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往事(246):许敬宗最终,还是站到了武则天一边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38)

能把许敬宗捞回来的,只能是李治,其他人没那个动机,也没那个能力。

只要看看他回来忙些啥就知道了。

回到长安的许敬宗,在史书中再次露面,就是上门劝长孙无忌,叫他顺皇上的意、答应立武则天为皇后。

摆明了回来给皇上当说客的。

再后来,就是在对元老派的斗争中,冲在一线当尖刀了。

关键时候散布舆论的是他,说什么'乡巴佬发了点财,还打算换老婆,皇上换个皇后,关别人什么事?’('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尚欲易妇;况天子欲立后,何豫诸人事而妄生异议乎!’)剪除长孙无忌羽翼,排挤韩瑗、来济出宰相班子的,也是他;最后时刻,出手整倒长孙无忌的,还是他。把一顶谋反的帽子,亲手扣到长孙无忌头上。基本上,属于一个御前首席打手的角色。

因为这些功劳,永徽初年走霉运的许敬宗顿时翻身,永徽六年(655年)官复原职(礼部尚书),两年后(显庆二年)再提一级,升做门下省长官'侍中’,进入宰相行列。

论功行赏,天经地义。但许敬宗这个升官,其中还是有点蹊跷的。

主要升得不够快。人家李义府,资格比他浅、出力不比他多,早他两年就当了宰相。

为什么有这种差别?

这就体现出许敬宗为官的老道。

李义府这个人,虽然有笑里藏刀、阴险狡猾的名声,实际他的性格中,侥幸求险、赌徒的成分居多。所谓富贵险中求,赌得好当然火箭窜升,赌不好就可能粉身碎骨。

许敬宗不是这种风格。可能跟年纪大、经历过隋末的乱世有关,他办事要讲究得多。

所谓讲究,就是懂得分寸。

官场上,派系斗争永远存在,你知道明天谁会占上风?所以常常讲一个'忍’字——退一步海阔天空,宰相晚点当没关系,当得久才最重要。所有的政治运动,比方李治这个'废王立武’运动,都有波折起伏。有波折起伏就有人要牺牲,往往第一个被牺牲掉的,正是当初冲在最前面的。

跟李义府比,许敬宗有两点明显不同:第一不象他那么高调。史书中讲李义府违法乱纪的事情很多,什么卖官捞钱、包小三闹出人命等等,总之一个字'狂’。而讲李敬宗这方面事情就很少,仅有的几条,象多收彩礼、编造历史(后面再讲)等等,都经不起推敲。对于这么一个奸臣榜排行第一的人物(李义府还排第二),写历史的同志们肯定是拿着放大镜找问题。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确实没问题。抛开政治立场不讲,许敬宗这官,做得实在小心。

《新唐书·奸臣传》

第二就是不随便站队。当年李世民把许敬宗派到李治手下做事,他却上报告为前太子李承乾部下喊冤。是他跟那些人有什么特殊关系吗?不是的。他就是要用这个行动,来向李世民表明:我虽然在太子手下干,但并不是'太子党’。

不随便站队,不代表不站队。在李治与武则天的斗争中,许敬宗最终还是站到了武则天一边。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武则天当了皇帝后,公开表彰对她有功的六个人,某种程度算她周朝的开国功臣吧。六个人中,排第一的李义府,排第二的就是许敬宗。设想一下,如果许敬宗曾帮着李治制约武则天,哪怕仅仅当和事佬中间派,也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

再看李治的态度。许敬宗死后,李治一是在他的谥号问题上态度暧昧。谥号代表朝廷、实际主要是皇上对一个大臣一生的评价。好比现在重要人物去世,讣告里第一段那个帽子。许敬宗最后定的谥号是'恭’,'过而能改曰恭’,对李治来说,许敬宗有什么'过’呢?

有关部门(太常寺)倒是提了几条理由,但尽是些家长里短不相干的事,什么家风不好、奢侈享受等等,可这些在皇上眼里都不是事。许敬宗对李治是有大功的人,无论如何要作个好听点的结论,竟然混了这么个劣谥,说到底,还是李治内心有所不满。另外太常寺的同志也不是书呆子,他们都是老机关,敢搞这种节目,一来大概想为长孙无忌等人出口气,二来还是摸到了皇上的底。

第二件事,许敬宗死后第二年,李治就把他牵头修的国史推倒重来,'诏刘仁轨等改修国史,以许敬宗等所记多不实故也。’国史都是帝王将相档案,牵涉重大的政治问题,写谁都要皇上过目,许敬宗多大的胆子敢自作主张?

许敬宗一生以历史好而自负,李世民任命他为著作郎(负责修国史),他高兴地说:“仕宦不为著作,无以成门户。”他的传记里讲最多的,就是向皇上炫耀历史知识。李治是个很好学的人,走到这儿问:'此古迹什么时候建的啊?’走到那儿又问:'此地为什么叫这名?’就没有许敬宗不知道的。某次他又答上一个问题,引经据典啪啪啪一顿讲,“帝曰:'善。’敬宗退,矜曰:'大臣不可无学。’”俨然一名学术型高官。

李治早不改晚不改,许敬宗一死就宣布他修国史不老实、统统作废。本来是学术泰斗,现在成了反动权威,本来是一生的骄傲,现在成了永恒的污点,要说李治没有点怨气,真是鬼都不信。

李治和武则天的态度,间接证明了许敬宗的立场。那么许敬宗本人,夹在他们两人当中,又干了些什么事情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