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通读 第十二章 原文
《道德经》通读 第十二章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在这一章里,讲的是人道,用老子的原话说,人道就是:为腹。为腹是什么意思。这是比喻说。腹,字面义是肚腹,指的是身体。既然是比喻说,为腹就不是为了身体。
人的身体是人具有道性的体现。这就是说,为腹,是为了回归道。回归人的本性。
不为目,是什么意思?目,字面义是眼睛,目在这里指代人的一切感官,佛家把它叫六根,人的六根作用外界的五色、五音、五味(佛家所说的六尘),所产生的结果,就是离道叛道。所以,佛家讲空理,就是要人用空理空掉六根六尘,从而回归佛性。老子在这里说不为目,虽然没有讲空掉六根,也没有讲六根你可以让人离道头叛道,他只讲了,六尘可以让人迷失本性,实际,老子所说的和佛家的空理有相通之处。不为目,是说,不要为外界的一切事物而活着,那样,就会生欲望,生烦恼,生痛苦。满足欲望而为是一很可怕的行为。
为了讲清楚这个人道,老子在这一章的开始述说了一种人象。
这里的五色、五音、五味,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看,五色指的是:青、黄、赤、白、黑;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五味指的是:甜、酸、苦、辣、咸。这里代指世间一切可引起人之欲望的事物。用佛家的话说,就叫六尘。
老子说,五色让人目盲,这里的目盲,是说尘世间的形色会让人为之迷乱。五音令人耳聋,是说,尘世间的各种声色会让人昏聩。五味令人口爽,是说,尘世间的各种食物,会让人不为之痴迷。
接下来的两句话,述说的是另外两种人象:驰骋田猎,指的是人为了游乐、娱情的一切活动和行为。这些活动,让人心发狂,心发狂,总的说是,心性的迷狂,具体地说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人在这样的活动行为里,呼吸加剧,心跳加速,脉动迅猛,变得失常;二是,人的情欲失控,变得疯狂。
难得之货,老子在第三章里说,不贵难得之货,指的是被人认为是贵重难得的东西。这些东西,常常令人心醉颠狂,行为不规、失常。这就是行妨。
老子在这里,把人的痴迷归之于外物的诱惑,老子在如此之说里,预示着人有各种情欲,物欲,人的这些欲望无止无尽,正是这些无止无尽的欲望,和外在的声色诱惑,导致了人离道叛道。所以,老子最后说,故去彼取此,去的是人欲,去的是诱惑,不受其诱惑。取的是,回归人道,为腹!
为腹的深义是,自自在在地活着,像天地万物那样“不自生”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