会后迅速忘掉其电话号码一样。
这是当代教育最为令人悲哀之处。学校教授的许多东西都会迅速遗忘,在每一阶段都是这样。大学为了“拓宽”理工科学生的视野而为他是,必修课的设置并非为了拓展个人的兴趣,而只是提供了另一门高度专业化的学科。
[美] 内尔·诺丁斯 《批判性课程》第18页
fenglong88按:我对兴趣的认识是,兴趣可以利用,但不能依赖,这里的做法其实要做到顺其自然发展,等待学生能够做到有效地迁移。教育从来不是“快件”和“急活”,因为无论人的成长还是兴趣的维持都需要遵循时间的律令。
*不赞成“语文姓语”和“扎根在'姓语’的土壤里”的说法,因为无论是从现代教育的发展,还是语文学科的教学实际来说,语文的立足点应该在“文”而不是在“语”。
*“个体化阅读”的提法比较现代。里面既有合理的成分也有不足。
其实我们从中国传统教育中,就可以看到在传统教育中所采取的就是“个体化阅读”,一个儿童进入私塾后,除了开蒙,基本上就是进行个体的阅读学习(以自学为主,教师释疑为辅)。从这一点看,愚以为中国的传统教育是最具个性化的教学形式。即便是被《四书五经》笼罩的年代,也很难会出现千人一面的无个性文章。就目前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来说,重新提倡个体的积极性阅读,是十分必要,但不应该过分强调个体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那么这种“个体化阅读”在教学实施环节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呢?先提两点不太成熟的看法:
一、不利于统一的教学形式。
在今天的班级编制下无法在课堂中满足每一个个体的要求。再加上个体阅读成果无法及时反馈给教师,为教师进一步展开教学设置了障碍。这样一来课堂很有可能成为个体发展突出学生的天下。
二、无法进行阶段性的监测
我们尊重个体,在理论层面个体并不过是一个概念性的词语而已。如果落到实际教学中,个体却是千差万别的,同样的一个文本意义反映到个体身上就会有种种差别从而产生不同的进度,古代以科举为尺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我们目前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却要面临这个问题。
*我以前的复习策略
1、明确考试的考察点,并根据以前试卷的情况,在每一道题上确定相应的考察点。
2、根据以往教学的情况,首先确定自己的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困难大一些的放到前面,容易一些的放在后面,在后面的复习中适当反复难度大一些的内容。
3、关键是让学生自己来查缺补漏,具体依照的是考试要求中的考察点,比如某一道题一般考察的是什么能力点,如果在近几次练习中错过多此就说明自己在这个点上有问题,然后标记,具体解决。
4、教师应该尽量帮助学生找到最简策略,而不能完全依靠学生自己发现。
5、对付应试模式的一些答题技巧。
*摘录
1、“理解”也可谓”推理’,以最常用的数学来说,要懂得就要理解。人类发明了“数目”,又用一些抽象符号来代表,进而在计数方面得到许多种知识,除了计算空间时间,并能计算体积容积,才有了各种数学名目,如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等等,无不出自理解,是从推究其道理而知。事实上,就在理解的过程中,就必然要用参照和思辨。其中有须要遵照的法则和原则,而且有必不可少的次第。次第就是条理,“理”字照中文的意思是“纹而有秩”,就是条纹交错而不乱。既然理解是要找出道理,就要一步一步的如走路般的行进。至于结论,有时会有一个初步的想法,若依照这个想法找道理,往往发现是错的;因而就要放弃,重新再来。比较正确的做法,是依照巳知的条件,参照有关的资料,从而思辨,由此得到的结论,正确性较高。至于推论,是在验证结论可以成立后,从而推演,以便了解更多的相同事物。
上述是正确的理解方式,用于学术性的理解,是理性而客观的理解,最终目的在推究真理,和世俗或初学者对普通事物的理解有异,尤其日常对事务的认识,凭着一厢情愿的心意理解,事实上不能算是“理解”,而是“意见”,所说的道理,是依照一己之见的曲解,既非真理,也非正理,只是意见而巳,所以亚里士多德不把意见视为知识内涵。然而从古以来,也有人自命不凡,把自己的意见当作学识,放言高论,以为独成“一家之言”,中国战国时代所说的“邪说横行”,就近乎此类。故而学习求知者不可不慎。
贾馥茗《教育认识论》-第46页
2、“语文”。单用一个“语”字时,通常指语言。语言因应用频繁,随口说出,日常并没有严格要求。但在某些场合中,便有些形式的要求,要求清楚明白而有条理。条理的“理”字,即是“文”,即是错综杂陈而脉络分明,前后衔接而一贯。于是便要求衔接得恰好,其中连接词的应用便有形式法则,如常用的”和”、-与”、“及”之类。另外为了使所说的意义明显,再用一些语助词,以加强语气;再加上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说出来可以引起听者的共鸣,而成了说话的艺术。
贾馥茗《教育认识论》-第54页
*回帖备份
叶老“语文”的结合是指向学科构成内容的,即便是国语和国文的演变也是指向学科构成内容的,而“语用”则是偏移到“用”上,就不再是指向学科构成了,所以您也意识到了您说的和叶老不同了,因为您强调的是功能和用途,但问题是任何学科的知识不都要强调学以致用吗,为什么非要语文要强调语用而其他学科就不强调致用了吗?从这一点来说,强调“使用”和“应用”,并不能确定语文学科的构成内容。我理解,“语文姓什么”和“语文是什么”这两个问题看似相同其实不同,前一个问题虽然不规范但指向的是语文学科的构成内容(即以哪一个方面为主展开教学活动),后一个问题指向的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判断,所以您说的“语用”只是部分回答了后一个问题而已。另外,语文姓了“语(语用)”之后,“语用”的“语”又是指向什么内容的呢?
*摘录
所谓“理性的审视”,非指“应当如何”、“必须怎样”的番番道理,而是在作为这种道理可靠依据的普遍的经验事实(其中包括某种现象所由发生的情境)基础上,用恰当的概念表述这种事实,进而分析事实之间的关联。
陈桂生《常用教育概念辨析》 第196页
*摘录
多数中学毕业生对于语文工具不能运用自如,有的学生差得很远,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为什么是这样?其中有人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是教学指导思想。阅读课也好,作文课也好,都流行一套程式。教师按照这套程式去教,学生按照这套程式去学,都不必动脑筋。上阅读课,基本上是“先生讲,学生听”,又叫“满堂灌”。妙在学生让历任教师灌惯了,你不灌他还不高兴。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习题答案,全得由教师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照抄。教师不写,学生不答应。教学的目的,在学生方面是把教师讲的都记住,把教师写的都抄下来,在教师方面是督促学生把这些项目做好。作文课的情况也差不多。例行公事三部曲:一,教师命题,二、学生写,三,教师批改。学生是无可奈何的写,教师是无可奈何的改。总之,学生的学是被动的,教师的教也是被动的,都是为了“完成任务”。
《吕叔湘论语文教学》
*摘录
尤其是最近若干年间,土生土长的“教学法”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一所学校发明一种新“教学法”,各地闻风而动。问题在于:“教学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确定某种新创造是否属于“教学法”,该不该有个标准?标准如何确定?什么样的新创造按其机理来说(如果它存在某种机理的话)有推广的可能性?什么样的新发明不具有推广价值?某种称其为“教学法”的发明、创造,其效果到底如何确定?这些问题不知考虑过没有,对这些问题如缺乏理性的分析,单凭长官意志与舆论炒作,虽然热闹非凡,福耶?祸耶?只有天知道。
陈桂生《常用教育概念辨析》第160页
*回帖备份
在我看来,并不是看不看书后练习的问题,而是如何用明确的要求(问题),引领学生解读文本的问题。
您可以对比一下,用书后问题问学生,然后让学生回答,看看他们的回答和用您的思路引导学生思考后学生的回答的区别。我相信后者的效果一定要好于前者。
也就是说,其实单纯看这个“书后练习”虽说是“一说三问”但“说问”都离开具体的文本指引而成为抽象的指向,缺少了具体的可操作性。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起来远远不及您所设计的问题具体且能够让学生按图索骥。
从这个角度来说,教材的编写者们在设计书后问题时既缺乏一线教师需要的可操作性的要求,又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实际了解,而这二者恐怕也是一线教师放弃书后练习的原因之一。而很多老师之所以出现偏离教学主题的问题,恐怕也跟这些课后练习的空泛有或多或少的关系。也许,现实是到了该呼吁教材的设计者们也要接接“地气”的时候了。
* 以往教学中的误区
学生进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可能会有很多种,但哪一种也离不开“学习知识、增长能力”这两个中心的内容。可以说在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两个方面展开的。但我们的教学却总是面临着“知识怎样才能正常转化为能力”这个死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进行了很多次的尝试与改革,但似乎这个问题的存在不因教材的改革而减弱,这说明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教材内容的编选而在于我们处理教材的方式上。
我们经常讲“知识”并习惯于把它看作是一个整体来处理,即已知的文本。而实际上“知识”的词性固然有名词性的一面,但也有动词性的一面。那就是“知(了解)”和“识(认识)”,“知”与“识”之间也是存在着层次差别的。“知”的对象大多是客观存在的文本和现象,“识”更多是在前者基础上进行的主观活动。正是由于我们以前没有认识到二者的区别,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只重视了具有可知性的内容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认识”方面的训练。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让我们先来看看古人的做法。
古人提倡“学思结合”其实就是体现了从“知”到“识”的过程,那就是要进行主观的意识活动——思考。但如果我们仔细考察“学思”的前提要求时我们会发现这种做法的前提是一种自觉的个人行为。这样一来“学思结合”并不完全适应我们现在的“授课要求”,所以对“识”也好和“思”也好,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地改造。
如果我们解决了“识”的问题是不是就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了呢?我说还不行。因为这中间还缺少了一个环节,那就是古人讲的“学以致用”中的“用”。也就是说只有把学到的东西最终放到实际应用中才能促进能力的生成!
总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过于偏重名词性的“知识”而忽略了作为动词性的“知”与“识”,而且忽略了“思”与“用”这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最终造成了知识不能正常转化为能力的现象。在一个以智慧闻名于世的国度中却出现了远离思考、脱离实际应用的教育困境,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
*摘录(美)C.F.施文《给即将上大学的孩子们的信》若干语句
大学生们的问题不在于从无从知晓如何从坏中挑出好的来,而在于不知道如何从好的里面找出更好的,以及从更好的里面找出最好的。
成为一名思考者。
数学推理是必然的推理……但是经济学中的推理……哲学中的推理……历史中的推理等都不是绝对的。
要成为思考者,就必须是逻辑的精通者。
语言的学习对于思考者的养成具有什么促进作用?学习语言并不特别需要专注,不过它要求并创造综合性以及清晰性。语言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求分析能力。
在培养思考者的过程中,历史和社会科学的复杂关系方面具有主要的价值。
最要求艰苦思考的课程是最具塑造力的。
在绅士身上,思想上的利他主义和对他人的感情里占据了一大部分。绅士必须去看、去理解他所接触的人。
为了打开心灵的窗户,为了培养思想上的良知良能,伟大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就必须被置于崇高的位置。
友情是慢慢生长的,而不是人为制造的。
不要盲目地只是为了呼朋唤友而交朋友。这样的伙伴关系,其实是一种社会性的伪朋友关系,只是谎言罢了。
学术意味着:工作要十年板凳冷,方法要睿智过人,加上锲而不舍以及巨细靡遗的态度,带来了对人类知识的添砖加瓦。
学者更倾向于探寻,而非遽然下结论。他更准备问“你的想法是什么”,而非断言“我知道”。他远离思想上的傲慢。谦逊意味着伟大。骄傲自大是狭隘无知的近义词。
对每一件事物都持有自己判断的人,其实他就没有权力对任何事物下判断。
为了得到工作中的热情,你需要工作,工作会为心灵健康的工作者创造出热情。
常见错误概念之一,是将有效的知识和作为知识点的知识二者混为一谈。……知识并不是力量。有时候,知识反而会对力量的产生、保持或者运用产生阻碍。知识人可能会因为头脑里淤积了太多知识,造成在行动时意志力的迟缓与涣散。
知识的获取应该是为了创造出力量和提高效用。它的积累应是有序、精确的、彻底的和全面的——这些特质代表了知识所带来的主要的结果,以及可持续的结果。
无法区分作为知识的知识,和通过向个人教养的知识。
*我发表的文章不多,写的帖子也很有限,我所能做到的只是说我自己的。
我以前不会对别人的文章和概念,改头换面、改词“创新”,以后也不会。
*一篇为“生存”而做的应景文章,看过就看过了,没有必要太认真。
现在喜羊羊和灰太狼很火爆,如果非找到现实中的狼堡和羊村,那么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实,也难怪。现在会当大忽悠的人越来越多了。被忽悠的人,一次、两次甚至n次后,才会成为“被忽悠资深人士”,但能否成为“反忽悠者”要看个人的资质了。
*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寻找那些学生能够轻易学生并能轻松应用的原则。那么这个原则是什么呢?其实这个原则很简单,只有两条而已:对外关注,对内观照。
*我不是一个会写作的教师,所以总想着写作的过程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我只是觉得我们都知道“多财善贾”,但不是每个学生天生有一副好家产。我们以往总是在教学生“攒钱”,该是我们教学生“赚钱”的时候了。我更倾向于使用“观照”这个词语。虽然我知道这样的提法并不一定是新的,但也未必能到“大家都知道”的程度。如果真的都知道,那么这个问题早就不应该是问题了。这个说法是属于“更抽象”的部分,在这提法里包含的是一个完整的“由内而外,再转回内”的过程,这样就比以往单向的“观察与思考”更体现主体意识。也就是说,这个提法是要对“灵感”和“顿悟”之外的思路进行补充,“灵感”和“顿悟”存在,但“灵感”和“顿悟”也是需要有基础和准备的,这就是“对外的关注和对内的观照”,而且我觉得这个说思路更具可操作性,甚至可以撇开“灵感”和“顿悟”的说法也可以进行指导。有时候,之所以转圈,我觉得就跟有时候我们进迷宫后找不到出口的情况类似,固然碰壁的时候多,但这增加了我们的经验,然而有时候我们看到前面没有出口,其实只是我们认为那个方向没有出口而已,如果走过去,出口就在那里了。这篇文字是这个思路的前半部分,由于其他原因先拿出来了。至于“怎样关注”,“怎样观照”正在整理自己的做法,其实要完善这个思路是需要群策群力的。
*在我看来学生作文的“关节点”就在于“个体基于生命经历的表达”所体现的独特性上。文采是可以锤炼的,而真实感受则是我们不能替代完成的。当学生写出了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的时候,这个“关节点”就完全得到突破了。
如果我们把这个“个体基于生命经历的表达”看做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我们作为教师只能起到引导示范和时刻提醒的作用,这也为什么我在文章中说“一方面更抽象,另一方面更具体、更细致”的原因了。(现在的困难在于我没有过小学教学的经验,只能根据自己上学的经验推断,恐怕很难做到全面客观。)如果硬性把这个过程看做是可以在某个阶段内就可以达到的,这种思路就无能为力了。这有点类似于苏格拉底教柏拉图甩手的那个故事中所体现出来的哲理。
能写是基础。就仿佛内功深厚的张无忌可以模仿各派武功,鸠摩智用小无相功运用少林七十二绝艺一样。小学的教师即便能理解,也会受到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
*摘录
《给即将上大学的孩子们的信》摘录2
学生还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将学术道德和人性道德判然二分。
无敬畏心已经传染到所有美国人生活中,当它在学生中愈演愈烈时,厚颜无耻变应运而生了。
人是一个整体。一部分的弱点,会成为所有部分的弱点。
这些人士(成功人士)的最主要也是最综合的特质在于心智健康。他们有宽广的视域,和长远的眼光。他们通常拥有一种被称为华盛顿式的清醒。……他们有正确的预设,并且跟随正确的逻辑原则。他们在每个方面都是井井有条的。
太多人的将大脑错放在胸部:情感便压过了理智;太多的人将心错放在头部:思想的清风将情感变得干涸;太多的人将大脑和心灵放在欲望所在的地方:判断力和行动力都被我们的动物性所吞噬 。
他们并不会有意让别人看到他们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他们只是安分守己地完成自己受召唤之事。
若不关怀他人,你自己的未来就会有所成就。
大学既不是目的,也不是最终愿意或结果,大学始终是一种手段、方法或力量。
人并非只是知识性的,而知识也并非是孤立地发挥作用。人是一个整体,若非情绪处于合宜的状态且一直进行了适当的指导,他就不能获得任何学术成果。如果人的情绪狂躁不安,思维的能力就会被扰乱;如果嗜欲没有受到控制,人的知觉能力就会降低。
毫无疑问,变得坚韧顽强要比能够拒绝美德重要,方方正正地站立在天地之间要比能够证明平行四边形原理重要,拥有一颗纯净的心灵要比拥有一口纯正的英语重要。
知识的主要价值在于它为思想提供了素材,而获得知识的过程之所以具有重要的价值,因为它训练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丛老师最优秀的角度来学习他们,尽量忽视他们的弱点和无价值的部分。
活出人生——深刻地、真诚地、勇敢地、高尚地、全面地生活。
要培养自己的友爱互助之心。当然,也要能够独自担当。
在你的独立和对抗中,记住始终要保持得体。尽己所能以认同他人,要强调共同之处,而不是差异之处。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陷入社交狭隘性之中。她们应该试着培养宽度、广度和包容性。
有意要保持理性、清醒、健康、自然、有益。
无论是男士还是女士的举止,最重要的两个词就是慈爱和体谅。体谅是由思维和关心的理智部分和才智部分共同构成的,同时也包含有同情的情感在内。它代表对他人,以及他人的权力、条件、需要和成就的考虑,它也意味着在感情上认可所有那些权力和条件。慈爱是体谅的大力施行;它是对没有资质享有此种恩惠或良善的人施以恩惠或报以良善。
好人不是假正经,不是势利眼,不是无赖,不是蠢材;他未必是天才,也可能是天才。……对我而言,能够解释好人的词汇就是“恕”。
如果我是一名大学生,我将较少地追寻知识,而较多地追寻知识的意义。
正是这样的思想——精确、深刻、全面——造就了大师。知识的价值是微弱的,会消亡。……事实重要,但却远没有事实间的关系重要。……思想的能力,它要远比知识的获得或失去更为珍贵。如果我能够再一次成为大学生的话,我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而唯一的或者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思想的能力。
要活出自己最精彩的一面,我们所缺乏的不是“想法”,而是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