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嚼慢咽学诗词(八):大、小忌

格律诗中,有两种大忌必须避免,有三种小忌应尽量避免。

  大忌之一是“孤平”。所谓“孤平”,出现在五言的平平仄仄平,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当你用这种句式写诗时,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绝不可将平通融为仄,变成: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这叫“孤平”句,就是除了押韵那个平声外,只剩下一个平声了。诗词格律专家王力教授找遍《全唐诗》,只找到两个例子:

  醉多适不愁(高适《淇上送韦司仓》)

  仄平仄仄平

  百岁老翁不种田(李颀《野老曝背》)

  仄仄仄平仄仄平

  高适和李颀也许是一时的疏忽,也许他们是盛唐初期人,当时诗律未细,故意用古诗所容许的平仄。但是,“在唐宋千万首诗当中,这寥寥的两个例外适足以证明近体诗的孤平确为诗家的大忌而已。”(王力《汉语诗律学》100页)

  不押韵的诗句,即五言若只有一个平声,如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这不“孤平”,算“拗句”,可以用,但最好有补救,这留待“拗救”中再讨论。

  大忌之二是“三平调”也称“三平脚”。三平调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平声。这种病句出现在五言的仄仄仄平平,七言的平平仄仄仄平平。当你用这句式写诗时,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绝不可将仄声通融为平声,变成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三平结尾在古体诗中并不少见,在初唐、盛唐的五言近体诗中,也偶尔见之,但诗律渐细之后,因三平结尾破坏了诗句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则视为诗之大忌了。

  哪些是应该尽量避免的小忌呢?

  一是“三仄脚”也称“三仄调”。三仄脚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仄声。这种句子出现在五言的平平平仄仄,七言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当你用这句式写诗时,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尽可能不要把平声通融为仄声,变成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诗的出句才会出现三仄脚,古人并不像对三平调那样视为大忌,不时可以见到,以五言为多:

  城中十万户  平平仄仄仄 (杜甫《水槛遣心》)

  相看两不厌  平平仄仄仄 (李白《独坐敬亭山》)

  七言诗三仄脚较少,下面举唐诗中一句:

  朝罢须裁五色诏  仄仄平平仄仄仄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

  可见唐人并不以三仄脚为诗病。但诗尾接连三个短促的仄声,会使诗句节拍界限不清,失去平仄相间的音乐美,后人作诗没有特别好的诗句,是不轻易用它的。陆游《夜泊水村》颔联:“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出句是三仄脚。“绝大漠”引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诗人隐然以霍去病自比;“泣新亭”引自《晋书》的典故:晋室南渡,过江贵族常在新亭饮宴,受王导批评,大家相视流泪。这一联的大意是:我年近花甲,倘有用武之地,还能像当年年富力强的霍去病那样横渡大漠;诸君大权在握,又何至于束手无策,像晋朝南渡诸人对泣新亭呢?这一联用典精当,充分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激情、献身豪气,并痛斥南宋朝庭屈膝投降、偏安一隅的政策。这样的好诗句,出现了三仄脚,也不以为疵。又如毛主席的《送瘟神》中“坐地日行八万里,行天遥望一千河”。出句也是三仄脚。诗人“浮想联翩”从农村的灾难转到天上同牛郎谈话。地球赤道四万公里,合八万华里,人们住在地球上,因地球自转,于不知不觉中,一日走了八万里。诗人以现代科学与飞腾的想象相结合,写出大气磅礴的诗句。《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教香菱作诗时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曹雪芹借林妹妹之口说的这段话,是有根据的,历代大手笔不乏此类出奇之句。但是对初学者来说,还是谦逊点为好,所以应尽量避免三仄脚。

  除了三仄脚之外,其他两种不规范的三字结尾也应尽量避免。不论五言还是七言诗句,标准的三字结尾共四种:

  平平仄  仄仄平  平仄仄  仄平平

  初学者在未学会“拗救”之前,应按上面四种规范的三字结尾作诗,除了避免三平调、三仄脚之外,还应避免其余两种拗字尾(三仄脚亦属拗字尾),即:

平仄平 仄平仄

  所谓“一三五不论”,这三个字可以通融的程度是有区别的。完全可以不论的,只有七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五言的第一字。至于七言的第五字,五言的第三字,平仄一般比较固定,不宜随意机动。如若机动,最好有拗有救。一三五——这三个不在音节点上的字,同脚节越近,其机动性越小。

【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0)

相关推荐

  • 律诗写作第七讲:诗的“135不论”及拗句。

    一.135不论,246分明律诗每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拘,该平的时可用仄,该仄的时也可用平:而第二.四.六字则必须依照格式,该平不能用仄,该仄不能用平. 什么是应该尽量避免的忌呢?(一)" ...

  • 初识格律诗

    这里所谓格律诗取其狭义,指近体诗,绝句.律诗.我以前对格律诗的认识,知道要押韵,讲平仄,律诗中间两联为对仗.押韵就是字的拼音韵母相同(知道古音与现代汉语拼音不一致):平仄指字的声调,现代四声中阴平.阳 ...

  • 诗词经典 | 诗词知识大全(中)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诗词伴随了中国人五千年的历史.在诗词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许多独属于诗词的术语,这些术语让诗词得以完善,让我们可以更加精确地找到自己想读的诗,对于每一个诗词爱好者来说,了解这 ...

  • 押韵:诗歌以此区别于其它文体/细嚼慢咽学诗词(二)

    押韵 押韵,又叫压韵.是在韵文创作中,在句末最后一个字,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这样会使韵文读或朗诵时产生音乐感.抑扬顿挫,吭亢有力. 什么叫韵脚?就是每句诗最后一个字,使用了相同韵母的地方.比如,五 ...

  • 不讲平仄就不叫格律诗词:细嚼慢咽学诗词(一)

    第 一 节 平仄 所谓格律,就是写诗词的规律和规矩.格律诗词讲平仄,是格律诗词的特点之一.不讲平仄就不叫格律诗词了.古风不讲平仄,骚体诗不讲平仄,汉乐府也不讲平仄,现代新诗也不讲平仄.但是,由于格律诗 ...

  • 细嚼慢咽学诗词(十二)律句与粘对

    [律句] 汉语虽有四声,但在近体诗中,并不需要象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调.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 ...

  • 细嚼慢咽学诗词(十一)汉语四声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如按<佩文韵府>音韵标准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平声 ...

  • 【细嚼慢咽学诗词】(十)怎样区别平仄

    现代汉语没有入声,把入声字分别转变成了一.二.三.四各个声调去了.大致说来,汉语的第一.二声,相当于平声,第三.四声,相当于仄声.但是,第一.二声当中,仍杂有不少的入声字,作诗的时候,仍旧要归到仄声里 ...

  • 【细嚼慢咽学诗词】(九)对仗之路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这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对偶阶段,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在我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 ...

  • 细嚼慢咽学诗词(七)用典

    所谓典,就是经典著作.哪些书是经典著作呢?在清代以前,四书五经就是经典著作.再比如二十四史,也是经典著作.用典,就是运用经典著作的历史典故作诗. 用典不是格律中的知识,而是写古典诗词的手段与方法.为了 ...

  • 细嚼慢咽学诗词(六)十三辙

    上一节,我讲了粘与对,知道了他们分别在什么位置.就是:第一二句是对,即平仄相对:第三句跟随第二句一样的平仄是粘,即粘住了第二句.然后依次类推.但是在写诗词的过程中,往往是顾此失彼.只想着平仄相对,则忘 ...

  • 细嚼慢咽学诗词(四)粘对

    有了平仄,又有了对仗,为何还要讲粘和对呢?其实,这是个格律诗排列和组织方式的问题.没有对和粘,平仄排列肯定会乱套. 比如五绝诗:仄起式,仄仄平平仄,按照对立的原则,下句是平平仄仄平,在最后一个字押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