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小结
不知不觉公众号的文章到了300篇了, 对于刚开始的我来说,可能是无法想象的,原本只是喜欢写,却没想到基本能够坚持每天写,也有一些很痛苦的时候,实在不知道该写什么,但大部分时候还是能够从每天的经历和阅读中获得一些所思所想来分享。
起初写作是看了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如果他可以,那么我也可以,不仅仅把写作当成是爱好,而是一种职业,是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自那时起,我开始了写公众号的历程。一开始总是令人兴奋不已,感觉自己有无数的想法想要去表达,想要去融合,想要通过自己的文字去呈现。不过刚开始的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我只是一味的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忘记了读者接受的容易程度,简单来说就是我写得很乱,用户体验比较差。之后,我开始注重我文章的逻辑,能够按照自己文章的主题来选择文章的体裁,从而让读者更易接受。
经历了规范写作的阶段后,进入了内容匮乏的阶段。吃老本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并不可能依靠一篇文章,一本书就写出成百上前的文章(或许是有的,但我的水平有限)。于是我就开始了我认为对我来说可能是最有益的一件事,那就是不断地阅读。因为只有不断地输入才能保证我的不断输出。有时候,我坐在电脑前不知道该写什么的时候,就会问自己今天是不是没有看过书,没有输入过有意义的事情,没有思考,没有受到启发和进步。无话可写的痛苦,其实是平常生活中对自己的放纵。今天看到一句话说,“一个人没有什么管到自己的时候,很容易就是失败的开始。”我想,至少我很怕我没有能力做我喜欢做的事,坐在电脑前什么也写不出来,对我来说就是可以督促我持续向前的动力。
阅读的过程是快乐的。当你极度渴望从中吸取养分的时候,书从来不会辜负你,它会毫无保留的全部给你,但最后能够吸收多少全凭自身。在阅读的所有书中,至今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这是一本可以读一辈子的书。我读的几乎所有书传达的思想,在《论语别裁》里或多或少都会提到。不得不说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几乎可以草率的作这样一个定论,看书要么看中国古代的书,要么看现代外语的书,可以说是古代最高的智慧和现代最前沿理论的代表。孔子对弟子们说,要读诗,因为诗中什么知识都有,学识渊博了,才能写文章作学问。
目前我依然在这一阶段中挣扎,向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目标进发。而最近愈发觉得自己实在难以完全得将自己所思所想完全透彻的表达清楚。计划会更加专注于写作的学习,试着在吸收书本思想的基础上,带着分析的眼光来看待一部作品。我也曾有过那种“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感觉。但是要想一直有,恐怕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努力。
总之,现在看300篇或许是个里程碑,可能以后的某天回看这时刻,那不过是汪洋里的一滴水,不甚特别却也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