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一个不努力的孩子:三个关键词,做一个深度觉察的父母
改变的过程,不是一个改造孩子的过程,而是父母完成自身成长的过程...
本文:6500字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改变一个不努力的孩子?"
我想,这应该是很多家长的心声,短短十几个字,将父母的嗔怨和焦虑暴露无遗,孩子不努力,是家长们永恒的心声。前两天,我也曾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跟我诉说她上高中孩子的近况,言语间充满了焦虑。在交谈中,她也提到孩子不够努力,"知道自己有差距,但是还是执行力和自制力都远远不够,不刻苦"......
家长们的焦虑心情可以理解,本质上说,这不是一个两个家长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教育环境的问题。但是焦虑的确是最没用的消耗,除了使自己动作变形之外,也无法改变孩子的情况。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孩子不努力"这个问题上,家长本身就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信念。所以,今天我们就"如何改变一个不努力的孩子?"这个问题做一个探讨。
01 关键词:改变
在这个问题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改变",另一个是"不努力",如果我们不把这两个关键词拆分清楚,就很难对这个问题有相对全面和准确的认知。
①"改变"的困难性:常常被忽视
不管是改变孩子还是改变自己,改变,是很多人最常使用的词汇,比如我们经常会说:"我要变得更好"。但是事实是,改变比我们想象中要难的多。
北京大学心理系的钟杰博士曾经介绍过,最新的神经研究发现,每一个"积习"在大脑中都对应着一个神经回路。轻微的习惯,相对应的神经回路"刻痕"较轻,持久的习惯,相对应的神经回路"刻痕"较重。不止如此,那些刻痕较重的神经回路从某种角度说已经有了独立的生命力,它们自己启动后,我们就会忍不住重复相关的行为。
所以准确的说,改变,并不是完全不可能,而是比我们想象的要困难很多。
之所以要强调困难性,是因为在很多家长那里,对改变的困难性的认知,更多的只停留在意识层面,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常常对它忽视,这样的后果是,家长很容易过度关注改变的结果,而轻视改变的过程,这样,便会很容易滋生出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并对孩子产生过度的挑剔和指责。
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给我打电话的那个朋友,她的儿子这次考试成绩依然不够理想,班级排名依然比较靠后,仅比上次提高了几名而已。对此她很生气,说了儿子一顿。但是事实的真相是,这次儿子所在的班级整体成绩非常好,儿子的成绩在年级中的排名比之前进步了700名。
为什么会导致这样"一叶障目"的结果?原因在于她太焦虑了,太关心孩子改变的结果了,当一个人的注意力过分关注某个结果是时候,就一定会造成注意力狭窄的现象,这种注意力的狭窄会使人忽视很多其他的方面,不能更加全面和客观的看待问题。
退一步说,如果孩子的成绩确实没有提高,难道就一无是处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家长们试图改变孩子的"坏习惯"、"不努力",但是却因为对"改变的困难"的认知不清,对孩子的改变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这是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
②主动改变vs被动改变:天壤之别
人可以改变吗?答案是肯定的。人能被改变吗?答案是,很难。
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主动还是被动"之上。改变一个积习本身就困难重重,如果是被别人改变,那就更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争取掌控感的天性,也就是说,在任何事情上,我们都希望获得主动掌控的快感,孩子也是一样。一旦当感受到自己在"被改造",或者正在接受别人的意愿发生某些变化的时候,这种"被控制"的感觉就会激发强烈的阻抗和逆反。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小题大做。我只是随口说说怎么改变,也没想控制孩子。但事实是,"没有所谓的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随口说说的口头禅,反映的是一个人真实的潜意识。
当家长问应该怎么改变孩子的时候,其实潜意识必然有对孩子改造的控制欲。这种潜意识的控制会直接传导到孩子那里,被孩子感知,并产生阻抗。当然阻抗的形式有很多种,既有可能是直接的对抗,逆反,也有可能是隐性的逆反,比如拖延,磨蹭等。
所以,如果家长想要让孩子做出改变,那么首先需要摒弃改造孩子的想法,比如指责孩子不努力,给孩子讲努力学习的大道理,告诉孩子"应该"更加努力等等。因为企图改变孩子的想法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这样做的结果,一般而言都会是事倍功半。
③ 改变的前提:是先接纳
改变很难,在谈改变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个行为公式。
每一种习惯的形成,都必然会经历一个循环:"行为发生——得到奖励——强化",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习惯的养成,尤其必然性。或者可以这样说,积习是一个人的本性,而恶习则代表着一个人内心的需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想要改变一个积习甚至恶习,就要首先理解并接纳它,知道它为什么会这样?它满足了自己的那些深层次的内心需要?只有这样,它才能得到有效的改造。
将这个理论应用到今天探讨的话题上来,可以这样解释:一个孩子不努力,一定是因为ta在过去在这个行为中获得了很多"好处",所以,当它被反复强化之后,就会变得根深蒂固。
也许会有人不理解,孩子不努力,一般而言都会得到惩罚,比如考试成绩不好,被家长骂等等,他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呢?
有很多种可能。
比如,如果一个家长自身的人格发育不够健全,焦虑水平较高,ta注意到孩子的情形都与孩子的"犯错"相关,换言之,只有当孩子有类似于"不努力"等不好的行为时,才能引起家长的注意,并因此获得链接——批评本身,也是链接的一种形式,那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孩子总会犯错了。
孩子天生忠诚于父母,期望得到父母的重视和关注,如果只有当他做的不好的时候,父母才会暴怒,会和他发生链接,那么这种链接对孩子而言,就是一种"强化",ta就会用反复犯错的方式获取父母的关注。自然,学习不努力也是其中一种。
再比如,如果孩子经常听到父母对自己聪明的夸赞和注意,比如父母经常说,你很聪明,但就是不努力。那么孩子就会特别关注自己的"聪明",为了维护自己的聪明,ta很可能会放弃努力,因为如果努力之后又没有好的结果,那就等于说明自己不够聪明,反之,如果自己没有努力,也没有好的结果,那至少说明自己还很聪明,但"只是不努力"罢了。所以,不努力的背后,是不敢努力,是保护自己"聪明"的有效掩体。
再比如,一个孩子长期被父母包办替代或者硬控制,ta就必然缺少生命力,也必然缺少学习的内驱力。因为ta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家长做的。这样的孩子,"不努力"对他们来说,就是抵御内心冲突消耗的中和试剂,他们需要依靠行为上的懈怠,来舒缓自己心理上抵御外界"入侵"的疲劳。这种情况,在很多过分关注结果,较少重视孩子兴趣的培养、内驱力挖掘的家庭中非常常见。
以上,都是孩子不努力的"好处",这些好处对孩子的行为来说,就是一种强化。所以,想要改变这个行为,首先要对行为的合理性有深刻的理解和接纳,不把它放在对立的位置,企图去改造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获得改变。
02 关键词:努力
家长指责孩子不够努力,这种说法在家长看来,可能是对孩子状况的客观描述,但是这背后却是家长不自知的武断与专横。
先说说何为努力?努力本身是一个形容词,没有量化的、可考核的目标。每天坐在书桌前十个小时就算努力?显然不是。那么什么是努力呢?没有标准。
所以,家长说孩子不努力,这本身就是一种"妄下判断",准确的说法是,在家长的标准里,孩子还达不到自己认为的努力,所以,家长"评判"孩子不够努力。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家长的标准正确吗?家长的标准就是真理吗?第二个是,家长用"不努力"直接否定了孩子的努力,是一种典型的"以偏概全"。
拿着自己的标准放之四海,本身就是一种自恋,这样的家长,从心智的成熟度来说,是不够的。所以,家长的"尺子"如果不校对,眼光就很可能歪曲。
就像之前的例子那样,家长只看到了孩子成绩还排名班级尾部,但是却看不到孩子的成绩在年级有显著提升。这种细节和整体的区别,决定了家长看待问题时是否能够准确和客观。
除此之外,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当家长认为孩子不努力,在心里为孩子贴上了这样的负性标签,就一定会导致孩子的更加不努力的结果。这才是最可怕的。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人是受到暗示的动物,家长对于孩子而言,是重要他人,所以,家长的态度对孩子的行为塑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当家长认定孩子不努力时,就等于是给了孩子一个心理暗示,而孩子也会按照家长的暗示,成为更加不努力的人。
这就是墨菲定律告诉我们的,越是担心的,越容易成为事实,从这个角度说,家长的担心都是对孩子的诅咒。
也许有的人会说,我不会把这个话说出来的,但是你必须相信一点,当一个人内心一旦有了某种念头,就一定会通过各种方式,不管是肢体还是微表情,或者是说话的语气、语言的表达,将自己的真实想法传递出去,当孩子接收到来自父母真实的信号,ta就会潜移默化的认同这种暗示。
03 关键词:引导
与其说改变孩子,不如说家长应该想一想,怎么引导孩子走出现状?
与对孩子的改造不同,引导的主体是孩子自己,也就是说,在引导的过程中,家长扮演的是一个在一旁指导方向的作用,归根到底,挖掘的的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有自发的动力做出改变。
问题是,如何引导孩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 放下焦虑,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根本原因。
这一点在前面已有阐述,比如孩子为什么不努力,至少列举了三种可能,只有挖掘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用新的方式置换满足孩子动机与需要的内容,才能让孩子有真正的改变。
家长的接纳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当家长能够真正接纳孩子的现状,充分认识孩子的行为不是无缘无故的发生,而是意义深远的时候,家长焦躁的心情才能放平,这个时候,孩子的改变,才能真正开始。
为什么很多家长总是克服不了自己的焦虑?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是不肯接纳事实(真实)——既不能接纳孩子的现状,也不能接纳孩子的现状很大程度是自己教养方式导致的,只把注意力放在"怎么能让他改变"之上,而且还是要快速的改变。无视事物发展的规律,无视前因与后果的联系,怎能不产生虚妄的焦虑?
② 挖掘孩子的内驱力
孩子的懈怠,根本原因是缺少行为的内驱力。内驱力的挖掘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在这里,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所谓内驱力,就是孩子行为自发的动力。如果让一个孩子玩游戏,ta肯定很"努力",不仅全神贯注,而且会想法设法达成自己的目标,这是因为游戏满足了他内心的需要,是ta真正想做的事情,并且,在玩游戏的过程中,ta一定感受到了很强的愉悦感,所以,玩游戏这件事ta不需要家长催促就能完成。
相同的道理,为什么在学习上就完全相反?孩子在学习上的内驱力是怎么被破坏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第一,家长有意无意将学习与游戏对立,为学习塑造了"苦差事"的形象。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的教育理念里一个核心的部分,就是强调游戏的重要性,尤其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游戏不止是成人眼里的玩耍,更是儿童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工具。但是在很多家长的眼睛里,两者却成了完全对立的内容,家长会有意无意的强调并制造学习的"苦",比如告诉孩子学习是需要下功夫的苦差事,学习被赋予了很多沉重的意义,比如现在学习不好,将来就如何如何悲催,还有家长常以游戏作为筹码逼迫孩子学习,最常见的是,你先做完练习卡,才能玩等等。
在这样耳濡目染的环境下,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越来越被磨损——喜欢简单轻松有趣的事物,讨厌复杂枯燥的事物,是人的天性。当学习被赋予了这么多苦情的意义,孩子还如何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激发自己的内驱力?
家长必须明白,在社会环境和学校的教育环境整体严峻的大背景之下,孩子对于社会的残酷性,学习的重要性已经有了足够充分的认知,家长不需要再反复重复,相反,应该尽量给孩子减负,让孩子在尽量轻松的环境下找到学习的乐趣。
事实上,学习本身就是探索世界的一种工具,它本身就不应该是无趣的,只是畸形的环境使它变质。孩子的一生可能会有很多位老师,但是家长却是唯一,家长的责任不是继续加压,而是回归本来的角色,尽量为孩子创造关于学习的轻松氛围。
第二,常用惩罚的措施将惩罚和学习关联。
惩罚也是强化的一种,只不过是一种负性的强化。当家长在学习的问题上因为自己的焦虑而对孩子产生了大量挑剔指责抱怨时,学习就成了孩子抵抗家长的掩体。
孩子通过懈怠的学习来阻抗家长对自己的惩罚,甚至因此产生厌学情绪。
事实上,凡是有影子的地方必然有光,家长只关注黑影,但却不关注背后的光,这会导致家长因为自己的高期待,对孩子的学习不断加码,看不到孩子积极的一面,总是充满了抱怨。
比如,孩子只考了60分,家长首先看到的是成绩太低,将将及格。但是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同样是这件事,就会有不同的解读,比如考60分,说明这张试卷中有60%的知识点被掌握了。这是很不错的结果。
当家长有积极心态时,会将其传递到孩子那里,孩子便不会对学习而产生太多负面的情绪,而让学习回归本来的单纯。
每个人内心都有向好向上的种子,区别在于这颗种子有没有合适的土壤发芽生长,家长能做的,就是给孩子一片适合发芽的土壤——这片土壤,即使给孩子积极的期待和鼓励。
第三,过分功利化,破坏了孩子的探索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大的内驱力。但是因为家长过分功利的态度,往往会使孩子与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失之交臂。
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挪威的很多中学生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创业,研发很多高科技的产品,而最终,他们的研发大部分都会失败,但是这依然没能影响他们的热忱。这些东西,完全出自兴趣,他们在完成自身功课的基础上,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研发,制造,但是却乐此不疲。
中国的很多家长眼光过于短浅,总是集中于功利性的教育上,这种功利性思维最容易磨灭一个人真正的兴趣。当学习成为"不得不做"的任务,内驱力自然也就消失殆尽了。
所以,到底如何确立孩子的内驱力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挖掘孩子的学习动机,让孩子树立更为宏伟且坚信不疑的远期目标。
如果一个孩子的学习动机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赞赏,表扬,就很有可能沦陷为目标之争,看似一段时间内能一往无前,但却往往禁不住任何波折,一旦有不如意,就会焦虑紧张,对学习产生回避性的懈怠。
所以,挖掘学习的内驱力才是关键。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树立长久的目标,比如将来想做什么,对未来有什么梦想,自己的优势在哪,该怎么努力实现等等,通过梳理,帮助孩子将远方的大目标逐步分解,落实到小目标上,再最终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这样孩子的远方目标就会象灯塔一样,屹立在前方,激励着孩子克服困难,不断前行。
目标感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目标,孩子就必然懈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目标是孩子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家长赋予孩子的。现实是,家长常常打击孩子"不切实际"的目标,教育孩子把心收回来,放在短期的一次考试成绩上,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家长的短视,这种短视绞杀了孩子真实的梦想。
任何梦想都很了不起,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认识到该怎么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③ 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在于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建设孩子的心理健康。
事实上,很多家长都忽略了一个事实: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是其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当一个孩子把大部分精力用于心理的内耗时,是没办法努力学习的,同样,一个潜意识处于高度防御状态的孩子,也肯定不会有高效的学习结果。
心理的内耗,包括的内涵很广泛,比如对自己的不接纳、高期待、学习上的习得性无助、对同伴关系和学校环境的适应不良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引导和解决,而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如何和孩子聊天,如何解决孩子的困惑,让孩子有学习的动力,绝不是说说这么简单,这需要家长自身的成长和学习。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学习对孩子情绪的引导,对于解决"提高孩子的成绩,让孩子变得更努力、积极"这个目标来说,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做法。
写在最后:
一句简单的"如何改变一个不努力的孩子"的问题,延展出了6500字的长文。事实上,"不努力"只是一个太过于笼统的概述,这背后,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内容,家长对这个问题的不合理认知,"不努力"这个行为现象背后孩子的心理疲乏等等,都是需要深思的内容。
归根到底,这个改变的过程,不是家长如何改造孩子的过程,而是家长实现自身成长过程。家长的眼界、见识、情绪管理能力,决定了孩子的行为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