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论撷英】1951 潘开沛《国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著者

潘开沛,陕甘宁边区语文教育革新家,著有《谈边区中等学校教学法》、《如何进行国文教学》的文章,他同时还是20世纪50年代批判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代表性人物,写有论文《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几个问题的商榷》和著作《陶行知教育思想批判》

目录

一、中等学校的教学法问题(代序)1

(一)什么叫学习?什么叫教学法?1

(二)为谁教?为谁学?2

(三)怎样教?怎样学?3

二、怎样进行国文教学12

(一)克服离开国文教学目的的偏向12

(二)如何了解学生的程度和需要?14

(三)教员如何进行课前的准备工作?15

(四)如何进行国文教学?16

(五)如何解决生字生词的教学问题?20

(六)如何指导写作和修改习作?22

三、怎样讲解文章28

四、一个学期的国文?学总结46

编后记59

附录页

fenglong88按:

1951年,西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潘开沛先生编的《国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虽然篇幅并不长,但由于潘先生所谈的都是教学实践的结晶,所以,其中对教学活动有精准而细致的描述。

在书中,潘先生提出了“克服离开国文教学目的的偏向”的建议并列举了国文中的偏向现象,很值得现在的我们认真思考:所谓历史的循环,不过是后人没有用心聆听前人的声音所致。在一甲子之间,我们哪里进步了呢?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所接受的语文方面的知识和教学上的经验都是新时期的,而对建国初期的经验知之甚少。我现在还记得接触潘先生这本书的时候,自己的那种发现新天地的感觉。这本书因为出的比较早,所以是繁体竖排,所幸篇幅不长,有条件的老师可以打印出来,A4纸一张两页的效果还可以。

【摘录】

一、克服离开国文教学目的的偏向

在课堂制的教学方法中,教员把自己的准备好的课文内容带到课堂上去讲授。如果对国文教学目的掌握不稳,就容易发生偏向,事实上也发生过偏向或发生着偏向,但是必须克服这些偏向。 一种偏向就是把国文课变成了常识课,故事课,政治课,教员在课堂上专门讲课文内的知识,或故事,或思想问题,把一课的内容讲完了,任务也就完了。甚至曾经有的教员发动学生专门去讨论它。在考试的时候出的题目也大都是常识、思想方面的问题;学生记住的也就是一些常识、故事或政治术语,这样,就不能达到国文教学的目的,而是否定了国文科的特殊任务。 一种偏向就是做翻译工作;在教文言文的时候,教员只是逐句地把文言文的句子翻译成白话,任务也就完了。其实,除了翻译之外,还应该作文言文于白话文的比较工作,讲解分析文言文的规律,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一种偏向就是教白话文也用逐句讲解的办法(这是比较通行的),其实现在的白话文与我们的口头语已经很接近了,如果我们再去逐句的讲解,那就不过是把文章上的话再重说一遍。比如:他说“我把事情做完了”,我们来解释只能重说:“他说:'我把事情做完了。’”,再没有什么翻译工作可做。所以教白话文也用逐句讲解时毫无意义的工作。 一种偏向是读死书的办法:教员是一篇篇地教,学生是一篇篇地学,到底教这篇文章是为了什么,学这篇文章那个是为了什么,教与学双方都不了然,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学生死读、死记,读也读得不少,记也记得不少,就是不会用,和“用”完全联系不起来,也不知道读了记了是为了什么。 一种偏向是教员花很多时间去介绍作者的生平及文章的时代背景,把大学里学文学史的办法搬到中学里来,学生也沉醉在作者的生平事迹里,听故事一样。作者的生平及文章的时代背景是可以介绍和应该介绍的,但是不能花的时间太多,(如有的花了两三个钟头),只能做简单的介绍就可以了。因为只是作者介绍就花去两三个钟头,一篇文章要教多少时间呢?一学期能教多少篇呢? 在教学中,用了上述任何一种办法,都是影响国文教学的效果的。

……

二、如何了解学生的程度和需要?

在国文教学中,要防止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错误,就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程度与不同的要求来决定教学的重点,但要达到这目的,就非先了解学生的程度不可,而这个了解工作去往往使教员感到难于着手。 如何了解学生的程度和满足学生需要? 了解学生的程度和需要是要从各方面来进行的,但主要的可以从教学活动中,学习与写作的过程中来进行了解工作。 比如:学习一篇文章,让学生先做预习,由学生自己吧生字生词提出来,教员便可了解他的程度和需要,教员便可按其需要给以指导。在课堂上由学生自己来归纳分析各段内容、主题、文体等等各方面,教员便可知道他了解的程度和需要了。 这种先由学生动手,然后教员指导的办法,不但可以了解学生程度与需要,而且也可以考验这篇选文是否适当,选文是深了还是浅了,可以使教员在选文上得到一个标准。 如果教员把自己准备要讲的内容在课堂上讲授,把准备要学生抄写的东西在黑板上让其照抄,这样,教员的指导便不能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具体要求出发,主观性很浓厚,不能恰和实际地满足学生的要求。只是教员单方面的指导,便容易形成代替包办的作风,对学生的程度与需要就无法真实了解。

三、教员如何进行课前的准备工作?

教员在了解学生的程度和需要之后,就应当根据这些了解去进行课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做得如何,乃是决定教员的指导作用之大小和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关键。 如果在课前不作充分准备,那么教员在课堂上的指导便会弄得茫无头绪。也会弄得手脚失措,否则就会敷衍塞责毫无指导意义。 为了发挥教员的指导作用,教员非坐课前准备不可,并且准备得越充分,教员的指导作用也就越大,对教学效果也就越好。 教员的课前准备,实际上也是教员本身的一种学习。对于要教的这篇文章,为了要知道人家学习,自己就非作深刻的分析和彻底的了解不可,不懂得地方非懂不可。水准高的教员也许准备得时间少些、水准低的就得多花些功夫。 在课前要准备些什么?如何进行准备工作? 一般地说来,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学习这篇文章,使学生了解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 (二)分析这篇文章的特点、组织、结构、思想、主题、表现手法、语句的特点等等,作一番全面的审慎的分析研究。 (三)与学生的程度和需要联系起来,估计学生可能在哪些方面会忽略,哪些方面一定不懂,哪些地方必须强调指出,哪些地方可以少解释,哪些地方要多解释。 (四)估计学生可能提出的困难和生字生词,加以准备。 (五)预计这篇文章的教学方法、步骤和时间。 (六)在准备工作发生困难时,要多查考、多与别人研究。(要善于支配和使用自己的工作时间,能保证准备工作能从容不迫地进行。) 四、如何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来达到国文教学的总目的——如何进行国文教学? 为了使具体的课文教学与国文教学的总目的结合起来,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不能忘记如下的几件事: (一)为了要达到学习和掌握语文的规律,在教学中就要按照不同的程度和要求,给以必要的语文知识,从生字生词、句、段、组织结构、文体、阶级性和艺术性,以便提高读写和欣赏的能力,以及思想认识。 (二)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学习这篇文章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解决语文知识和思想人上的一个什么问题,教员在知道时必须着重地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概念。教员的指导与学生学习都要紧紧地抓住这个中心。 (三)在具体课文教学中,较远的指导和学生的学习要将主要目的和次要目的的分别轻重,也就是要把指导与学习的力量着重地放在主要目的上。一定的课文内容用一定的文字组织表现出来,指导者与学习者就不能停留在课文内容的了解方面,而应该着重在学习用一定的文字来表现一定的内容的方法,藉以帮助自己提高表达思想认识的能力。教员应该详细地分析课文内的文字组织的方法和特点,使学生领会。要克服教员与学生为某一细小末节去浪费许多时间和精力,以致转移了重点和放弃了教学中心。 (四)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要按照着班学生的程度给以必要的语文知识。这就是说,这篇课文里包括的语文知识是很多的,但是教员不能顾及学生的程度,不能把这篇文章中的所有的语文知识都一下子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按照这个班的一个学期的教学计划,从这篇文章里选择出那些适合学生要求和能达到提高学生目的的必要的语文知识来进行指导,才不会犯主观主义的毛病。 (五)教员指导的任务,不但是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知识,而且要教给他们一些学习阅读与写作的基本方法,在学习课文中,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怎样学习人家的写作方法,怎样表达自己的意见,怎样记叙已经事情等等。当学生不断地学习和使用这些方法之后便可以解决阅读课外书籍和写作的困难。 (六)教员的指导与学生的阅读、写作适当地配合起来:一般的旧的课堂制教学法,多着重在教员的讲解,学习一篇文章的全部过程是教员用嘴多,学生用耳多,这种教学方法是不健全的,要达到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教员只能站在指导地位,具体地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解决碰到的困难,而不要一切的学习问题都由教员来代替解决。 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光用耳来听,而要多用眼看文章,多用脑来想文章中的意思,分析文章的组织等,多用手写笔记、写文章、写生字、摘录文句,多用嘴来讲解文章、诵读文章、说话、演讲等。总之在学习过程中,教员要知道学生如何用脑、用眼、用口、用手来进行学习,不能光用耳。而且如果要达到学生真正的善于用耳(静心听讲。辨别于文中的情感,和文具的通顺表达与否……)也要建立在用脑、用眼、用口、用手的基础上。只有学生自己用脑、眼、口、手来进行阅读和写作时才会产生真实的迫切的困难和要求,才会急切要求指导,教员在这时候加以指导,学生才能很好地静听,这样也附带地从基本上解决了学生的听讲问题,而不是单纯地在课堂管理上和说话的技术上来解决。 (七)课文教学的步骤和过程:为了要达到上述的目的,在一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分作这样几个简单的步骤,但教员要按照学生程度加以取舍,将上课与自己密切地配合起来:第一步——学生预习课文,教员指导学生了解预习课文的目的、重点、方法;学生在预习中发现了困难,就用互助的办法试作解决(每三人可组织一学习互助组);教员进行个别指导,帮助解决困难,尤其要多帮助程度较差的学生。第二步——有学生提生字生词,先由学生自己来解决,然后主要地有教员来注解,让学生抄写。第三步——由学生自己分析段落、文体、归纳各段大意及全篇主题,教员进行个别指导,或者朗读,教员根据学生的了解,给以矫正错误、补充内容、指出重点、分析文章的组织和特点等等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第五步——教员指导学生写学习笔记。第六步——教员指导学生的写作练习或复习。这样的一个具体的课文教学的过程,便克服了 教员单纯用口讲解和学生单纯用耳听的毛病,克服了学生依赖心理,使学生学会了精读文章的方法,使教员的指导与学生的学习配合起来,使教员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一般的和个别的指导,使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了。

(0)

相关推荐

  •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大学语文

    近年来我参加各高校交流大学语文的行程比较多,有一个学校的行程一直还没有报告,主要是觉得有点不太好写. 这就是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今年6月9日至10日,我应邀参加了他们的"'同城同行·同向同 ...

  • 20210215教学手记——从《国文教员》看语文高考阅读新动向

    国文教员 金克木 我上小学时白话文刚代替文言文,国语教科书很浅,没有什么难懂的.五六年级的教师每星期另发油印的课文,实际上代替了教科书.他的教法很简单,不逐字逐句讲解,认为学生能自己懂的都不讲,只提问 ...

  • 新书摘要(10)南洋大学的国文问题

    何二元<现代大学国文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版.第十篇:王信吾:<我校的国文问题>(1925) 南洋公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创办的大学之一,后改称南洋大学.1 ...

  • 书评:一种新型的大学语文慕课教材

    评<大学语文十六讲> 即将在<汉字文化>2021年第12期发表 摘 要:<大学语文十六讲>是根据韩山师范学院大学语文慕课十六讲的内容编写而成,这是一种新型的慕课教材 ...

  • 【语论撷英】1922 高语罕《国文作法 》

    著者 高语罕(1888-1948),安徽寿县人."五四"前后中国文化名人之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人物.著有<白话书信><国文作法> ...

  • 【语论撷英】1926 李仲南《国语教学问题》

    著者: 李仲南,名宝琛,1900年9月9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六日)生于扬州,著名诗人.教育家. 1928年获复旦大学首届中国文学科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被聘为第四中山大学区南京女中副校长. 1930年 ...

  • 曹培英:关于小学几何形体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一.几何形体概念及其特点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逻辑学认为,概念最重要的内容是它的内涵(是什么)与外延(有哪些).从教学角度看,概念通常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 ...

  • 【语论撷英】1941 蒋伯潜《中学国文学习法》

    著者 蒋伯潜(1892-1956),名起龙,又名尹耕,以字行,富阳新关乡(今大源镇)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考入府中学堂.毕业后,先后在阆苑小学.美新小学任教.1920年夏,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国文系 ...

  • 【语论撷英】1936 阮真《中学国文教学法 》

    著者 阮真(1896.9-1972.12),又名阮乐真,浙江省绍兴上虞市东关镇人,中国第一位语文教学法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著述:<中学作文教学研究><中学作文题目研究>< ...

  • 【语论撷英】1950 章锐初《怎样教国文》

    著者 章微颖(1895~1961),字锐初,浙江诸暨人,国文教学大师,生于民国前十七年(1895,或登录为民国前十六年)二月,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部毕业.曾任中学教员.校长,专科以上学校中山.政大 ...

  • 【语论撷英】1936 胡怀琛 《中学国文教学问题》

    著者: 胡怀琛(1886~1938),原名有怀,字季仁,后改寄尘.胡朴安之弟. 主要著作有<国学概论>.<墨子学辨>.<老子学辨>.<托尔斯泰与佛经>. ...

  • 【语论撷英】1929 王森然 《中学国文教学概要》

    著者 王森然(1895.8-1984.4)原名王樾,号杏岩,河北定县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革命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史学家.美术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王森然是我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1927年撰 ...

  • 【语论撷英】1935 洪为法《国文学习法》

    著者 洪为法(1899年-1970年),扬州人.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后曾执教于扬州第五师范.他是创造社第二期成员,也是创造社中惟一的扬州人,与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赵景深等文坛老将都是好朋友.创造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