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相貌丑陋痛失状元,国家存亡之际,他的表现却让各位同僚汗颜

御笔封题墨未乾,君恩重许拜金銮。”在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最后一个流程是殿试,也就是皇帝亲自主持的面试,俗称“金殿对策”。因为是皇帝亲自面试,所以,状元的产生,很可能会有皇帝“以貌取人”的主观成分。我们现代人都说“好的形象,是最好的名片”。人同此心,皇帝也都希望自己选出来的新科状元,不但德才兼备,而且是才貌双全。
这也很好理解,毕竟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大部分会入朝做官,官员的形象,也就代表了朝廷的形象。

貌寝,失状元
在我国明代朝建文帝时期,就出现了这么一件事儿。建文二年,建文帝主持礼部的殿试,按照笔试成绩,一个叫王艮的江西年轻人,独占鳌头,建文帝看了王艮的文章也认为他文酣笔畅,立论高远,气势恢宏,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属意其为魁首。
可等到一干进士上殿的时候,问题来了。建文帝越看越觉得王艮不行,王艮长得不好看呀,《明史纪事本末》中有直言不讳的记载“貌寝,易以胡靖。”意思是说,建文帝认为王艮长得太丑。
而此时大殿上有一个叫胡靖的进士,长得俊眉星目,身材魁伟,仪表不凡,建文帝眼前一亮,于是改变初衷,点了胡靖为状元,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胡靖是南宋四大臣胡铨之后,胡家的忠烈之名博得了建文帝的好感,总之这个“貌寝”的王艮成了榜眼

讷言,遭弃嫌
殿试之后王艮被点翰林院编修一职,转眼到了建文四年。这在大明历史上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历时四年的大明皇室内战,靖难之战,即将以燕王朱棣的君临天下而告终。
就在燕王的大军进攻南京城的前夜,王艮和解缙、胡靖、吴溥四个要好又比邻而居的官员在吴溥家举行了一次“恳谈会”。这个解缙在明朝可是大大的有名,此人不但诗词书画俱佳,而且主编了《永乐大典》,有“大明第一才子”的美称。胡靖前文提到过,就是靠形象取胜,顶替王艮做了状元郎的英俊官员,四人系江西同乡,且均供职翰林院。到了吴溥家,分宾主落座后,大家表情都愈发凝重,燕军破城在即,作为前朝官员肯定有一番站队和清洗。
解缙首先表态说:“朝廷厚养士人,我是不会投降的,如果叛贼胁迫我,我就以死明志。
胡靖更是义愤填膺,站到桌子上,慷慨陈词:“忠臣不事二主,我一会儿就回家自裁殉国,绝不迎新主入城。
轮到吴溥发言,吴溥说:“我还拿不定主意,要先看看情形再决定。”
强烈的爱国气氛没能感染到吴溥,解、胡二人很是失望。再看一向就沉默寡言的王艮,此时更是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垂泪,一副小女儿之态。解、胡二人更觉索然无味,就结束了谈话。

殉节,表忠义
三人各自离去后,吴溥的儿子吴与弼对父亲说:“胡叔叔要自杀殉国,这也是一件好事。”吴溥说:“你胡叔叔不会自杀的,只有你王叔叔会为国而死。”话音未落,只听外面一阵喧闹声,只听胡靖在隔壁喊道:“什么声音这么吵,小心猪别丢了。”吴溥对儿子感叹道:“一头猪都不舍得的人,怎么会舍得自己的生命呢?”突然,王艮家传来了一片大哭之声,原来王艮,服毒自杀了,时年三十四岁。王艮是建明朝壬午国难,死节的第一人,明福王弘光帝时,追谥王艮为文节。清朝时,又追谥王艮为忠节

王艮殉国后,陈述君臣大义的解缙,却成建文朝京官中投降燕王的第一人。《明史》记载“缙驰谒”,急不可耐的邀宠之态跃然纸上,投诚新主的第二天,解缙又向朱棣推荐了胡靖,朱棣召见胡靖,胡靖连连歌功颂德,叩下的头,低到了尘埃里。
在叛军迫近,国破家亡之际,解缙、胡靖一干青年才俊,上演了一场激动人心的政治脱口秀,而正是这种心口不一的演说,越发凸显出他们品格的卑劣,行为的龌龊,吃相的难看。王艮不善言辞,不被重视,甚至形象欠佳,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坚守自己的内心,展现文人的宁死不屈的气节。
咏梅,丹心传
史书记载,王艮酷爱梅花,在短短的一生中王艮留下了数十首,咏梅之作。“几点奇花异若神,青青碧萼自留真。迎来歌舞偏成梦,散入溪桥岂媚人。错落光残烹夜雪,横斜影浅脱飞尘。何郎去后谁知已,一度清吟一度春。”(《踈梅》王艮)。像梅花一样铁骨冰心,藐视权俗,忠贞不屈王艮真的做到了。
参考资料:《明史》

更多明朝历史故事:

南明的历史其实很简单!
从一身正气到误国误民,明末“东林党”到底是个什么组织?
在南明不到二十年的历史里,到底一共出现了多少位皇帝和监国?
朱元璋让人预测大明命数,刘伯温只说了四个字,三百年后果然应验
明末东林党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将明朝推向灭亡的?
小兵被抓后,喊了一句“将军快来救我”,明末第一良将由此阵亡
莫须有、意有之、水太凉,猜猜这三个典故分别指的是哪三位奸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