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能算是书吗?(二)

16小时前

纸质书永远都不会消失。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电子书算不算书?对于这个问题,你下意识的回答也许是“当然”。但再想想,哪些特征定义了一本书?是什么让电子书跟word文档有了区别?阅读书应该有哪些体验?思考过这些问题后你再来想想电子书算不算书?Ian Bogost回顾了纸质书与电子书的历史,并比较了不同类型的书的阅读体验,最后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原文发表在《大西洋月刊》上,标题是:Ebooks Are an Abomination。篇幅关系,我们分两部分刊出,此为第二部分。

电子书能算是书吗?(一)

划重点:

纸质书的很多体验电子书都没法复刻

一般小说和体裁小说比较适合电子书阅读

电子书的市场扩张没那么简单

充满书卷气的纸质书有自己的市场,永远不会消失

比方说,电子书没有页。Kindle 类型的书上面确实有文字,而且那些文字也许还可以组织成章节之类的东西。但是电子书里面文本的基本单位跟页是不对应的,因为电子书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让文本以不同的大小和字体重排。所以亚马逊才发明了“位置”这个东西来跟踪阅读进度与方向的原因。你会觉得iPad屏幕上显示的内容会更熟悉些——但那只是实际页面的图片——但奇怪的是,跟它的电子墨水同胞相比,那东西往往感觉不像纸质的页。点击或将一整页推到一边的做法很怪异——这就是翻页的恐怖谷,而不是这一动作的模拟或取代。

在iPad的大屏幕也会按比例缩小PDF页面来适应,结果是显示的东西尺寸要小于印刷版。在设备本身边框内部也会显示印刷边缝,给人有着纹心结构(编者注:源于法语“mise en abyme”,一个纹章学术语,指在徽章中央再刻一个小一点的相同图案)的感觉,但又没法用来做页边空白的真正用途,比如记记笔记或者书页折角什么的。Kindle 或iPad类型的电子书也没有对开页,没有印刷书的那种空间沉浸感。古抄本的那种随手翻的特性是不可能的,而电子书的搜索、书签和数字注释功能,会让那些喜欢反复来回略读的人感觉没有像看纸质书的时候那么有方向感。对于那些读者来说,想法跟对书的宽度和深度的物理记忆有关——比方说,他们会记得某个特定概念大概在右页中间正上方的位置,就像记得自己的一位朋友住在某个街区的中间地带一样。

书卷气的某些方面确实可以直接转化成电子书的形式,尤其是 Kindle电子书。Kindle 十分便携,而且容易手持。它很小,大约相当于一本普通版图书的大小——苹果以及其他的平板电脑制造商多多少少已经放弃了这种格式,转而去支持更大的屏幕。Kindle 也非常轻巧,长时间握持也不会累(这是任何iPad都比不了的)。在计算机化的书籍出现之前,没人需要指出书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为它们不需要电,但这显然是便携性的必然结果;电子墨水就需要经常充电。

总结一下:电子书设备跟这样一个对书卷气的看法是非常兼容的——这种看法重视手持,而且一次可以携带大量书籍; 跟随便翻翻相比,它更喜欢从头看到尾的顺序阅读;它的阅读目的(如果不是主要的话)首先是为了理解文字的含义和力量;这跟把书当作读者补充信息的存储或记忆宫殿的用途无关。跟这种书卷气概念特别吻合的阅读材料包括一般小说和体裁小说,比如悬疑小说、科幻小说、青少年小说和浪漫小说等。

碰巧的是,这些正是亚马逊 Kindle 平台上比较火的书籍类型。美国出版商协会不按类型跟踪销售情况,但 NPD 集团的图书行业分析师克里斯汀·麦克莱恩(Kristen McLean)证实,对于某些类别的文学小说来说,电子书的销售情况要好于纸质书。比方说,今年 5 月结束的一个年度统计里,58% 的浪漫小说以及 60% 的悬疑和侦探小说都是以电子书的形式购买的。一项独立的出版商分析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在我写这篇文章时,将亚马逊的畅销书总排名情况跟与 Kindle 的销售排名情况快速比较一下也证实了这一点。

占据总销量前 10 位的畅销书包括政治非小说类书籍:马克·列文(Mark R. Levin)的《American Marxism》;三本非小说类自助书籍:詹姆斯·克利尔(James Clear)的《掌控习惯》(Atomic Habits)、贝塞尔·范德科尔克(Bessel van der Kolk)的《身体从未忘记》(The Body Keeps Score)以及温迪·铃木(Wendy Suzuki)的《Good Anxiety》;两本小说:科琳·胡佛(Colleen Hoover)的《莉莉的选择》(It Ends With Us)与泰勒·詹金斯·里德(Taylor Jenkins Reid)的《伊芙琳·雨果的七个丈夫》(The Seven Husbands of Evelyn Hugo);以及四本童书,其中三本是硬板书:埃里克·卡尔(Eric Carle)的《好饿的毛毛虫》(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安·惠特福德·保罗(Whitford Paul)的《如果动物亲吻说晚安》(If Animals Kissed Goodnight),Alice Schertle的《万圣节》(Little Blue Truck’s Halloween)。本周 Kindle 的畅销书全都是小说——其中包括胡佛和里德的小说,以及科幻、浪漫和悬疑类小说。《沙丘》排在第 11 位,而《哈利波特》第一部排在第 12 位。

我的意思不是要批判类型小说,其实我对这些体裁没有意见(不过所有的非小说作者对它的态度普遍都是嫉妒)。相反,文学小说读者对书卷气的共同理解,跟在科技公司(其实我说的是亚马逊)开发出来的,特定类型的电子书阅读器上阅读此类型电子书的体验非常吻合。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出版业对电子书的巨大担忧从未成为现实(根据美国出版商协会的数据,自 2014 年以来,电子书销量在图书总销量的占比基本上是在下降的,大概占总销量的 11%左右)。电子书从来都没有主导过图书市场;相反,它们先是接管了一部分市场,然后销售额却逐步下降。喜欢阅读体验跟当前电子书阅读器兼容的那种书的人既会买硬件也会买内容。

他们也不介意为数字图书支付高价——其中有些电子书的价格现在已经超过了纸质书。对于那些算是最活跃的电子书狂热者的读者来说,由于出版商和零售商在印刷、运输和仓储方面的开销减少(与此同时,用在电子书上面的开销却在上升,这意味着喜欢精装本或平装本形式手抄本的纸质书读者一直都没有受到过这部分市场的侵蚀——事实上,非小说类书籍的表现就很好。)电子书的阅读体验从来就没有说一定就要比纸质的更廉价。亚马逊童书十大排行榜里面有四分之三是硬板书也决非偶然,这是一种数字化不可能复制的格式,而且针对的是你永远也不希望电子设备靠近的读者。

那么,我想我已经答案了:我讨厌电子书,因为类型小说我看得不太多,但我阅读了很多的学术和贸易类非小说。我还买了很多艺术、建筑和设计方面的书籍,这类书在大版面、可铺开、有丰富插图的时候阅读效果最好,或者说是最有书卷气的。作为一个稍微有点高傲的读书人,我对每本书看起来都一样(就像电子书的阅读体验那样)没法忍受。对我来说,书卷气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每一本书的独特性——封面、形状、排版和布局应该都别具一格才有味道。

如果你对书卷气的看法跟我一样,那你可能就想知道为什么电子书阅读器没能进化。但其实这玩意儿已经进化了——只是深耕在它们现有的利基市场。亚马逊找来了领先的排版师来设计 Kindle 字体,让它的可读性更强。这家公司还在致力于让阅读器更小、更轻。它还消除了界面方面的某些鸡肋,比方说原先的Chiclet键盘对于读者来说就很碍事(但对于某些读者来说可能会有帮助)。

电子书市场还没做到的是扩张。做到这一点没看起来那么简单。电子书阅读要想培育更大的市场不仅仅意味着要赢得像我这样的憎恨者。甚至这么做都没什么意义,因为我对阅读更多跟当前的电子书硬软件最兼容的那种书根本就不感兴趣。相反,这需要对书进行全新的数字化诠释。也许要有全新的设备系列,类似于亚马逊对 Kindle DX 所做的那种尝试,但是取得成功的那种。这种可能性显而易见,但没人愿意去做:电子书阅读器没法显示展开的两页——有些智能手机可以折叠起来,但电子书没有一个遵循了几千年前罗马蜡板设定的两页模式。书签和突出显示仍然是书页折角和旁注的唯一对应物。随便翻翻是手抄本的首要功能,但电子书仍然不可能做到。

为什么?如果电子书体验更加多样化的话,可以带来硬件销售、图书销售以及逐步的平台锁定,亚马逊会从中受益。亚马逊的一位销售代表告诉我,该公司专注于让设备“消失在客户的手中”。这家公司似乎还没有思考过这一点:电子书的设计其实暗中已经宣示了书是什么以及应该是什么样的。亚马逊表示:“在功能扩充方面我们一直都有很多思考,我们只添加能够保留和增强阅读体验的功能。”但似乎他们并没有考虑过是谁的体验这个问题。

最有可能的选项也许出自苹果,但它似乎已经放弃把平板阅读当作大得多的笔记本电脑替换业的一个小众市场了。谷歌微软等新老玩家可能也会参与,但科技公司无论大小,似乎没有理由相信他们有足够的文学素养来理解书卷气那种独特感觉,培养各种不同的书卷气类型就更不用说了。更糟糕的是,要想服务好文学和体裁小说之外的那些阅读偏好,可能会把市场切割成太小的细分市场,导致开发、制造和营销针对性设备的高昂成本没法证明其合理性。

好消息是,做不了也没关系。如果你喜欢电子书,很好。那就安静地享受你那昏暗的灰色屏幕吧。如果你讨厌电子书,别担心。谁说什么东西都得计算机插一脚?甚至通过设立防火墙来防止电子书扩张到流派小说领地以外的地方,从而保护印刷书市场说不定还更好。就像人类这2000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那样,干脆放弃看电子书,看回普通书就行了。

译者:boxi

本文来自翻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