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药物.pdf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炎症,常伴有轻重程度不等的咽粘膜及咽淋巴环的急性炎症,多见于10~30岁之间的青少年,且往往是在慢性扁桃体炎基础上反复急性发作。春秋两季气温变化时最多见,急性扁桃体炎有时为某些疾病尤其是某些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白喉、麻疹及猩红热等,应注意及早发现。目前虽然有一些用于治疗失眠的西药,但往往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方合理、疗效显著的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药物。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黄芪8-12份,防风3-6份,板蓝根3-6份,牛蒡子1-5份,浙贝母2-4份,牡丹皮2-5份,甘草2-6份。
其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黄芪10份,防风5份,板蓝根5份,牛蒡子3份,浙贝母3份,牡丹皮3份,甘草3份。
本发明的服用方法是:每剂药煎汁300ml,每服100 ml,每日3次。
本发明中各原料的药理作用如下:
黄芪:别名:箭芪,百本,王孙,锦芪。甘,温。归肺、脾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防风:别名:关防风、东防风、旁防风。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板蓝根:别名:靛根、蓝靛根、菘蓝、草大青。苦,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牛蒡子:别名:牛子、大力子、熟粘子、黑风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
浙贝母:别名:象贝母,大贝母,元宝贝,浙贝,土贝母。苦,寒。归肺、心经。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
牡丹皮:别名:丹皮、粉丹皮、洛阳花、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甘草:别名:美草、蜜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本发明的配方中,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防风具有解表祛风、胜湿、止痉之功效;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之功效;浙贝母具有清热散结、化痰止咳之功效;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
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本发明人对160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81例,女79例,年龄13-34岁。
(2)治疗方法
将上述7味原料加水至500mL浸泡一小时,武火煮开,文火再煮20分钟,取汁,再加水煎20分钟,取二汁,混匀,分3次温服。
(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急性扁桃体炎症状全部消失。
显效:急性扁桃体炎症状明显减轻。
有效:急性扁桃体炎症状有所改善。
无效:急性扁桃体炎症状毫无消失。
(4)临床结果
临床治愈132例(82.5%),显效18例(11.3%),有效9例(5.6%),无效1例(0.6%),总有效率为99.4%。
本发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按重量称取下述各原料,黄芪8份,防风3份,板蓝根3份,牛蒡子1份,浙贝母2份,牡丹皮2份,甘草2份。
将上述7味原料加水至500mL浸泡一小时,武火煮开,文火再煮20分钟,取汁,再加水煎20分钟,取二汁,混匀,分3次温服。
实施例2:
按重量称取下述各原料,黄芪10份,防风5份,板蓝根5份,牛蒡子3份,浙贝母3份,牡丹皮3份,甘草3份。
将上述7味原料加水至500mL浸泡一小时,武火煮开,文火再煮20分钟,取汁,再加水煎20分钟,取二汁,混匀,分3次温服。
实施例3:
按重量称取下述各原料,黄芪12份,防风6份,板蓝根6份,牛蒡子5份,浙贝母4份,牡丹皮5份,甘草6份。
将上述7味原料加水至500mL浸泡一小时,武火煮开,文火再煮20分钟,取汁,再加水煎20分钟,取二汁,混匀,分3次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