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博物院-展览(六)-清前历史陈列展
清前历史陈列展
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起兵创业,至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是清王朝在东北地区奠基发展的阶段,习惯上称为“清前史”。清前时期是满族崛起、发展的重要时期。期间八旗制度的创立,民族政策的确立,满汉文化的融合等等,为清入主中原,统一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沈阳故宫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历史遗迹,也是收藏清前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
“清前历史陈列展”共分五个单元:后金建国、攻占辽沈、汗位传承、改元称帝、迁都北京。展览以文物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展出了清太祖、清太宗时期的那段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值得后人铭记的清朝开国史。
第一单元 后金建国
太祖起兵
努尔哈赤先祖谱系表
明代女真分布图
努尔哈赤接受明廷所赐“龙虎将军宝剑”
该宝剑全长80.5厘米、刃长58.3厘米、宽3.1厘米、柄长19厘米。为礼仪佩剑,剑身钢制,双刃平钝;剑柄为铜制,柄首呈海棠形,开光内錾刻天官、鹿、鹤图案,柄部嵌以黑牛角;剑镡为铜制,中间开光内錾有玉兔、云纹,镡两端似龙首形。剑鞘外包铜皮,有7道铜箍,中间两侧另包以鲨鱼皮,并镶嵌螭虎、花卉纹鎏金铜片。由其装饰的“加官进禄”“玉兔呈祥”等图案寓意看,具有明显的中原文化特色。乾隆年间,曾为此剑佩以皮条,其上用汉、满两体文字书写“太祖高皇帝御用剑一把,原在盛京尊藏”等字样。据专家考证,该剑应是努尔哈赤反明之前,由明朝宫廷赠送给他的“龙虎将军剑”,反映了他起兵早期曾为大明属臣、为明朝守边的史实情况。此剑为沈阳故宫藏国家一级品文物。
太祖起兵雕塑
筑城佛阿拉
佛阿拉城位于新宾县永陵镇二道村。明正统初年建州女真人李满柱修筑此城以局。明朝宫方称为“建州老营”,于明成化年间曾两次被毁。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起兵统一建州女真的过程中,为兴基立业,于1587年在“建州老营”的废址上建筑起城池宫室。1621年,后金迁都辽阳,筑东京城。与东京城对称,赫图阿拉城称为老城,而佛阿拉城为旧老城。“佛阿拉”为满语,“佛”汉译是陈旧的意思,“阿拉”是低矮或平顶的山岗,佛阿拉城即旧城。
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战役是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间,在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大败明军四路进攻的反击战,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此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迁都辽阳
迁都沈阳
第三单元 汗位传承
皇太极即位
改革政治制度,设八大臣辅政;发行货币;从八旗众往外过渡到中央集权制。
威慑明朝
拓建盛京
《塞宴四事图横幅》,郎世宁作。
记载乾隆皇帝在木兰秋狝后,于避暑山庄举行诈马(赛马)、什榜(音乐)、布库(相扑)、教跳(驯马)等四事的场景。图的上方,有乾隆皇帝对“四事”分别进行的解释以及所题御制诗。
郎世宁运用西洋油画的透视法和明暗法,融汇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工笔线描法,在纸质绘画材料上使用毛笔和中国绘画颜料,表现绘画的三维空间,创造了新的宫廷绘画风格。
下面右侧放大的局部图是令贵妃腹部高隆被众嫔妃搀扶。
由皇太极发动,明清双方投入十几万大军参战,从公元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清军围困锦州城起,到公元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松山城被清军攻陷,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止,战争共经历了两年,以明军惨败告终,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只剩三万残军跟随吴三桂退守宁远,之后明朝在关外的城池悉数陷落,仅剩孤城宁远。此役是明清双方最后的关键战役,以后明朝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对清军的有效反击。
第五单元 迁都北京
《顺治帝福临朝服像》
《庄妃朝服像》
山海关之战
公元1644年(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四月,清摄政王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击败李自成大顺军的重要战役。此战的胜利,开启清朝入主中原,征服南明政府与大顺、大西等政权,建立在全国的统治。
定鼎北京
前言
通过博物馆收藏的典制礼器、服饰佩饰、妆奁梳具、文房清玩、翰墨丹青、女红刺绣、茶具餐具等100余件精美的清宫传世藏品,在观众面前展开一幅幅生动的宫中佳丽们的生活画卷。
第一单元“宫闱典制”展出的典制礼器有孝庄文皇后玉宝、玉册,后妃礼服中的朝裙、朝袍、朝褂,朝冠、朝珠等。
展柜局部
孝庄文皇后(孝庄太后)、皇太极之侧福晋、顺治的母亲。
孝康章皇后 清世祖顺治帝妃嫔 康熙的母亲
清代于太庙尊藏帝后谥宝的传统,始于顺治二年(1645年)七月,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京师太庙已藏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五朝皇帝和十一位皇后的谥宝共十六方。由于早期制作的谥宝是随用随做,玉质颜色,质量参差。因此,乾隆四十五年重新统一制作五朝谥宝,选用和阗青玉,大小基本相同,钮制从蹲龙改为交龙钮。还专为之配做精美的填金紫檀木匣,显见乾隆帝对这十六方宝玺的尊崇与敬重。
青玉交龙钮孝庄文皇后尊谥宝玺
宝玺以整料青玉雕制,体积硕大,玉质细密温润,色泽饱满深邃,宝光盈盈。印面呈方形,分别以汉文及满文篆刻「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翼天启圣文皇后之宝」二十一字,印文琢制工雅,笔画均一,布局严谨。印钮饰交龙,龙首微昂刻划细致,圆目方吻,张嘴露齿,挺胸,平视前方,双角后仰,鬃发飞扬。双龙相背蹲踞,躯体相连,利爪紧抓印面,背脊凹凸分明,躯干遒劲,气势雄伟有神,立体感极强,予人威严大气、稳重肃穆之感。整体雕工精美,融合圆雕、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等诸多琢玉技法于一身,彰显乾隆年间精湛独特艺术风格。
清 杏黄缂丝金龙双喜字女朝袍
清 石青纱平金彩纳金龙朝裙。
珊瑚小朝珠
第二单元“美衣美饰”
展品为清宫后妃燕居时穿用的常服、便帽、佩饰等,包括笄、发簪、手镯、耳坠、项链、戒指等。
清品月缎彩绣折枝桃蝶女夹袍
黄缎地五彩三多绦
绦边是装饰衣物用的一种丝织窄带,清晚期的便服如便袍、氅衣、褂襕、坎肩、马褂等以大量使用绦边装饰为风尚,甚至有的发展到有“十八镶滚”之多。
美饰
白玻璃粉彩镜盖粉盒、麻玻璃描金透花粉盒、牙料描金彩绘花卉纹梳子。
第三单元为“美食佳器”
后妃们精于美食,更重美器,所用膳食、器具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在进行宴饮时,更是以食器多少、不同材质和色彩、纹饰来彰显不同的地位,以此映照出清代内廷礼仪的严格典制和后妃们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
银鎏金刻花六足盘座、镀金银碗。
光绪款粉彩八宝盘、光绪款粉彩折腰龙凤碗
清绿玻璃描金花餐具(1套6件)
锡制陶胎茶壶、嘉庆款粉彩万花地茶杯、御用褐漆描金勾莲纹多穆壶。
皮胎通体褐色、漆地,用金漆描绘缠枝莲花纹,壶身有五道金色棱线分为五层,每层之间均有一朵描金莲花。方口流,流下描金龙头纹。壶口为僧帽式,盖上有铜葫芦形钮。把上铜链铜珠,便于提携。
褐漆描金彩绘花鸟圆形提梁盒
此器竹胎。竹提梁。器身共分三层,最上层附集格盒九个,可以盛放糖果等食物。器身通体施紫色漆,盖上金漆彩绘花卉兰草,飞舞的蜜蜂,吟唱的小鸟,流畅的花叶、丛草,无一不透着艳丽。盒每层立面均用金漆彩绘两组花卉纹饰,上层绘折枝牡丹。中层绘菊花、天竹、小鸟。下层绘丛竹牡丹纹饰。盒漆表面光洁明亮,画工精细。
清乾隆款剔红勾莲梵文高足碗
佛堂供器,此碗为铜胎。碗里鎏金,碗外采用雕漆工艺,在绿地上雕刻番莲花卉、梵文、缨络纹及须弥纹。底足边上有绿地剔红“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横款。
第四单元“女红才艺”
古代女子们均以擅女红为能事,宫中后妃也不例外。
月白缎彩绣海棠花活计
第五单元“博识多艺”
清宫后妃平日里读书赏画、作诗吟赋,具有较高的文化和艺术修养。
《围炉博古》
描写妃嫔们赏画的情景。
清慈禧御笔设色富贵长春图
清慈禧御笔绢地《设色牡丹图轴》。
第六单元“闲情雅趣”
内廷雅玩是清代帝后、妃嫔生活的主要内容。
青玉如意、木柄嵌料石如意
椭圆形钟表、球形表、小座钟。
乾隆款青花云龙小鱼缸。
大雅斋款粉彩花盆。
大雅斋款粉彩花鸟花盆。
云龙纹脸盆。
嘉庆款粉彩人物瓶
五彩人物故事盖罐。
瓷心人物插屏。
红木嵌牙瓷松屋人物插屏。
绿玻璃描金花卉纹花瓶。
兽骨股镂空花翎折扇。
湘竹股彩绘花鸟纹折扇。
黑漆柄白地彩绣花蝶纹团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