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初一男孩辍学在家打游戏、看直播,父母太忙怎么管?

本案例已通过家属及本人同意公开

01

学生背景

Y同学,13岁初一男孩,辍学一年后入学扶禾心理教育6个月。

1、无心向学

中学后无心向学,辍学在家一年,后被送到扶禾学习。

2、亲子关系淡漠

自述从小寄宿在学校,对于家庭中安全、爱与归属的需求存在缺失。

3、自信心不足

从个体行为表现来看自信心存在不足,可能是上中学后学业压力逐渐变大。

4、人际支持欠缺

社会交往同伴支持欠缺,来自于家庭的情感支持较少,

故对自己产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

5、生活作息不规律

自辍学以来,很少出门,在家用电脑和手机看直播、打游戏,作息不规律。

 入学15天时间的测试与观察

  • 自信心不足

  • 价值观模糊

  • 网瘾

  • 人际关系薄弱,同伴支持少

  • 学习动力不足,无心向学

  • 学习缺乏目标

  • 自制力薄弱

  • 亲子关系一般

02

咨询分析

Y同学自幼就读于寄宿制学校,与父母建立的依恋关系较弱,从小分离焦虑导致强烈的不安全感,对家庭与爱的需求程度较高。

咨询方向集中在学生成长经历的挖掘与梳理,探索学生日常行为方式出现的根源性原因,及其对于现有核心问题的解决。

Y同学整体心理年龄偏小,对母亲的依赖程度较高,对父亲一方却存在较为明显的反抗心理,父母教养方式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对于Y同学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内在动力的发掘均存在重要影响,同时,这也是现阶段Y同学动力不足问题的根源。

 调整方向

1、介入目标

  • 改善网瘾

  • 调整家庭教育理念

2、介入策略

  • 摄入性会谈

  • 角色扮演

03

调整历程

通过心理疏导,解决自我认知和亲子关系问题

通过1:1心理辅导,帮助Y同学认识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一方面提高学习动力,同时通过调整学生的认知,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

亲子关系方面,通过叙事疗法,让Y同学将经历过的事件用故事的方式表达,帮助Y同学重新认识事件本身,从潜意识层面逐渐消退心理恐惧。

另外,经过认知重评,对事件形成新的认识,对事件中当事人形成新的认识。

清晰自我认知,帮助Y同学对自己有更加清楚的认知,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出现某些想法或者行为,同时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怎么去达到理想目标。

帮助他清楚家庭教育模式,以及自己与父母的交往模式,更进一步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以及需要承担的义务与责任。

调整策略

  • 摄入性会谈

  • 角色扮演

  • 叙事疗法

通过一对一学习力培养,解决学习动力问题

学习动力方面,学生对于学习的恐惧主要来源于幼年,小学阶段的学习缺少督促,作业完不成的情况回到学校又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和惩罚,产生对学习的厌烦。

作业完成情况不良,知识掌握情况不好,自然成绩不好,时间长了就觉得自己学不会。

从目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来看,并不是学不会,而是内在的不自信,始终觉得自己学不会。

针对学生的情况,从学生最难的科目入手,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

通过行为训练,解决行为习惯差等问题

在日常生活,一方面给予Y同学陪伴、鼓励、支持与引导,提高其自信心;

另一方面,制造机会让其建立了稳定的人际关系,能够积极主动的融入人际活动中;

同时运用行为主义疗法,明确行为规范,树立明确的边界,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能够明确行为标准,更好地完成目标任务,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训练采取行为主义疗法,包括阳性强化和负性惩罚等方法,强化和塑造良性行为,如对时间管理,自己生活的安排等。还包括:

  • 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友爱同学

  • 学会同学间的相互尊重与帮助

  • 在学习和生活上和同学相互照顾、相互帮助

  • 树立独立意识,自我管理生活,遵守学校作息时间

  • 按时起床、出操、上课、养成良好遵纪习惯

  • 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通过兴趣爱好培养,调节积极健康的心态

  • 艺术,类课程:音乐/美术/钢琴/吉他/舞蹈/书法/演讲等

  • 体育类课程:篮球/羽毛球/兵乓球/桌球/跑步/跳绳/自由搏击/瑜伽/健身等

  • 益智类课程:棋类/推理/阅读/活动/手工等

有研究表明,优美舒缓的音乐可以增加人体内分泌系统活动,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并能增强机体的活动功能。

绘画书法可以使人的脑细胞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并可以疏通全身的气流,使人的身心处于一种积极、愉快的状态中;

散步、慢跑、打拳等活动可以激活逐步衰退的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等。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04

后期回访

离校反馈

1、网瘾方面

有了自己的业余爱好,对于网络的需求程度有所降低,也能够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自认为对于网络的需求本就不高,只是赖于在家无事可做;

2、学习动力方面

基本能够清楚的认识自己,对未来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较为清楚的规划,明白学业对自己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对学习的态度有所转变,能够自觉安排学习;

3、亲子关系方面

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明确在与父母交往过程中自身行为表现的心理根源,以及该行为模式对于亲子关系的影响,表示能够接受现在的父母,及以前生活中发生过的冲突,也愿意承担一些家庭责任。

后期回访

离校后两个月反馈,Y同学状态稳定,表示自己现在在学习目标,态度,方法以及动力上均不存在问题,已安心返校,认真读书。

【end】

【家长思考题】

  1. 您的孩子有案例中类似的情况吗?

  2. 您觉得孩子出现这些行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或上述原因分析中,你中了几点?)

  3. 您觉得家长的教育方式可以从哪些方面改进?

  4. 您觉得自己有能力帮助自己和孩子成长吗?如果没有,可以有哪些求助方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