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城|淡淡茶香与浓浓人情
天下女儿第一城
这里有酒,摔碗而饮,摔出的是恩施的热情与豪兴。
这里有茶,毫白如玉,显露的是山城的温润与舒适。
这里有人,美丽优雅,遇见的是生活的诗意与高境。
这里是恩施女儿城,是土家文化集聚地,是令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硒茶与遇见
作者:吴天阳
戏罢散场,戏台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如凭空消失了一般,此时的女儿城,只剩下古朴的戏台、匆匆的脚步和淡淡的茶香。
“您好,请问您需要点什么,我们有硒茶、果酒和——”习惯性地低头问候,再抬眼,正与来者四目相对时,我轻轻地询问了一声,“彭老师?”
对方眼里闪烁了一下,然后摘下口罩。我没认错,来者是高中母校的老师,曾经给我讲过《故都的秋》。
一番寒暄之后,我为彭老师端上了一杯冷泡玉露。在等待冰块融化的时间里,我与老师交流了因茶遇见的故事。
今年暑假机缘巧合,母亲得知女儿城有一个政府扶持的茶艺师培训班,便带我来到了“茶菋”茶馆报名。这是我与女儿城职业培训学校的第一次遇见。
“毫白如玉,格外显露”,一级玉露在冰块的包裹下闪烁着星星点点的光,夏末温热的水汽遇见玻璃杯便化为一颗颗小水珠,透出清淡的茶香。如果不是这次培训,或许我并不会对茶艺有这般浓厚的兴趣。
老师问我,“茶艺中的‘艺’作何解释?”思索片刻,我回答说,“艺,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艺术。体现的是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沏茶的过程和行为本身其实都可以称为一种艺术。”一问一答之间,似乎打开了我心中茶道文化的另一层感悟。可以说,在为彭老师介绍茶艺的同时,亦是自我学习的一种提升。
冰块渐渐融化,茶叶慢慢地舒展开来,茶杯里开始浸出浓郁的茶味,飘散阵阵清香。冷泡茶可以减轻茶叶的苦涩感,喝起来更觉甘甜鲜爽,特别是这种新型的泡茶方式,还可以让味蕾在冰块融化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层次感,这其实与我在这里的学习过程十分相似。
茶艺师课程结束之后,我主动找到招生负责人赖黎老师说,想要试听一节SYB创业课。他很热心的将我介绍给了讲师黄老师。黄老师的课十分有趣,以至于我接下来的几天变成了创业课的旁听生。蹭课期间,晚上下课后我作为兼职大学生在茶馆工作。每天的际遇都不同,每天都有冒险和挑战。
我喜欢这种挑战自我,不断学习的过程。在我看来,学习的顶点不应该是学位证书,学习的内容也不应该局限于专业知识。课外的学习以及兼职经历可能不会为我们带来短期的回报,但我相信,只要是学习,只要是经历,都会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带来一些潜移默化的提升。
在为彭老师介绍茶艺的同时,我们在茶馆偶遇了我的礼仪老师——向红老师。向红老师是我迄今为止遇见的最优雅的女性,她的美是动态美,是渊博的学识与丰富的经历在言谈举止间自然而然的呈现。受她的影响,我在茶馆学习期间会注意平时的每一个细节。诚然,我和向红老师的差距很大,但我希望可以向她靠拢。
土
家
女
儿
城
与
向
红
老
师
合
影
恩施高中毕业后,我孤身一人在沈阳求学两年了。学习之余,我兼职过托管班老师,兼职过英语启蒙教育老师,还在林业局和高新区实习过......这些实习实训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自己挣到零花钱的满足感,更多的是学习到了兼职过程中发生意外后的处理方式、人际交往的细节以及对待工作的责任与担当。
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能遇见很多优秀的人,学习到很多有用的东西。我很感谢学校鼓励我们走出校园,接触社会,我很感谢政府给予我们的多样化学习平台。经过几次实习实训之后,我渐渐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也更加清晰的知道了我到底想要什么。刚刚步入大学的时候,生活中遇到难题我更倾向于绕开和躲避,但是现在,我将每一次挑战当作我的机遇,即使不擅长,也要先说“我可以”,然后再用心将它做到最好。我相信,当你认真对待每一次遇见时,你将会得到更优质的回报。
有幸遇见,恰好合拍。恩施高中和女儿城职业培训学校对我而言是玻璃杯,在这里所有的遇见都如冰块融化一样悄悄的改变着我,而我如同恩施玉露,青涩而又温和,在冰块的滋润下,慢慢伸展。
冰块化完,杯中见底,茶香飘散,清净自然。很荣幸,有此机会在彭老师的“收心斋”平台分享我遇见的故事。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遇见,恩施高中、女儿城、向红老师、彭老师是我的遇见,而你的遇见又是什么呢?
我有茶,你有故事吗?
视频:《请你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