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眼已老,岁月如初
人的一生中总有大大小小的困难和波折是我们必经的路,世间也总是会有冷漠和竟争。在经历和看多了以后,向往宁静淡然的生活,向往人心中最初的温暖与感动。.当青春变成旧照片,当旧照片变成回忆,我们会成长,我们会变老。愿岁月如初,你我如故。
1
天气晴朗周日午后,我们把车开进了双河口那条乡村公路,冬瓜想去看看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那里曾经是最偏远的茨藤小学。
冬瓜一一讲述曾经的艰难困苦和酸甜苦辣。有点小激动,看着不变的山水,变化的房屋和居民,思绪纷飞。
当然这是近三十年前的事情了。
首先交通不便。每次回家,翻山越岭走三四个小时才到家。从学校旁边的一条山路往半山腰爬,他指着远处青黛色的一座山峰,说就是翻越那座垭口,翻过垭口才算走出茨藤沟,然后还要翻越三元的几个山弯弯,真心不易啊!如果下午出发,还得抓紧时间赶路,说不定就走到天黑了。就是去杨家镇开会,或者搬煤炭,也是徒步而行,连土马路都没有,就是一条赶场人走出来的比羊肠小道宽一点的所谓“大路”。不过几年之后修了土肧公路,货车可以进出了,又觉得好多了,有时候出山还可以遇到好心的货车司机捎带一程。
其次,业余生活单调乏味。唯一的乐趣是学校旁边有一家人有一台黑白电视,附近的农民和他们学校的一帮年轻人就喜欢往那家跑,非常热闹,像看电影。后来他买了一台收录机,可以播放磁带,于是他的狗窝就成了大家的歌舞厅,大家都跑来听歌和跳舞。有时候同事们吃饭都端着碗来他的那两间斗室消磨时间,图个闹热。
更不堪回首的是在双河口的村小呆了一年。一座村小,三个老师,那两位放学就回家了,是本地人,回去还可以帮助家里做农活,而他是唯一分配去的老师,住在学校,没有伙食团,就在学校外那家人家里搭伙。所谓搭伙就是在那家人家里吃饭,交一点伙食费。他有时候去代销店买些咸花生和白酒,跟那家人的男主人喝喝酒,大多数时候,别人家里吃什么就跟着吃什么。除了努力教学生读书,别无其他事情可做,也因此深得附近学生家长信任,经常请去家里吃饭,我笑请他吃饭是因为那些家长同情这样一个远天远地到此工作的年轻人,他说才不是,是他认真负责,受人尊敬。后来教学成绩名列前茅,得以调进二完小,有了许多年轻同事,才觉得生活有了一点起色。
学校前面不远有条小河,偶尔去钓鱼改善一下伙食,也打发打发时间。跟河流对话,与小鱼斗智斗勇,收获不少乐趣。
所以很多时候都很无聊,只好看书学习,再次考试提升,终于考进了市教育学院,得以脱产带薪学习两年的机会,从此走出了那条深深峡谷里的山沟沟。
我写完此文,冬瓜读后“不堪回首”这个词语用得不恰当,应该是有苦有乐。看来他并不觉得当年有多苦。
茨藤小学所在地叫做马儿坟,不知道这地名有什么出处?进村的时候看见村牌写着马坟村。
2
中秋三五好友聚餐,前往桂花村遇雨,路边避雨。很惊喜,看见一对中年夫妻在当街舂糍粑,这些年人工舂糍粑已经十分罕见,简直可以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因为等着买新舂出来的热糍粑,我们坐在雨棚下看了一场非物质文化表演。只是有些微的改变,舂糍粑的工具有点不同。盛放糯米饭的器物是一口不大不小的土陶缸子,以前大多数人家都是一个石头对窝,是请石匠用一整块石料雕出来的一个石臼。还有舂糍粑工具有的用芦竹,有的用木棍。
舂糍粑的过程无一例外的相同。首先要把泡胀的糯米蒸熟,然后热热的就放进石臼里,用芦竹舂压,这个过程需要两人操作,一下一下的挤压糯米,很快糯米就黏在一起,变成了香糯的糯米团,取出来放在洒了米粉的案板上,巧妇就开始忙碌。把糯米团揪出来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球形,滚上米粉,用手压成大小合适、厚薄均匀的糍粑饼。
今天买的热糍粑就不需要压成饼状,只需要揪下一团糯米团,粘上芝麻粉和白糖粒,就是香甜可口的糯米热糍粑了,有着深刻童年印迹的几个中年人,吃得十分过瘾。
席间,大家不觉都回味起一些初初进入职场的老故事。
我的思绪也拉回到了开元小学。我的第一顿午饭尤其史无前例,绝无仅有。中午拿了碗去食堂打饭,才发现大家都是自己拿米去蒸饭,人人端走了属于自己的那碗饭,而我只好空碗而归。只怪自己早上没有注意观察,就是学生也是自己拿了一个小的搪瓷盅盅去蒸饭的。我回到宿舍区,几个年轻老师,每个人把自己碗里的饭分了一份给我,又跟他们一起吃了自己小锅炒的菜,解决了我的午饭。当时小街道也没有饭馆,只有当场才有人去一个固定的饭店吃饭,都是有重要客人的才去外面吃饭消费,俗称下馆子。后来我就陆续买了锅碗瓢盆,在自己逼窄的斗室里用电炉子把自己的三餐解决了。
又说起一次车祸,那时候我刚生完孩子耍完产假,坐车去学校上课,手中还抱着没有断乳的女儿,路上那辆到处察察叫的车子开进了马路下面的油菜地里。所幸没有人员伤亡,仅有的几个乘客都被簸出了车外,我也不例外。不过我的情形特别不同,我的挎包飞出去老远,但是女儿被我紧紧抱在胸前,我半跪在油菜地里,弯腰护住女儿小小的身躯。究竟如何飞出车外的,脑子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记得是拐弯的时候让一辆对面而来的车,司机大约忘了搬回方向盘,车子直接开下了马路,跌落在马路下面的油菜地里。最后还是捡起挎包,抱上孩子,跟一个同车去学校的同事走路到了学校,向校长报告了情况,校长直说以后来晚点也无妨,要注意安全啊。那次车祸也给我极大的心灵震撼,之后大半年都害怕坐车,去坐车还心有余悸,一坐上车就紧紧抓住车座或扶手,心里的紧张害怕久久不散。后来,还是慢慢克服了,也可以从容的乘坐客车了。
更不消说孤单的哭泣,黑夜的害怕,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了。没有事情可做的夜晚,邀几个人打升级来打发时间。而对于老迈的那位女老师,我们只能让她把扑克牌摊开帮她出牌,因为她几乎不会打,可是又没有其他人来参与,只好叫她来组合,那样单调乏味的日子,还是撑过来了。
参加工作的第一个中秋节,因为交通不便,学校很多年轻同事都没有离校回家,而是去了家住附近的一位同事家里。把他的老母亲忙得不知所措,家里突然来了一大群花枝招展的青年男女,那个物质还不富裕的时代,真不知道用什么来招待。家人急急忙忙杀了一只鸡,炖了一锅汤,每个人吃了一碗白米饭,喝了汤,然后坐在院坝里摆龙门阵,下午又一路说说笑笑回到学校,回到自己那个冷清孤寂的小小宿舍,睡觉或者看书,有时候打打乒乓球,转转山路,如此而已。
那些条件艰苦,单调乏味的日子,现在的孩子多半无法想象。大家回忆刚参加工作的日子,都是说给我即将步入社会的女儿听的。一些生活经验,一些忆苦思甜,仅作参考。在这个繁华新时代,她不会再有我当初那般的艰苦,她只需要有一颗热爱工作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