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刘瑾刚伏诛,接着严嵩父子就上位了,大明朝实在是多灾多难

严嵩也是历史上一位有名的人物,从布衣出身到内阁首辅,可见其才华超出常人许多,只可惜他的贪婪让他最终没能报效国家,反而遗臭万年。在《明史》当中,严嵩当选明代的六大奸臣之一,入选理由就是借权谋利

步入仕途靠大树

严嵩出身平凡,是一个标准的寒门子弟,父亲严淮曾经也多次参加考试,想要借此改变家中命运,只是都不得愿,于是便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儿子严嵩身上,从小就对严嵩悉心教导。

而严嵩也没有辜负他父亲的期望,终日刻苦读书,在其十岁的时候就通过县试,十九岁中了举人,到二十五岁的时候考中进士。后来被朝廷选为庶吉士,任命为编修,主要负责文献的编写修撰。

只是严嵩后来身患疾病,不得不辞官回乡休养,没想到这一病就休养了十年,刚好避过了宦官刘瑾等人祸乱朝纲的时期,后来严嵩病愈之后刘瑾等人也相继伏诛,便返回京师官复原职。
当时的皇帝每天不思政事,全都交予朝中各位大臣处理,为了能够在仕途上爬的更高更远,于是严嵩就攀上了颇受皇帝恩宠的礼部尚书夏言,这夏言和严嵩还是同乡,在严嵩的极力恭维讨好之下,自然是对其非常照顾。

在夏言的帮助下,严嵩也是每几年就生一级,不久之后夏言进入内阁,在夏言的推荐下,严嵩做了礼部尚书。在严嵩六十二岁的时候,顺利步入内阁,同时还兼任礼部尚书,依旧掌管礼部事务。

内阁首辅谋财路

这时候的严嵩入了内阁,发现一直帮助自己的夏言成了自己继续上升的障碍,于是就开始想办法去除这个障碍。这期间谗言媚上,让皇帝对夏言不再信任;拉朋结党,揭发夏言一派的黑点污迹,前后共花了六年的时间,终于扳倒了夏言这个曾经的大树。

夏言一倒,内阁首辅的位置就空了出来,而这时的严嵩甚得嘉靖皇帝的宠信,顺理成章的成为内阁首辅。接着一个个反对自己的大臣,全都被严嵩扫除,在他们的身上建立起了一个以自己为首的“严氏集团”。
这个集团的结构十分简单,严嵩作为老大负责侍奉好嘉靖皇帝,为集团扫清障碍。而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就负责出面指挥集团成员。至于其他成员,只要听从严氏父子二人的指挥就行了,将搜刮来的部分利益上交给两人。

明代官员俸禄非常低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人们之所以考取功名,不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生活吗?而这些官员俸禄低没钱,那就只好贪污了。严氏父子二人于是就开始了贪污受贿之路,指挥成员们出售官职,对那些犯了错的官员就敲诈勒索,没犯错的就想办法先诬陷个罪名,然后再索要钱财。人们对其是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忍受。

卖官勒索终遭谴

严氏父子执政期间,将朝廷官职都视作自家的财产,嘉靖皇帝曾经想让礼部尚书吴山进入内阁。但是吴山为人刚直,不愿意和严嵩这伙人同流合污,于是在严嵩的暗中使绊之下,吴山终没能进入内阁

最可恶的是,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做事没有一点底线,一些官员知道自己是被陷害的,但为了保全家人性命,还是向严世蕃交纳了钱财。可这严世蕃在收了钱财后,依旧不肯放过这些人,这些人也终没能保全性命。
在严氏父子权倾朝野的时期,无论官职大小,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候,就得送礼“问安”,不然日后就会被二人下绊子,严嵩虽老但是记忆力极强,更别说还有严世蕃等人在旁边提醒。中国历史悠久节日众多,为了能够送得起礼物,大小官员们只能是向下收取贿赂,搜刮民脂民膏,就这也得分出部分来给严氏父子提成,当做“买命”的钱财。

而这严氏父子除了勒索官员之外,还胆大包天到敢勒索皇室成员,裕王朱载坖是嘉靖皇帝第三子,也是后来的明穆宗。在严氏父子的指使之下,户部一连三年都没给裕王划拨经费,这位日后成为明穆宗的皇帝,也不得不四下借钱,凑了一千五百两白银贿赂严世蕃,户部这才给裕王补发了这三年的日常经费。据文献记载中所说,连送往边境军队的军饷,严氏父子也没有放过,在当时朝廷支出的军饷当中,只有四成能顺利送往军中,剩下的六成则被全部送往了严氏府中。

而这严氏集团的败亡与和珅也颇为相似,嘉靖皇帝当时图长生每天请道士们炼制金丹,在听了著名道士蓝道行的几句话之后,就萌生了清除严氏父子的想法。于是罪大恶极的严世蕃就被斩首示众,而严嵩则被革职还乡,没收全部家产,终日以乞食为生。在一年后,八十七岁的严嵩病死于墓园之中,而嘉靖皇帝则继续炼丹服药,六十岁时驾崩。

参考文献:

《严氏父子的败亡》——赵映林

《明史》

《从“寒素起家”到“位极人臣”》——张德信

-作者-

百川,愿作一介撰史人,笔尽中华五千年。

微信号|历史典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