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斩获大奖,好文值得一看

喜讯

恩高学子在第二届“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中斩获佳绩

日前,第二届“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在北京大学圆满落幕。

经过初赛——复赛——决赛的激烈角逐,湖北恩施高中张文赵老师指导的沈艾君同学(2017级3班)参加了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举办的全国决赛,并荣获全国二等奖。

此外,李青菱子同学(2017级3班)和聂雨阳同学(2017级20班)参加了复赛,分别荣获省级一等奖;李绍贵老师指导的熊慧鎔同学(2017级26班)荣获省级三等奖。

“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担任学术指导单位,旨在引导中学生通过参与历史写作,以旁观者的视角、局内人的体验来关注历史、感悟历史,培养中学生对史学的兴趣,训练他们初步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途径,习得历史书写规范和技巧,培养基本的历史写作能力,增强青少年的历史文化素养。

据了解,“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规格高、要求严、影响大,获奖比例小,有“文科奥赛”之称

寻“根”问祖

 ——湖南临湘吴氏“湖广填川”后人寻“根”记

作者:1703沈艾君

指导教师:张文赵

二零一七年八月十三日,在湖北省利川市火车站,三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每人身背一个包裹,相互搀扶着走出站台,经过长途跋涉,每个人脸上显现出了些许疲态。同时在车站的出站口,一位头发微白的老人,正站在炎炎烈日下翘首盼望着什么,眼里跳跃着的,有急切,有期盼,有兴奋……而茫茫人海中,当四双浑浊的目光汇聚在一起时,他心中的千言万语,瞬间都只化作了饱含的泪水和一句不断重复的话:“终于来了!终于来了!爷爷可以安息了。”

三位老人来自湖南省临湘市长塘镇畈吴村,其中年龄最大的七十六岁,千里迢迢来到湖北利川,只为寻找失联了三百多年的“湖广填川”吴氏始祖的后人,而出站口的那位老人,就是湖南临湘吴氏“湖广填川”后人之一吴康友。

此情此景,动人心弦,同时,一系列疑问也如水中气泡一般浮上我的心头:他们的祖辈是如何从湖南临湘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湖北利川?这又是一条怎样的寻亲之路?为解开心中的疑惑,我怀着无比好奇之心,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查阅了诸多资料,寻访了不少族中长辈,逐渐理清了其中脉络,还原了这一段传奇般的历史。

一切还要从清初的“湖广填川”说起。

湖广填四川

据吴氏族谱记载,吴氏始祖得姓于吴国,开朝氏始祖为姫姓,而吴国的建立者为吴太伯,他为给三弟季历(即周文王姬昌之父)让位,与二弟仲雍出逃,后建立吴国。吴国被越国打败后,吴国子孙皆以吴为氏,后形成的郡望主要在江苏丹阳、河南濮阳、开封、上蔡、河北沧州、浙江吴兴、湖南临湘、湖北武汉八地。

而我的母亲,就来自湖南临湘长塘镇的吴氏家族。从小我就常听外祖父谈起,在三百年前的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声势浩大的移民。

据《四川通志》记载:“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争及瘟疫灾害的四川省,仅有人口九万余人。康熙年间,四川的兵荒马乱终于平息之后,一批满怀壮志的官员纷纷赶赴四川走马上任,准备在这千里沃野上大展拳脚。可真正到任后才发现,这片天府之土上,竟是如此的荒无人烟,百里不见家户。

不久之后,四川巡抚张德便奏启皇上,提出:“要重振四川天府之美名,唯有招徕移民开垦土地,重建家园,除此别无良方上策”(来自《明清史料·户部题本》)。于是康熙皇帝正式颁布了一份名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的诏书,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自此中华大地上的一次史诗般的人口大迁移――湖广填四川,浩浩荡荡地开始了。而湖南临湘,也不幸被列入了“湖广填川”的范围。

据“湖广填川”相关史料记载,康熙帝非常重视四川移民问题,甚至把各地督府衙门的政绩和升迁与这次移民人数直接关联。于是各地衙门想方设法,花样百出地增加移民数量。湖南临湘当地衙门在一天晚上召集所有百姓宣布:为支援四川建设,朝廷下令要把一部分人迁入四川,可自愿报名前往。

但由于志愿者过少,于是官府当即动用武力将部分人捆绑起来,连同妻儿一起强行押送入川,其中就有七户临湘吴氏,为防止移民半路逃跑,一路上他们都被捆绑双手,只有如厕需求时才会解开,如今巴蜀方言“解手”(意为上厕所)即来源于路途中解开捆手的绳子上厕所之故,一直沿用至今。

“蜀道难,难不住君从湖广来。”到雍正二年时,四川人口已达298.3万,移民数量较之前大为增加。但同时,这七户吴氏先祖却背井离乡,被迫在这片荒原上开始了他们艰难的创业之路。

先祖创基

很难想象,那些移民来到这样一个荒凉之地,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所要面对的是多么大的挑战和困难。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他们是如何在这片穷山恶水中生存扎根下来的呢?期间又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怀着一系列的疑问,我对湖广填川吴氏后人做了进一步的寻访。

漫长的路途中,吴氏七户分别在两地停下了脚步――今重庆奉节甲高和四川成都金堂。据今重庆奉节甲高吴氏后裔吴康友描述,官兵在将他们先祖押送到这片荒山野岭之后便宣布,从即日起他们就统称为“湖广填川”移民,各自在此地为家起业。尽管心中悲痛,愤恨,甚至是绝望,但为了生存,无奈之下他们也只好赶紧开始了劳作。根据当地官府规定,凡居此地者自己圈地,以挽草圈、挽草疙瘩、插树苗、打树桩等各种方式定界,后被世人称为“挽草为业”的典故便来源于此。

尽管人们披星戴月地辛勤劳作,康熙帝也颁布了给予土地和五年内不收赋税的优惠政策,但由于艰苦条件的限制,人们仍然长期挣扎在死亡线上。临湘吴氏“湖广填川”始迁祖运朝公(图一重庆奉节甲高运朝公陵墓)――吴氏族谱第一百零二代后人,携妻带子落户于现重庆奉节甲高石屋田格构皮湾,其所处境况也不例外,食难果腹,舍不蔽雨,在艰难的生活中熬过了一生。但万幸的是,临湘吴氏的种子,还是在这片土地上顽强地生根发芽了。

嘉庆十五年,即公元一八一零年,我填川三世祖,即吴氏族谱中第一百零五世后人吴开岱,与当地恶霸大地主(外号彭金娃娃),打官司五年(具体其中缘由已无法考证),这场官司因彭金娃娃势力强大,且其与当地官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困难重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官司------彭金娃娃必赢无疑。然而先祖吴开岱生性刚直,一身正气,他顶着层层压力,最终以其足智多谋赢得了官司。这场胜利使得吴氏家族在甲高一地有了一定的声望,在这穷山恶水中逐渐闯出了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图一重庆奉节甲高运朝公陵墓

吴景树的遗愿

然而,“生活,生活,漫漫无尽的苦路”,上天对甲高吴氏的考验远不止如此。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起——填川世祖第一百零八代后人吴景树。不论是他的苦难经历,还是他的家族情怀,都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

吴景树的一生可谓是遍尝人间疾苦,充满了那一代人的悲壮色彩。他生于一八九二年四月初八,逝于一九七三年腊月十一日子时。两岁时就被过继给了他的堂伯家,十七岁时与比其小三岁的龙氏结婚,后育有三男一女。

一九二九年妻子龙氏和叔父相继病逝,雪上加霜的是,不久之后他的左眼又因眼疾失明了,生活连续遭遇重创,实难为继,不得不把女儿吴际淑送给别人家当童养媳,不成想一别便是生死两茫茫,六十余年来竟再未谋面。

一九三一年,因欠下了地主的租金无法偿还,吴景树走途无路,只好带着三个儿子逃荒,沿途乞讨三百里,最终来到了兴隆口马刀坝村(解放前属重庆管辖,一九五五年划入湖北恩施利川市)的一座破庙里落脚。

一九三八年二儿子吴际万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下落不明,至今没有任何音讯;而大儿子后来为谋生计前去四川云阳挑盐渡船,船翻而亡。几年后,给地主专职劈柴的吴景树,在干活时,右眼又被飞出的渣子刺瞎,从此双目失明,只好靠小儿子给地主打短工来维持生活。这种苦难有如家常便饭一般“光临”的日子,一直到解放前夕才略有好转。

解放后吴景树一家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了自己的土地,也有了自己的房屋。人闲下来了,他就喜欢给孙子们讲故事,据吴康友回忆,爷爷跟他讲的故事,至今他的孙子们还听得津津有味。这些故事告诉了子孙们很多做人的道理,如兄弟团结、家庭和睦、勤俭节约、爱家爱国等,然而最常讲,也最让子孙们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些饱含家族情感,血缘情深的故事。他总是用最朴素的语言时刻告诫自己和家人一个最实在的道理:家族是一个人立于天地之间所扎的根,是人生命中的本,因此,即使他们走了这么远,终有一天也一定要回到奉节;即使湖广填川过去了这么久,也一定要回到那个叫做临湘的地方!

吴景树的家族意识很强,为了族人的利益敢于斗争。后来吴景树的大孙子吴康友去奉节寻亲时,奉节当地有个叫吴际海的爷爷,讲起了一个由前辈人流传下来的感人故事。

在吴景树年轻时,他的一个堂弟,为了家人的生计外出多年未归,没想到期间妻子及孩子竟被当地一个大地主抢走,得知情况后,堂弟急忙赶回,找到地主家里要人,没想到地主凭仗自己的财势,歪曲事实,完全不理会,堂第没有办法,便找到族里年轻一辈中颇有威望的吴景树,请求他帮忙要回妻儿。吴景树听了堂弟的诉说,非常气愤,爽快的答应了。

考虑到对方财大气粗,人多势重,吴景树就组织了族里二百多个身强力壮的吴家青年,去地主家说明了来意。不出意料,对方毫不让步。好说歹说无果后,吴景树向大家一眨眼,第一个冲向地主家里,抢过孩子,然后号召众人抢回堂弟的女人,场面如大战般惊心动魄,激烈异常,最终吴景树带领族人夺回了堂弟的妻儿,凯旋而归,他们在捍卫了吴氏家族尊严的同时,还为当地百姓们出了一口气,吴氏家族都为此事而感到自豪。与吴景树类似的家族英雄故事还有很多,他们的事迹也被后人所铭记,其中饱含的家族精神更是薪火相传。

一九七三年,八十一岁的吴景树离开了人世,临走前用最后的微弱气息再三叮嘱儿孙们——以后一定要回奉节寻找他们的亲人,一定要回湖南寻找他们的“根”。

漫漫寻“根”路

然而,在那个年代,百里之路对于普通农民来说是何其遥远。吴景树的儿子,由于当时交通不便、经济上比较拮据等多方面原因,未能寻找到亲人就去世了。直到二零零零年吴景树大孙子吴康友,在一次家族聚会上提出,为了完成爷爷遗愿,要回到甲高寻亲,这一提议很快就得到了族人的响应与支持。

说干就干,稍作准备之后,他们第二天便坐上了去往甲高的客车。无巧不成书,让人意外的是,他们竟然幸运地发现这辆车上恰好有一位甲高吴氏后人,很快便一帆风顺地直接到达了甲高吴氏聚居地,与亲人相认。看着爷爷曾经无数次在晚年的故事与梦境中出现的地方,大家都感动得热泪盈眶,无以复加。

此次甲高之行,他们带回了甲高吴氏族谱,后来又在奉节吴际海的帮助下,去了成都找到了另外一支临湘吴氏“湖广填川”后人。成都吴氏后人也编写了族谱,在寻找到了利川吴氏后,成都吴氏族谱编委会根据利川吴氏族谱信息,对成都吴氏族谱进行了修订,最终利川吴氏也回到了成都吴氏族谱中。

但爷爷的遗愿还并未了结,对于湖南老家,他们还是一无所知。由于年代久远,他们也不清楚临湘吴氏如今是否还在临湘,会不会相信他们,接受他们。而且临湘路途遥远,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但他们并未放弃。吴景树的小孙子吴康帼心中就一直秉持着这一执念。他年纪较轻,对网络相对较熟悉,就在互联网上的吴氏寻亲网,搜寻到了临湘吴氏的信息。

然而吴氏作为中国第三大姓,人数众多,加之中国近代的打工移民潮,人们的家族观念日益淡化,想在这个网站上找到临湘吴氏,简直是大海捞针,谈何容易。但吴康帼想到爷爷的遗愿,想到一生刚强坚毅的爷爷心中也有这样一块柔软的地方,便一下子坚定了决心,一定要找到它! 于是他便每天抽出一定的空闲时间,在网上搜罗各种有关临湘吴氏的信息,联系各种人,经历了无数次兴奋与失望,结识了无数个吴姓同胞,但依然没有什么收获。希望,在他和亲人们的心中逐渐变得渺茫起来。

可天无绝人之路,在坚持一年多以后,他突然在网上搜索到了一条寻亲帖,是一位叫吴晖的临湘吴氏后人发布的,其中基本信息经核对后竟与“湖广填川”族谱记载无异。吴康帼非常激动,想要联系到他,却发现他留下的联系方式仅是个电子邮箱。由于没用过电子邮箱,他只好向族中晚辈求助,而年轻人对此事并不热心,拖拖拉拉十天半个月。

图二  湖南省临湘市吴氏宗祠

才把邮件发给了吴晖。让人焦急的是对方也迟迟没有回复,吴康帼不知道这次会不会又像以前那样,不过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心情忐忑地等待了一个多月,终于还是收到了对方的回信,幸运的是,这次找到的临湘吴氏,正是自己梦里千百次想要寻找的“根”。

吴晖现住长沙,家族情怀深厚,常在网络上发布一些族谱信息,寻找失散在外的吴氏后人。他不常登录邮箱,偶尔的一次登录,竟惊喜地发现了吴康帼的回信,连忙将族长吴惟黔的联系方式告诉了他。于是吴康帼、吴康友等人立刻与吴惟黔取得了联系,在简单核对了族谱后,他们初步断定了对方就是已失散了三百年的亲人。

二零一六年十月吴康友与另外几名甲高吴氏亲自到了湖南临湘长塘镇,受到了老族长吴惟黔、新族长吴海洋及吴洪光等人的热情接待,并参观了吴氏祠堂,祖先陵墓,拜读了临湘吴氏总谱(第九次修订版)。

图三 “湖广填川”吴氏后人在湖南临湘祭祖合影

图四  二百多年历史的湖南临湘吴氏族谱

二零一七年,吴康友等人向吴惟黔、吴洪光、吴佑祥等人发出邀请,请他们到重庆、利川、成都做客,同时寻找其他临湘吴氏后人,于是就出现了开篇的感人一幕。

此行一是为了将“湖广填川”吴氏族谱收入临湘吴氏总族谱,核对修改完善相关信息;二是来看看吴氏后人在他乡的发展现状。自此,临湘吴氏“湖广填川”一支正式回归家族,百年寻“根”梦终于实现。

吴惟黔修新族谱

此次寻根探究过程中,众多长辈深厚的家族情怀,让我感到非常震撼,特别是族长吴惟黔,虽已76岁高龄,却依旧对族谱深耕不缀,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有着怎样不一般的经历呢?怀着一颗崇敬和疑惑的心,我对吴惟黔族长做了一次专访。

据吴惟黔老人讲述,他于1942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有着显赫的家族史。他的曾祖父为岳州”二吴”之一的吴獬,为清末进士和教育家。后家道中落,到了吴惟黔出生的时候,家中因贫穷,无法供其上学读书,但幸运的是他有一个明智的爷爷,受太爷爷影响,其一直注重孩子的教育,因此在吴惟黔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爷爷学习四书五经,作文之道,至今他都还记得当初爷爷教他《岳阳楼记》如何开篇起笔,发展情感,自然收笔,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手法,进而讲如何掌握文章文字和思想上的精华。

后在爷爷的悉心教导下,吴惟黔在品文、作文方面颇有心得,有了一定的文学素养。长大后,吴惟黔从事了建筑行业,虽然工作辛苦,但他也不曾片刻放松自己的学习,这样的自学生活一直坚持了五十余年。他不但自己自学,而且还特别注重孩子的教育,把一生从事建筑积累的财富,基本上都投入到了子女的教育上。

图五  临湘吴氏家族族长一行到成都金堂合影

到了一九九零年,村里长者提议由文化素养相对较高的他主持吴氏族谱的修订工作,虽然当时家里负担很重,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答应了。作为一个深受传统教育影响的人,深知族谱的重要性,知道自己肩上扛着的是份沉重却光荣的责任。

对于族谱,吴惟黔有着自已独特理解,他很清楚族谱对家族、社会甚至整个民族的意义。他在第九次修订版临湘吴氏总族谱的序言中写到:“修谱以国史为据,以方志为佐,以历届谱除为基础,览古今文化之精神及人文之伦序,集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为一体,分项开列,逐一详记。……其目的在于澄清史实,并以历代重要人物为典范,集百家之优,激发其精神,鼓励其意志,使之更旺。”⑦ 

族谱修订看起来是一份简单轻松的工作,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充满了艰辛与无奈。首先便是极少部分人的不理解,不支持,在有些人眼里,族谱就是一本无用的书,“既不能当衣穿,更不能作饭吃”,有些人更是冷嘲热讽,不但不支持,反而百般阻拦,在修吴氏宗祠时,先是拒绝捐款,后在祠堂修好后,又认为祠堂不够漂亮!在采访过程中,我能感觉到吴惟黔老人的无奈和愤怒。

其次就是原始资料的缺失,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中有很多历史文物,私人古玩甚至是祖辈遗物,都在“破四旧”口号下被红卫兵销毁了,吴氏族谱也在其中,几乎绝迹。寻找原始族谱资料虽然希望渺茫,但吴惟黔一行人并未放弃寻找,通过多方打听,最终在上门吴村找到了一本清朝的老版的吴氏族谱,珍贵异常,原本并不愿意交出族谱的主人也为他们的精神所动,将老族谱交给了他们保管研究。

再次就是资金问题,修谱并不仅仅是几个人凑到一起问几户人家就可以了,他们要调查清楚每个族人的生卒年月,职业,生活经历等各方面资料,有时也需要出远门调查临湘吴氏集中分布在他乡及出门在外的族人,庞大的人数,使得第一步的调查难上加难:修订族谱的工资,四处奔走的路费,几十万字的族谱打印装订费用,虽然每一项的花销不多,但由于极其繁琐,处处都要用钱,日积月累下来,数目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祠堂的修建费用就更不用说了。族中用节假日舞龙等活动募得的钱远远不够,政府也没有相应鼓励性的补贴,吴惟黔别无他法,很多时候也只好自己掏腰包,不仅工资没拿到,反而还倒贴了不少。

尽管他们在修谱时费了不少时间精力,甚至还得罪了一些亲人,但为了吴氏家族发展,吴惟黔仍然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如今新的族谱已经落成,加上这次“湖广填川”吴氏族谱的回归,吴氏族谱更为完善了,对他来说,没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事情了。

对于七十六岁的吴惟黔来说,修谱之路还远没有到尽头,也不会有尽头。

本文主要人物及事迹简介表

姓名

吴氏族谱谱序

居住地

主要事迹

运朝公

第102代吴氏后人

重庆市奉节市甲高

湖广填川始迁祖

吴开岱

第105代吴氏后人

重庆市奉节市甲高

智斗大地主彭金娃娃

吴景树

第108代吴氏后人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利川市

帮族人从地主家里抢回妻儿

吴康友

第110代吴氏后人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利川市

寻找奉节吴氏

吴康帼

第110代吴氏后人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利川市

寻找临湘吴氏

吴惟黔

现临湘吴氏族长

湖南省临湘市长塘镇

编制和完善临湘吴氏总族谱

在此次寻“根”调查的过程中,我开始思考——

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深的执念要去寻找自己的家族是什么让他们在失联几百年后仍然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寻找一个看似除了一点稀薄的血缘关系外再无关联的家族

吴康帼伯伯给我的回答是:“树高千尺,落叶归根,作为我们年轻人可能还无法深刻体会。自然规律,谁也违背不了,生命都有归根入土的那一天,自然会考虑我来自于哪里,去向何处?不管经历多久,生命的基因永远改变不了,因为整个中华民族都有此情结。”

吴康帼伯伯的话,让我对家族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细细想来,家族观念也一定是根源于人类内心的自然情感,即亲情。这是磨灭不掉的对亲人的血缘上的情感认同,人皆有之。同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又与中国地理环境导致的经济背景有关,中国上下5000年,由于土地肥沃宽广,水源丰富清洁等地理条件,形成了大河文明,农耕文化,并由这种自给自足的特性进一步演化出了相对封闭,安土重迁的小农经济。

在这种封闭环境下,自然而然的加强巩固家族意识,使家族内部的联系愈加紧密。由是中国的家族文化便有了积淀,并进而让人们对家族的情感更加深厚。我母亲常对我说,在他们的观念中,一个人如果没有入族谱,就会有一种无依无靠,孤身一人的不踏实感。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大部分人都依赖于此获得认同与尊严,归属感与安全感。长此以往家族观念逐渐深化,从中滋育出了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思想体系――即儒家“仁”学。这一思想又经过了历代王朝的灌输强化,家族观念已在中国人民心中根深蒂固。

但在世界急剧变化,飞速发展,高度融合的今天,家族观念开始在人们心中慢慢淡化。由于迅速城市化的影响,数以亿计的中国人离开家庭,由农村奔向城市。在不具备容纳下大家族的条件的城市中,城市化的第二代第三代人对家族的意识与情感自然更加薄弱。再加上西方文化中许多因素的冲击,年轻一代的家族观念正变得越来越淡薄

比如我自己,由于从小便随父母离开了老家,来到举目无亲的异乡,在知道这起寻亲事件之前,我对家族的实际认识一直都停留在家庭层面。面对这种现状,我们青少年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家族观念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第一,社会是人的社会,一个健康发展的国家,人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上升到超越自我,超越求生本能的自私之心的高度,那么这个纽带最好是由家庭家族来担当,从家族中的角色上升到国家中的角色,从孝悌之道上升到忠敬之徳,从而从家庭伦理上升到社会道德国家制度,即大学中所说的“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第二,家族观念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人的性格塑造及中华文化倾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导论》中,他认为家族观念在空间、时间上以父子、兄弟的关系实现了“直通百世,横通万物”,从而让人们由家族观过渡到世界观,开放了中国人的心胸,同时家族观念又通过“忠诚恻坦,温柔敦厚”的家族情感与道德,使中国人在心怀开阔的同时,养成了柔中济刚,礼而不弱的性格。这就说明了当今中国之所以会是这样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实际上还是归结为中国人千百年逐渐积淀下来的根源于家族观念的和平文化。

家族观念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祖国的和平统一,有着无形的作用,它就象一根线,始终牵动着海外游子的心。大量的海外侨胞及港澳台同胞,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家乡,当读到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时,那种“根”的执念更加强烈了,他们虽身在海外,但“根”却在大陆,对于家乡的思念一刻也不曾忘却。

在采访爷爷时,他简述了畈吴村的一位姑奶奶,如何从台湾辗转回到家乡的感人故事。这位姑奶奶名叫吴秀兰,老公李华是国民党的一名军官,1949年她随其夫一起前往台湾。通过多年打拼,他们在台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生活安逸,但尽管如此,他们一刻都未曾忘记魂牵梦萦的家乡亲人。

当1987年台湾当局宣布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时,她义无反顾的变卖了所有家产,放弃了台湾的一切,随老公一起回到了家乡,并用她的积蓄帮助亲人修房,安排生产,极大地改善了族里亲人的生活条件,直到两年前去世时,全族的人排着长队,为其送行。从这个事例不难看出,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怀着这种“根”的执念的人,祖国的和平统一才能成为民心所向。

历史的还原离不开探究,我本着严谨踏实的调查态度与大胆猜测的探究思维,全方位了解了湖南临湘“湖广填川”后人寻"根"历程。调查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主要来源于吴惟黔和我的外公吴洪光(修谱组成员、利川火车站三位老人之一)的电话口述,同时也有一部分来自于“湖广填川”后人吴康友、吴康国的微信交流及书信叙述。由于“湖广填川”历史久远,很多资料并不完整,在反复多人核实后方才确定;吴秀兰的材料,亦因中台限制和她本人晚年的不参世事而有信息缺失,经反复核实后,去伪存真,记录下来。第二手材料由于条件限制,有一些来源于网络,如《四川通志》与《明清史料》的引用,但大部分尤其是族谱的相关资料皆来源于所保存下来的族内资料。

我最初萌生出探究“家族精神”的想法已是很久以前。我的父亲来自湖北赤壁,母亲来自湖南临湘,大学毕业后我父亲被公司分配到了湖北宣恩——一个离老家千里之外的地方,母亲亦随父亲来到这个鄂西山区的山坳中,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成家立业。初来此地时,两人皆身无分文,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艰辛前行。在当时交通不便且生活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他们每两年才能回家乡过一次年,每次回家不过数天,让他们倍尝思乡之苦。而那时年纪尚幼的我,每每听到小伙伴们兴高采烈地说要回老家,心中总会有些许抑制不住的失落。过年时广袤平原上空迸开的七彩烟花,吃年夜饭时巨大的餐桌上各式各样的地方土菜,几十个亲人围坐着大声谈笑,与兄弟姐妹们的秘密低语都终年在我的心头萦绕。

从那时起,对于家族精神的执念,便在我心中扎根了。而此次三位临湘老人到重庆等地修谱的归途中路经湖北宣恩,在我家中休息了一天,给我们讲述了这个传奇性的寻根故事,一下子激起了我心中对家族的那份情感——对于“根”的渴念。因此进行了此次探究,写下了这篇文章。

就历史探究本身而言,我最大的收获是对于“历史”的认知。从前我一直以为,历史是离我们很遥远的,只发生在大人物身上的事情。但经过这次调查,我发现,历史同样存在普通人物的身上,这些普通人物同样可以折射出时代的特征和历史的色彩,因为历史是所有人的历史,时代是所有人的时代,每个人的经历都可以是一面镜子。因此,通过对我们身边人一生的探究,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历史上的时代大背景。如本文所记寻“根”之路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自古代小农经济下的传统家族意识到现代各方面思想冲击的大背景下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历史的探究不是必需东张西望,四处寻找大人物,而是从身边的普通人物入手,挖掘他们的生活,发现他们与时代千丝万缕的必然的联系,将渗入到生活中的历史抽丝剥茧提炼出来,还原它最真实的,原本的模样,这才是历史探究的真正意义。

通过此次探究,让我对前人苦难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回想自已当下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没有理由不珍惜,与前人相比,自己所遇到的困难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寻“根”即是寻本,不忘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愿中华大地上无数这样的“根”,不断地滋养着中华民族这颗参天大树,使其枝繁叶茂;愿祖国和谐稳定,蒸蒸日上,早日实现“中国梦”。

 注释

①《四川通志》:清黄廷桂等修纂。四十七卷。廷桂字丹岩,汉军镶红旗人。世袭云骑尉,官陕甘总督、武英殿大学士。鉴于明修《四川总志》谬误处甚多,黄氏肆力搜讨,尽补其遗,校订其误,有关田赋、边防、土司、兵制的记述十分详备。实为本省第一部内容翔实、体制得宜的通志。有雍正十一年(1733)刻本。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②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③《明清史料》: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编辑刊行。此集刊的编辑单位当时为了满足史学界的需求,是在整理本单位所购得的明清档案过程中,将认为值得流传于世的档案,及时编辑公布。该集刊公布了从明隆庆元年(1567)至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近二百年间形成的10300余件官方档案史料,其中包括明天启、崇祯、清顺治、康熙等朝的敕、诏书、诰命、谕、题本、奏稿、塘报、揭帖、图、单,以及内阁各项档案、外交文书等。其内容大多是关于明末辽东战争、农民战争,清初社会各阶层的抗清斗争以及有关郑成功的史料。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④清政府在统一后,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如规定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者,准其入籍;将入四川招民优惠政策与各级官吏的政绩升迁、奖励垦荒招民紧密联系起来;在赋税政策上实行额外的优惠,对移民垦荒地亩,规定五年起才征税,并对滋生人口永不加赋;还规定对移民原籍地当局和入四川落业定居地当局,要求配合移送核实,安排上户籍、编入保甲。这些政策为移民创造了好的环境和条件。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⑤吴氏寻亲网:即吴氏在线·吴氏寻根网。该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资料来源于吴氏在线网站。

⑥吴獬:吴獬(1841—1918),字凤笙,湖南省临湘市桃林镇人。吴天资聪颖,少年时代,五经四书皆已成诵,二十岁就读岳麓书院。清光绪二年(1876)中举。当时左宗棠任甘肃总督,欲聘吴为幕僚,吴以疾辞。光绪己丑科(1889)中进士。主考李鸿藻对吴的文章作“伤时”定论,不许取第一,不许列入翰林,仅以即用知县签分广西。后任湖南沅州府学使,兼敦仁书院山长,分别到临湘莼湖书院、岳州金鹗书院、湖北通城青阳书院、衡阳石鼓书院、衡山研经书院、长沙岳麓书院、湖南高等师范以及南京三江高等师范、湖南优级师范等处讲学,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渊博的知识,教诲弟子,影响遍及东南诸省。民国6年(1917),吴獬因年老体弱,返回故乡桃林,办私塾一所,亲自督教,讲授学生。民国7年2月,北洋军南下,兵扰桃林,烧杀掳掠。吴獬愤然成疾,于是月去世。遗著今存《不易心堂集》和《一法通》等。世人称他为岳州一怪。资料来源于临湘吴氏族谱和百度百科。

⑦资料来源于第九次修订版湖南临湘吴氏族谱序第3面。

⑧出自《礼记·大学》。

⑨《中国文化史导论》:本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学大师钱穆继其《国史大纲》后,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学术代表作。书中就通史中有关文化史一端作导论。本书虽主要在专论中国方面,实亦兼论及中西文化异同问题。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