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与书——6-7月外国作品阅读报告

在香港,离我家最近的球场被一间小小的殓房和一个巨大的垃圾转运站夹着。

那场地包括两方足球场和一块篮球场,有简单的露天冲身设备,直面巨幅海景,无论朝暮、晴雨,哪个季节哪个时段去,都觉得阔大美丽。

我和孩子们跑步跳绳轮滑足球篮球轮番上阵,孩子爸下海游泳,每每乐趣多多。

只是,无论哪个季节哪个时段,朝暮晴雨——都臭。

张爱玲说: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

生活这袭大袍是没法不穿的,你可以选择的无非是强调华美,或是关注虱子。

就像我家附近的运动场。

每次去之前都要天人交战一番,又恨自己没有诸葛亮借东风的本事——如果这一天的风是从殓房吹向垃圾转运站的,球场就不臭。

可是,还是去,很频繁地去。

海景太华美,运动太舒畅,宽阔的场地在香港太难得,只有捏着鼻子做出选择。

幸好茉莉开了。

只占花池的1/5行,不过十来株的茉莉,竟能香透骨髓,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效果。

只要稍稍靠近,那一缕清气,就纯真坦荡、毫无保留地付给你。

全无机心,不求回报,它淡淡地香着。

仿佛只要存在,已足欢喜;而今有你察觉,更添会意。

忽然觉得茉莉如书——

捧起一本书,胸中烦闷立减,有清心之效;

甚而,更如毛姆所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去年读书98本。今年的计划也差不多,可是昨天八月第一天,我读完了今年的第80本书。

也许,是因为2020年的苦难格外多吧。

在这篇文章里小结六七月间的外国作品阅读。

《走出非洲》凯伦·布里克森(丹麦)

读了这本书,才知道作者凯伦是丹麦与安徒生齐名的国宝级作家。

而在我这里,这本书是与阿城的《棋王》一样——被我细细读之、密密摘录之,而且势必一读再读之的作品。

最初吸引我的是作者的联想与比喻。

那些我想破头也想不出的妙喻,一见之下,情景如在眼前,令人或心旌摇曳地怀想,或忍俊不禁地琢磨,真是一绝!

真正令我着迷的则是作者的深情。

对非洲的山川河流、植物、动物,对土著居民、故乡来客、萍水相逢之人,她坦白、率真,她自在,也得到了自在和真诚作为报答。

这是一本我读得很慢很慢的书。

每每掩卷沉思,想要弄明白她是以怎样的视角、怎样的心情写下这样一本迷人的书。

最终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我是这片大地的一部分,每次大旱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次高烧,草原上盛开的花朵就是我的新装……”

是的,这不是游客写下的书,也不是非洲本土居民写下的书。

前者即使深情也难免于做作,后者却患深情而不自知。

这是一本只有作者才能赋予生命的书。

因为只有她曾经与这片土地彼此相属,又退开一段距离将它好好看清,然后在时间的河里久久凫游、沉沉思念,将往事徐徐下酒。

《枕草子》清少纳言(日本)

与清少纳言并称的另一位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作品《源氏物语》是很早以前就读过的。

紫式部开启了日本文学的物哀时代,《源氏物语》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

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则被誉为日本散文鼻祖。她无事不记,呈现了自己眼中独特的社会与自然风貌。

虽然紫式部对清少纳言颇多微词,但是我更倾向于由作品来认识作者。

我眼中的作者,是甜美、娇羞、可爱又不失傲气的,她有捷才,具慧眼,善于捕捉从眼前掠过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哪怕片刻风姿之速,哪怕一嗅一触之微,都被她珍而视之,录于笔端。

她在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小小的、悄悄的欢喜,遇到有意思的和讨厌的事,遇到不相得或知心的人。仿佛浑然忘却了自己人生命运的坎坷悲苦。

隔着一千年光阴,我分享了这些欢喜哀愁,我心有感触,也有感激。

《黑犬》伊恩·麦克尤恩(英国)(不建议中学生阅读)

果然是作者一贯阴郁的风格,加上跳跃的时间线、变换的空间设置,加上共产主义、神秘主义、政治……难得有一本书,将所有我难以忍受的要素全部涵盖——

而我依旧没有放弃它。

并且,在许许多多的不理解当中,我感到自己的突围——

像琼和伯纳德在燠热的徒步旅行和对彼此的失望当中、从迷宫似的山路和内心的困境当中突围一样——

最终理解了两位主人公令人迷惑并倍感伤怀的一生,也理解了“我”由深度介入岳父母人生而最终获得的抚慰与平静。

还是那句话:伊恩想把读者带入到什么样的情境当中,想让读者拥有怎样的心情,他都做得到。

他是巫师。

《只爱陌生人》伊恩·麦克尤恩  (英国)(不建议中学生阅读)

译后记当中有一句话把我感受最深但是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的东西说了个透——

这是一部“技巧高度纯熟”的作品,“其叙述声音的正式化和风格化使读者的注意力更多地关注于小说讲述的方式,而非小说讲述的具体内容。”

相信我,这不是一个含有贬义的评价,不是说这部小说“形式大于内容”;而是一种赞誉,一种对于作者写作风格的客观陈述——以优雅干净的文字讲述变态不洁的故事,的确已经是麦克尤恩的招牌动作了。

读者显然无法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令人惊异与不适的某些情节上,因为作者营造的世界是恍惚而丰富的,对立又诱惑、纠缠的。

他不是在夺人眼球,而是在诱人深入:深入他的世界,不知不觉间也在深入着自己可能都不确知的你的世界。

《水泥花园》伊恩·麦克尤恩(英国)(不建议中学生阅读)

主人公是一个正值青春期的少年,在这个长得没有尽头的夏天,他相继失去了父亲和母亲。为了不至四兄弟姐妹分散的境地,他们做出了常人看来匪夷所思的决定。

一件事导致另一件,四个孩子的行为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异常……

“恐怖伊恩”很少讲述正常的故事。但是在这个故事里,在夏天的闷热和躁动迷茫里,我简直不知道这四个孩子还能有什么别的选择。

就好像是,生活把他们抛进了一个煮沸的沼泽里……

就好像是,是他们而不是他们死去的妈妈,被命运丢进了那个水泥箱,一天天,水泥越来越沉重,变得越来越硬,最后,终于无情地凝固成铁锤都砸不烂的巨大的一坨……

它的坚硬就是它的残酷。

《少爷》夏目漱石(日本)

多年前读过《我是猫》,而今读《少爷》,感觉这不是我记忆中的夏目漱石。也许这正是一个写作者的功力体现吧。

这里有一个“少爷”,也有一幅社会风情画——以平俗日常之笔写就。

最令我触动的是“少爷”的生命底色:阿青婆——世上就是有无缘无故的爱,而这份不管不顾不打折扣的信与爱,焉知不是“少爷”永葆赤子心的底气呢?

《为什么精英都是清单控》宝拉·里佐(美国)

我自己也是喜欢列清单的人,但是仅仅停留在使用手机备忘录乱七八糟写下各种事务,干完一样删一样这种。

看完这本书,下载了八个新的App。因为在香港,大部分书中推荐的app都是可以使用的。虽然最终肯定只保留一两个,毕竟也是在往“清单达人——精英”的路上迈步了嘛。

看到一半又觉得过于“清单控”未必是好事。

因为我常常担心自己追求完美、重视细节、严守时限在日常生活中给家人太大压力。

清单如果成了“控”,会不会加重我的“病情”?

总之,这本书有启发,也促使反向思索。

无论如何,不逞强,适当外包——这些是令我受益的提醒。

《佐贺的超级阿嬷》岛田洋七(日本)

并不是第一次看这本书了,依旧觉得温暖、受触动,有一种力量在心里潜滋暗长。

我也有这样一个外婆,虽然没有一贫至此,但同样是并不宽裕的童年。

我的外婆已经过世十四年,在我心里依旧是超级外婆。我一生的底色,在童年时期就已经被鲜明地涂好——那是站直了别趴下,是决不认输,是记着别人的深情厚谊,是对生活不怨尤……

以前的学生然发给我她写的文字。那里面援引一位精神内科医生的话——

“一定起码要有一个谁都不会否定你的场所”——这个“场所”可以是任何人,至少要有一个——如果有这样的存在,那么,“无论遭遇多大的痛苦,人都能坚持下去。”

读到那句话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如此强悍。

原来是因为我确凿地知道自己拥有这样的“场所”,拥有无论如何都绝不会否定我的那个人。

她离开了这个世界,却把足够的底气留给了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