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参数—有机反应机理系列9

活化参数的引进

前面得到的过渡态理论的基本方程(1)(为了格式统一将原来的∆G改为∆G)中的传输系数κ很难通过计算或者测量得到,因此这里需要定义一个假热力学平衡常数K。将方程(2)带入(1)可得方程式(3)。

基于热力学公式(4)和(5),可得方程式(6)—(8)。其中△G,△H和△S都是热力学量。这样就将动力学量k与热力学量联系起来了。测定k与温度T的关系,就可计算△G,△H和△S,进而推断反应机理。

活化参数的计算

其中R = 8.314 J/mol K;h = 6.523×10-27 erg/s;kb = 1.38×10-16 erg/s;1 erg/s = 1 g·cm²/s³ = 107 W。

由公式(8)可得方程式(9),根据不同温度下测定的速率常数k计算出ln(k/T)和1/T。以ln(k/T)对1/T作图(如下图所示)。如果得到直线,则由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可分别求出△H和△S。由于△H值是由直线的斜率求出的,其值的大小与速率常数k的单位无关。△S是由截距求出的,其值的大小与速率常数k的单位有关。

△H与反应机理

△H与反应的能垒有关,根据△H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反应中键的断裂程度。如果反应中,键的断裂和键的生成同时发生,断裂旧键所需要的能量可以由生成新键所释放的能量来补偿,因而△H值较小。如果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有键的断裂,又没有新键的形成来补偿旧键断裂的能量消耗,△H值就会比较高。

实例1

环戊二烯的二聚反应,△H值为64.8 kJ·mol-1,远小于常见化学键的键能,所以该反应决速步同时包含键的断裂和生成,为协同机理。

实例2

氯仿水解生成甲醇的亲核取代反应,△H值为100.5 kJ·mol-1,远小于常见化学键的键能,所以该反应决速步同时包含键的断裂和生成,为协同机理,即SN2机理。

4 △S与反应机理

△S反映了从反应物到过渡态体系有序性的变化。根据△S的大小和正负,可以推测过渡态的结构及其所带的电荷以及是否存在溶剂化效应等。如果从反应物到过渡态体系的有序性增加,如形成环状过渡态,体系的熵就会减少,因而有△S < 0。如果从反应物到过渡态有键的断裂,导致体系的有序性降低,体系的熵就会增加,因而有△S > 0

实例3

1,2-二乙烯基环丁烷的cope重排反应△S = -48.9 J·mol-1·K-1,说明该反应是典型的协同反应。

实例4

1,1’-偶氮丁烷的气相热分解,△S= 79.5J·mol-1·K-1 > 0,表明C-N键的断裂是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

对于液相反应用活化熵解释反应机理时,要同时分析溶剂化效应对活化熵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从反应物到过渡态有电荷生成的反应,过渡态的溶剂化程度往往比反应物大,导致体系的熵减小,使△S < 0

实例5

卤代烷的SN1亲核取代反应

如果仅从反应物和过渡态的有序性考虑,过渡态有键的断裂,有序性降低,应有△S > 0。实际上,在80%乙醇水溶液中反应时,实验测定的△S≠为-27.6 J·mol-1·K-1 < 0(具体见前面介质效应的内容)。

△V与反应机理

根据压力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求出反应的活化体积△V,它是过渡态与反应物的偏摩尔体积之差。由于化学键的键长小于van der Waals力的作用距离,对于由相同种类和相同数目的原子组成的体系,原子间的化学键数目增加,其体积将减小。测定反应的活化体积,可以推断反应速率控制步骤的过渡态是否有键生成或离解。

当反应速率控制步骤的过渡态有新的化学键生成时,反应速率将随压力增加而增加,△V < 0。当反应速率控制步骤的过渡态有键离解时,反应速率将随压力增加而降低,△V > 0。对于溶液中的反应,用△V解释反应机理,还应考虑溶剂分子对△V的贡献。若反应速率控制步骤的过渡态有电荷产生,由于溶剂化效应将引起周围溶剂分子层收缩,即产生所谓“溶剂电缩作用”(electrostriction)。因此,即使反应速率控制步骤的过渡态有键离解,往往也会由于溶剂电缩作用使反应的△V小于零。

用△V解释反应机理与用活化熵△S≠解释反应机理有类似之处。但△S包含转动和振动自由度的贡献,用其解释反应机理不如用△V解释反应机理直观。

实例6

Diels-Alder反应的两种可能的机理

二者都是非极性的反应且决速步都包含键的断裂和生成,用一般方法难以区分,用△V则比较容易区分。对于非极性的反应,可以忽略溶剂电缩作用对△V的贡献,当其过渡态有一个新的化学键生成时,其体积将减小10 mL·mol-1 ~ 15 mL·mol-1

如果反应按双自由基机理进行,速率控制步骤的过渡态最多只能生成一个新键,△V一般为 -10 mL·mol-1 ~ -15 mL·mol-1。如果反应按协同机理进行,过渡态可同时生成两个新键,△V一般为-20 mL·mol-1 ~ -35 mL·mol-1。实验测定的Diels-Alder反应的活化体积一般介于-25 mL·mol~ -45 mL·mol1之间,所以可以确定Diels-Alder反应是协同机理

实例7

由上图可以看出活性参数由ln(k/T)与1/T之比决定,在整个温度范围内其关系是线性的。计算得活化熵是(△S)=−27.67±1.64 kcalmol1 K1,活化焓(△H)是10.17±0.49 kcal mol1。因此反应决速步应该同时包含键的断裂和生成,是协同机理。如上图所示中间体A到B的过程应该是反应的决速步。(参考文献:Daw, P.;Petakamsetty, R.; Sarbajna, A.; Laha, S.; Ramapanicker, R.; Bera, J. K., J.Am. Chem. Soc. 2014, 136, 13987.)

(0)

相关推荐

  • 酶的工作原理-《玩转太极拳之二十四式》作者龙殿法的生物化学笔记

    酶与一般催化剂一样,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质和量的改变.它们都只能催化热力学允许的化学反应:只能加速反应的进程,而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即不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由于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酶促反应又具有 ...

  • 2021高考化学考前必读必记:化学易错点最详细清单

    一.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易错点 1.要特别注意单位"L"的陷阱.如果见到题中出现单位"L",一定要细查三个陷阱:"是否标况.是否气体.最后检查数值对否& ...

  • 卡宾的反应性—有机反应机理系列43

    卡宾参与的反应可归为以下几类:环加成反应.插入反应.重排反应等. 1 环加成反应 由于卡宾同时具有空轨道和孤对电子,因此其易与不饱和键发生环加成反应.主要是对碳碳双键的加成,制备环丙烷衍生物,但对C= ...

  • 什么是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反应机理系列1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及有机物质的结构.性质.反应的学科,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而其中有机化学反应是有机化学的核心,也是有机合成的基础.那一个有机反应是如何发生的呢,中间有经历了哪些复杂的变化? ...

  • 有机机理的书写规则—有机反应机理系列2

    对于某一特定的有机反应,如果我们知道其反应机理,那么我们该如何书写有机反应机理呢?为了便于理解和交流,化学家统一了反应机理的书写规则.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表示有机反应机理:(1)用符号表示:(2)用 ...

  • 共振论与共振结构—有机反应机理系列3

    2016年,共享单车的兴起将共享的概念带入了人们的视野.2017年,共享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涉及行业不断增加,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同年,共享入选"2017年度中国媒 ...

  • 过渡态理论—有机反应机理系列4

    在讨论有机反应的过程中,我们时常会用到过渡态和过渡态理论的概念.过渡态理论在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说人们对有机反应机理的认识如同黑夜迷航的话,那么过渡态理论就像一座灯塔为我们照亮 ...

  • 介质效应—有机反应机理系列5

    生活环境会影响人,那有机反应介质会影响有机反应吗?反应介质除了参与分散反应物以外,还可以通过极性作用.氢键.静电作用和范德华力等非共价键作用,影响有机反应的反应速率.反应平衡甚至是反应机理.因此反应介 ...

  • 微观可逆性原则—有机反应机理系列6

    1872年,路德维希·玻尔兹曼提出物理动力学的同时首次提及了微观可逆性原理.玻尔兹曼认为气体分子的相互碰撞是微观可逆的(分子间碰撞的正过程和逆过程是同时存在的).1884年,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 ...

  • 动力学和热力学控制—有机反应机理系列7

    在有机领域,我们在讨论反应选择性的时候会经常提及两个概念即动力学控制和热力学控制.那什么是动力学控制和热力学控制呢?结合之前介绍的过渡态理论,我们可以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动力学控制:产物的比例 ...

  • Hammond假设—有机反应机理系列8

    过渡状态结构决定了反应速率(过渡态自由能决定反应速率).溶剂效应(过渡态极性决定反应溶剂效应)和取代基效应.由于过渡状态寿命短,难以分离或检测,主要通过以下一些途径间接推测过渡态的结构,如由反应物.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