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方】 第111期 • 补肾清热、活络散瘀之补肾清热治尪汤
Jun 18
每周一方
欢迎大家来到每周一案第111期,今天图图将带大家了解补肾清热,活络散瘀的补肾清热治尪汤。。
【组成】
生地15~25g,桑寄生20~30g,桑枝30g,地骨皮10~15g,酒浸黄柏12g,知母12g,川断15~18g,骨碎补15~18g,白芍15g,成灵仙12-15g,羌独活各9g,忍冬藤30g,桂枝6~9g,红花9g,制乳没各6g,炙山甲9g,炙虎骨(或豹骨、熊骨)12g(另煎兑入)。
【功能】
补肾清热,疏风化湿,活络散瘀,强筋壮骨。
【主治】
尪痹,肾虚标热重证。痹病程较长,再兼体质、年龄、地域等不同,有的则可寒郁化热或从阳化热而出现热证。但这是其标,其本仍是肾虚受寒所致,故称肾虚标热证。热象轻者为轻证,热象重者为重证。本汤所治证为:关节肿痛,不怕冷,夜间喜把病肢放到被外,但时间过长又会加重疼痛,或有五心烦热,低热,咽干牙肿,大便干秘,舌苔黄、舌质红,脉细数、尺弱小等。
【用法】
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方解】
本方取丹溪先生潜行散合自拟的清热散痹汤和补肾强筋之品组合而成。方中以生地补肾壮水;黄柏坚肾清热;川断补肾壮筋骨;骨碎补补肾祛骨风为主药;以桑寄生补肾强腰、除风通络;地骨皮益肾除劳热;威灵仙祛风温、除痹痛;羌独活搜肾、膀胱二经之风湿;虎骨祛风壮骨;以骨治骨为辅药;以白芍养血以缓急;知母降火清热、除蒸消烦;忍冬藤、络石藤通经络、祛风热;红花活血通经;乳香、没药瘀定痛;炙山甲通经活络,有虫蚁搜剔之能;桂枝温阳宣痹,配羌独活之辛温,可以免除方中大队凉药抑阳涩滞之弊为佐药;以桑枝通达四肢,祛内湿利关节为使药。
【加减】
有低热或下午体温升高、五心烦热者,加秦艽20~30g;关节、筋肉痛重者,加蚕沙10~15g、海桐皮15g;晨僵明显或关节僵直、挛缩严重者,可加白僵蚕10~12g、木瓜10g、生苡仁30g、地鳖虫9g;上肢痛重者,加片姜黄9~12g;尚兼有受凉痛增症状者,可加草乌3~6g、地鳖虫6~9g;肿痛关节略现轻度发红,用手扪之局部略热者,可加皂刺6~9g、连翘10~158、白芷6~9g;瘀血证明显者,可减地骨皮、白芍,加赤芍15g、桃仁10g、活血止痛散1g,1日2次,装胶囊,随汤药冲服;下肢病重者,加牛膝10~15g、泽兰10~15g:大便干结者,可加桃仁泥10g、酒大黄3~6g;口渴思冷饮者,加生石膏30g。
注意事项
肾虚标热重证因为是标热,所以多数患者服补肾清热治尪一段时间后,热证消除而又出现肾虚寒盛证,这时则须投以补肾祛寒治尪汤而渐致痊愈收功。此时可参考补肾祛寒治尪汤的注意事项。
本方中的黄柏须用黄酒浸泡3小时以上,捞出入煎药中同煎。
按语
本方既注意到尪痹以肾虚为本这一特点,又充分考虑目前已化为标热重证,故除用生地、川断、桑寄生等补肾外,又根据“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的理论,特以黄柏坚肾清热。巧妙之处是采用了朱丹溪先生潜行散的方法,先用黄酒将黄柏浸泡3~4小时,然后入煎。这样不但避免了热邪时凉药的格拒,而且又借黄酒之辛通作用,使黄柏更能深达病所而加强了坚肾清热之作用。尪痹之化热,往往病程较长,病体虚赢,热入阴分,下午加重,故选用了地骨皮、知母滋肾降火,治骨蒸劳热、止盗汗除躁烦之品为辅佐,再配以生地、白芍等补肾养血之品,合以方中行瘀活络等药,才能逐步清除其标热之邪。另外,前人“治热勿过用寒”之戒,故方中又反佐以桂枝、羌独活之辛温通达,以防寒涩之弊。总之,本方非一般治热痹诸方之可比。
01
本方主要功能?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补肾清热,疏风化湿,活络散瘀,强筋壮骨。
02
本方中生地作用?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补肾壮水。
03
本方中用黄酒浸泡黄柏作用?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避免热邪时凉药的格拒;加强了黄柏坚肾清热作用。
<END>
编 辑 | 王佳瑜
校 对 | 李 悦
主 编 | 翟悉雯
总 编 | 樊逸文
(参考书目:选自郑英 张丰强主编
《名老中医秘方效验》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