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赏石传承及审美标准
中国是东方赏石文化的发祥地。
《山海经》和《轩辕黄帝传》指出:黄帝乃我国之“首用玉者”。由于玉产量太少而十分珍贵,故以“美石”代之。《说文》云:“玉,石之美者”,这就把玉也归为石之一类了。
秦汉时期,园圃的出现,赏石文化首先在造园实践中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东汉及三国、魏晋南北朝时代,一些达官贵人的深宅大院和宫观寺院都很注意置石造景、寄情物外。
赏石之风真正盛行是始于唐代。不但达官贵人喜爱赏石、玩石,民间人士也有此雅好,而一些文人雅士更是对石情有独钟。众多的文人墨客积极参与搜求、赏玩天然奇石,除以形体较大而奇特者用于造园,点缀之外,又将“小而奇巧者”作为案头清供,复以诗记之,以文颂之,从而使天然奇石的欣赏更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如白居易不但诗文称绝,同时又是一位雅石的鉴赏名家,他对各类奇石、雅石,作诗填词又作赋,歌之吟之,不亦乐乎。“治家无珍产,奉身无长物,游息之时,与石为伍(《太湖石记》)。”“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咏涌云石》)。”他提出了奇石的审美标准,“丑、形、质、色、老、势、气、灵、禅”。
宋代是中国古代赏石文化的鼎盛时代,北宋徽宗皇帝之“花石纲”,为全国最大的藏石家。由于皇帝的倡导,达官贵族、绅商士子争相效尤。于是朝野上下,搜求奇石以供赏玩,一度成为宋代国人的时尚。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如米芾、苏轼等赏石大家,司马光、欧阳修、王安石、苏舜钦等文坛、政界名流都成了当时颇有影响的收藏、品评、欣赏奇石的积极参与者。
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不仅因爱石成癖,对石下拜而被国人称为“米癫”,而且在相石方面,还创立了一套理论原则,即长期为后世所沿用的“瘦、透、漏、皱”四字诀。历代赏石家又有“清、丑、顽、拙、怪、神、巧、文、雄、宁”等之说,都是对赏石美的总结。
《红楼梦》里最富象征意义的是大荒山里青埂峰下那块冷峻顽固的石头,赋予石头一种人格。清代画家郑板桥在《竹石》中所吟“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近代赵尔丰“石质坚贞,不以柔媚悦人,吾当以为师;石态沉稳,不随波逐流,吾当以为友”是对石德石性较全面的概述。
近年来,赏石界又提出一个概念——禅石。所谓“禅石”,就是以禅的哲理来体会石中的天理,也就是以“三昧”的哲理,作为品石的标准,主张在品石过程中,能“顿悟妙得”。 “禅”,意为“静虑”,即“心定一境”之意。佛教禅宗的精神是以“无念、无相、无住”三昧为基础的,而以“明心见性”为宗,主张“一切万象不离自性”。古人认为,石就有禅意。林有麟说:“法书、名画、金石、鼎彝,皆足以令人脱俗,而石尤近于禅。”所谓“石中有机锋,拳石可纳五岳”。五岳一拳,一拳石玩,禅意释石,石示禅意。
一石一世界,一景一大千,内容丰富,无穷无尽。故以石为伴,以石寄情,以石悟道,寄情于幽寂,超然于物外。
有货号之奇石均有售,更多奇石请