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三个世界区隔分明的城市
——我所理解的厦门
1、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曾这样形容厦门:“厦门是我选定的养老的地方,我是1992年去的厦门大学,就是为了去那养老,厦门非常好,空气清新,气候宜人,节奏缓慢,适合老人居住,我建议你们退休以后也去厦门养老。”
在另一篇文章里,易中天还写到:厦门人的精神,恐怕只好说是“爱泡精神”,他们实在是太爱泡茶,以至于厦门医院的病房里会贴出“禁止泡茶”的告示,而一位厦门作家也会激愤地说“别的地方是玩物丧志,我们厦门是泡茶丧志”,小小一杯茶,当然泡不掉闯劲和激情,但如此地钟爱泡茶,岂非证明了他们多少缺乏一点闯劲和激情?
对厦门这座城市的形容,媒体最常用的词是“慢城”,生活节奏不快,人不多,收入不怎么高,压力不算大等等,总之就是慢条斯理,这和易中天说的“爱泡精神”显然是异曲同工了。
十几年前,那时候厦门似乎就是这样,有一次我作为媒体代表去列席旁听市政府常务会议,当时的市长特别肯定地做了一个表态:厦门不可能建高架桥,也不需要快速公交(BRT),这会破坏我们这座城市的美感。
结果呢,也就过了几年,厦门建起了高架桥,开通了BRT,其中BRT还是全国第一个开通的。为什么?不堪交通压力啊,那几年,厦门的汽车保有量直线猛增,完全在政府预计的状况外。
近10年来,厦门所谓的“慢城”形象大概已经变成了“堵城”,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厦门现在的出入岛通道有五桥一隧(厦门大桥、海沧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海堤大桥、翔安隧道),还是不够用,所以也就有了已经在建的海沧隧道和进入规划的翔安大桥。
2、
厦门这座城市其实可以分为三个世界。
第一世界是鼓浪屿。
鼓浪屿是一座小岛,只有1.87平方公里,也就是263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它曾经是全国最小的县一级行政区,后来撤掉变身为风景区和居民区。作为厦门的第一世界,鼓浪屿给游客的印象是浪漫和诗意,它是公认的中国最美城区之首。
第二世界是厦门岛。
厦门岛和鼓浪屿隔江(鹭江)相望,通常外界所说的厦门是个大概念,在本地人的认定里,厦门是指厦门岛,也就是厦门归厦门,鼓浪屿归鼓浪屿,岛外归岛外。
厦门岛是厦门的核心地带,有思明和湖里两个区,是改革开放后厦门作为经济特区最早发展起来的区域。
第三世界是岛外。
岛外现在有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四个区,和岛内(厦门岛)相比,岛外地广人稀(岛内外人口比是10:1),现在岛内的建设是精耕细作,岛外则是大开大合,一出手就是大手笔的连片开发,不过就是时机迟了点,要是早十年就这么干,厦门会发展得更快,常住人口可能会比现在多100万。
如今的情形是,倘若说岛内的城市建设和人口密度是一线城市的水平,岛外连三线城市都还没达到。这种巨大的差距让厦门的发展极不均衡,是造成厦门一直被外界诟病的原因之一。
隔水而分,厦门的三个世界泾渭分明。
在国际格局的区分中,第一世界是发达国家,第二世界是新兴工业国家,第三世界是发展中国家,照这个标准看厦门的“三个世界”,有点类似。
3、
老有人认为厦门人排外,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或者说不论哪座城市都会给人这种感觉,似乎本地人总是排斥外地人。本地人有优越感是正常现象,由此对外地人有一些看法不足为奇,其实大家相处的时间一长,也就慢慢相互融合了,毕竟我们没有像伊斯兰世界那样极端的族群派系对立。
不过就厦门而言,生活在岛内的老厦门人对岛外有一种天然的偏见是真的,在他们看来,岛外就是蛮荒之地,走到岛外简直就是下到遥远偏僻的乡村。
生活在鼓浪屿的老居民也是同样,早些年不少上年纪的鼓浪屿人,对他们来说,坐几分钟的船到对面的厦门就是出远门,不是说走就走,是要好好准备一番才出门的,如果出到厦门岛外,那就更是一件大事。
更早之前,老厦门人甚至对火车站往莲坂方向一带就持有偏见,那一带也是接近蛮荒之地,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发展起来的,在未改革开放之前,厦门的中心城区只是从轮渡到厦门港那么一小片区域。
可别小看这一小片区域,这一小片区域集中了全厦门最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医院等文教医疗资源,这里的“老破小”学区房一平米十几万不是新闻。
4、
厦门是座旅游城市,它的旅游王牌也就三处:鼓浪屿、厦门大学、曾厝垵。
中山路是商业步行街,不算景点吧。
南普陀寺和厦门大学紧挨着,通常它是到厦门大学游玩的游客顺路一游的地方,如果像大学附属医院、大学附属中小学之类的风气也在大学和寺庙之间兴起的话,南普陀寺绝对会在全国最先成为厦门大学附属南普陀寺。这未必不是一件可能的事,当然,这是题外话。
厦门没什么自然风光,海是入海口的海,山是丘陵级的山,能出什么自然景观呢?三处王牌景点只能都以人文景点归类,也确实都是人文景点,尤其鼓浪屿和厦门大学。
至于曾厝垵,说它是人文景点,严格来讲算不上,它原来就是一个海边的小渔村,没什么特别深厚的人文积淀。既没有自然景观,又算不上人文景点,可它又是网红级的景点,是来厦门的游客必到的打卡地,所以我给它另外归了一类,叫“人为景点”。它也不是人造的景点,那么大一个村子,人造造不出来那个样,倒是和它在一起的环岛路可以叫人造景点,厦门的环岛路沿着海岸线而建,它的漂亮是得到认证的,是“最美马拉松赛道”。
说回为什么把曾厝垵归为“人为景点”,曾厝垵最早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有一度因为近海渔业资源的减少几乎沦为贫困村。后来逐渐有一些文艺青年看中这里近海,村里的老房子租金又极低,就三二成群入驻到这里搞创作,开工作室以及零星的小民宿,渐渐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背包客来这里探究文艺青年们的诗意生活,日积月累口口相传尤其是网络传播的力量,让曾厝垵终于在2013年前后突然火爆起来成为网红级景点,一下子就人满为患了。
成为网红景点给曾厝垵带来了至少两个变化,一是房子的租金几倍甚至十倍地飞涨,这里的渔民都发财了;二是原来的文艺青年们呆不下去了,顶不住租金飞涨压力的他们只能搬离这里重新寻找寄居地,这处本质上是他们“人为”营造出来的景点,最后“抛弃”了他们。
似乎都是这样,文艺青年们的诗意,永远干不过土豪们手里的银子。
曾厝垵是要感谢那拨先驱级的文艺青年的,如果不是他们,曾厝垵现在顶多是城中村,哪会有“中国最美小渔村”的光环。当然,这个光环也名不副实,现在的曾厝垵哪有小渔村的影子,叫“小吃村”更准确些,而且为了招揽游客,几乎每家小店都提供试吃,所以你如果饿了,到这里来吧,进去走一圈,保证你出来之后肚子是撑的。
光环名不副实没关系,作为网红级景点,只要有好吃的,把来自四面八方的吃货级游客们照顾好,就会一直红下去,上网看一看他们晒的曾厝垵美食图,谁还会去较真什么小渔村不小渔村,反正就是恨不得马上飞到那里去淘吃的。
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景点都一样,一旦出名,就很自然会变成各种吃的聚集地。
5、
上面说曾厝垵说得有点多了,另起一节说说鼓浪屿和厦门大学。
鼓浪屿和厦门大学是人文景点完全名副其实,单单看一大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建筑,就会让人陶醉在只能在电视上才看得到的那种民国范的情境中。
更何况这两处景点还走出了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林巧稚、何碧辉、林语堂、殷承宗、黄萱、卢嘉锡、王亚南、陈景润等等,鲁迅、弘一法师、蔡元培、李光耀等海内外名士也都在这里留有足迹。
鼓浪屿和厦门大学现在都限客,并且要求实名制,到厦门来旅游的人,要进入厦大没有提前预约,要上鼓浪屿没有提前买好船票,有可能因为时间上的冲突就错过了,这自然是极其遗憾的事。
很多时候,到一个地方旅行也就是一辈子一次的事,一次错过就永远错过了。
所以,到厦门旅游的人,提前做好这两个景点的功课(预约和提前购买船票)是必须的,尤其是黄金周出游,你想补救甚至出高价买黄牛票都没有。有一年春节,一位游客就向酒店前台开过价,给1000块帮买一张上鼓浪屿票价35块钱的船票,可惜,没有就是没有,这两年来鼓浪屿因为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缘故,对上岛人数控制得极严,黄牛党已被打击得销声匿迹。
6、
在鼓浪屿、厦大和曾厝垵之间,这两、三年来有一个地方也一直在转型成为旅游景点,那就是沙坡尾,比较可惜的是转型似乎不是很成功,完全照搬曾厝垵模式的做法,反而降低了沙坡尾的格调和它在厦门这座城市发展史上的地位。
厦门这座城市有一个说法叫“以港立市”,这个“港”就是厦门港,前面所说的厦门原先的中心城区只是从轮渡到厦门港那么一小片区域就是对“以港立市”的解释,而厦门港的源头在沙坡尾。
沙坡尾历史上有“玉沙坡”之称,这里曾是厦门最繁忙的渔港,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日渐衰落,变成只剩下一个避风坞,平常只能停泊小渔船(外面演武大桥的阻断,大渔船已经无法进入)。
即使是这样,沙坡尾也是厦门岛内仅存的一处能让人看到渔民在渔船上生产、生活的场所,很有原生态的味道,有媒体以“沙坡尾是厦门最后的乡愁”形容而获得大家的点赞共鸣。
以前的沙坡尾避风坞
现在的沙坡尾避风坞
为了旅游开发,沙坡尾进行了近乎180度的转向,把避风坞内所有的渔船都清理出去,并对避风坞进行清淤整治,还修起了木栈道。
环境是好了很多,但那种能给人带去乡愁情怀的味道也流失殆尽了,在原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沙坡尾顾了一头丢了一头,没有为老城区的人文留存和空间改造做出一个好的范本,这应该是值得反思的地方。
7、
说一下中山路步行街。把中山路步行街作为一个景点肯定不合适,但几乎所有来厦门旅游的人不管是跟团还是自由行,一定都会到中山路逛一圈,这就是名声在外的好处,明知是一条购物街,不来走一圈好像少了什么一样。
中山路的黄金时代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到2010年前后,那时的中山路人群主体不是游客(旅游业还没起来),是本地人或者周边漳州、泉州的客人,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购物。每到夜间和周末,这里就人山人海,人气旺得很,并逐渐成为闻名全国的商业街。
旅游业起来之后,到中山路消费的主体慢慢由本地人变成游客,整个消费业态全变了。
中山路两边的建筑,基本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留下来的,不过在琳琅满目的广告招牌和重新粉刷的遮掩下,几乎看不到那个时代的痕迹了,大多数的游客可能也没有兴致留意这些,他们的眼睛盯的是两边的店里卖的东西。
到一个地方旅行,通常人们总说要体验那个地方的百姓生活,那叫接地气。事实上在中山路的两侧,只要随便拐进一条小路和小巷,马上就能触摸到最厦门原生态的生活,只不过除了个别背包客,这样闯入的游客很少。
我们常说生命是一场旅行,这话肯定没错,但现实中我们是不是总把生命看得太重,旅行看得太轻?好像是这样,所以,我们总是背着一颗石头的心,做着晴蜓点水的到此一游,拍个照留个影再买点土特产,那就是旅行了。
换句话说,中国人的旅行,还停留在很粗浅(我不愿用“肤浅”)的水平,当然这不是什么大毛病,我们毕竟刚富起来,还需要时间升华对旅行的理解。有那么多出国旅行到处招来吐槽的中国大妈做注脚,我们对旅行的理解一定会升华得很快,这点我对我们有信心。
8、
厦门的旅游,在岛外还有集美学村和园博苑以及一些商业景点,不过除了集美学村还算有点含金量,其它的也就差强人意而已。
厦门是一座优质城市,这点可以确认,环境好是它最吸引人的招牌。易中天说他选定厦门作为他养老的地方,但自从在央视百家讲坛暴得大名后,他似乎就和厦门渐行渐远,可能是工作的缘故,也可能是厦门已经容不下他更宏大的养老叙事吧。
如易中天所说,厦门人确实爱泡茶,这是闽南人传续了很多世代的生活习惯,每天不论什么时间点,你往居民区(尤其老城区的居民区)一走,随时都能看到店门口或居民楼下三三两两的人坐在一起。一张小四方桌,几张小矮凳,一壶本地产的乌龙茶,几样茶配如鱼皮花生、雪片糕、蜜饯、馅饼等,聊些家长里短,传些小道八卦,茶水下肚,口水喷出,时间也就消磨过去了大半晌。
9、
舒国治先生在《理想的下午》一书中曾评价纽约是抽象之城,日本是气氛之国,英国则是萧简,这个评价惹得梁文道先生大赞,看来是有其传神之处。
那厦门这座城市是什么气质呢?恕我心钝,竟找不出一个词来形容。
就我经常晃荡厦门老城区的感受,我会认为到处散发着一股发霉的味道;走在新城区,则给人生硬;介于老城区和新城区之间的中间地带,最让人莫衷一是。
这其实是一种通用之感吧,哪里的老城区不发霉?哪里的新城区不生硬?而新老之间的过渡常常拂乱人的评断,想想真是这样,整个中国六百多座城市,除掉历史遗留下来的古迹,你能找出它们有何不同?
我们的城市还在破与立之间重塑和传统不一样的个性而未成型,厦门也不例外。
所以厦门这座城市,好则好矣,至于如何好?那得等它在环境之外的其它方面和别的城市有明显的区隔了,才能表达得出来吧。
就现实而言,厦门的三个世界中,第一世界和第二、三世界再离得远一点,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赶快缩短距离,如此之下,厦门会更好。
更好之后的厦门会形成什么样的气质?需要看这座城市的运营者的智慧,这个智慧包括格局、远见、包容和敬畏。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教化传承也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