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俊||打豆腐

年一天天近了,周末跟先生一起把给婆婆办的年货送回家,车刚停稳,就听隔壁的仙凤姐喊我:“二嫂,快,快来喝点水豆腐,刚出锅的。”我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凤姐舀了一大碗,加点白糖搅拌后,递给我。我接过碗,喝了一口,满嘴的豆香迅速弥散开来,“啊,真美!”我不禁有些醉了,这是久久远远的儿时的味道!

儿时物资匮乏,平时并不是想吃豆腐就能吃得到,得等邻村做豆腐的三叔挑来,能吃一回豆腐就算是打一回牙祭。每当三叔那“换豆腐哦!”的声音响起时,要吃豆腐的人家,就会从家里拿出收捡好的黄豆跟三叔换。但每年腊月家家户户都会打豆腐过年,因为那时豆腐是一盘除鱼肉以外待客的好菜。

记得打豆腐前的那天晚上,奶奶总会把黄豆洗净,放在木桶里泡着,等天亮的时候,那些豆子就变得胖胖的、软软的。吃过早饭,父亲就会搬出家里的石磨磨豆子,那时因为我家有石磨,会有许多人到我家里来磨豆子,那些天家里也会分外热闹,石磨从早到晚唱个不停。

奶奶经常坐在凳子上下磨,她一手扶着盆,一手拿着勺子,把豆子合水一起送到磨眼里,推磨的经常是母亲,有时候也和隔壁的婶娘一起,石磨很重,推动得费不少力气,虽然是冬天,母亲穿着单衣服,还汗流浃背,但我看母亲她们还总是一边推磨,一边开心地谈笑,身子像跳舞一样有节奏的摆动,我总是觉得很奇怪:石磨那么重,都累得满身是汗了,怎么还笑得出来?长大后才知道母亲那是为了能让餐桌上多一道美味而开心。

磨豆子的时候,是没有我们孩子什么事的,再说大人们也忙得没空管我们,我们一起打打闹闹不说,建元还从家里偷了几个过年的鞭炮,点燃后往鸡呀、狗呀身上乱丢,闹腾得鸡飞狗跳,建元妈一边跟母亲磨豆子,一边大声地骂,但是我们的笑声早就盖过了他妈妈的骂声,他妈妈骂得嗓子都哑了,也无济于事,只好任由他胡闹。我因为怕被炮炸着,就跑回家看母亲磨豆子。

石磨“依依呀呀”地转,乳白的豆浆就从两片石磨的缝隙涓涓地流淌出来,顺着石磨流入下面的大木盆里。豆子磨完后,母亲拿出一个干净的布袋,又找来一个木盆,在盆上放一个“井”形的木架,把布袋放在木架上,再把磨好的豆浆倒入布袋里,加水稀释,然后把袋口捏住,使劲挤压。随着母亲的挤压,奶白的豆浆就欢唱着“叮叮咚咚”,一点一点地跌入盆里,一直挤到再也没有一滴豆浆流出,袋里只剩豆渣为止。

母亲把挤好的豆浆倒入大铁锅里,奶奶用大块的劈柴熬煮,煮开后,奶奶拿着葫芦瓢,一瓢一瓢地舀到水桶里。我踮着脚伸长脖子,头也跟着奶奶的手从锅到桶里移动。“奶奶,豆腐好了吗?”“马上就好了,你离远点,别烫着了。”奶奶一边说,一边拿起准备好的石膏水倒入水桶里搅拌,乳白的豆浆很快就变成了絮状,“卤水点豆腐,有一无二”,真的是无比神奇,只一会儿功夫,桶里的白絮慢慢下沉,转眼间热腾腾的豆浆就凝结了,奶奶拿起一根筷子竖着,一松手,筷子稳稳地、直直地插在了水桶里,“好豆腐。”奶奶自言自语地赞道,白净剔透的水豆腐就做成了。

奶奶用一个小碗盛了一碗,挑了点白糖,递给我,我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那浓郁的豆香和着那一股热气,便直入肺腑,那种甜香的滋味是我在任何地方都感受不到的。喝完后,奶奶让我给堂屋里磨豆腐的婶娘们和邻居们分别端去,让他们也尝尝,分享一下豆腐成功的喜悦。

接下来就要压豆腐了,母亲搬出家里的条凳,把大门下下来,把其中的一扇搁在条凳上,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干净床单,奶奶和建元妈一人牵着床单的两只角,母亲把水豆腐用瓢舀进去,水立刻从床单里流出来,舀完后,把床单的四角折过来把豆腐包好,再把另一扇大门放在上面,然后把家门口的麻石搬到门上压着,我问奶奶:“奶奶,豆腐压得会疼吗?”大家哄然大笑,长大后我才知道当时问了一个多么可笑而又愚蠢的问题,以至后来每年打豆腐的时候,总还会有人调侃我:“不知道里面的豆腐会不会疼?”

四、五个小时后,搬开青石,移开大门,揭开床单,奶奶用刀把豆腐划成一块块的,然后小心地把它们放在竹筐里,白白净净的豆腐躺在那里,让人看了忍不住想掐一块放入嘴里。之后奶奶会用豆腐做腐儿,过年的时候还会用豆腐煮鱼炖肉,煎、炸做出许多美味……

现在行色匆匆的人们已很少去推动那厚重的石磨了,豆腐作坊里的电磨分分钟就能磨出白花花的豆浆,不光速度快也磨得比石磨更细更匀,可是我却总是怀念石磨那悠扬的声音和豆浆如白缎般从两块石磨中间滑落的感觉,以及做豆腐时乡邻间那种守望相助的热闹、和睦的氛围。今天凤姐的这碗水豆腐终于吃出了我记忆深处的味道,圆了我多年的梦。

醉美儿时豆腐香!

作者

程俊   黄梅县实验小学教师  黄冈作协会员

编     委:陈章华

编     辑:唐亚红

执行主编:魏鲜红

主     编:曹锦军

曹锦军围炉继2016年出版《穿越时空赏黄梅》一书后,再推力作《大美黄梅》一书,已对2015.7——2017.6期间的围炉优秀作品进行编辑成册。主要内容是湖北黄梅的厚重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美丽风光。体裁有散文、游记、摄影、美术、书法、诗词、楹联等。版面为彩印,价格60元一本(不含快递费),印数3000本,海内外公开发行。作者有国家级作协会员、文学博士、省市作协、摄协、书协、美协会员、文学爱好者。新书已正式发行!

(0)

相关推荐

  • 乡土散文:豆腐

    作者:清心 许多年前在乡下就有一句俗语,叫"穷人馕豆腐".其中的"馕"字,是东北的方言,有点贬义加嘲笑的意思,就是饥不择食地抢吃.吃得过饱.在仅仅能解决温饱的年 ...

  • 李延奎丨磨豆腐

    "又是豆腐!"儿子嘟囔着,悻悻地坐下,无精打采地拿起了筷子. 常言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这几天,因为牙疼我拔了颗蛀牙,母亲一边责怪我不爱惜身体,说牙不能拔,一边把豆腐变着花 ...

  • 你想不到的文人创作的经典散文:老家的豆腐

    老家的豆腐 文字:陈新平 朗诵:栖兰山雨 腊月初五,我带好友回三清山老家游玩,母亲特别开心,拿出自家种的黄豆现磨豆腐.雪白绵软可口,油煎红烧下汤,热气腾腾的豆腐宴,好友吃得特别香赞不绝口,母亲乐得连连 ...

  • (散文百家)蒋安贤/石磨磨出的年味

    散文百家 石磨磨出的年味 蒋安贤(四川叙永) "腊二十三,打阳尘:腊二十四,送灶神:腊二十五,磨豆腐."这是儿时家乡的习俗, 家家户户通常会在腊月二十五这一天磨豆浆做豆腐. 走进村 ...

  • 奶奶的水磨儿子

    本文为读者来稿中优秀稿件 经作者同意原创首发 刘廷华 <奶奶的水磨儿子> 近乡情更怯,睹物亦思人.长大后,一回头才发现,小时候陪着我们在树荫下乘凉,咬着蒲扇的老人都离开了.那些高大的树木还 ...

  • 当代作家‖【家乡豆腐寄乡愁】◆高烨

    作者简介 高烨,原名:高永友,小学教师,中共党员.<精短小说>签约作家.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青少年写作学院特聘写作导师.齐鲁乡村诗人协会会员.中华精短小说学会会员 ...

  • 【原创散文】二十五,做豆腐

    儿时过年,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自己做豆腐.自家的黄豆,经过泡.磨.烧.点.压几道工序,亲手做成白花花的豆腐,如果没有亲自体验过,这一神奇的过程真跟变魔术一般. 在一年的耕作计划中,黄豆是必不可少的.&qu ...

  • 【联墨合璧▪月赛专版】程俊力书法作品欣赏

    联墨合璧 第三十一期 责任编辑/杨丽静 张淑艺 图文制作/林看云 本版投稿邮箱: yzltlmhb004@163.com 个人艺术简历 程俊力,笔名程步度,别署觉迟.中共党员,硕士,河北科技大学中华传 ...

  • 程立万豆腐告诉你什么叫讲究

    原文:[程立万豆腐]:乾隆廿三年,同金寿门在扬州程立万家食煎豆腐,精绝无双.其腐两面黄干,无丝毫卤汁,微有砗螯鲜味,然盘中并无砗螯及他杂物也.次日告查宣门,查曰:"我能之!我当特请.&quo ...

  • 甘谷籍知名企业家程俊峰

    程俊峰(1974-)中共党员,甘谷县安远镇人,天水昊峰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甘肃省第十一届.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天水市第五届人大代表.省工商联常委.天水市工商联副主席.天水市光彩事业促 ...

  • 程俊夫《​​有您,真好》 指导教师:李佳佳

    有您,真好 北京市中科启元学校六一班  程俊夫 您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我照亮前进的方向:您犹如沙漠中的加油站,为我补充能量:您犹如寒日里生火的火炉,给我带来温暖和幸福.您,就是在生活中处处为我着想 ...

  • 精文馆‖程俊哲《《小狗钱钱》读后感》评析

    <小狗钱钱>读后感yd书房hh校区程俊哲 <小狗钱钱>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书中的主人(是)公吉娜和她可爱的小狗钱钱,他们为你讲述了一个童话般的理财故事,①一切从一本成功日记, ...

  • 【四川】程俊博《校园的四季》指导老师:陈鑫

    校园的四季 达州东辰国际学校 程俊博 校园的一年四季各有它美丽的地方,和我一起去看一看吧! 春天,万物复苏,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夏天,蝉在 ...

  • 【我和丹桐的故事】程俊:丹桐——学会成长的摇篮

    投稿邮箱 297235310@qq.com "老师妈妈,我来了!"伴着喊声,典宝从丹桐户外拓展基地"丛林穿越"的终端的滑道滑下,这标志着典宝已顺利完成了&quo ...

  • 程俊:最忆锅边蒸菜香

    投稿邮箱 297235310@qq.com 周末,我和桃子最喜欢的去处是琴家.琴家位于县城西郊的一个家庭农场,农场里有好几口鱼塘,鱼塘的外围还有些许田地,勤劳能干的琴在田里种着水稻,地里种菜,吃的米是 ...

  • 【“邢绣娘”文艺采风之五】程俊:又到藕塘角,只为那一杯绣娘茶

    投稿邮箱 297235310@qq.com 记不清到过藕塘角多少回了,说来也怪,有的地方去过一次后就再也不想去了,可是藕塘角竟让我有一种常到常新的感觉,我不知道是它的富有诗意名字的吸引我,还是为那独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