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鸡汤”也有毒!
宝哥视角
其实,“鸡汤”也有毒
“鸡汤”有毒 jitanyoudu 时下,微信朋友圈中各种各样的“心灵鸡汤”那是满天飞,肆意横行,香气袭人。然篇篇又是否一定是金玉良言呢?这个却值得商榷。
撰文:财宝哥
湖南桃江人,本微信公众平台小编,曾在军内外报刊杂志等媒体发表各类作品2000余篇(幅)。
宝哥视角 “鸡汤”也有毒捏!!!
近日,与一朋友闲聊。聊到如今朋友圈里满天飞的“心灵鸡汤”,我们不约而同的得出一个结论:其实,“鸡汤”也有毒!
时下,微信朋友圈中各种各样的“心灵鸡汤”那是满天飞,肆意横行,香气袭人。然篇篇又是否一定是金玉良言呢?这个却值得商榷。其实,所谓“心灵鸡汤”的流行,已经有些年头了,至少在我的印象中,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火爆一时的《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基本上就是熬制“鸡汤“的一个“电饭煲”。从这类杂志中产生出来的“鸡汤”,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到如今的媒体时代,微博、微信,人人都成为了媒体人,人人都是熬制“鸡汤”,传递“鸡汤”的煲汤高手。
宝哥视角 “鸡汤”也有毒捏!!!
鸡汤虽好,可不宜喝太多,也不宜喝太急。否则,在不知不觉当中就有可能存在“中毒”的危险。多年前,笔者曾读到这样一则“鸡汤”:故事讲述了一位沉迷于古董收藏的藏家,对自己的藏品是爱不释手,如数家珍。一次,几位好友前来欣赏他的藏品,他眉飞色舞的介绍着藏品,在介绍他最心爱的藏品价值不菲的古代花瓶时,一不小心从手中滑落,幸亏眼疾手快,花瓶才幸免于难。可就是这么一次有惊无险的经历,却让他从此辗转难眠,心事重重。从此以后,他不是梦见他的心爱的花瓶被跌得粉碎,就是被人偷去,或者是发生地震而被毁掉了。他的妻子见他如此,随口说了句:“一个花瓶竟让你如此,还不如砸掉算了!说不定,你就好了!”一句话,让他恍然大悟:因为过于迷恋,才会患得患失,这是自己制造的心魔。于是,他一咬牙将那花瓶给砸了,这夜,他居然安稳地睡了一个好觉。
听完这刚故事,应该说喝完这盅“鸡汤”,你是否有些意犹未尽,甚至有点匪夷所思呢?如果,是这样那就对了!你想想,这位藏家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最后他又是否解决了?其实,藏家需要解决的是自己财产的安全问题,应该如何去思考解决自己财产不受损失的问题。而这则“鸡汤”却给我们打起了太极,回避了原本应该面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更为奇葩的是,故事竟然是藏家选择了放弃自己的财产,将自己的财产砸掉。他的逻辑居然是既然财产不存在了,那自然也就不害怕再失去了!他的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岂不荒谬之极,也让人无语之极。
宝哥视角 “鸡汤”也有毒捏!!!
这则“鸡汤”故事,其实无非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事物与理解事物。众所周知,凡事都具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可以得出不同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结论,就像我们常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呢?到底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呢?我们完全可能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故事与逻辑去证明论证我们各自己的观点,我完全可以说“失败就是成功之母”,大科学家爱迪生就是在无数次失败之后才获得巨大的成功的。同样,我们也可以讲“成功也是成功之母”,只有每一次的成功,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才能获得巨大的信心与力量。“鸡汤”故事,采取的其实就是回避问题的角度去阐述故事,从而得出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结论。
“鸡汤”故事,不仅常常采取这种偷换概念,回避问题的伎俩,更有误人子弟的嫌疑。我们就以著名的“鸵鸟心态”来举例吧。
宝哥视角 “鸡汤”也有毒捏!!!
“鸵鸟心态”在心理学又称鸵鸟综合症(Ostrich Syndrome,美国心理学家Elliot Weiner提倡)。鸵鸟在遭遇危险时会把头埋入沙坑,蒙蔽视线自以为安全,是种逃避现实、视若无睹、推卸责任、自欺欺人的心理。心理学通过研究发现,现代人面对压力大多会采取回避态度,明知问题即将发生也不去想对策,结果只会使问题更趋复杂、更难处理。
那到底鸵鸟是不是如美国心理学家所说,如此云云呢?科学研究表明,鸵鸟在遭遇危险时会把头埋入沙坑,并非是在蒙蔽视线,逃避现实,恰恰是它的一种英明的策略。
鸵鸟生活在炎热的沙漠地带,那里阳光照射强烈,从地面上升的热空气,同低空的冷空气相交,由于散射而出现闪闪发光的薄雾。平时鸵鸟总是伸长脖子透过薄雾去查看,而一旦受惊或发现敌情,它就干脆将潜望镜似的脖子平贴在地面,身体蜷曲一团,以自己暗褐色的羽毛伪装成石头或灌木丛,加上薄雾的掩护,就很难被敌人发现。这叫伪装术。
还有一种说法,鸵鸟出于保持体力的需要,在遇险而逃的途中,也可能突然立定,把头插入沙堆,而将屁股翘得老高,摆出一副奇怪的姿势,使追“兵”迷惑,不知虚实,就望而止步了。鸵鸟则乘机歇息一会儿,继而又加足“鸟力”箭步如飞而去。这叫迷惑术。
宝哥视角 “鸡汤”也有毒捏!!!
另外,还有一种智慧与勇敢并存的说法:伏击术。沙漠考察队员还曾经目睹过另处一种情景:鸵鸟在遇敌而逃时,突然将头插入沙堆,颈子跟着钻进去;马上又把头向后变过来,并且把头从沙堆下面伸出,弯向腹部。这样就让双眼露在沙堆外,以便观察。穷追的猛兽扑到时,冷不防被它那“铁腿”踢得晕头转向,等到清醒过来,鸵鸟已不知去向。
且无论哪种说法,更为准确。但至少,以上的几中说法是极为可信。唯独“鸵鸟心态”的说法有些站不住脚。类似这样的励志与非励志小故事比比皆是。这就是所谓的“心灵鸡汤”,可能是在选择性的回避问题,也可能是在偷换概念,更有可能是混淆视听的一种赤裸裸的误解,甚至是一种刻意的曲解与误导。
其实,不少“鸡汤”真的有毒捏!
”湘军湘语“征稿启示: 本平台诚心征稿,体裁不限。打赏将作为稿酬,聊表心意!投稿邮箱:lishengcaiyouxi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