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成语典故故事

  在春秋战国时期,与齐国相关的成语典故有哪些?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齐国成语典故故事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齐国成语典故故事1:齐国成语之鸡鸣狗盗

  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他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留下孟尝君对秦国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觉得有理,便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

  泰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只要妃子说一,昭王绝不说二。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报酬。这可叫孟尝君作难了,因为刚到秦国,他便把这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王。就在这时候,有一个门说:“我能把狐白裘找来!”说完就走了。

  原来这个门客最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他先摸清情况,知道昭王特别喜爱那件狐裘,一时舍不得穿,放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他便借着月光,逃过巡逻人的眼睛,轻易地钻进贮藏室把狐裘偷出来。妃子见到狐白裘高兴极了,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为他饯行,送他回齐国。

  孟尝君可不敢再等过两天,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偷偷骑马向东快奔。到了函谷关(在现在河南省灵宝县,当时是秦国的东大门)正是半夜。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门,半夜时候,鸡可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时,只听见几声“喔,喔,喔”的雄鸡啼鸣,接着,城关外的雄鸡都打鸣了。原来,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而鸡是只要听到第一声啼叫就立刻会跟着叫起来的。怎么还没睡蹭实鸡就叫了呢?守关的士兵虽然觉得奇怪,但也只得起来打开关门,放他们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尝君一行已经逃走,立刻派出人马追赶。追到函谷关,人家已经出关多时了。

  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之士逃回了齐国。

  齐国成语典故故事2:齐国成语之宣王之弓

  齐宣王有个特点,喜欢听别人对他说恭维话。齐宣王爱好射箭,他喜欢听别人说他不论多强硬的弓都能够拉开。其实,齐宣王自己拉的弓,拉开时所用的力气还不到三石。

  齐宣王射箭时,常常向身边的大臣们表演拉弓。他身边的近臣们为了奉承自己的国君,一个个都是先拿起宣王的弓,站好姿势,故意拉起来试试。这些近臣们在试弓时有意地做出很认真的神情,装出拼命地使出全身之力的样子:闭住嘴,鼓满两腮帮,将眼睛瞪得大大的,一眨不眨地站在那里,再慢慢地将弓拉到半满时故意停一下子就松开手。他们都说统一调子的话:“这张弓好厉害!真是强劲极了。如果没有九石的力气是别想将它拉开的。”“那还用说,这么强的弓,除了大王您以外,是没有人能够拉开的。”“世界上像大王这样能拉这么强硬的弓的人是很少有的。”……听了这些特别顺耳中听的话后,齐宣王的心里感到特别舒服,心里乐滋滋的,甜甜的,比蜜还要甜。 这样,齐宣王所拉的弓虽然只需用不超过三石的力,但是他一辈子都认为他拉的弓,没有使出九石的力是拉不开的。

  齐国成语典故故事3:齐国成语之围魏救赵

  孙膑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年轻时曾和庞涓一起从师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当上了魏国的,忌妒孙膑的才能,就把孙膑骗到魏国,割掉孙膑的膝盖骨,使之成了残废。孙膑在齐国使臣的帮助下,逃往齐国,当上了齐威王的军师。围魏救赵就是孙膑指挥齐军打败庞涓率领的魏军,援救赵国的著名战役。

  公元前354年,势力强大的魏国进攻赵国,魏国庞涓指挥大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第二年,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任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八万前往救援。

  田忌本来打算带领军队直接去赵国与魏军作战,孙膑认为,魏国的精兵都在攻打赵国,国内空虚,主张采取避实击虚的灵活战术,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造成兵临城下,大军压境之势。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谋,率军进攻魏国。

  庞涓得知消息,非常着急,丢掉粮草辎重,星夜从赵国撤军回国。孙膑预先在魏军回国的必经之地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设下埋伏,当庞误用率领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魏军经过时,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这场战役又称为“桂陵之战”。在战史上,把这种作战方法叫做“围魏救赵”。从此,孙膑名扬天下一步,世间争相传诵他的兵法

(0)

相关推荐

  • 围魏救赵是无解的阳谋?绝境下的权宜之计,桂陵之战齐国实为败者

    笔者首次了解齐魏桂陵之战是在<小学生成语故事>一书当中,具体在[围魏救赵]这个章节. 从这一词条下的内容来看,围魏救赵的大致过程是: 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孙膑策划了围魏救赵的计 ...

  •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一)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一)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战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被誉为东方思想宝库的"明珠".它含英咀华,集古代 ...

  • 齐文化|山东淄博临淄区:图解成语典故——因势利导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是齐文化的发祥地,曾作为齐国都城长达800余年.悠久的历史不仅造就了大批名人,形成了众多名篇巨著,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存,也流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2009年,临淄成语典故被山东 ...

  • 公共基础知识: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

    事业单位考试中,历史常识可以说是常考考点之一,谈到历史不可避免联想到战争.在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战役,今天给大家分享春秋战国时期几个常考的著名战役,以及考试中常考的背后的历史典故以及相关人物. 一.城 ...

  • 齐文化|齐国成语典故:布衣之交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 [原文]"居期年,君召爱夫人者而谓之曰:'子与文游久矣,大官未可得,小官公又弗欲.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于卫甚重.&quo ...

  • 齐文化|齐国成语典故:居必择邻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原典]"婴闻之,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择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 [译文]"我听说,君子居住时一定要选择好邻居,外出 ...

  • 八字成语典故故事有些什么呢

    成语大都保留古义,学习成语能够更好理解文言文意思,更好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b吧,仅供大家参考. 八字成语典故故事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楚国有个书生,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 ...

  • 《孟子》:10则经典故事+63个成语典故,体悟古人处世大智慧!

    <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所作.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

  • 齐国成语故事——老马识途

    2019-03-05 08:44 来源:齐图腾 老马识途 [解释]老马能辨认道路.比喻经验丰富的年长者熟悉情况,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 管仲. ...

  • 50个成语典故的出处,50个历史名人故事

    当我们平时生活中用到一鼓作气.负荆请罪.老当益壮等成语时,可有想过他们的出处呢?这里面可包含着古人的大智慧.以下50个成语中包含着50个历史典故,快来看看吧~ 1. 一鼓作气(曹刿 guì) 出自&l ...

  • 7.齐国成语故事——康庄大道

    康庄大道 [解释]康庄:平坦,通达.在古代,五路通达的大道叫做"康",六路通达的大道叫做"庄". 原意是指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道.比喻光明而美好的前途. [出 ...

  • 100个成语典故学成语,看故事,涨知识(上)

    100个成语典故学成语,看故事,涨知识(上)

  •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 (下)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即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你对以下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了解多少呢?人物博报编辑倾情奉献,以飨读者. 67.莫须有 [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