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壮年的雍正为何会突然暴毙,这当中真有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吗?
感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粉丝提问:在位仅13年的雍正帝为何会突然暴毙,作为正值壮年的他,难道是经历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往事吗?
对于雍正帝的暴毙,无论野史还是正史,都没能给后来者留下一个让众人信服的答案。因而,关于雍正帝的死因,我们当今的史学界一直有着很多的猜测和怀疑。
既然有粉丝向笔者提出了这个问题,那么笔者也就说一些自己个人的看法。这里事先声明,以下看法都是笔者在借阅了诸多史料后得出的浅显结论,并不代表真实历史,所以不喜勿喷,谢谢。
在正文开始前,我们先来简单地了解一下,雍正皇帝暴毙的前因后果。
雍正帝名为爱新觉罗·胤禛,康熙帝第四子,清朝所传承的第五位皇帝。雍正在位13年,对于我国的历史发展可谓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比如他的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制度等。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八月二十一日晚,雍正帝在圆明园避暑纳凉时突然染病,仅一天之后,这位正值壮年的大清帝国统治者便突然去世,而且在之前毫无任何其他不适的症状。这里还需要提到,根据史料记载,雍正帝在暴毙之前曾浑身颤抖七窍流血,其状令人惊骇欲绝!
言归正传,关于正值壮年的雍正帝为何暴毙这个问题,笔者有以下三个看法:
其一,丹药中毒以致暴毙
雍正皇帝本人喜好黄老之学,而黄老之学又和道家的很多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在爱屋及的影响下,他本人对于道士也是非常的尊敬。根据《清史稿》记载,雍正帝在自己经常出入的皇宫及圆明园等地,蓄养了多达十余位的成名道士,且每天按时按点地跟他们学习道法并服用各类丹药(有长寿的,有增强体力的)。
我们都知道,无论哪一种丹药,其主要成分都是汞和硫磺,再加上大量其他的重金属,所以丹药的毒性绝对不亚于任何一种致命毒物。可这些是我们作为现代人才知晓的,而作为当事人的雍正,他并不会知晓自己每天所服用的丹药乃剧毒之物。因而长此以往,雍正在某天突然发病也并非难以理解。
另外,史料《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皇帝在位的后五年,总共让人寻找过各类炼丹之物共157种,且全为重金属。不仅如此,雍正皇帝在逝世的前两周,还曾让人往圆明园的丹药房送过重达200斤以上的铅。因而根据这些史料记载,我们可以大概揣测出,雍正皇帝在人生的后五年内,应该是没少服用这些各类的剧毒丹药(道士张太虚曾在雍正帝得病当天为他献上过一枚丹药)。
其二,吕思娘刺杀以致暴毙
雍正帝一直以勤政爱民的名号,而被广大历史爱好者所追捧。但凡事都要看双面,雍正帝虽然做了很多对国家及百姓都有利的好事,但也做过许多为后世所不齿的丑事,比如文字狱中的吕留良案。
这件事的经过是,雍正继位之初,有一个叫曾静的文人想要蛊惑时任陕甘总督的岳钟琪与自己一同谋反。而他事败被抓后,为了保全性命,便将这一切都归罪到了已经去世多年的浙江文人吕留良身上。暴怒的雍正帝为了发泄自己的怒火,便下令将吕留良刨坟掘墓,且全家男丁一律斩首,女眷一律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
当时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因为去了乳母家玩耍,所以侥幸躲过了这一劫。后来吕四娘在知晓此事后,便发誓必杀雍正以祭奠全家。
为了报仇雪恨,吕思娘前往天台山悟因法师处学习武功,并在长大成人假借他人身份而混入皇宫。在混入皇宫后,吕四娘一心向上,并很快得到了雍正的召见。当天晚上,吕思娘趁着雍正欲对她行不轨之事时突下杀手,并利用藏在屋内的宝剑将雍正的首级割下。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关于吕四娘刺杀这件事情,并没有出现在正史当中,而是主要活跃在各大野史秘闻中。而且我们稍微想象一下也不难发现,吕四娘一介女子,怎么可能在规矩森严的皇宫当中,能顺利斩杀皇帝并全身而退呢?
此外,如果要想证实这件事情其实也很简单,因为野史当中记载,吕四娘在杀死雍正后是将他首级割下并带走,所以如果我们打开雍正的泰陵,只要里面有首级,那就说明这个是假的,而如果没有首级,那就说明这个是真的。
其三,贪图美色以致暴毙
关于这点,笔者本人觉得或许是真的,但可能性不算很大。原因是这个观点确实在史料上出现过,但并不是我们的史料,而是朝鲜的史料。根据《李朝实录》记载,雍正晚年,朝鲜曾派过一位使者前往觐见,而这位使者在后来的自传中写道:“雍正晚年贪图女色,病入膏肓,自腰以下不能运用者久矣!”
关于这点笔者之所以说他或许是真的,但可能性不大的原因在于,作为能出现在正版史料当中的记载,他作假的可能性不算特别大。而且它是外国人写的,所以也没有必要抹黑或污蔑雍正。
但是,我们都知道雍正是一个非常勤俭的人,所以说他沉迷女色这确实比较让人难以信服。毕竟雍正皇帝的10个儿子中,只有两个是出生在他继位之后,其他的八个都是在他还是皇子时所出生的。
最后,关于“正值壮年的雍正为何会突然暴毙,这当中真有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吗?”这个问题,笔者个人的观点有以上三点。第一个是丹药中毒,原因是雍正帝本人确实有大量服食丹药的前科;第二个是吕思娘刺杀,原因是这个在野史当中非常著名,而且清朝对于雍正的死因记载也确实不是很详细;第三个是贪图美色,原因是它出自朝鲜的正史记载。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雍正继位新探》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