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核能预警——重返“生命禁区”切尔诺贝利(上)
重返“生命禁区”切尔诺贝利
Return to Chernobyl ·Ⅰ
Leon君
有生之年LIST | 8.10, 2019
盛夏八月,基辅清晨,明艳的阳光提前普照在独立广场上,Solo-East旅行社的接驳车晒着太阳,等候今天出游的十四名“勇士”,而我正是其中的十四分之一。
上车的这些人里,大部分是西方面孔,但居然也看到和我们三个一样“不要命”的中国人。我问他们,怎么想着要“作死”去切尔诺贝利(Chernobyl)旅行呢?他俩干净利落地告诉我,如果不是因为切尔诺贝利,可能乌克兰都不知道哪个年月才会排进人生清单里去。
◆ ◆ ◆
站内的士兵会按照旅行社递交的名单挨个核对护照,并要求每位游客签署一份安全声明,承诺会身着长衣长裤,不带走隔离区里的任何物品,皮肤不与地面、草木、建筑有任何接触等等。此外,导游还会提醒所有人都必须严格按照官方规定的路线参观,否则后果自负。
阵势搞得削微有点唬人,但很显然,这个人迹罕至、通讯不畅的隔离区,应该没人想要脱团擅自行动。
▲检查站附近的官方纪念品商店,只此一处,别无分店(回程也会经过这里)
▲店铺除了贩卖一些常规的旅游纪念品,还会租售略显浮夸的白色防护服
从检查站开出二十分钟后,接驳车把我们带到了一座高耸的界碑前,碑墙上竖写着“切尔诺贝利”的俄文名字(Чорнобиль),右侧是核电站的彩绘浮雕,尽管褪色严重,但红色的“镰刀锤子”符号依然格外醒目。
导游示意我们可以凑上去合影留念,过了界碑就正式进入隔离区了。
我脑海里蓦地闪现出,当年进入朝鲜板门店“共同警备区”的水泥大门时的景象……这里四下无人,草木荒深,如同经历过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被爆炸声惊醒的厂外生活区居民纷纷打开窗子眺望这一奇景。此时作壁上观的他们,浑然不知眼前的这场“火灾”释放出的辐射剂量会是广岛原子弹爆炸的400倍以上,对自己即将面临的悲惨命运也丝毫没有察觉。
▲这条路上的牌子写满了切尔诺贝利地区受灾村庄的名字
▲从反方向再看这些村庄的名牌,已经被刷上消逝的红线了
▲美国HBO神剧《切尔诺贝利》经典画面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著作《切尔诺贝利的祭祷》中令我最难忘的一句话,也道出了问题的实质:“被污染的不只是土地,还有人心。长久以来一直如此。”
直到今天,当年那些拼命想掩盖危害的谎言,调转头来,变成鼓吹切尔诺贝利仍然极度危险的新的流言。
但我敢说,无论是向好还是向坏的文章,其作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没有想过亲自去了解真相,每一个摆在前台的数据和观点,其背后都勾连着极其复杂的政治和经济因素。特别是崇尚“震惊体”的自媒体们,更是喜欢夸大其词,赚取眼球。
▲铁艺雕塑“第三位吹响号角的天使”
此外,你再花十几分钟大致查阅一下辐射与人体健康的知识,你就会发现我们天生便处在各种辐射交织的环境里,而且人体内本身就含有放射性元素“钾”,因此人类进化出了一套强大的生化保护机制。
▲人体瞬时接受大量辐射反应图(资料来源:凤凰网健康频道)
目前测算辐射的常用单位叫“微西弗”(μsv),我们在电视剧里听说的单位“伦琴”(R)是当年苏联人的用法(1伦琴等于10,000微西弗)。
依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的标准,人体每年可以吸收辐射量的上限为20,000微西弗,而现在切尔诺贝利区域的辐射量平均每小时只有0.15微西弗,仅比首都基辅的辐射量高0.03微西弗。(P.S.:2017年日本辐射剂量监测数据显示,新加坡为0.10微西弗,北京为0.07微西弗,纽约为0.06微西弗。)
▲辐射剂量关系图(资料来源:中国知网《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这些数据换算过后,和我在车上听导游讲的也基本吻合。他虽然时不时地喜欢拿核辐射开个玩笑,但提到辐射安全问题,还是会一本正经地跟我们科普。
他讲到,目前在切尔诺贝利待一天(24小时)人体所受的辐射量在3~5微西弗之间,约等于乘坐一次跨国航班(40微西弗)所受辐射量的八分之一,相当于做一次胸透CT(7,000微西弗)所受辐射量的两千分之一。
用一句话来表达,如今切尔诺贝利总体的辐射量与外界的差异已经微乎其微,直接危害基本为0。
导游发给我们之前在网上预订过的盖革计数器(Geiger tube),这个橘色的长得像遥控器一样的家伙,是专门用来测量周遭空气的辐射值(单位为“微西弗/小时”)。一般情况它的数值在0.15左右,超过0.3时会发出蜂鸣声,提示辐射量超标(地球上自然辐射量约为0.3),需要尽快离开。
▲核事故救援车辆/机械模型展示区的辐射值(0.15)
▲位于隔离区内某个研究所的辐射值(0.16)
▲切尔诺贝利小镇上的板房餐厅
然后可以选择鸡排和猪排炒饭作为主食,点好后会陆续端上来。
▲没想到我在乌克兰吃的第一顿米饭是在切尔诺贝利,而且出乎意料的好吃
左边塑有四个不同姿势的人,最前面的是拿着专业仪器测量辐射强度的安全员,在他身后的是冒死回到四号反应堆拉下手闸的技术员,视线下方跪着的是因受到过量辐射开始出现不良反应的伤员,最后面正要拍他肩膀的则是赶来救援的医生。
这座纪念碑艺术化地再现了切尔诺贝利事故刚刚发生的场景,看上去非常震撼。时间犹如被封印在这组象征着残酷和悲壮的水泥群像里,化成人们心里久久回响不灭的警钟。
▲“101”是乌克兰的火警电话号码
眼前的这座像蔬菜大棚一样的新石棺,其实是全钢铁覆盖的,于2017年由欧盟出资建成,代替之前那座只有30年使用寿命、并且早已裂痕密布的水泥旧棺,继续镇压四号反应堆中心的核辐射“尾兽”。
▲透过车窗拍到的四号反应堆近景
▲新石棺前广场及核事故纪念碑区域的辐射值(1.12)
▲导游拿出旧照片比对着讲述核事故的善后工作
▲四号反应堆封棺前的样子
▲双手托起四号反应堆造型的核事故纪念碑
下期预告:重返“生命禁区”切尔诺贝利(下)
- LEONSPLANET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