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核能预警——重返“生命禁区”切尔诺贝利(上)

重返“生命禁区”切尔诺贝利

Return to Chernobyl ·Ⅰ

Leon君

有生之年LIST | 8.10, 2019

盛夏八月,基辅清晨,明艳的阳光提前普照在独立广场上,Solo-East旅行社的接驳车晒着太阳,等候今天出游的十四名“勇士”,而我正是其中的十四分之一。

上车的这些人里,大部分是西方面孔,但居然也看到和我们三个一样“不要命”的中国人。我问他们,怎么想着要“作死”去切尔诺贝利(Chernobyl)旅行呢?他俩干净利落地告诉我,如果不是因为切尔诺贝利,可能乌克兰都不知道哪个年月才会排进人生清单里去。

◆  ◆  ◆

整个一日游的行程始于军管隔离区最外层的检查站。

站内的士兵会按照旅行社递交的名单挨个核对护照,并要求每位游客签署一份安全声明,承诺会身着长衣长裤,不带走隔离区里的任何物品,皮肤不与地面、草木、建筑有任何接触等等。此外,导游还会提醒所有人都必须严格按照官方规定的路线参观,否则后果自负。

阵势搞得削微有点唬人,但很显然,这个人迹罕至、通讯不畅的隔离区,应该没人想要脱团擅自行动。

▲检查站附近的官方纪念品商店,只此一处,别无分店(回程也会经过这里)

▲店铺除了贩卖一些常规的旅游纪念品,还会租售略显浮夸的白色防护服

从检查站开出二十分钟后,接驳车把我们带到了一座高耸的界碑前,碑墙上竖写着“切尔诺贝利”的俄文名字(Чорнобиль),右侧是核电站的彩绘浮雕,尽管褪色严重,但红色的“镰刀锤子”符号依然格外醒目。

导游示意我们可以凑上去合影留念,过了界碑就正式进入隔离区了。

我脑海里蓦地闪现出,当年进入朝鲜板门店“共同警备区”的水泥大门时的景象……这里四下无人,草木荒深,如同经历过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  ◆  ◆
众所周知,33年前,就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一起比战争还要令人不寒而栗的灾难——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
要知道,切尔诺贝利曾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然而极为讽刺的是,1986年4月26号凌晨的一声巨响便彻底打破了这仅仅维持了九年的“神话”。
核电站的第四号反应堆由于人为原因发生爆炸,1700多吨石墨被点燃,冲天的火浪掀开了堆顶12吨重的防护罩,超过8吨的高辐射物质轰然崩散,瞬间污染了电厂周围大约7公里的土地,并在天空中射出一道1000多米高的蓝色光束。

被爆炸声惊醒的厂外生活区居民纷纷打开窗子眺望这一奇景。此时作壁上观的他们,浑然不知眼前的这场“火灾”释放出的辐射剂量会是广岛原子弹爆炸的400倍以上,对自己即将面临的悲惨命运也丝毫没有察觉。

▲这条路上的牌子写满了切尔诺贝利地区受灾村庄的名字

▲从反方向再看这些村庄的名牌,已经被刷上消逝的红线了

爆炸后的一系列情节可能大家在HBO今年热播的电视剧《切尔诺贝利》里都看到了,至于里面的真实成分占多少,我并不想去深究,毕竟这是从美国人眼里看到的前苏联。
而关于这部电视剧,我更想说的是,它花了五集的时长所要表达的重点并不是核辐射有多么可怕,而真正可怕的其实是人心和谎言。

▲美国HBO神剧《切尔诺贝利》经典画面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著作《切尔诺贝利的祭祷》中令我最难忘的一句话,也道出了问题的实质:“被污染的不只是土地,还有人心。长久以来一直如此。”

直到今天,当年那些拼命想掩盖危害的谎言,调转头来,变成鼓吹切尔诺贝利仍然极度危险的新的流言。

但我敢说,无论是向好还是向坏的文章,其作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没有想过亲自去了解真相,每一个摆在前台的数据和观点,其背后都勾连着极其复杂的政治和经济因素。特别是崇尚“震惊体”的自媒体们,更是喜欢夸大其词,赚取眼球。

▲铁艺雕塑“第三位吹响号角的天使”

但只要你稍微动动脑子,看看当地的官方新闻,切尔诺贝利自“2011年正式对游人开放”,到今年7月“乌克兰总统签署政令,计划将切尔诺贝利打造成官方旅游景点”,已经在事实上向世人证明,曾经的辐射区现在对游客来讲非常安全。

此外,你再花十几分钟大致查阅一下辐射与人体健康的知识,你就会发现我们天生便处在各种辐射交织的环境里,而且人体内本身就含有放射性元素“钾”,因此人类进化出了一套强大的生化保护机制。

▲人体瞬时接受大量辐射反应图(资料来源:凤凰网健康频道)

目前测算辐射的常用单位叫“微西弗”(μsv),我们在电视剧里听说的单位“伦琴”(R)是当年苏联人的用法(1伦琴等于10,000微西弗)。

依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的标准,人体每年可以吸收辐射量的上限为20,000微西弗,而现在切尔诺贝利区域的辐射量平均每小时只有0.15微西弗,仅比首都基辅的辐射量高0.03微西弗。(P.S.:2017年日本辐射剂量监测数据显示,新加坡为0.10微西弗,北京为0.07微西弗,纽约为0.06微西弗。)

▲辐射剂量关系图(资料来源:中国知网《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这些数据换算过后,和我在车上听导游讲的也基本吻合。他虽然时不时地喜欢拿核辐射开个玩笑,但提到辐射安全问题,还是会一本正经地跟我们科普。

他讲到,目前在切尔诺贝利待一天(24小时)人体所受的辐射量在3~5微西弗之间,约等于乘坐一次跨国航班(40微西弗)所受辐射量的八分之一,相当于做一次胸透CT(7,000微西弗)所受辐射量的两千分之一。

用一句话来表达,如今切尔诺贝利总体的辐射量与外界的差异已经微乎其微,直接危害基本为0。

导游发给我们之前在网上预订过的盖革计数器(Geiger tube),这个橘色的长得像遥控器一样的家伙,是专门用来测量周遭空气的辐射值(单位为“微西弗/小时”)。一般情况它的数值在0.15左右,超过0.3时会发出蜂鸣声,提示辐射量超标(地球上自然辐射量约为0.3),需要尽快离开。

▲核事故救援车辆/机械模型展示区的辐射值(0.15)

▲位于隔离区内某个研究所的辐射值(0.16)

◆  ◆  ◆
太阳升到头顶的时候,我们的汽车才刚刚驶入切尔诺贝利小镇,一看表已经到了饭点,于是在漫长的略显乏味的车程过后再次点燃我们兴趣的事情——“辐射午餐”如期而至。

▲切尔诺贝利小镇上的板房餐厅

和一般团餐的配置类似,这顿午餐也是几个人拼桌一起吃。
我们一进去就看到了桌上摆着的五颜六色的前菜,有蔬菜沙拉、面包片、巧克力点心、水果和矿泉水。

然后可以选择鸡排和猪排炒饭作为主食,点好后会陆续端上来。

▲没想到我在乌克兰吃的第一顿米饭是在切尔诺贝利,而且出乎意料的好吃

水果的口感像嘎啦果,不太甜,但很清脆,巧克力点心特别美味,想一个人全吃光。
矿泉水被大家戏称为“高能辐射水”,据说喝完了可以获得超能力,然而都过去了三个月,我的超能力还没上线,差评!
◆  ◆  ◆
酒足饭饱之后,终于可以走进尘封的历史深处了。
第一个参观的地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那是切尔诺贝利镇上的消防站。电视剧第一集出现的消防员瓦西里当时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导游着重介绍了消防站门前的纪念碑,这是参与善后清理工作并幸存下来的清理人为牺牲掉的清理人所建。
纪念碑中间下方是被炸的坑坑洼洼的四号反应堆和它的烟囱,上方是一个镂空的地球,和代表信仰的十字架。右边是第一批毫无防护措施却直接暴露在核辐射中试图灭火的消防员们,我仿佛看到瓦西里的身影。

左边塑有四个不同姿势的人,最前面的是拿着专业仪器测量辐射强度的安全员,在他身后的是冒死回到四号反应堆拉下手闸的技术员,视线下方跪着的是因受到过量辐射开始出现不良反应的伤员,最后面正要拍他肩膀的则是赶来救援的医生。

这座纪念碑艺术化地再现了切尔诺贝利事故刚刚发生的场景,看上去非常震撼。时间犹如被封印在这组象征着残酷和悲壮的水泥群像里,化成人们心里久久回响不灭的警钟。

▲“101”是乌克兰的火警电话号码

后面行程的重头戏自然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本站。
接驳车载着我们在寂静而繁茂的森林公路中穿行了十多分钟,我看到了路边掩映在树丛中的厂区建筑物,离发生爆炸的四号反应堆也越来越近。我看了一眼盖格计数器上的辐射值,已经蹦到0.23了。
当我们在人工河边的观测点远望四号反应堆的弧顶石棺时,盖格计数器如梦方醒似的发出警报声,在0.28到0.35之间疯狂试探,偶尔还会神经刀一般飙到0.7、0.8。于是在场的游客开始比赛谁的数值更高,不然好像白租了这部机器。

眼前的这座像蔬菜大棚一样的新石棺,其实是全钢铁覆盖的,于2017年由欧盟出资建成,代替之前那座只有30年使用寿命、并且早已裂痕密布的水泥旧棺,继续镇压四号反应堆中心的核辐射“尾兽”。

新石棺的设计寿命为100年,按照现在的技术水平保证100年安稳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但100年后怎么办呢?”有人问导游。
可能是被问得多了,导游不假思索地回答:“或许那时候人类找到了消除核威胁的办法,不然就像这样往原棺上再盖一层也不是不行。”
嗯,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一层一层往上加,反正他们这个民族自古就有做俄罗斯套娃的传统。
我原以为隔着河远观就已经是这次切尔诺贝利“暗黑之旅”的极限了,没想到接驳车随后就把我们拉到紧挨着新石棺前脸的小广场上,目测距离这108米高的白色“大棚”只有不到100米的距离。

▲透过车窗拍到的四号反应堆近景

一下车,大家手中盖格计数器的辐射值不约而同地跳到了0.8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1,此起彼伏的滴滴声在周围响起,好像在演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新石棺前广场及核事故纪念碑区域的辐射值(1.12)

导游在之前已经解释过,累计1小时的辐射量高于0.3才算超过自然界的常规指标,而持续达到20,人体的生化保护机制才失效。所以这几分钟的“核能预警”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导游拿出旧照片比对着讲述核事故的善后工作

▲四号反应堆封棺前的样子

于是,这片小广场上除了我们团以外,汇集了从世界各地赶来的游客们,大家好像拿了“免死金牌”一样,争先恐后地站到核事故纪念碑前打卡留念。
这座曾经是“死亡”代名词的四号反应堆,如今成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网红地标。

▲双手托起四号反应堆造型的核事故纪念碑

当然,我也不能免俗。
但对于看过书,看过电视剧,也看过博物馆的我来说,切尔诺贝利绝不是冒险家或投机者所谓的猎奇目标。
这里实实在在发生过一场举世罕见的巨大灾变,曾经是人类与看不见的自然力量战斗过的地方,无论出于被迫还是自愿,前苏联二十万军民面对浩劫时,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奉献出的年轻躯体,都应该是刻进人类文明年轮里一道闪着光晕的痕迹。
此时,盖革计数器发出的滴滴声,像极了无数奔赴战场的清理人视死如归的心跳声。
我独自走到纪念碑前,带着我全部的敬意,深深地鞠了一躬。
To Be Continued

下期预告:重返“生命禁区”切尔诺贝利(下)

- LEONSPLANET 2019 -

亮子行星 ∣ 你好,世界,幸会
The world is a book and those who do not travel read only one page.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